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一個健康的孩子,是每個家庭最美好的期許,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孩子也都是獨一無二的禮物,但是,寶寶出生缺陷,卻會給家庭帶來一場噩夢。出生缺陷不僅影響兒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更影響國家人口素質及經濟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每年9月12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為了宣傳普及優生優育科學知識,引導廣大群眾主動獲取知識、接受服務,科學孕育健康新生命,同時引導動員全社會弘揚抗疫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婦幼健康工作,11日上午,我院在產科樓及孕婦學校進行了「同心抗疫、護佑新生」2020年預防出生缺陷日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我院公共衛生科王海霞與孕產婦管理中心護士在產科樓門前、大廳及走廊內,通過面對面的諮詢交流、發放《預防新生兒缺陷核心信息20條》等方式,向前來就診的群眾、正在備孕或已懷孕的準媽媽們講解預防出生缺陷小知識,積極宣傳國家和地方預防出生缺陷和殘疾的惠民政策,引導群眾主動接受出生缺陷防治服務,科學孕育健康新生命。
在孕婦學校內,組織前來進行檢查或就診的群眾觀看了公益歌曲《愛的力量》MV等宣傳片,廣泛傳播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引導公眾主動參與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據統計,
目前我國出生缺陷的總發生率已達5.6%,大約每30秒鐘就會誕生一個缺陷兒,每年出生缺陷兒數量高達80萬-120萬人,出生缺陷已成為嬰幼兒死亡的第二大病因,約佔19.1%。
造成出生缺陷的原因有多種
新生兒出生缺陷短期內很難逆轉
據了解,導致出生缺陷的因素很複雜,遺傳因素佔30%~40%,環境因素佔10%~20%,包括放射線、病毒感染、藥物或化學因素等。此外,還有很多致病因素尚不明確。如果產婦年齡已超過35歲或近親結婚,或有過原因不明的流產、死產、畸胎或新生兒死亡史,或夫妻一方染色體異常或有遺傳性疾病家庭史,就屬於生育缺陷兒的高危人群。
此外,非高危的準媽媽如果在孕早期有不良因素接觸史(如藥物、酒精、輻射等)、或孕期宮內感染(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弓形蟲等)等,生育缺陷兒的風險顯著增加;如果在孕中唐氏篩查高風險、B超檢查發現其他異常(如NT異常、羊水過多或過少等),生育缺陷兒的概率也會增加。
預防出生缺陷 「三道防線」要守住
為了防治出生缺陷,目前我國普遍採取了出生缺陷三級預防措施:在孕前,加強健康教育、做好婚前檢查、指導合理營養等;在孕中,開展出生缺陷的早期篩查或檢查,比如B超、MRI、唐氏篩查、染色體和基因檢測等,及時發現異常胎兒並採取早期幹預措施;在出生後,開展新生兒出生缺陷的普查(如代謝性疾病和先天性耳聾基因檢查),及時發現或排除遺傳性疾病,並採取補救措施,減輕疾病的危害。
金鄉縣人民醫院
預防新生兒缺陷核心信息20條
策劃:金鄉縣人民醫院宣教科
供稿:李亞騰
拍攝:李亞騰
編輯:張聰
校對:王大鵬
你最好看,鼓勵一下吧~
【來源:金鄉縣人民醫院訂閱號】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