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人對中國有好感 更討厭美國(雙語)

2020-12-15 中華會計網校

  There have been plenty of reasons given explaining why Okinawan residents hold reservations about the continued U.S. military presence on the tropical island: noise pollution and the unruly behavior of some U.S. servicemen, to name a couple. But here's another: Okinawans don't view China's growing military might as a security threat, a diverging perspective from attitudes held in Tokyo and Washington, according to a U.S. embassy cable released by Wikileaks.

  對於衝繩居民為何對美軍繼續駐紮在當地持保留態度一事,可以給出許多理由加以解釋,噪音汙染和某些美國軍人的不守規矩行為便是兩個隨手就可指出的原因。但還有一個理由:維基解密(Wikileaks)公布的美國駐日使館外交電文顯示,衝繩人並不將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視為一種安全威脅,這種看法與東京和華盛頓所持的態度大相逕庭。

  'Despite China's rapidly expanding economic and military activities, including in waters near Okinawa, Okinawans claim they do not share America's or Japan's sense of threat from China.....and which is a factor in local attitudes toward U.S. military bases in Okinawa,' states an April 26, 2006 cable sent from the U.S. Consulate in Naha, located in Okinawa.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2010年12月17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到訪衝繩縣政府時,當地居民打出「撤回計劃」的橫幅,並高喊口號。美國駐衝繩首府那霸的領事館2006年4月26日所發的一份電文說,儘管中國在包括衝繩附近水域進行的經濟和軍事活動迅速增多,但衝繩人稱他們並未像美國和日本那樣覺得中國是一種威脅......這是導致當地人對美國在衝繩軍事基地所持態度的一個因素。

  The U.S. cable, signed by Thomas Reich, the consul general of the U.S. consulate in Naha, says that this lack of fear coincides with Okinawa's historical ties with China and how the two share a mutual connection because both have been treated poorly by Japan. It refers to incidents that occurred during World War II, specifically the Battle of Okinawa -- the full frontal assault from both sides that resulted in mass military and civilian casualties. It also gives a short historical brief on the amicable ti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island chain when they were still recognized as the independent Ryukyu kingdom prior to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95.

  這份由美國駐那霸領事館總領事託馬斯•裡奇(Thomas Reich)籤署的電文說,衝繩人對中國缺乏恐懼感與衝繩和中國的歷史聯繫以及衝繩和中國因雙方都一直受到日本的惡待而產生的相互親近是相符合的。電文提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特別是美日雙方全力進行的衝繩之戰,這場戰役導致了雙方軍人和平民的大量傷亡。電文還簡要回顧了中國與衝繩群島之間的友好歷史,在1894-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之前,衝繩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名叫琉球國。

  The cable details multiple conversations with local Okinawan authorities that show the southern island largely viewed the Chinese threat as nil, despite increasing incursions into Japanese maritime and air territory.

  電文詳細羅列了與衝繩當地權威人士的大量談話內容,這些談話顯示,儘管中國侵入日本海域和空域的事件不斷增多,在衝繩眼裡中國威脅基本等於零。

  'We asked why a look at a map of the region surrounding Okinawa and current stories regarding China's expansion didn't provide Okinawans enough information for them to judge for themselves. Tomon replied the GOJ (government of Japan) and USG (U.S. government) were like the boy who cried wolf, pointing to China and claiming that something awful might happen, but nothing ever did. Okinawans were undisturbed, Tomon claimed, by Chinese incursions,' states the cable in reference to a March 2006 discussion with Mitsuko Tomon, a former Socialist Party lawmaker and who was at the time a mayoral candidate for Okinawa City. Ms. Tomon added, according to the cable, that historically,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d been more harmful to Okinawa than China had ever been.'

