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五糧液寶能都要造車 不缺錢的大企業有啥弱點?

2020-12-19 選車偵探

就在春節假期馬上來臨之際,似乎都是想在假期前結束手頭的工作,1月25日恆大公布消息,以10.6億入股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持股58%成第一大股東。再往前追溯的話,不難留意到在恆大和FF分裂之後,並沒有停止自己的造車之路。而在2018年,恆大、寶能、五糧液都進入造車領域,與眾多的網際網路造車勢力相比,這種大集團造車又有什麼特點和區別呢?

還是在1月份,恆大集團收購了瑞典NEVS電動汽車公司51%的股份。NEVS於2012年收購薩博汽車公司核心資產、技術和智慧財產權,而NEVS在收購薩博後,工廠放在了天津,將生產為共享出行打造的純電動車型。2015年NEVS開始在天津濱海新區籌備的年產量達到10萬臺的生產基地,也在去年9月通過了國家相關機構的驗收。

在2018年更早的9月份,恆大以145億元的資本入股廣匯集團,成為第二大股東,雙方同意將在汽車銷售、能源、地產、物流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這筆交易是在恆大尚未和FF分手之前完成的,在當時人們看來這是給FF量產鋪路,現在大家才明白,不管恆大是否會收購FF,這件事都非幹不可。車肯定是要造要賣的。

恆大現下收購了電池動力、主機廠、銷售網路,這逼一般的車企都要厲害的多,形成了一小段的鏈條覆蓋。但是買買買的恆大,在小編看來現在只是花錢。要想對這些機構有實際的掌握權,除了在內植入自己人之外,還要自己人更懂得造車的門道。而恆大集團產業雖大,但是從來沒接觸過造車,如何廣羅人才,是恆大最大的難題。

相比於恆大,寶能集團和五糧液集團造車顯然更快。寶能在2018年初便入股觀致,2018年觀致有了強力資金注入之後,便是大展拳腳,全年銷量為47928輛,同比增長159%。寶能的銷量增長原因在哪,是有錢之後便能多打折,或者有更多的資金做營銷應該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因為我們並未見到觀致在2018年有何重磅車型投放,依然是以前的老舊車型徵戰市場。

在2018年3月23日,寶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在陝西西鹹新區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400億元,規劃產能100萬輛(其中一期50萬輛)新能源汽車及配套項目,整車和零部件製造達產產值將超千億元。讓小編腹黑一下,寶能收購觀致,目的在於學習。而在西安的這個百萬產能基地,或許才是其發力之處。

也是在2018年的年初,奇瑞讓出凱翼51%的股份給五糧液集團,五糧液也進入造車領域。雖然整個四川省車企眾多,汽車產業發達,但是宜賓市此前卻一直沒有一家造車企業。汽車作為集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因素的綜合性產業,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是絕對無法健康發展的。

然而凱翼2018全年銷量為11835輛,同比下降53%,這樣的表現也讓我們不禁再度考慮:國企真的能造好車嗎?有當地政府和五糧液的背書,凱翼確實不差錢。但是這個龐大的國企想把凱翼經營好,有著一汽、東風等例子在前,我們還是尺懷疑態度。

