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 | 《China Legal & Compliance Salary Survey & Guide 2015》
來源 | AQUIS SEARCH
編譯 | 賴斐然
校對&責編 | 吳劍霞
註:本譯文對原調查報告做過一定的順序及表述調整,如需調查報告原文,可聯繫小智(zhihedongfang2014)獲取。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智合立場
調查機構AQUIS Search近日發布了2015年度中國律師&法務薪酬及市場報告。一談到錢,大家都來勁了。
且慢!你以為我們只談錢?Too young too naive!小編要告訴各位讀者,除了大家最關心的薪酬外,這份報告還詳細介紹了各個法律領域今年的業績以及來年預測(包括資本市場、銀行法、智慧財產權法等領域)。本報告一共分為律師篇和法務篇兩大部分,乾貨多多,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喲~
| 律師篇 |
1、薪酬排行
外所的平均薪酬普遍增長了5%-10%,其中英國律所的增幅更高,能達到7%-10%,業績好的律師,甚至可以達到雙位數的增長。外所裡的中國法律顧問(無國外律師執業資格)的增長幅度也很高,部分高達20%甚至是30%。雖說他們的增長幅度比外所的律師同事(擁有國外律師執業資格)要高,但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顧問們的起薪本來就比律師要低一個量級,增長幅度更高也是不奇怪的。
英國律所對於律師的年級和薪水的分層比較清晰,他們認為這樣可以更好地反映律師的能力。但應該律所普遍會對每一位律師的薪酬進行個案處理,並不是說擁有多少工作經驗就一定等於多少薪酬。英國律所的年終獎是根據個人以及律所整體表現來發放的,一般都是1-3個月的薪水。
美國律所則還是以辦案時數來計算年終獎:一般低年級律師可以拿到10000美元;中年級律師可以拿到15000-20000美元;而資深律師一般可以拿到35000美元的年終獎;如果超額完成辦案時數,還有額外的獎勵。
外所們希望在中國招到其他法域的優秀律師(如香港、新加坡等),他們會不斷調整薪酬,來吸引這些律師到中國大陸來執業。現在只有相當少一部分美國律所還給本國律師提供紐約市水平的的日常薪水和生活津貼了。其他美國律所都開始重新審視福利制度,看看有沒有其他方法來留住並吸引更多的人才,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替代或者增加津貼和其他福利。
由於中國律師在外所的教育背景、律師職業資格和經驗都有相當大的差異,且受資歷、工作經驗、接受過的培訓以及曾經處理過的項目的影響,因此我們也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薪酬範圍。
下面分別是英國律所和美國律師各年級律師的平均年薪,以供參考。
表一:英國律所 中國律師平均年薪
表二:美國律所 中國律師平均年薪
表三:美國律所 律師平均年薪
2、律師市場行情
| 陷入兩難的外所招聘
今年,中國的各大外所主要的收入增長來源還是商事業務。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走出去,到外國做生意,這些中國企業所需要的國際法律服務正是外所的強項。雖然業務量不斷增長,但外所招聘的人數卻還是很少。
外所在華招聘,一直都保持著謹慎的心態,招聘人數一直維持在一個較低水平,在華辦公室的規模也是相對較小。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內所規模的大舉擴張與國際化。相信大家對之前大成律師事務所與德同國際律師事務所(Dentons)合併,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律所」一事,還歷歷在目。
外所對應聘人員要求之高,在全世界恐怕都是出名的,中國當然也不例外,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法學院畢業生爭破頭想進入外所了。外所在招聘時,會青睞那些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律師,如果是名牌法學院畢業,曾經在其他國際知名的外所工作過,那就更好了。
外所在招聘時,常常會陷入兩難。他們在招聘高年級律師或者合伙人的時候,往往會受到現有管理團隊的阻撓,擔心他們會對律所管理帶來影響;而在招聘低年級律師的時候,又會覺得本來人手就不夠了,還要招人進來,又要監督新人的工作,又要培養新人,根本沒有那麼多精力。
| 中國律師的抉擇
而在華外所,這種兩難情況更甚。合伙人常常要兼顧項目的日常進展以及律所的管理工作,壓力山大。話雖如此,壓力再大也抵消不了外所對於中國律師的巨大吸引力。很多律師認為,能在外所高強度的環境下,更加透明的晉升機制下,親身體驗跨國交易項目、接受完整系統的訓練,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執業水平。
