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南大學優秀生畢業到國企下海自主企業,從線下起步的一家咖啡西餐廳到如今的全中國數百家連鎖店,從耕耘咖啡線下店到擴展咖啡新零售領域全中國數千臺智能咖啡機,尹峰的「咖啡之翼」已經走過了19個年頭,已經儼然從當初人們眼中的市場「黑馬」到如今的咖啡輕餐領域的「常青樹」。
而在這19年間,「咖啡之翼」的創始人尹峰也從一開始初嘗創業滋味兒的小姑娘,轉變為現在身經百戰的知名女企業家。面對來自各方的競爭者,和來自市場的各式各樣的挑戰,看似知性優雅的尹峰總能十分準確而且有魄力地掌控時代脈搏。在創業的19年間,尹峰靠著她的「變」和「不變」摸爬滾打,走出了如今這條屬於「咖啡之翼」的康莊大道。
「三次轉型」:痛點越來越高,就沒什麼困難的了
對於創業者來說,企業的命運和人的命運總是休戚相關。梳理「咖啡之翼」的成長過程,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三次轉型」。2000年,尹峰在長沙和何炅等好朋友一起開了「咖啡之翼」的第一家線下店,並且在此後長達10年的時間裡,通過赤橙紅緑青藍紫等十幾家店進行運營打磨,研究出依靠ERP數據管控的單店贏利打法,完成了從0~1的直營連鎖第一次轉型。在這個過程中,尹峰和自己的夥伴因為純粹的熱愛和初心,把自己對生活哲學和審美融入到「咖啡之翼」裡。這時候,「咖啡之翼」就像是他們的烏託邦一般。
而後,隨著「咖啡之翼」被越來越多人喜歡,它也不得不面臨被規模化複製的境遇。於是,2010年,她開始研究麥、肯、星、必等國際連鎖,甚至自己跑到美國達拉斯百盛集團總部學習,並對國際連鎖人才招兵買馬,2013年進軍跨地域特許經營全國連鎖,這也是尹峰帶領的「咖啡之翼」第二次轉型。隨著市場的發展,智能新零售領域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充滿好奇心和跨界氣質的尹峰自然是迎風而上。2017年,推出了城市智能零售咖啡機「自由翼」,實現她便捷現磨咖啡平民化的大膽構想。今年,她還推出自主研發的新型智能咖啡機「大黃蜂」和「黑金剛」,這是她的第三次轉型。在尹峰看來,「每一次轉型對於團隊來說都巨大的挑戰,基本就是重構,每次轉型團隊都會有新鮮血液和文化風氣匯入,團隊基因在衝擊中被迭代被優化,甚至改變了戰鬥作風。
經歷三次轉型,「咖啡之翼」也並非一帆風順,但在採訪中提到這些,尹峰總是會淡然地笑一笑。「苦難有時候並不只是苦和難,更有可能是個巨大的機會,危險和機會往往並存」她說:「人成長了強壯了以後,遇到困難就會覺得是正常的,太順利反而會質疑它的風險藏在哪?當承受力和韌性越來越強,痛點也就會越來越高,也就很難感受到困苦了,反而更喜歡挑戰。」
「兩重身份」:和自己較勁,做別人眼中靠譜的人
作為一個女性創業者,尹峰的身上總是被很多不同的目光聚焦。有的人會因為她的高顏值,而忽略了她作為企業家、創業者的身份;也有的人認為她就是標籤式的「女強人」,工作強勢氣場強大,而忘記了她其實也只是一位纖纖小女子。但熟悉尹峰的人都知道,她就是自己口中「雌雄同體」的人,骨子裡既有男性果敢堅毅的一面,也保留了女性細膩包容的性格。
可以說,這些性格在尹峰的待人接物、為人處世過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面對不少報導中刻意給她冠上的「美女老闆」頭銜,尹峰說:「當事情呈現出一個被人點讚的好結果時,即便不露面,別人也會覺得做到這件事情的人你很牛很厲害。我在工作中,也特別讓人忘記我的長相只用結果呈現。」尹峰自始至終要求自己,用行動來告訴身邊的人,是靠譜的、值得信賴的、有能力的,值得重視的。
而這份靠譜,大都來源於尹峰跟自己的較勁兒。在尹峰的生活裡,有一件在別人看來很值得驕傲的事情,那就是有一群很「厲害」的朋友。而這些人之所以和她能成為朋友,也是因為她的「靠譜」。「靠譜是一個極重要的標籤,一旦答應,就堅守承諾,盡最大的努力去做更好」,尹峰如是說。憑著這股子韌勁,尹峰練就了「靠譜」兩個字的極致狀態,跟她相處,總能有十足的安全感。
「併購萊杯」:我有我堅持的理想
你不去進步,就是在退步。「咖啡之翼」今年最大的動作莫過於收購同賽道的萊杯咖啡,預計咖啡之翼旗下的智能咖啡機有效投放數量將上升至近 4000 臺。這一數量目前估計己是該細分領域最大的了。練就了的「頭部玩家」。尹峰如是說:咖啡是個慢生意,增長依然是基於為用戶呈現一杯體驗好的咖啡。她從開創「咖啡之翼」時,就有個願望,咖啡在國外是街頭飲品,而在國內則被「神化」成高雅的代表。她希望將來有一天,咖啡之翼把咖啡送到每一位用戶的身邊,讓他們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喝杯咖啡是再容易和簡單不過的事情。
就像一開始做「咖啡之翼」一樣,創業這些年,尹峰始終懷揣著「不變」的初心,練就一身靠譜的武藝,徵戰江湖。但與此同時,尹峰「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自信,也越來越有能力為改變這個社會貢獻力量。這種「變」與「不變」伴隨著尹峰的成長,也成就了大家眼中的越來越有魅力的她。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