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讀書,其實也是一種戰略

2020-12-15 網易財經

《禮記•中庸》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雖然說的是為學的幾個層次,或者說是幾個遞進的階段。但筆者認為,這句話應對現實的金融危機同樣具有其教導意義: 第一,危機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審視自我,了解自己的優劣勢和機會、威脅;第二,危機讓我們認識世界,從更廣闊的空間範圍內(縱向和橫向)知道自己在所處的位置;第三,危機讓我們認識未來,知道我們未來走向哪裡?該如何去?怎樣去?

讀書,改善「心智模式」

彼得•聖吉所著《第五項修煉》中的第二項修煉就是「改善心智模式」。

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家在特殊的歷史和市場背景下,抓住了發展機遇,形成每個企業獨特的「心智模式」。這一「心智模式」決定了企業獨特的管理思維,決定了企業戰略發展、企業管理以及文化模式。郎鹹平曾寫到:分析中國現在很多中國企業喜歡做大做強,而且手法投機取巧,喜歡小概率事件。他們大多有世界500強的病態心理,做到一定階段後就想做世界500強……這段文字生動地描述改革開放後中國許多成長企業獨特的「心智模式」。然而,「成也心智模式,敗也心智模式」。很多企業家在財富劇增的同時,卻是道德缺失及精神的匱乏——崇尚「讀書無用」,放縱慾望,喪失責任。

此外,日新月異的知識變化、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企業的自身發展以及員工知識水平提高,多數企業家自身的知識結構、思維境界已經「力不從心」,甚至無法邏輯性解讀某些現象,障礙了知識和技能在企業內部無法轉化為生產力。概括總結,這一切源於「心智模式困獸」。

對於企業家和經營者而言,個人魅力形成源自經年的修煉:一定的知識結構,對所處行業的深刻理解;人格魅力所散發的清香,被員工從心尊重,成為下屬仿效的榜樣;系統和具有邏輯性的看法和思想,並且在某些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這些是建立領導者權威,塑造企業領袖的基本要素。

心智模式是由知識體系和價值體系兩部分構成的。正如培根所說:「知識能夠塑造人的性格。」讀書不但豐富企業家的知識體系,而且可以修身。汪潮湧(信中利投資公司董事長)說,企業家是這個社會的公眾人物,他們的行為方式有很大的示範效應。在這個標榜財富英雄的時代,他們對書籍的熱愛說明,財富英雄並不是只有物質財富。寧高寧也認為,讀書實際上是自己生命的延伸——「你可以去過別人的生活,你的生命會更飽滿一些。」日本資生堂創始人福原家族的福原義春,其讀書範圍從社會上的暢銷書到原版的法國最新哲學、美學,再到美國最新思潮方面的著作等,多有涉及。東芝全球總裁西田厚聰也是特別能讀書的人。不論多晚到家,西田總裁都會埋頭讀上幾個小時的書,而且是幾本書,幾個方面的書同時讀。出差中國的時候,西田夫人、秘書等要為他準備一大包的書,不論去哪裡,旅途成了讀書的專用時間。

讀書,其實是企業的戰略

「要麼學習,要麼死亡」。這是國外一本暢銷雜誌的封面標題。學習是從讀書開始的。企業管理是對企業內外資源的有效管理,從而使企業贏利的過程。從戰略的眼光來看,企業不僅要贏利,還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永續經營,必須有自身的發展戰略。我們可以通過圖1來理解心智模式、管理思維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首先,企業管理思維來源有三個途徑:

1.經驗與反覆試驗學習。經驗是思想的一個主要來源。並且在我們的心智模式中所包含的大多數內容都是反覆試驗學習的產物。2.模仿。我們很多的態度、信念和理解來自觀察,再去接納別人態度、信念和理解。這除了我們實踐中的學習,更多的來自讀書。3.創造力。創造力和想像力能為新思想或包含著新信念和理解的全新心智模式的發展提供原材料。

可以說,中國不缺乏「管理思維」中第一個來源——經驗和反覆試驗學習,缺乏的是第二點——模仿,其主要來源就是讀書。從更高的角度來看,讀書其實不僅是企業家個人戰略,更關乎企業戰略問題。

戰略是讓企業獲得持久性的競爭優勢,因而不讀書無法參與競爭。縱觀今天的每一場競爭都是新理念競爭和學習速度的競爭。資料顯示,在農業經濟時代,人類只需要7〜14歲的學習就能勝任日後的工作;在工業經濟時代,人類的學習時間延伸為5〜22歲;而在今天,我們已經邁入了知識經濟時代,人類只有堅持終身學習,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這表明,歷史綿延很久的「一次性學習時代」已告終結,學歷教育已被終身教育取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具有世界意義的《學習生存》一書中,提出「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一次演講中也說:「終身學習是知識經濟的成功之本,假如我們實現了這一目標,它將爆發出無限的良機,並改變每一個年輕人的未來。」因此,不斷地讀書,不斷地學習已經稱為全球共識。

