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衝繩人為何「親中反美」

2020-12-23 搜狐網

  剛剛被解密的美國駐日外交電文顯示:衝繩人並沒有將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視為安全威脅,反倒更討厭美國;部分衝繩人表示,幾個世紀來,中國比美日兩國對待衝繩要好;許多衝繩人在文化上認同中國,相信中國區別對待衝繩人和其他日本人。美方將衝繩人的這種態度歸因於衝繩與中國的歷史淵源,以及二者都遭受過日本的侵略。


  歷史因素導致衝繩人疏遠日本

  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5日報導,美國駐衝繩首府那霸的領事館2006年4月26日所發的一份電文說,儘管中國在包括衝繩附近水域進行的經濟和軍事活動迅速增多,但衝繩人稱並未像美國和日本那樣覺得中國是威脅。這份由美國駐那霸領事館總領事託馬斯·賴克籤署的電文說,衝繩人對中國缺乏恐懼感。電文稱,在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前,衝繩是獨立國家,名叫琉球國。

  日本在中日戰爭中獲勝後,針對衝繩發起自上而下的同化運動。現實的衝繩人相信,他們會從對日本的更加認同中獲益。早在1893年,《琉球新報》的社論就稱,只有完全同化於日本,衝繩才能發展。接下來的50年裡,很多衝繩人選擇參軍,包括在衝繩戰爭期間參軍,以此證明他們是真正的日本人。然而,慘烈的衝繩戰爭奪去了大量衝繩人的性命。倖存者中,絕大多數人要麼親身經歷戰爭的殘酷,感受到日軍對衝繩人的殘暴行徑,要麼聽過這類讓他們震駭不已的故事。二戰後,衝繩當地對這場戰爭的闡釋,更堅定了衝繩人的看法:日本政府為防止美軍攻入日本本土,一直有意犧牲衝繩利益,最大可能地消耗美軍。

  從1945年到1972年,美國掌管衝繩,這比對日本其他地區的掌管時間要長20年。美國通過武力強行奪取土地建立軍事基地。上世紀60年代初期,衝繩人掀起回歸日本的運動,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都發生過大規模的反美運動。1972年5月15日,衝繩回歸日本。從1972年以來,衝繩仍是日本最窮的縣,失業率也最高。

  以上這些歷史影響了衝繩人的世界觀,其中包括身份認同。2005年12月,琉球大學針對衝繩人的調查結果顯示,40%的受訪居民認為自己是衝繩人,36%認為既是衝繩人又是日本人,只有21%的受訪者自認為是日本人。


  衝繩人也反對參拜靖國神社

  歷史因素也導致衝繩人對日本政府言行的看法有別於本土人,這在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一問題上尤為明顯。從日本媒體的報導上看,儘管很多本土日本人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感到不舒服,但如果一旦涉及到中國反對參拜這一事件,民調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認為日本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選擇是否參拜。

  但是,美國駐衝繩的外交官認為,絕大多數的衝繩人站在中方立場。衝繩人批評當時的小泉純一郎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有衝繩官員乾脆告訴美方,他懷疑中國方面不會接受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的辯解,因為連衝繩官員都不信。這名衝繩官員表示,衝繩人和中國人對日本政要參拜一事看法一致。因為衝繩人和中國人都曾遭到過日本的侵略,都是「戰爭囚犯」,故有共同的感受。

  衝繩當地媒體的社論也指出,參拜靖國神社對日中雙邊合作以及地區合作是毫無必要的障礙,政府應移除該障礙。


  市長候選人稱日美造成的傷害更大

  電文在談到美方人員2006年3月與日本前社會黨議員、當時正競選衝繩市長的東門美津子(Mitsuko Tomon)展開的討論。東門美津子說,日本政府和美國政府就像那個喊「狼來了」的孩子,他們把矛頭指向中國,聲稱可能會發生某些可怕的事,但從來沒有任何可怕事情發生過。東門美津子說,衝繩人沒有受到中國人入侵的困擾。電文還援引東門美津子的話說,從歷史上看,日本和美國對衝繩造成的傷害比中國以往對衝繩的傷害要大。