相比需要好多輪融資的造車新勢力而言,這三家大集團造車最不缺的可能就是錢。但是經驗、人才、體制的限制仍然是極大的限制。究竟他們未來表現如何,咱們2019走著瞧。

相關焦點

  • 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都在造車!
    如今跨界造車,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從去年開始,似乎跨界的廣度越來越寬,寶能、恆大這些房地產企業,甚至中國三大名酒之一的五糧液等看似與汽車產業「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都紛紛投入到這場造車運動中。雖然在2018年10月車和家首款量產車型理想智造ONE正式發布;12月,又以6.5億元收購了力帆汽車的生產資質,這也就意味著車和家通過收購力帆汽車,一舉解決了資質問題。但光鮮外表下,車和家也面臨著種種難題:原先規劃的SEV汽車項目被取消,生產線被改造另作他用;4月有媒體實地探訪車和家工廠,發現其廠房並未按期完工……等一些列問題都還有待解決,這對於車和家和李想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 土豪恆大造車荒誕,「野蠻人」姚振華的寶能汽車靠譜嗎?
    一句話,關於恆大的「土豪」氣質,這些年外界見慣不怪。 02 土豪的一大特質是什麼? 有錢唄,幹啥都能用錢「砸」,砸出個未來。房地產是這樣的,足球是這樣的,礦泉水也這樣,到了造車這裡自然也一個路數。完全靠國家補貼那是等死,要做到不靠國家補貼來做。」 無須諱言,在曹德旺看來,相比於早早「進場」的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後來者」恆大造電動車更有本錢和勝算。
  • 五糧液造車水落石出,車標酷似酒杯,網友:光便宜有啥用?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跨界造車,除了恆大集團開始造車以外,就連五糧液也開始造車。五糧液進軍汽車行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造車的時候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不相信一家酒廠能造出什麼好車,如今五糧液造的車終於水落石出。
  • 瘋傳發改委調查新能源造車,恆大、寶能被點名摸底?真相...
    瘋傳發改委調查新能源造車,恆大、寶能被點名摸底?真相如何?  《通知》還要求各地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以及擬投資建設的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項目,包含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發改委開展行動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車項目亂象  消息自網絡發酵後,券商中國記者向發改委產業司電話求證,對方在回復「你們不都知道了嗎?」後不再接受詢問。
  • 瘋傳發改委調查新能源造車 恆大、寶能被點名摸底?真相如何?
    《通知》還要求各地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以及擬投資建設的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項目,包含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通知》還要求各地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以及擬投資建設的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項目,包含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發改委開展行動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車項目亂象消息自網絡發酵後,券商中國記者向發改委產業司電話求證,對方在回復「你們不都知道了嗎?」
  • 恆大造車與特斯拉有什麼不同?
    但在造車這件事上,許家印卻另闢蹊徑,硬生生的用資本堆出來一條別人不敢走,也走不了的路,而這也成為了恆大造車或許能夠靠譜的原因所在。但我們今天不關心恆大未來房子賣得好不好,也不關心頂著全球經濟衰退,貿易萎縮的大環境頂風跨行業,許老闆的資本能撐多久,只想聊聊截至目前,恆大造車到底有沒有潛力。
  • 恆大「人人哇」、寶能千家店、科技巨頭明投暗投爭相「上車」
    但站在2020年往前看,這些都不算什麼……疫情的陰霾籠罩全球、貫穿全年,加上國際貿易的摩擦博弈,中國製造業正面臨著嚴峻考驗。不過,2020年仍然有不少資金雄厚的大企業積極「上車」,投身汽車製造業。隨便盤一盤,都能湊上一期《奇葩說》了。恆大確實做到了「人人見,人人哇」要說2020年誰是汽車界最闊的主兒,當屬恆大和寶能。
  • 多管齊下,恆大背後的造車哲學
    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近日恆大造車利好消息頻出:兩大研究院先後露出''真容''、恆馳1內飾、路跑視頻曝光,造車多管齊下,讓人不禁感慨恆大造車的速度''有點野''!其背後的造車哲學同樣令人反思!
  • 恆大造車狂想曲:人人見,人人哇?
    他打算走一條和全世界所有車企都不一樣的道路,叫恆大造車路。許氏特色的造車路空中飛人許家印比過去更忙了,連飛機上的時間都用來安排業務高管們來匯報工作。在許家印看來,有了「圈圈圈」這三個字,恆大造車「想不成功都難」。許家印赴海外考察零部件公司來源:恆大新能源跟傳統車企不同,恆大造車不走尋常路。「怎麼辦?買買買,把能買的核心技術、能買的企業,都給它買了。」許家印做法「簡單粗暴」。