  電文在談到美方人員2006年3月與日本前社會黨議員、當時正競選衝繩市長的東門美津子(Mitsuko Tomon)展開的一場討論時說,我們問道,為何看一眼衝繩周邊地區圖以及當前那些有關中國實力擴張的報導都未能給衝繩人提供足夠的信息,使其形成自己的判斷。東門美津子回答說,日本政府和美國政府就像那個喊狼來了的孩子,他們把矛頭指向中國,聲稱可能會發生某些可怕的事,但從來沒有任何可怕事情發生過。東門美津子說,衝繩人沒有受到中國人入侵的困擾。電文還援引東門美津子的話說,從歷史上看,日本和美國對衝繩造成的傷害比中國以往對衝繩的傷害要大。

  The cable notes a number of friendly exchanges that had cropped up between Okinawa 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and contrasts China's tone towards the southern island with that extended towards the mainland based on local media reports. But the U.S. doubts whether it's all about historical ties with China that have formed Okinawa's attitude.

  電文指出,近年來衝繩和中國之間發生了許多友好交流,電文還將中國對衝繩的態度以及衝繩當地媒體報導中對中國的態度做了對比。不過美國也懷疑,衝繩對中國的態度是否全是因其歷史上與中國的關係而形成的。

  'Okinawa's exceptionalism is not based entirely on history and feeling; it is used to practical effect. Okinawans claiming to feel no threat from China often use this to bolster arguments that bases should be eliminated from Okinawa. For example, when asked specifically about Chinese military activities near Okinawa, such as the November 2004 submarine incursion, former Diet member Tomon grudgingly admitted that the incident was regrettable. She hastened to add, however, that it alone did not justify the concentration of U.S. forces and facilities in Okinawa.'

  電文說,衝繩對中國的看法不同於日本其他地方並非完全是因為歷史和情感;衝繩人持這種態度是有其現實用意的。那些聲稱未感到有來自中國威脅的衝繩人常常以此來支持他們有關美軍基地應撤出衝繩的看法。比如,當東門美津子被明確問到中國在衝繩附近的軍事活動時,比如2004年11月的中國潛艇入侵事件,她勉強承認,這一事件令人遺憾。但她又急忙補充說,僅憑這一事件並不足以證明美國軍隊和美軍設施集中在衝繩是合理的。