外所在中國招聘合伙人,還是停留在零星的層面。與其他中型律所的大舉招兵買馬相比,這些外所在招聘上並沒有反映出市場的狀況。但對於香港高年級律師來說,中國內地市場,尤其是能調到北京辦公室,仍然是一個晉升合伙人的黃金機會。當然,隨著越來越多內所開始走國際化的路線,外所對中國律師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不少頂尖內所的吸引力已經不亞於外所了。
(1)資本市場一片大好
2014年,中國股市一片大好。上海證券交易所在14年間,A股市場共有127個公司上市。14年底,在滬港通開通的帶動下,上證指數漲幅高達40%。2015年第一季度,在去年利好的基礎上,滬深證交所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上市狂潮,由此為律師們帶來了龐大的工作量。可以預計,今年資本市場的律師會忙得不可開交。(譯者註:當然,考慮到不久前的股市暴跌,以及IPO的暫停,這個報告的預測可能與現實情況有比較大的出入了。)
中國企業兼併市場的熱度不減,國有企業改革佔了這個市場的一大部分。外國投資者併購中國企業的數額從2013年的213億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382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79.9%。如此高速的增長,自然是讓熟悉企業兼併、私募基金的律師,成為各大律所爭相搶奪的香餑餑了。
(2)反腐帶來的商機
2014年,有十家企業因《反海外腐敗法》案件,支付了15.6億美元。隨著外國投資者開始審查他們在中國的投資,有關《反海外腐敗法》的調查開始猛增,律師們也開始被排山倒海的案件淹沒。這個領域對於大多數中國律師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領域,因此,律所需要引進人才,加強在這方面的訓練。律所在反海外腐敗法領域,開始招兵買馬,組建團隊,鼓勵合伙人接下這些案件,贏得先機。
很多律師也根據形勢開始轉變自己的方向,往合規和調查方向發展。我們認為,2015年,隨著中國政府反腐運動的深入,這個領域的市場還會不斷擴大。一批通曉中國相關反腐法律的律師,將會迎來出頭之日。
(3)另闢蹊徑,各展所長
在銀行法領域,外所今年的成績依舊喜人。在結構融資、國際貿易、項目融資方面的人才招聘一如既往。隨著部分國有企業開始面臨債務重組的問題,外所也開始在這方面發力。擁有兩地(中國大陸和普通法地區)律師執業資格的律師倍受市場青睞,因此,香港辦公室的律師常常協助北京辦公室的業務。
也一部分外所,不去爭奪那些競爭激烈的資本市場領域,而是另闢蹊徑,在其他例如勞動法、反壟斷法、智慧財產權以及稅法等領域發力,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勞動法領域的律師,雖然看上去不起眼,但他們的工作可一點也不輕鬆。除了要為企業給出法律意見外,還得處理敏感的勞動關係問題。反壟斷法領域更是因高通手機晶片專利反壟斷案而聲名大噪,中國政府開出了史上最大的罰單,可以預見,對反壟斷法相關人才的需求將越來越高。由於律所很難快速招聘到這方面的專門人才,他們不得不重新培養現有律師,讓他們儘快轉型成為反壟斷法律師。
智慧財產權在中國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隨著國家對智慧財產權的重視,律所對通曉智慧財產權訴訟、技術轉讓以及技術授權的人才有著相當高的需求。中國以及外國企業對智慧財產權維權的需求同樣巨大。這一年間,很多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律師在智慧財產權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們認為,市場對智慧財產權律師的需求將一直存在並不斷增長。
3、2015年律師市場預測
雖然大部分外所在華業績增長速度放緩,但中國的資本市場和兼併市場依舊火熱,各大外所的律師和合伙人還是那麼忙。我們預計,《反海外腐敗法》會繼續嚴格執行,這個領域的業務也會不斷增長;其他律所也會在智慧財產權、反壟斷、稅法以及勞動法領域一展身手,保持自身優勢。
| 法務篇 |
1、薪酬排行
雖然經濟增長放緩,但中國法務的招聘還是相當活躍。據統計,北京上海兩地的法務高層職位的招聘與更替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新職位也在不斷增加。話雖如此,但法務的薪酬水平卻並沒有一個明顯的提高。其原因可能是由於中國經濟不算景氣,法務市場競爭相對激烈,企業在法務崗位的開支投入變少了。
對於法務來說,他們選擇跳槽的原因,並不是全為了高薪。有時候他們更加看重公司的穩定度、職業晉升機制和公司提供的平臺。除了上述原因,上海自貿區的建立,也刺激了法務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對於律師而言,也不再只看薪酬,而是更加看重長遠的職業發展和個人能力的提升。當然,薪酬還是執業律師跳槽去當企業法務至關重要的一項考慮因素。
有趣的是,一般跳槽去當法務的律師,可以接受相同甚至是比原來薪酬低10%-15%的法務工作,但是對於法務來說,如果他們要跳去其他公司當法務,他們會希望能有20%-30%的薪酬增長(理想如此,但在現實情況下,能達到15%-25%的漲幅,已經不錯了)。
下面是法務與合規的薪酬概況,以供參考。
表四:專利律師平均年薪(人民幣)
