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藍碧霞 吳曉菁 袁舒琪) 昨日,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開幕式暨海洋發展大會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酒店舉行,國內外嘉賓、專家學者、優秀企業代表齊聚一堂,開啟一場關於海洋合作、藍色經濟、濱海生活的相遇與對話,吹響新時代聚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市的新號角。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胡昌升出席並講話。聯合國秘書長海洋事務特使彼得·湯姆森以視頻方式致辭。副省長李德金出席。
王宏指出,今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廈門國際海洋周如期舉辦,讓因海結緣的「藍色夥伴」,更加珍惜同享同當的深厚情誼,更加振奮知難而上的奮鬥精神,更加堅定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意志決心。他說,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把「海洋、健康和可持續:開啟藍色發展新航程」作為主題,就是讓我們在疫情的啟示中和復甦的進程裡,深入思考和探討如何關心海洋、愛護海洋,更好地推動藍色發展。我們要堅持與海為善、以海為伴,不斷加深對海洋的認知,不斷加大對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投入,不斷促進海洋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要繼續深耕藍色合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開放包容、具體務實、互利共贏的藍色夥伴關係,為後疫情時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藍色活力」。要持續辦好廈門國際海洋周這一重要平臺,不斷賦予其新目標、新使命、新任務,在合作廣度、交流深度、創新力度上再上新臺階,在新發展格局中,為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持續貢獻新的「藍色動能」,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在廈門建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創新基地提供藍色支撐和藍色保障。
胡昌升以「揚帆藍色航程,建設海洋強市」為題作主旨講話。他說,廈門依海而生、向海而興、因海而美。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論述和前瞻探索,為我們建設海洋強市指明了方向;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保護海洋時代的到來,為我們建設海洋強市提供了重大機遇;廈門得天獨厚的海洋優勢,為建設海洋強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廈門市將牢記殷切囑託,堅定「藍色信念」,力爭到2025年建成海洋強市,到2035年建成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更好地服務海洋強國和「一帶一路」建設。
胡昌升表示,海洋是廈門的生命線,也是資源富集的「聚寶盆」。我們要守護「藍色家園」,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強化海洋汙染協同治理,完善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海洋監測監管體系,實現海洋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要打造「藍色引擎」,積極構建現代化的海洋產業體系,持續壯大海洋新興產業、海洋文旅體育產業、港口航運物流產業、特色現代漁業,拓展全市域的海洋發展空間,打造創新型的海洋科技教育高地,完善最具獲得感的政策服務體系,加快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奏響「藍色樂章」,致力打造更具特色的海洋文化、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環境、更加開放的合作空間,匯聚建設海洋強市合力。我們還要持續辦好廈門國際海洋周,進一步提升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水平,努力把海洋周辦成推動藍色經濟發展、促進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進海洋福祉的「藍色風帆」。
胡昌升表示,廈門作為一座得海洋風氣之先的城市,我們將以建設海洋強市的生動實踐,為探索「人海和諧」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貢獻廈門智慧。真誠歡迎大家到廈門這片美麗的大海踏浪追夢,在攜手打造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的壯闊航程中實現共贏、成就夢想。
9位國際組織代表及「海絲」沿線國家代表通過視頻向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舉辦表示祝賀,就促進海洋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發表意見建議。海洋生物醫藥企業、港口航運企業、海洋漁業企業代表,研發機構、產學研公共服務平臺代表就加快發展海洋經濟作了發言。
會上,自然資源部與廈門市籤約合作共建廈門市海洋國際合作中心,雙方將通過整合在廈海洋國際合作資源,打造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合作交流平臺。我市25個海洋產業項目現場集中簽約,總投資291億元。會後,王宏、李德金等出席廈門市海洋國際合作中心揭牌活動並現場調研。胡昌升會見了參加海洋周和海洋發展大會的部分企業代表,歡迎企業來廈投資興業,在建設海洋強市的進程中實現互利共贏。
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張佔海,國務院參事湯敏,廈門市領導陳家東、魏克良、陳秋雄等,薩摩亞、湯加、斐濟、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新加坡、泰國、菲律賓等駐華使節出席活動。
記者觀察
廈門將開啟藍色發展新航程
廈門國際海洋周舉辦14屆來,今年的活動很特別。在多位國內外官員、學者陸續發言,共同寄語廈門藍色發展之後,多名企業家代表也出現在海洋周開幕式的舞臺,從各自行業出發,對海洋經濟的發展建言獻策。
企業家出現在廈門國際海洋周最重要的一片舞臺,這在此前並不多見。這當然得益於海洋周的開幕式首次與海洋發展大會融合舉辦,同時也是在釋放一個新的信號:廈門將開啟藍色發展新航程。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在開幕式上的發言中,香港聯泰集團行政總裁陳亨利用企業家的語言,表達了要齊心協力,為廈門全面推進海洋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廈門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一同打拼的決心。
陳亨利分享,今年7月,廈門市《關於進一步加快現代都市漁業升級的若干措施》出臺後,他們經認真研究,認為廈門有豐富的漁港商港,有優惠的扶持政策,有便捷的物流通道,有一流的營商環境,於是決定在廈門成立一家註冊資金不低於3000萬美元的公司,並開展更深入的合作。
此次大會還安排了集中簽約的重要環節,讓來自各個產業的企業家們成為真正的主角。大會共選取了25個重點項目進行集中簽約,投資金額近300億元。
對於推動海洋經濟,廈門市也表達了滿滿的誠意。大會發布了一系列重磅政策,用真金白銀、實質舉措推動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
廈門市政府出臺了《關於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構建現代化的海洋產業新體系、拓展海洋產業發展新空間、打造創新型的海洋科技新高地以及強化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服務保障四方面提出18條措施,進一步加大對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
此外,《廈門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徵求意見稿)、《廈門市海洋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徵求意見稿)兩份重要文件公布,錨定了廈門海洋事業的新方向。
(記者郭欽轉)
海洋文旅項目亮相
總投資逾200億元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謝曉婉 通訊員 謝靜) 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的多個海洋文旅項目,昨日集中亮相廈門國際海洋周。這些項目覆蓋了國際郵輪母港、海上世界、高端郵輪免稅綜合體、文旅融合模式下的全域旅遊等。
廈門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的濱海文旅資源得天獨厚,和平碼頭、廈鼓輪渡、郵輪母港、廈金航線、閩臺直航……這些資源為廈門文旅提供了豐富的產品供給。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今年成立,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謀劃如何通過資本賦能,盤活存量、開拓增量,培育新模式新業態,運營海洋新生活,推動消費規模再擴大和結構再提升。」該負責人介紹,在此次廈門國際海洋周上,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正在推進的一系列文旅產業項目集中亮相。比如,正在快速推進的廈門「海上世界」,近期計劃啟動「遊、購、娛」為主的5號地塊建設,2023年建成後,將成為展現廈門內在價值、外在顏值的地標式新窗口。
作為廈門國有資產兩類公司改革的代表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採取戰略性股權投資、母基金運作、產業基金投資、資本市場投資等多種方式,著力構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新格局,高品位打造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