相關焦點

  • 美外交電文稱衝繩人不認為中國是威脅 更討厭美國人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導  據美國《華爾街日日報》7月5日消息,洩密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日前公布的美國駐日使館外交電文顯示,衝繩人不認為中國不斷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安全威脅。駐衝繩的美軍反而給當地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報導稱,衝繩人的態度與東京、華盛頓所持的態度大相逕庭。
  • 凌劍豪:衝繩人未把中國視為安全威脅
    香港《信報》7月25日文章,原題:衝繩人對中國觀感與美日迥異美國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早前訪日時表示,將在衝繩縣普天間美軍基地部署MV-22「魚鷹」(Osprey)運輸機。這些運輸機周一抵達巖國市的美軍基地,隨即受當地民眾示威的「熱烈歡迎」。
  • 專家:衝繩人不視中國為安全威脅 敵視日美
    近代琉球未被日本吞併前穿著漢家衣冠【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信報》7月25日文章,原題:衝繩人對中國觀感與美日迥異美國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早前訪日時表示,將在衝繩縣普天間美軍基地部署MV-22「魚鷹」(Osprey)運輸機。
  • 衝繩人「最討厭被說是日本人」,告訴你如何「一眼能辨識衝繩人」
    衝繩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旅遊勝地,不過衝繩不僅對中國人來說是外國,對日本人來說也是一個相當「異國風」的地方。事實上,許多衝繩當地人並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衝繩縣人Kyoda最近就在節目上透露,最討厭被日本其他縣府的人說:「衝繩是日本的。」
  • 最高72%,美國人有多討厭中國?讓調研數據告訴你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事兒是一份美國的民意調查報告。美國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調查機構,叫皮尤研究中心,常看新聞的人對於這個名字應該不會太陌生,從2005年開始,該中心每年會調查一次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迄今已經持續15年了。
  • 比起討厭中國,日本人真的更討厭韓國?
    在我看來,這應該算是對中國實力的認可。而在是否應跟中國搞好關係這一點上,他們還是有比較廣泛的積極共識的。但是從軟實力角度來看,日本年輕人明顯對韓國好感度更高,覺得韓國人更時尚更有趣,認為韓國乾淨衛生,去韓國旅遊是個不錯的選擇;對中國的態度則相反,覺得中國人素質低,有錢但是打扮土(這個認知近年有所改善),類似過去國內部分人對山西煤老闆的刻板印象。
  • 衝繩63人感染麻疹 遊客取消旅行計劃(中日雙語)
    衝繩63人感染麻疹 遊客取消旅行計劃(中日雙語)時間:2018-04-19 23:4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衝繩63人感染麻疹 遊客取消旅行計劃(中日雙語) 日語學習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練習,深化記憶,加強對日本語言習慣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新東方在線整理了中日雙語新聞
  • 資料:衝繩人為何「親中反美」
    剛剛被解密的美國駐日外交電文顯示:衝繩人並沒有將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視為安全威脅,反倒更討厭美國;部分衝繩人表示,幾個世紀來,中國比美日兩國對待衝繩要好;許多衝繩人在文化上認同中國,相信中國區別對待衝繩人和其他日本人。美方將衝繩人的這種態度歸因於衝繩與中國的歷史淵源,以及二者都遭受過日本的侵略。
  • 衝繩人不關心釣魚島 對中國抱親近感
    為直擊日本扣押中國登島保釣人士事件,《環球時報》記者上周赴衝繩採訪數日。記者不是第一次到衝繩,此次卻因工作之故和普通衝繩人多了幾番交流。衝繩的社會氛圍、思想和記者生活的日本「本土」存在差異,淳樸的衝繩人言語間透著對中國的親近之感。對美國駐軍和可能到來的「魚鷹」戰鬥機,衝繩人則普遍感到不滿和憂慮。
  • 科學家著書揭示衝繩人長壽秘密
    「我討厭整天坐在家裡無所事事,」知念總是這樣告訴別人。    知念是衝繩島上許許多多長壽老人中的一員。在被譽為「世界長壽之冠」的日本,沒有哪個地方的人比衝繩島上居民的平均壽命更長,他們的平均壽命高達81.2歲,其中女性平    均壽命為86歲,男性為75歲。    衝繩因此成為世界上百歲老人數量最多的地方,每10萬人中就有34位百歲老人,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為10萬比10。