另外,競爭實質上是對資源的創新整合,這需要企業家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眼光。比爾•蓋茨在其第一本書《未來之路》中提出:要想掌握商業分配的原則,只有一點——學習。而戰勝競爭對手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怎樣比對方學得更快更好,這個階段是注重學習的速度,誰學習的速度快,學習適應市場,學習了解社會的需求,學習如何做這個企業,學習如何來驗證產品線,學習如何來發展企業,誰就會成為贏家,而完成這一個工作,這個企業才能跳躍發展,才能健康地進入21世紀。

這個時代和社會期盼領袖人物的出現,企業發展也期盼領袖人物。企業家讀好書,讓書籍成為思想的進步與轉變的工具。我們期盼危機起始,也是企業家回歸道德,擔負責任,更新思想,重塑企業領袖的起始。

本文來源:銷售與市場 作者:李玉萍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俞敏洪: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榜樣的力量
    這種精神,對於今天中國改革進入深水區,各領域如何啃硬骨頭、涉險灘,都有借鑑意義。  改革開放40年,是給中國企業家加分的40年    記者:您曾說過,在中國人群當中,您最佩服的是企業家這個群體。這個群體為什麼讓您佩服?
  • 君智戰略諮詢在2020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期間 探討中國企業的戰略...
    據有關機構調查顯示,能夠正確制定戰略的企業家為數不多。在此危急存亡之變局中,一步踏空則可能全軍覆沒。2020,選擇一定大於努力。  為了能夠讓更多企業走出戰略迷局,君智戰略諮詢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周年年會期間,探討了中國企業的戰略解法。
  • 深圳企業家厲害在哪?聽聽青島企業家們怎麼說
    「深圳企業家善於探索立體化的商業模式和戰略目標,從而不斷去執行和落實。」秦思剛認為,這正是得益於不斷學習的結果,企業家突破了平面化的思維方式,在見識上遠遠超越了同行。與秦思剛一樣,青島天使驛站紡織服飾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全朋,也對深圳企業家的學習能力感慨不已。
  • 俞敏洪委員:企業家精神是一種榜樣的力量
    同時,在俞敏洪身上,我們還看到一種家國情懷。這應該是建國以來,首次從國家層面對「企業家精神」為中國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貢獻給予高度肯定吧。實際上,現在整個社會大環境已經形成了從民間到政府,對於企業發展的尊重,現在很少有人去貶低商人、去貶低企業家了,甚至給企業家唱讚歌的有很多,而且中國老百姓也逐步接受了這些企業家很努力,所以他們比我們更有錢,帶著我們發展,其實也挺好。
  • 兩岸交流 | 臺灣清華大學企業家來訪浙大,共研戰略人力資源
    2017年6月,30多位來自臺灣清華大學的EMBA企業家在臺灣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副院長丘宏昌教授的帶領下到訪浙江大學,與浙大EMBA2015秋季班同學進行近距離交流。兩岸企業家同堂學習了王重鳴教授的經典課程——《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並一同參觀了國內首家鋼結構上市公司——杭蕭鋼構。
  • 「健康世界,美力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與王九山百度霸屏戰略合作籤約...
    據悉,2020年11月14日,「師者匠心」時代領袖企業家峰會暨致敬 2020 最美逆行者頒獎典禮在杭州盛大召開。會上,「健康世界,美力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與王九山百度霸屏團隊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永和文化創始人林炳生代表「健康世界,美力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與王九山進行了籤約儀式。
  • 楊鏗談企業家精神:做慈善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
    很多人把商人和企業家混為一談,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商人是以追求利益為核心,永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企業家,即便是在企業最艱難時期,也不會放棄原則,攫取利益,這就是企業家精神。
  • 【偉大時代 光明未來】美好公益在2018雁棲湖企業家論壇發布3.0戰略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十九大「一張藍圖繪到底」、實現民族復興的開局之年。回首過去風雨兼程的40年,展望未來波瀾壯闊的30年,身處歷史關鍵節點,身臨國內外盤根錯節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狀況,企業家如何才能堅定信心、讀懂時代並看清未來?
  • 一本企業家的必讀書