  電文說,衝繩對中國的看法不同於日本其他地方並非完全是因為歷史和情感;衝繩人持這種態度有其現實用意。那些聲稱未感到有來自中國威脅的衝繩人常常以此來支持他們有關美軍基地應撤出衝繩的看法。比如,當東門美津子被明確問到中國在衝繩附近的軍事活動時,比如2004年11月的「中國潛艇入侵」事件,她勉強承認,這一事件令人遺憾。但她又急忙補充說,僅憑這一事件並不足以證明美國軍隊和美軍設施集中在衝繩是合理的。


  衝繩人相信中國對其「區別對待」

  日本經常對中國擴張軍力表示憂心,時任自民黨總務會長久間章生2006年1月表示,如果沒有美軍相助,中國可以很容易吞併衝繩。不過,很多衝繩人相信中國對衝繩的態度比對日本其他地區更溫和。衝繩人始終認為中國對衝繩態度友好。他們指出,臺北國際機場標示往返衝繩的航班,所使用漢字仍是「琉球」。

  2005年5月的《琉球新報》指出,由於歷史因素,衝繩可以在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扮演中介角色,以此獨力地作出國際貢獻,衝繩人藉此可以揚棄「太平洋(戰略)基石」的稱號,成為「友善基石」。《琉球新報》2005年6月的一篇文章認為,中國人熱情接待訪問北京的衝繩知事及其政黨成員,而對日本首相小泉則採取怠慢態度。

  電文最後結論說,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以及中國對此的反應,在衝繩有不同的反響。這樣的行動加強了衝繩人的感受:自民黨領導層以及整個日本政府更加忽視日本軍國主義的受害者。衝繩文化上對中國的認同,加劇了當地人懷疑政府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動機。


  美日在衝繩「欠債」多

  英國《金融時報》認為,日本對待衝繩的態度,向來就像對待不入流的遠房親戚一樣。二戰末期,在臭名昭著的衝繩戰役中,多達20萬人喪生,衝繩島1/4的平民被奪去生命。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的《衝繩札記》記錄了日本「皇軍」在脅迫衝繩百姓自殺而非投降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美國在1952年結束了對日本的佔領後,仍繼續把持著衝繩。上世紀50年代,美兵用推土機和刺刀,將一些衝繩人趕出家園。美國在衝繩島上發號施令的日子一直持續到1972年。甚至在日本政府恢復了對該島的控制之後,仍有1/5的地區被劃為美軍基地。多數民眾在更大程度上將美國人視為佔領軍,而非安全的保證人。1995年,3名美軍士兵輪姦一名12歲女孩;2004年,從衝繩普天間基地起飛的一架美國直升機在衝繩一所大學內墜毀。兩起事件均激發起反美情緒。1996年,美日雙方商定,遷移普天間直升機基地,從容易造成危險的人口稠密的城市遷至島上較偏遠的地區。

  2010年4月,有9萬人在衝繩舉行集會。「我強烈要求(將普天間基地)搬出衝繩島,甚至搬出日本境內」,衝繩縣知事仲井真弘多向集會民眾表示。2011年6月召開的「日美安保磋商委員會(2+2)」會議確定將把衝繩縣宜野灣市的普天間機場搬遷至該縣名護市邊野古地區,宜野灣和名護兩市的市長6月22日對兩國政府「輕視當地」的態度表示失望。宜野灣市市長安裡猛表示:「我感到談判中日本政府只是向著美國一方,沒有真誠對待衝繩。」名護市市長稻嶺進對此強調:「這只能讓人理解為是威脅,不能接受。」

  6月23日,衝繩縣迎來衝繩戰役結束66周年的「慰靈日」。首相菅直人等出席了「衝繩全體戰歿者追悼儀式」。他在致辭時稱對未能及時減輕衝繩的美軍基地負擔表示「不勝慚愧」、「將盡最大努力減輕負擔並消除危險性」。

