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蔡英文再用「新南向」說夢話 巧立新名目繼續「詐騙」

2020-12-14 中國臺灣網

  臺灣包袱鋪,小心中套路!我是把臺灣新聞當綜藝節目看的大侃子~當然,天天有反轉、時時被打臉的蔡當局,鬧出來的笑話可比什麼八點檔、搞笑秀精彩多了。

  這兩天的好戲也是讓人應接不暇,繼小蔡的「夢想秀」後,她又上演了一出「痴戀戲」,不過這次的對象不是「老相好」日本,而是「新歡」……

  蔡當局的「新歡」是誰?這還用問!當然是涉及「新南向政策」的各位情兒啦~~

  眾所周知,自蔡當局上任後,兩岸關係急凍,島內的旅遊業更一下子成了「重災區」,為此蔡當局可謂是敲鑼打鼓的推出了「新南向政策」,欲拓展國際市場並彌補因兩岸關係不佳而導致的陸客缺失問題。儘管外界為此爭議不斷,但蔡當局不為所動,可沒想到在12月13日,蔡辦突然宣稱自明年起裁撤掉「新南向辦公室」。

  也許大家會覺得反正這玩意兒也沒什麼用,撤了很好啊,但在蔡當局眼裡卻不是這樣的,人家給出的理由是,因「新南向辦公室」階段目標比預期更早完成,而且已逐漸「展現成效」,所以任務解除啦……

  不好意思,這理由給的,侃爺理解不了……畢竟依蔡辦稍早的估計,這「新南向辦公室」全年的預算執行率僅是四到五成啊,那如此低迷的執行效率是如何「提前完成」目標的?此外,根據臺灣「立法院」預算中心的報告,散落在臺當局各部會的新南向經費執行率也均欠佳,包括「內政部」、蔡英文辦公室、工程會在內的機構至七月底的執行率都不到5%。從這點看,臺當局宣稱「展現成效」,又是在說什麼?

  連續兩年關切「新南向政策」的「監委」江綺雯也質疑,「新南向」自推動以來,策略目標多次遊移,在全球與兩岸互動格局的定位不清,本就是不利於臺灣經貿發展的;同時,依據「投審會」資料顯示,「新南向政策」上路後,2016年9個指標公共投資金額僅2億2862萬美元,創5年最低,較2014年更大幅衰退67.6%。

  以上種種跡象都表明,蔡辦裁撤的理由又是「痴人說夢」了。但不管怎樣,「新南向辦公室」被撤掉總歸是一件好事兒吧。但,無反轉,不小蔡!

  蔡英文26日又指出,為配合「新南向」的最新情勢,自明年元旦起,臺當局「國安會」將成立「新南向政策項目小組」,由「國安會」秘書長嚴德發擔任召集人,統籌「新南向」策略及規劃幕僚工作,要以堅定的意志排除各種困難和阻力,逐步落實「新南向政策」的推動,更進一步做出了6點指示。同時還強調,未來「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也要進一步強化執行能量,可以成立「新南向工作小組」和「新南向政策項目小組」相互配合,深化並落實「新南向政策」的推動。

  這一裁一建的,確實讓人有點蒙圈,有人都不禁懷疑這是「假新聞」了。

  當然,這肯定是千真萬確的消息,但,蔡英文當局這一齣戲也確實讓人有點摸不清頭腦。不過還好,智慧的臺灣網友們給出了答案。

  看明白了吧各位,原來這「新南向政策項目小組」不過是換湯不換藥,目的就是繼續「撈錢」啊!

  其實,真的不怪對岸的兄弟們如此怒火中燒,因為蔡當局力推的「新南向政策」,為臺灣增加的不是觀光客與GDP,而是借觀光之名從事不法勾當的團夥……

  比如去年蔡當局因對泰國等地實行一連串的「免籤大放送」,使得泰國赴臺從事性交易人數激增。據臺當局「移民署」統計,自開放免籤後,赴臺賣淫的泰國籍人士從2016年的15人增加到了122人,而這122人僅僅是今年1至7月的統計結果。不僅如此,免籤舉措也方便了詐騙集團「赴臺取經」,更誇張的是,臺灣詐騙集團還開設了標榜「一周就能上手」的「短期研習班」,為境外同行「傳道受業」。

  比如南投茶園去年出現的「假觀光真打工」現象。據了解,去茶園打工的越南觀光客,主要是南投新住民的親朋,他們赴臺不僅吃住不用花錢,一天上工約7小時還可賺2000多元(新臺幣,下同),來臺一趟賺個5、6萬不是難事兒,有「觀光客」還表示,下次要帶鄰居一起來!據當地茶工透露,3千採工中約近一成是「假觀光真打工」的。

