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元設計理念:
1.素材的選取
素材的選取典型而獨特,可以說做到了「兩個特別」。
●特別熟悉。有關周長的問題,在生活中可以說隨處可見,學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什麼,是校園。所以校園裡面的周長問題,對學生來說是最熟悉的。
●特別典型。看到「美化校園」這個主題,如果你是一個學過周長的人,那麼你會想,這裡面一定有周長的問題。對於一個沒學過周長的人來說,那麼它要美化校園,首先遇到的便是有關周長的問題。這樣的素材,我們稱之為結構性素材。
2.本單元的情景串
本單元有2個信息窗。窗1:需要多長的護欄;窗2:安裝不同種類的護欄需要多少錢。
二、單元內容:
1.知識基礎
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
2.教材地位
在整個小學教材中,面積和體積的公式很多,而周長的公式,《課標》只要求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而本單元是學習他們的唯一機會,同時周長的學習也是今後學習面積與體積的基礎,所以,本部分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核心知識點
理解周長的意義,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4.知識構成
本單元的知識包括2個方面的內容。
(1)周長的意義。這裡是指廣義的周長,是周長的概念理解,即平面圖形一周的長度之和,泛指一切平面圖形,包括圓形、不規則圖形等。
(2)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三、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周長的意義,指出並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2.在對長方形、正方形和不規則圖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在應用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初步有條理的思考。
3.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同一問題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數學與生活得聯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教學難點是理解周長的意義。
五、單元教材解讀
圖形的周長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本單元知識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切實組織好動手操作和實際觀察等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學習知識。
1.信息窗1的解讀。
(1)情景圖的解讀。情景圖呈現的是一個個造型各異的花壇,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扇形的、圓形的。圖中的兩個小朋友「給花壇安上護欄」的建議,將學生的注意力有欣賞花壇引到了探索這些花壇周長上,從而轉入對周長意義的理解和研究這一數學問題上。
(2)例題的設置與功能。本信息窗設有1個例題,即每個花壇各需要多長的護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周長。
(3)教學的策略及注意事項。
●現場參觀是最好的方式。儘管教材中的花壇很漂亮,也很美,但對學生來說畢竟沒有真情實感。所以,如果學校裡有花壇或空地的話,應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看他們的形狀,考察他們的一周。
●層次間的轉化與溝通至關重要。層次的變化意味著對周長的理解逐步深入,所以對學生的思考與研究要及時地進行遷移,只有這樣,周長的理解才能到位。如:由護欄的長——花壇一周的長——就是周長
●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測量。在沒有得到計算方法和公式之前,如何知道花壇一周的長度,那只有去一條邊一條邊地量,或用繩子圍著量等,而在課堂上,只要教師大膽的放,讓學生自己想辦法,多樣化的策略自然會出現。同時,學生們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他們會增長才智,會發現規律,也會逐步總結方法。
●找周長是理解周長的必要環節。周長概念揭示後,要讓學生到生活中找物體或圖形的周長,如:菜地的周長、水塘的周長、黑板的周長等,以加深對周長的理解。
2.信息窗2的解讀
(1)信息窗的解讀。
情景圖呈現的是同學們在測量長方形和正方形邊長的活動情形。旁邊有一信息牌,上面顯示同學們所了解到的兩種護欄的價格。有了邊長的數據,有了護欄的價格,安裝護欄需要多少錢的問題啟動便顯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
(2)例題設置與功能
本信息窗設計了2個例題,一個紅點,一個綠點。
●紅點:給長方形花壇安裝護欄,需要多少錢? 學習長方形的周長。
●綠點:給正方形花壇安裝護欄,需要多少錢? 學習正方形的周長。
(3)教學策略
●及時進行問題間的轉化。這兩道例題都是求安護欄需要多少錢,而根據現有的條件不能直接求出來,因為不知道護欄的長,而護欄的長就是長方形和正方形花壇的周長。所以,例題表面上是求錢的問題,而實際上是求周長的問題。引導學生學會轉化,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周長的求法應體現多樣化。周長怎樣求,學生完全可以根據對周長意義的理解,自行來解決,教材上也呈現了不同的方法,而學生出現的算法可能遠遠不止教材中的幾種。教師此時要放手,一是放手讓學生去獨立解決,二是放手讓學生去積極匯報和闡釋自己的做法與想法,三是放手組織學生展開研討,分析各種方法的聯繫與區別,能評判和優選。
●用好電腦提示。教材中小電腦的提示:「想一想,怎樣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呢?」意圖是引起老師和同學們對周長的再次反思,直至概括出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至於書中為什麼沒出公式,我們主要考慮:想給學生留一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來完成比直接告知更合適。此處沒有給出計算公式,並不代表公示不需要總結,公式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