偶然看到有些頭條文章,說口腔醫學是「不加班」「高薪」的代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口腔醫生的待遇。
說待遇繞不開學歷、平臺,我和大家分情況討論一下。
1、大型私立口腔醫院。
一般這一類醫院只在新一線城市或強二線城市。
這些醫院,平均每張牙椅每年創造效益90-150萬之間。
考慮到醫生比牙椅多,收入的中位數一般低於平均值,所以大部分醫生的創造的收益大約是一年100萬。
扣除大約15%左右的材料費,醫生提成大約20%,這部分績效年收入大約17萬。
此外還有年終獎金,一類大約是一萬三,平時每個月還有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底薪,大約兩千多元。
簡單計算,這裡的大部分口腔醫生,大約年收入在20萬出頭。
門檻方面,一般是專業型碩士。
類似醫院:蘇州、杭州、無錫口腔醫院。
總而言之,只要你們市的名字和醫院的名字中間,沒有「市」,這就是私立。
南京市口腔醫院——公立。無錫口腔醫院——沒有「市」,私立。
當然,也別小看這些醫院,醫療水平醫療環境都是過硬的。
2、規模相對較小的私營連鎖門診。
如果要追求待遇,可以去規模稍小一點的私營連鎖門診。
在發達地區,一般每月能達到2萬底薪,偶爾加一些其他福利,稅前月薪基本在兩萬稍多一丁點。
一年稅前收入大約25萬。
門檻一樣,專業型碩士。
類似醫院:拜博、瑞爾、馬瀧。
3、純粹私營小診所。
這些診所一般是公立醫院醫生跳槽經營,一般也有穩定的病源。
入職門檻最重要的是職業資格,有時候也願意招一些應屆本科生,或者能幹些的口腔助理。
在擁有執業資格之前,這些診所待遇都非常低,3-5K居多。
當然,為了留住人,有些診所可能會提供住宿,只不過住宿條件不好。
本科畢業一年後即可參加執業考試,八月份筆試之後,一般年底或者次年三四月可以拿到執業資格。
此後待遇可以飛漲,一般有四千到八千不等的底薪,其餘部分根據工作量計算。
不同地區,不同診所的工作量差別很非常大,因此收入也差別巨大。
這些醫生,小城市可能只有六七千,大城市可以達到接近兩萬。
相比上面兩個私立,優勢就是學歷需求低,本科甚至專科都可以。
劣勢就是社保五險全按最低標準交,而且每周基本都是單休。
類似醫院:分布在全市各個地區的,常以創始人命名的醫院。
此外,還有兼職等不同的方式能夠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