  • 記者眼中的衝繩:我不是日本人 我就是衝繩人
    但「琉球特色」的傳統文化,依然牢牢佔據著衝繩人的生活和心靈。在這個以旅遊業為支柱的島嶼上,記者看到最多的,是琉球王朝(歷史上曾是中國藩屬)的鮮豔服裝,而非日本代表性的和服。從城市到鄉村,無數居民的屋頂、門口都鎮守著一公一母兩隻石獅,對於它們,中國人可比日本人更熟悉。它們也是衝繩島最經典的吉祥物,從七色的手機鏈到半人高的陶藝品,隨處可見它們的憨態。
  • 衝繩的「中國遺風」
    歷史上,有三個時間節點影響了現在的衝繩:  1372年,朱元璋派遣使臣向琉球群島上最大的王國中山宣諭,中山國開始向明朝進貢,衝繩開始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  1609年,日本九州的薩摩軍入侵琉球,琉球王國開始「日本化」,並於1879年成為日本衝繩縣。  1945年,美軍佔領衝繩,並在此後的近三十年間予以管治,直到今天,仍是駐日美軍基地所在。
  • 日本首相去衝繩被罵:美爆料衝繩要回歸中國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衝繩居民集會要求美軍普天間機場遷至縣外資料圖:駐日美軍衝繩普天間基地登臺致辭的嘉賓也對日本政府提出了批評。「在嚴肅的慶典上這樣的致辭可能不太合適」,衝繩開發廳前長官上原康助先做了這樣的鋪墊。他接著強調:「將美軍專用設施的74%強加給衝繩太不正常。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這麼蔑視衝繩。」
  • 中國南麂列島地理位置重要 比衝繩更靠近釣魚島
    人民網北京12月24日電 (邱越)日本共同社22日報導稱,中國正在「釣魚島附近」的南麂列島「建設軍事基地」,為與日美「有事」做準備。軍事專家梁芳表示,我國南麂列島比衝繩距離釣魚島距離更近。日本大肆炒作南麂列島別有用心,試圖藉機擴軍備戰,同時把美國拉進來,形成美日與中國對峙的局面。
  • 衝繩有個美國村,錯過摩天輪後悔一輩子
    衝繩,一個飄在太平洋西南海岸的孤獨小島,面積只佔日本國土面積的0.6%,距離日本主要島嶼的距離也是相當遙遠。衝繩有著與日本其他地區顯著不同的文化與風土人情,在幾百年前還稱之為琉球的時候,曾經歸順於中國明朝,並被當時皇帝封琉球島統治者為琉球王。
  • 衝繩美軍基地:基地經濟向下 衝繩未來在周邊
    餐廳外,一名剛從紐約派駐衝繩不久的年輕的美國空軍士兵與《鳳凰周刊》記者攀談道,跟亞洲其他地方的基地相比,他更喜歡衝繩,因為即便在日本本土,也很難這麼隨意就看到海。  談到4月底發生的美軍基地僱員姦殺衝繩少女一案時,他的表情嚴肅起來。 「我認為,這是非常少數的案例,那個人(指兇手)也不是目前在美軍服役的人。
  • 記者看衝繩之一:被「剝奪」輕鬆隨性的衝繩人
    一天,乘車路過海灣港口的時候,司機指著港口對面的山說,衝繩準備在那裡放置一個巨大的龍頭雕塑,這樣坐遊船前來的中國遊客一上岸便能看到,「會有親近感吧」。衝繩人對中國遊客的「討好」似乎有些道理。在那霸國際大街上的飲食區裡,大部分吃客和幾個餐館的店主都說著中國話,裡面的那份嘈雜與隨意讓我們恍惚是在中國的某個旅遊景點。
  • 【新鮮】「討厭」地圖:美國人眼裡的美國到底有多「討厭」
    最近,美國有個軟體叫Hater(討厭者),目的是幫助人們找到心(yue)儀(pao)的對象,然而卻獨闢蹊徑,讓人們在眾多選項中選擇「討厭」的東西,再根據這個進行配對,因為討厭同樣的東西,總是該有共同話題的。這不,據統計結果,美國人眼中的美國還真是「不夠理想」啊,也讓我們get到了美國地圖的另一種打開方式。亞利桑那州的朋友們,討厭沙子。.
  • 為什麼衝繩人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衝繩人?
    文/裡裡奧 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因此現在的衝繩也就是曾經琉球王國的一部分。可以說,衝繩人心理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是情有可原,因為歷史上本身他們就是獨立的國家,所以稱呼自己為琉球人。 我國寶島臺灣被稱為小琉球,而琉球群島稱為大琉球。 因為琉球群島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歷史上和中國、朝鮮和日本等國都有著經濟和文化上的密切往來。
  • 在衝繩尋找中國痕跡
    難怪日本人到了衝繩都說覺得像是到了異國他鄉。確實,人們在這裡感受的不是日本文化,而是中國文化和琉球文化的結合。殿內掛有「中山世土」等牌匾,更透出濃濃的中國氣息。衝繩的古典舞蹈據說是琉球王朝為在此接待中國使者而創的。衝繩的民居門口或屋頂上一定有一對衝繩人喚做「西煞」的獅子。它的本名其實就叫「獅子」,用衝繩方言發音就變成了「西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