  日本前外相前原誠司7月9日就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表示,預計菅直人將在8月中旬辭職,「必須在新首相的領導下致力解決這一問題。」他表示:「無論是哪一政黨執政,關於搬遷的日美協議都不會動搖。」


  連結

衝繩竭力吸引中國遊客

  日本共同社12日援引《琉球新報》10日的報導說, 針對中國個人遊客的在有效期內可多次往返日本的「多次籤證」發放後,第一批使用該類籤證赴日的48名中國遊客於7日抵達衝繩那霸機場。遊客們表示「籤證申請變容易,所以來日本旅遊了」。衝繩縣相關人士則認為,多次籤證將成為衝繩旅遊業發展的催化劑,並對開拓巨大的中國市場充滿期待。

  日本政府於5月27日宣布將發行多次往返籤證,條件為「收入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富裕人群」,且須在衝繩住宿一晚以上。一旦獲得多次籤證,遊客將可在3年間自由出入日本,而停留時間也從原先的15天延長到90天。該縣統計,2010年度前往衝繩的遊客為571.79萬人,其中日本國內遊客佔95.0%,海外遊客僅佔5.0%。由於今後的少子高齡趨勢,日本國內遊客的數量預計將進一步減少。衝繩縣相關人士認為,應充分發揮衝繩的地理優勢,將目光投向鄰近的亞洲市場,而「重中之重」則是中國。

  知事仲井真弘多將於7月14日~17日前往北京和上海展開多次籤證的「頂級推銷」。北京至那霸定期航班也將於7月28日起開航,而那霸至上海及那霸至香港的航線也已決定增加並將部分航班升級至載客量更大的機型。

  然而,籤證發放後,第二次赴日時則不需要前往衝繩,因此衝繩有可能成為「跳板」。7日抵達衝繩的遊客中,有些人僅在衝繩度過一晚,次日便前往東京。衝繩相關人士擔憂:「如果第一次訪問時不能使遊客感到衝繩的魅力,今後衝繩將僅僅成為一個途經地。」衝繩旅遊會議局副局長上地惠龍認為,衝繩和中國間的定期航班較少、那霸機場國際航站樓狹窄、中文環境的有待完善等均為課題,「中國遊客非常重視口碑。如果給他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在中國馬上就會傳播開。」