表五:專利代理人平均年薪(人民幣)
表六:一線城市跨國公司
智慧財產權法務平均年薪(人民幣)
表六:一線城市跨國公司
品牌保護主管平均年薪(人民幣)
2、法務市場行情
據統計,中國近年來GDP增速緩慢,2014年只取得了7.4%的增速,創24年來的新低。儘管如此,但企業在招聘法務時,他們期望新招進來的法務能夠比前任負責更多的項目,節省開支。反正就是一句話,想讓馬兒跑得快,還想讓馬兒少吃草。
最理想的人選,就是那些既有法務工作經驗,又有律師執業經驗,又熟知商事運作,還能在企業內部擔當高層的律師,最好就是既嚴肅,又活潑的那種(譯者:有這麼完美的人選嗎?)據統計,隨著企業面臨的法律問題的增多,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設立「副法務總監」的職位。「副法務總監」的設立,可以有效減輕法務總監的日益增加的工作量,還可以減少外聘律師,免去跟外部律師交涉,指導這指導那的煩事。
| 中國各地區的法務需求
上海作為中國法律業務最多的地區之一,企業相當青睞那些具有國際業務處理經驗的律師。但這方面的人才還是非常緊缺。北京相對於上海來說,地理位置要差不少。雖然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有相當一部分跨國公司的總部設在北京,但相對於上海優越的區位,北京對國際法律人才的吸引力仍然與上海有一定差距。
隨著中國西部開發的不斷深入,吸引企業招商引資,我們預計,西部地區企業對法務的需求將會上升。由於高素質法務人才仍然是處於稀缺的狀態,相信會有企業願意以高薪吸引律師加盟擔任法務。華南地區的法律市場發展也同樣迅速,廣東省以及深圳市的相關企業對熟悉媒體法、科技法的人才有著很高的需求。
雖然各行各業的法務崗位貌似很火熱,但從冗長的招聘流程可以看出,企業在最後決定聘用時,還是非常謹慎的。有時候,招聘流程可以長達四個月,最後還得由企業高層拍板決定。
國有企業在招聘法務的速度上,比外資企業要快得多。外資企業或跨國公司,在招聘法務上會顯得更加謹慎,他們希望能招到專業能力過硬的,能勝任國際業務的高端律師。話雖如此,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並在國外取得了成功,站穩腳跟後,他們同樣需要通曉國際規則的高端法律人才,各大中國企業的法務團隊的規模也在同步擴大,薪酬水平也水漲船高。
| 各行業的法務需求
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世界聞名,零售業在所有行業裡面一枝獨秀。不論是奢侈品行業還是食品供應商,他們對優秀法務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而相對應的薪酬水平也是同步增長。中國政府也開始將經濟增長的重心,從投資和出口逐漸轉向拉動內需。我們預期,在日後消費領域的企業對法務的需求將會更加旺盛,隨著各城市的大型賣場項目的建設,法務市場將會更加青睞具有房地產項目經驗(尤其是租賃方面)的律師。
除了傳統的法務崗,合規崗位的招聘更加引人注目。在醫藥保健行業,合規崗位對律師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些企業希望律師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擔當決策者。合規部門的運作和法務部門是相互獨立的,需要向不同的高層匯報工作,合規部門的規模通常比法務部門要大。在合規部門裡面,會更加看重合規檢查經驗。
以往,許多中國企業不重視智慧財產權,常常惹來不必要的訴訟,對企業造成巨大損失。如今,中國企業開始捨得在法律上投入,以期減少法律風險,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開始對歐美企業提起訴訟。目前,中國的專利訴訟案件數量比其他西方國家要多得多。同樣的,隨著各中國企業開始重視智慧財產權,催生了一大批以智慧財產權為名的職位(主要是專利、版權、品牌維護和授權)。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尤其是科技和電信企業)開始在已有的法務團隊裡面,大量引進智慧財產權人才。
這些智慧財產權崗位常常要處理跨國業務,因此律師要同時擁有中國和美國(或歐洲)律師執業資格。技術授權以及技術收購也是專門人才高需求的領域。如果有著海外留學背景、海外工作經驗、普通法系地區律師執業資格,又通曉中國和美國(或歐洲)智慧財產權法律市場的律師,不用說,肯定是各大企業爭相搶奪的對象。話雖如此,但目前中國的智慧財產權法律市場仍然是本土律師的天下;但可以預見,未來幾年,肯定是那些通曉國際規則,外語熟練的律師的天下。
3、2015年法務市場預測
雖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進入「新常態」,但企業法務領域的招聘仍然有條不紊地開展,在合規崗位方面的表現令人驚喜。各企業對法務人才的要求趨同,都要求他們有過硬的外語水平,突出的教育背景和傑出的業務水平,各位應聘者如果想進入這些大企業就職,需要在這些方面多下功夫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輯 | Carols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