  比如在南方「鄰邦」印尼與菲律賓方興未艾的反毒戰爭中,由於蔡當局的作為不足,臺灣不僅淪為了毒品輸出地和「製毒王國」,這毒害反撲更荼毒了臺灣民眾的健康。

  蔡英文上任來力推「新南向政策」,雖然小蔡自認為臺灣擁有「大陸不能比及」且非經濟力和政治力所能阻擋的軟實力,但別忘了,要想拓展國際市場真不能只靠簡單的經濟行為或文化行為。

  「監委」江綺雯曾一語點醒夢中人地表示,「新南向」國家多已將其國家發展計劃與大陸「一帶一路」倡議形成「戰略對接」的整合關係。顯然,通過政府層面的良性溝通可以事半功倍,但這恰是臺當局所欠缺的,「新南向」若想真正實施,官方或準官方的協商溝通必不可少,而要達到這一目標,解方還是在兩岸關係上,若處理不好,「新南向政策」只會成為民進黨徹頭徹尾的政治口號!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相關焦點

  • "痴人"蔡英文再用"新南向"說夢話 實為"詐騙"
    這兩天的好戲也是讓人應接不暇,繼小蔡的「夢想秀」後,她又上演了一出「痴戀戲」,不過這次的對象不是「老相好」日本,而是「新歡」……  蔡當局的「新歡」是誰?這還用問!當然是涉及「新南向政策」的各位情兒啦~~  眾所周知,自蔡當局上任後,兩岸關係急凍,島內的旅遊業更一下子成了「重災區」,為此蔡當局可謂是敲鑼打鼓的推出了「新南向政策」,欲拓展國際市場並彌補因兩岸關係不佳而導致的陸客缺失問題。儘管外界為此爭議不斷,但蔡當局不為所動,可沒想到在12月13日,蔡辦突然宣稱自明年起裁撤掉「新南向辦公室」。
  • 蔡英文當局「新南向」散財「敗家」
    近日,臺灣的《中國時報》以此為題評論此蔡英文召開的「對外經貿戰略會談」。在會議上,蔡英文下令「行政院」仿效日本、韓國等,建立策略性融資機制,初期將編列35億美元(約合1063億元新臺幣)項目融資資金,和「邦交國」及「新南向」國家進行公共工程合作,以培養臺灣業者開拓海外工程能力。
  • 蔡英文又談「新南向政策」稱「一般人聽不懂」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媒)海外網9月27日電 臺當局「新南向政策」自推行以來困難重重,不僅沒有助力臺灣經濟,反遭外界諷刺為「新難向」。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日(27日)又談及「新南向」,稱「一般人聽不懂」。
  • 蔡英文用「新南向」對抗大陸 臺媒:扼殺臺灣前途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來源:臺媒資料圖)海外網5月16日電「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於昨日(15日)圓滿閉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各界嘉賓齊聚北京,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達成多項共識。對此,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在《中國時報》上撰文表示:「在我們這代生在抗戰時期的人眼裡,中國真的站起來了。」反觀臺灣,蔡英文當局還抱著「對抗大陸」的想法,只會扼殺臺灣人的前途。文章摘編如下:與大陸相比,臺灣仍活在目光短淺的小確幸中,甚至還自以為是地鄙視大陸。其實,臺灣有不少人不願抱殘守缺,但執政者卻帶頭當夜郎,還處處限制拒絕做夜郎的人民。
  • eWTP落地馬來西亞 蔡英文「新南向」莫再自欺欺人
    臺灣《旺報》18日發表社論指出,從馬雲與馬來西亞合作共建eWTP這個案例來看,蔡英文依然積極推動的「新南向」政策,忽略大陸在這個區域的地位與角色,以對抗取代合作,顯然自欺欺人。它沒有成員國的限制,而是任何想參與的人都可以申請進入。當然,前提是要遵守「遊戲規則」。這樣的模式,也給予想要開拓海外市場的各國中小企業很大的彈性空間。全球貿易不再只是國與國之間關起門來的關稅優惠協商結果,也不是只有大企業可以享有的比較利益。
  • 「新南向」K.O.「一帶一路」?蔡英文也說得出口
    而在去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領導人蔡英文上臺後不久,立即也推出所謂的「新南向政策」,近日蔡英文在接受採訪時,刻意將「新南向」與「一帶一路」對比,並豪言臺灣有多種「軟實力」,非大陸所能比。中國社科院臺灣問題專家鍾厚濤應海外網(m.haiwianet.cn)之邀,從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分析蔡英文推進「新南向」的意圖以及遇到的困境,並由此探討「新南向」與「一帶一路」是對接還是對撞?
  • "臺灣是棋手"後再發雷語 蔡英文:中美貿易戰證明"新南向"是對的
    洗清了口無遮攔得罪美國的「重大罪嫌」,也總算不用被外界逼著,將「川普是我們的棋子」用英文發推@POTUS(美國總統)了,但蔡英文依舊沒能逃掉被網友群起聲討的「宿命」。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政論節目《新聞面對面》昨晚播出蔡英文專訪,其間,她講出「年金改革」有利募兵,據她所知「很多年輕人都願意當軍人」,隨即再度招來網友炮轟:「說謊最高的境界就是這個人已經不知道自己在說謊了」、「真的是自欺欺人,睜眼說瞎話,鬼話連篇,募兵都募到夾娃娃機店裡去擺攤,還真的是厲害!」、「2018『幹話王』,第一名就是你了!」