相關焦點

  • 日本:衝繩這一現象明顯是脫離日本回歸中國
    日本《News Post Seven》雜誌5月21日刊文稱,日本衝繩當地民眾之所以缺乏歸屬感,是因為衝繩地區教委不僅使用「反日教材」,且同時推行「親中教育」。《News Post Seven》雜誌文章稱,衝繩某大學教授於2007年曾做過一次有關當地民眾個人歸屬感的調查,結果顯示,回答自己是「日本人」的人數僅為25.5%;認為自己「既是衝繩人又是日本人」的民眾佔到29.7%;認定自己「就是衝繩人」的人數接近5成。
  • 袁野:美軍基地不搬,衝繩人會怒而獨立嗎?
    (四)有些人連美軍基地都不反對 同樣的,儘管「反對邊野古美軍基地」的運動聲勢浩大,但也不能將其簡單地與「反美軍基地」、「反日美同盟」、「反軍事基地」甚至「反美反日」劃等號。 和日本本土一樣,衝繩既有連自衛隊的合法性都懷疑、連日美同盟都反對的「革新派」,也有右翼保守派。
  • 蔡英文對美日拋媚眼 稱馬英九「強烈親中」(圖)
    資料圖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周先報導:日本《產經新聞》10日報導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專訪內容。蔡英文聲稱,臺灣應加強臺美日關係,而非兩岸關係。  臺灣「中央社」消息指,《產經新聞》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報導蔡英文接受該報社臺北支局長山本勳專訪的內容。  山本問蔡英文如何看待馬英九當局的對外政策。
  • 衝繩駐日美軍基地神秘爆炸 被疑反美基地人士所為
    日本NHK電視臺25日稱,衝繩駐日美軍一處基地24日晚發生爆炸,部分基地設施損壞,但並未造成人員傷亡,
  • 日本首相去衝繩被罵:美爆料衝繩要回歸中國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衝繩居民集會要求美軍普天間機場遷至縣外資料圖:駐日美軍衝繩普天間基地登臺致辭的嘉賓也對日本政府提出了批評。「在嚴肅的慶典上這樣的致辭可能不太合適」,衝繩開發廳前長官上原康助先做了這樣的鋪墊。他接著強調:「將美軍專用設施的74%強加給衝繩太不正常。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這麼蔑視衝繩。」
  • 衝繩民謠|夏川裡美《 淚光閃閃》
    歌手:夏川裡美,在日本有「心靈歌姬」之稱的歌手,被譽為「日本四十年來最美的歌聲」,日本樂壇「愈療系」歌手的一員。不僅令得過往長期活在邊緣陰影下、飽受不公平對待的衝繩人重拾自我認同,也一掃民謠老土的刻板印象,年輕人開始主動學三線、唱方言歌謠。 衝繩熱的關鍵期是二次大戰。
  • 早安,全世界都在看↑衝繩民眾反美遊行,抗議美軍設立新基地
    1/10 早安,全世界都在看↑衝繩民眾反美遊行
  • 日本政府為何遲遲不願讓美軍撤出衝繩?衝繩群眾是什麼反應?
    美軍駐衝繩基地然而雖然這其中符合衝繩民意的玉成德尼成功當選衝繩縣新知事,但未來想要真正把美軍從衝繩縣趕出去恐怕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其中為何衝繩要趕美軍,美軍又為何非要賴在此處堅決不走呢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要提句題外話,對於衝繩,相信更多國人更希望叫它琉球!二戰後,根據《波茨坦公告》衝繩被劃歸給美國進行代管,1970年美日兩國私底下簽署了《美日舊金山和約》,根據合約固定衝繩地區的管理權被移交給了日本政府,但美國實際上仍在此處繼續駐兵,並大規模的建立軍事基地。
  • 港媒:拒當美日車前卒 衝繩吹起獨立風
    然而在他到訪前,日本最南端的衝繩卻因為美軍基地人員姦殺平民女子,引發了群情激憤的反美示威。衝繩人認為他們成了美日盟友關係的犧牲品,在極度失望和不滿之下,獨力運動呼聲日漸高漲。據報導,衝繩古稱琉球,本是獨立國家,被日本武力吞併。二戰末期,美日兩國軍隊在此激戰近3個月。戰後美軍接管衝繩27年,直至1972年才交還日本政府。然而直至今日,當地仍不時發生美軍基地人員滋擾民居、強姦女子的事件。
  • 衝繩人不關心釣魚島 對中國抱親近感
    為直擊日本扣押中國登島保釣人士事件,《環球時報》記者上周赴衝繩採訪數日。記者不是第一次到衝繩,此次卻因工作之故和普通衝繩人多了幾番交流。衝繩的社會氛圍、思想和記者生活的日本「本土」存在差異,淳樸的衝繩人言語間透著對中國的親近之感。對美國駐軍和可能到來的「魚鷹」戰鬥機,衝繩人則普遍感到不滿和憂慮。
  • 衝繩人對中國有好感 更討厭美國(雙語)
    對於衝繩居民為何對美軍繼續駐紮在當地持保留態度一事,可以給出許多理由加以解釋,噪音汙染和某些美國軍人的不守規矩行為便是兩個隨手就可指出的原因。但還有一個理由:維基解密(Wikileaks)公布的美國駐日使館外交電文顯示,衝繩人並不將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力量視為一種安全威脅,這種看法與東京和華盛頓所持的態度大相逕庭。