  • 再論寶能造車——從發改委調查新能源汽車項目說起
    恆大、寶能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此前筆者試圖回答寶能是否真心造車這一問題。從觀致7這一明顯烙上寶能造車理念的產品,再到研發體系的構建、銷售服務渠道的鋪設,低調務實的寶能已經用事實回應了外界的質疑。來到第二個更為敏感的「圈地」之問,仔細考量也難以成立。
  • 五糧液「造車」成功!首款車型命名炫界,前臉為「W」型格柵
    此時,距離2018年一月份,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宜賓汽車產投)以及四川省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五糧液集團全資控股)入股凱翼汽車已經過去了近兩年的時間。早在2003年,五糧液就曾公開表態:汽車產業是中國經濟的最後一塊大蛋糕,如果現在不進入,以後就很難進去了。
  • 恆馳1路跑官宣,恆大造車翻開底牌
    在恆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擁有3200多名科研人員,匯集了原LG、三星SDI、SK創新等國際巨頭電池廠商的研發人員及高管在內的全球性人才。在國內新能源造車這條賽道上,巨頭林立,競爭激烈。外有氣勢洶洶的特斯拉,內有蔚來、理想和小鵬等新勢力造車者,更有傳統車企如比亞迪等。但恆大汽車在技術和資金的支持下,自有過人之處。
  • 「寶能系」造車虛實
    寶能等地產商投資汽車,到底是造車還是蓋樓?隨著發改委調查的深入,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平地起雄心發生在2015年的「寶萬之爭」,歷時1年,驚動整個資本市場。最終,在各方介入之下,寶能和姚振華黯然離場。賣菜起家,趕上了深圳大發展的好時候,姚振華快速建成了涉足地產、金融等行業的寶能帝國。在大戰萬科之前,寶能系在資本市場亦屢有動作、斬獲頗豐,但並沒有引起外界太大的關注。因此,姚振華和整個寶能一直保持著低調神秘的色彩。在被保監會處罰1個月後,寶能汽車集團註冊成立。
  • 做好加減法,深挖恆大背後的造車邏輯
    過去這一周,汽車圈進入了「恆大時刻」。先是恆馳1路跑視頻曝光,緊接著許家印視察全球研究總院,恆大汽車研發團隊首度亮相;隨後恆大發布了恆馳1內飾。種種跡象都指向恆馳的量產已進入倒計時,若要總結恆大的造車之道,便是這與眾不同的「造車加減法」。
  • 廣州基地延期投產 寶能「造車」為何被發改委點名
    上述國家發改委知情人士認為,國家發改委此次摸底全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做法很好,因為任何一家企業出現問題,都是全社會的問題,最後都是公眾在埋單。這次《通知》點名的恆大、寶能,共同特徵是從房地產行業跨界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來造車,而且在全國多地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
  • 無懼質疑 恆大造車拼硬實力
    新能源車企的崛起史,也是一部衝破謠言與質疑,達成夢想的歷史。虧損、騙補、PPT造車……從特斯拉到蔚萊、小鵬都曾經歷過這樣的責問。市場苛刻的眼光,從不會對新事物有過多的寬容。然而回過頭去看,就會發現「那些無法將你打敗的,終會使你更強大」!
  • 零部件集團招聘3000人 寶能造車欲打通崑山深圳多地產業鏈
    三年前,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立下flag:到2027年汽車業務的收入要佔集團一半以上。三年來,寶能集團通過兼併重組,戰略投資大幅縮短了造車周期。日前,《華夏時報》從供應商處了解到,寶能汽車計劃成立約3000人規模的汽車零部件集團,總部將位於深圳。
  • 廣州基地延期投產 寶能"造車"為何被發改委點名?
    「過去光伏和風電的發展,都經歷過起起伏伏。」上述國家發改委知情人士認為,國家發改委此次摸底全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做法很好,因為任何一家企業出現問題,都是全社會的問題,最後都是公眾在埋單。這次《通知》點名的恆大、寶能,共同特徵是從房地產行業跨界到新能源汽車領域來造車,而且在全國多地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
  • 寶能汽車全球總部落戶深圳,姚振華的造車夢還在繼續
    在「造車之路」上,寶能汽車儼然已邁開了步伐。這一年的12月,寶能作為戰略投資方,以16.25億元的價格,從奇瑞手中收購觀致汽車25%股權,交易完成後,寶能將持有觀致汽車51%股權,成為其大股東。2019年6月,寶能再增持觀致12.5%股份,拿下了完全決策權。
  • 五糧液下決心造車,車標酷似「酒杯」,網友:這車值25億?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商界大佬開始投資造車,想實現跨界造車。大家想進入汽車領域是因為汽車領域是一塊大肥肉,我國又在補貼新能源汽車,如果大家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做出一些成績,一定能取得不一樣的效果。跨界造車的人很多,成功的沒幾個,五糧液老總花費25億造的車就受到了大家的吐槽。五糧液是白酒行業中的佼佼者,居然也想在汽車領域插手。五糧液老總知道自己沒有造車的實力也沒有經驗,就收購了凱翼汽車,想要推出一款全新的汽車。很快凱翼x3就亮相了,新車亮相後人們先被凱翼的車標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