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8年咖啡市場爆發只是前哨,那麼2019似乎開年就將迎來真正的咖啡大爆發。即將到來的一年裡,咖啡將在這個熱衷於喝茶的國家佔據C位。
中國咖啡市場的容量一直在擴大。諮詢公司英敏特(MINTEL)預測,2017-2022年間,中國咖啡店市場的銷售額將以5.7%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2年將達到794億元,咖啡店的門店數量預計將達到8萬家。
行業爆發的直接結果就是生產效率的極大提升,獲取一杯優質的咖啡的成本,正在變得越來越低。這也對中國咖啡市場的基礎咖啡生產設施,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一點,從消費者的直觀感受就能體現——市面上能買到的咖啡產品變得越來越豐富。
各大咖啡品牌要開始尋求新的增長突破點。中國咖啡新三板掛牌第一股咖啡之翼,就另闢蹊徑,選擇了一條智能零售的新道路。2017年依靠戰略轉型的成功決策,咖啡之翼完成了由負到正,業績增長65%的奇蹟。
咖啡之翼可以說是中國最早開始運營的本土咖啡品牌之一。十九年前,發源於湖南,輻射全國二十三個省、一百二十多個城市,從湖南「最受歡迎的城市客廳」到中國「咖餐廳」概念首創者。如今轉型新零售,運營起了城市智能現磨咖啡機,做起了智能終端生意。
說起轉型的緣由,邏輯其實很簡單,咖啡市場不斷在擴大,用戶的消費需求不斷被激活,他們需要的不是空口無憑的新型概念,而是能拿在手裡的一杯杯熱乎乎的現磨咖啡。這就對生產咖啡的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有效率的、高度標準化的生產模式。
原本需要大量密集的咖啡店鋪來支撐服務,成本之高一般品牌難以負荷。反觀智能咖啡機卻不一樣,建店周期長投入大的弊端在這裡不復存在。智能咖啡機能以更快更輕的方式實現用戶人群的需求覆蓋。一杯咖啡從優質烘焙的豆子,到拿在你的手裡,速度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迭代升級。
咖啡之翼線下咖啡實體店19年的運營經驗,積累了品牌自有的配套產品庫,以及對應的產品SOP,實現了供應鏈端的品牌優勢積累。咖啡之翼一直選用來自巴西和哥倫比亞的、中深度烘焙的100%阿拉比卡豆。
目標是要成為「中國特色自主咖啡第一品牌」的咖啡之翼,其商業模式是一條漫長的路:高品質、好味道,以及對市場規律變化的洞察,回到咖啡作為商品的本質,從生產源頭的環節進行效率優化的提升。如果說前兩點是匠人精神的堅持,那麼後一點則更為可貴,這說明中國品牌真正在戰略上站在了時代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