  • 美外交電文稱衝繩人不認為中國是威脅 更討厭美國人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導  據美國《華爾街日日報》7月5日消息,洩密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日前公布的美國駐日使館外交電文顯示,衝繩人不認為中國不斷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安全威脅。駐衝繩的美軍反而給當地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報導稱,衝繩人的態度與東京、華盛頓所持的態度大相逕庭。
  • 二戰後,美軍為何非得賴在衝繩屯兵?專家:把地圖放大再看看
    在這5萬中,有超過一半的軍隊駐紮在衝繩地區,衝繩地區遠離日本本土,但是對於美國來說,如同《後漢書·竇融傳》中所言:「舉足左右,便有輕重。」那麼,為什麼美軍要將衝繩看得如此重要呢?這個問題要從二戰談起,1945年,盟軍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攻,從當年3月開始,美軍先後動用了54萬大軍奪取衝繩地區。
  • 近年來衝繩基地問題(二):利益博弈及其影響
    釐清翁長就任衝繩縣知事以來圍繞衝繩基地問題的日美衝三方政治博弈,對於討論未來衝繩的政治生態是必要的前提。衝繩誕生反基地新「代言人」2017年初至2018年5月,衝繩縣內舉行了七場市長選舉,翁長一方支持的候選人除了2018年1月南城市市長選舉中取勝外,連續經歷了六連敗。
  • 專家:衝繩人不視中國為安全威脅 敵視日美
    近代琉球未被日本吞併前穿著漢家衣冠【環球網綜合報導】香港《信報》7月25日文章,原題:衝繩人對中國觀感與美日迥異美國國務卿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早前訪日時表示,將在衝繩縣普天間美軍基地部署MV-22「魚鷹」(Osprey)運輸機。
  • 藍天碧海 體驗衝繩傳承之美(九)
    經歷戰爭之後,衝繩仿佛依然是自然、神明和人類平和相處之地。一切很安靜,同時又飽含活力,似乎真的更容易脫離時間的束縛,不僅僅是能夠慢下來,而且能感受到廣闊的精神世界,去體味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存在。
  • 日本情報機構:警惕中國「支持衝繩獨立」
    該報告中稱,中國的大學和智庫正在與衝繩的獨立組織建立聯繫,試圖分裂日本國內的公眾輿論。彭博社稱,公安調查廳是日本的情報機構。報告還警告必須關注中國在衝繩的活動。部分衝繩市民謀求琉球獨立。資料圖據報導,日本公安調查廳12月21日公布年度報告《內外情勢回顧和展望》。
  • 裕仁天皇走下神壇,變為「人」後,為何不敢去衝繩?
    日本投降後,世界上強烈要求廢除天皇制,將裕仁列為日本軍國主義頭號戰犯,依法追究戰爭責任的國家,不但有中、蘇、英、美等戰勝國,幾乎所有遭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國家也持此態度,據說,在戰爭結束前,美國蓋洛普民意調查顯示,有超過70%的民意要求絞死或嚴懲裕仁。
  • 七成衝繩人不認同日本身份 稱舊日軍為「鬼畜」
    資料圖:要求琉球獨立的組織舉行示威據《日本新華僑報》5月23日報導,日本《PostSeven》消息稱,一位日本保守派教育家近日撰文猛烈批評了衝繩教委,稱其文章引用的2007年的一份日本政府的調查報告稱,認為自己是地道日本人的衝繩居民只佔不到三成。該教育家稱這要歸咎於衝繩教委的「反日教材」。 據報導,文章引用的2007年的日本政府的調查報告中說,四成衝繩縣民眾認為自己是「衝繩人」(指舊琉球人),另有三成認為自己是「衝繩人前提下的日本人」,而認為自己是地道日本人的只佔不到三成。這位教育家表示,這都要歸咎於衝繩教委。
  • 為什麼衝繩人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衝繩人?
    題/為什麼衝繩人不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日本人也瞧不起衝繩人?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衝繩與日本本島其實有著複雜的歷史糾葛,導致現在還是很多衝繩本地人大多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日本人,而稱呼自己為衝繩人,甚至琉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