    作為全球知名企業家,也許白峰先生已經從中國建材的戰略和成長路徑中洞見到這家企業的未來。那麼,是什麼戰略,什麼成長路徑,讓白峰先生有了這樣的洞見?書中可以找到答案。有人說,今天的社會競爭,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資源,而在於你整合資源的能力。宋志平用整合優化的方式,不僅帶領中國建材走出困局,而且使國藥集團快速成長,並最終超過美國輝瑞成為全球最大的醫藥集團。
  • 合肥高新區女企業家協會換屆大會暨長三角三省一市協會戰略合作...
    合肥高新區女企業家協會換屆大會暨長三角三省一市協會戰略合作啟動儀式順利舉行 2020-12-19 1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由華為賣掉榮耀說開去:放棄,也是一種智慧的抉擇
    例文:放棄,也是一種智慧的抉擇各位網友:大家好!對於華為事件,我的觀點是「放棄,也是一種智慧的抉擇」。放棄也是一種智慧的選擇,也是一種美麗的成功。王源的放棄是一種勇氣。作為中國內地男歌手、演員、主持人、作家,TFBOYS成員,2018年剛滿18歲。要考大學了,他說自己一直很糾結,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最終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想要把之後學習的重心要放在專心做音樂上。「如果我在國內一直走大家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路,可能就一直走下去,平平穩穩也不會有什麼起伏」。
  • 奮進的力量·70年·70僑(44)丨丁澤成:新生代企業家的「年糕戰略」
    在美國讀書期間,他勤奮刻苦,修讀了管理和金融兩個學位。每年的寒暑假都會回到亞廈股份,在不同的部門輪崗學習。大學畢業後,丁澤成選擇了回國。他第一時間著手創辦了網際網路裝修品牌蘑菇加,帶領創業團隊從零開始,將研發、設計、硬裝、軟裝、家具、家電融為一體,藉助網際網路思維和工具,優化整合裝修產業鏈,形成了一套以家為中心的完整生態系統。
  • 化忌,其實也是一種欲望
    所以從小到大一直都很努力,讀書時候每門功課都要爭第一。後來不知道為什麼高中學習成績下滑,就走了美術道路。雖然考取了一本,但仍然不滿足現狀,又考了多次研究生都沒考中,後來機緣巧合考上了家裡的事業編崗位,但自己不感覺滿足。事業編提拔速度很慢,而且工作內容相當枯燥乏味。於是我就兼職給教育機構當美術老師,做了一年多,雖然掙的不多,但看到孩子們活的知識和技能的快樂的神態對自己算是一種安慰和成就感。
  • 什麼讓企業家們對湖畔大學趨之若鶩?
    眾所周知,湖畔只招收企業家,但很少有人注意,這所學校辦學本身也是一次創業。從早上8點開始到下午5點結束,這些企業家要連續奮戰9個小時。面試細節上,據天下網商報導,前端的面訪,可能更多涉及商業模式、組織建設、戰略戰術等,而在後面的面試中,則一步步逼近價值觀、自我驅動力的「靈魂拷問」,考察的是「企業家精神」。進入終面的候選人,都要回答一個終極問題:「世界因我有何不同」。
  • 讀書,是一種教養
    讀書,是一種學習;讀書,也是一種幸福;讀書,更是一種教養。每次打開微信讀書,閱讀各類書籍與知識,總是享受著讀書的快樂時光。讀書,就是學習的過程。在這個活動中,能夠獲取課本之外的知識和技術,提高我們的學習水平與能力。
  • 企業家性格buff加成:企業成功與平庸的差距顯學
    與平庸相對的鮮明個性才能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家,以自己的個性去做適合自己個性的的事業,這也是社會創新和活躍的表現。在國內企業家當中,李國慶其實也是一位個性鮮明的人物。 他的許多言論往往備受輿論關注,但這些言論背後往往是為了民營企業家以及弱勢群體發聲。
  • 編程貓陳婉青:企業成功等於戰略乘組織能力|藍鯨商學院企業家特訓營
    來源:藍鯨財經11月21日的北京瑞雪初降,藍鯨商學院企業家特訓營第二期課程模塊在北京奧加美術館酒店正式開課,第二期模塊課程定位於《商業模式與盈利實戰》,導師皆來自實戰一線的知名企業負責人,他們的傾情分享和專業解析,博得現場學員陣陣掌聲。
  • 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
    因而,古人把讀書這件事看得非常重要,對待讀書的態度也特別鄭重其事:春晨秋暮,花朝月夕;明窗淨几,沐浴更衣;淨手焚香,正襟危坐;輕捧書卷,虔敬誦讀。在古人看來,讀書不僅僅是為了獲取知識,其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淨化靈魂的修行,一種向書籍致敬的莊嚴儀式。
  • 夏華:企業家成長和蛻變的過程 其實是視角的變化
    來源:新浪財經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木蘭匯主辦的全球木蘭論壇暨2020(第十二屆)中國商界木蘭年會於4月25日召開。主題為「我們的新世界」。依文集團董事長、木蘭匯聯席理事長夏華在演講中表示,企業家成長和蛻變的過程 其實是視角的變化。
  • 經濟學家梁小民:上月讀書27本,給企業家推薦2本
    梁小民  東方IC 資料圖本月講課十天,讀書二十七本。講課並不耽誤讀書,在家還有些許雜事,外出講課則課餘全讀書了。2015年共讀三百二十八本書。這月讀的經典是:1.他們如何成功,又如何持續,這一定是企業家有興趣的。他們以家族合夥所有制的形式經營,這裡有什麼成功秘訣,這些也會是企業家感興趣的。我曾在《上海書評》發表介紹尼爾·弗格森著作的文章《還原羅斯柴爾德家族》(收入《隨書而飛》中),可以作為這本書的導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