  • 蔡英文「兩岸新模式」?「新南向」東協多不買帳
    蔡英文的說法固然美好,值得鼓勵,但她的做法卻是捨本逐末,讓人疑竇叢生。蔡英文一方面竭力迴避「九二共識」,另一方面卻高調奢談「兩岸互動新模式」,這顯然是避實就虛、緣木求魚。離開了「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作為根基,「兩岸互動新模式」只能是空中樓閣、水中之月,讓人可望不可即。
  • 蔡英文「新南向」葫蘆裡賣啥藥?
    隨著「5·20」臨近,即將上任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開始端出各種「政策牛肉」,頭一道就是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內容看起來很豐富,包括,蔡英文執政後將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提高決策及整合層級;設立東協及南亞研究智庫;成立大型東協南亞獎學金計劃,通過人才的培養與交流,打通與東協及南亞國家關係的「任督二脈」等。
  • 學者稱蔡英文「新南向政策綱領」一廂情願,為救民調開錯藥方
    由於外界擔心「新南向政策」意味著放棄大陸市場,該綱領特別提及「兩岸善意互動及合作」。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嚴安林認為,蔡英文此舉意在拉抬走低的民調,但「藥方」開錯了,恐怕無濟於事,處理好兩岸關係才能為臺灣經濟發展找對出路。
  • 臺媒:繞過大陸主導的RCEP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註定失敗
    臺媒:繞過大陸主導的RCEP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註定失敗 2016年02月14日 10:50: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蔡英文提「新南向」 島內不買帳:應以投資臺灣為主軸
    聯合新聞網直言,此舉等於是在為「新南向政策」鋪路。蔡英文新當局的「新南向政策」是相對於李登輝的「南向政策」而言,是民進黨「外交」和經濟方針。今年4月,民進党進一步宣布將在「總統府」設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蔡英文在臉譜發文稱,充滿活力的東協及南亞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區域,也是臺灣不能錯過的機會,強調在那裡擁有完整的臺商供應鏈,也有僑生和新移民的連結,這是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基礎。
  • 「新南向」突解編 王鴻薇:38億預算變蔡英文私房錢?
    蔡英文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了推動「新南向」,蔡英文在上任後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然而,蔡英文辦公室13日宣布,因階段目標完成,明年起解除任務編組。臺北市議員王鴻薇質疑,辦公室下架,那38億(新臺幣,下同)的預算呢?
  • 蔡英文解散「新南向辦公室」遭質疑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為推動所謂「新南向」,蔡英文上任後成立「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沒想到,運作一年多就宣告解散。14日,「總統府」秘書長吳釗燮辯解稱,「新南向」許多進度都超前,成果非常豐碩,因此建議任務解編,獲得蔡英文同意。 針對外界解讀「新南向政策」受挫,他聲稱「完全不對,實際上收穫非常多」。「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成立於2016年6月,是蔡當局設立的特殊機關,直屬「總統府」。該辦公室自成立以來,就接連遭遇批評。2016年8月底,民進黨人蘇治芬到越南訪問時「護照」被扣留。
  • 蔡英文推「新南向政策」 臺商直斥「根本外行」
    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在20日的講話中,不斷提及區域經濟整合與「新南向政策」,試圖通過發展和東南亞關係,彌補因兩岸關係有可能惡化而導致的經濟損失。但這樣的政策究竟能產生多大效用,島內輿論不禁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而當年絕大多數臺商在第一波南進時「觸礁」的記憶尤在,越南排華尚殷鑑不遠。此時當局鼓勵大舉投資東南亞,有大陸臺商就痛斥「這很冒險,根本是外行」。
  • 蔡英文新南向政策項目小組 嚴德發任召集人
    在臺灣新南向政策辦公室日前在完成階段性任務熄燈後,蔡英文26日下午召開會議,會中宣告從明年元旦起,蔡辦「國安會」成立「新南向政策項目小組」,由秘書長嚴德發擔任召集人,負責統籌新南向政策相關策略研習及規劃的幕僚工作。
  • 「新南向辦公室」日前剛裁撤 蔡英文又宣布成立「項目小組」
    蔡英文。(圖片來源:蔡英文辦公室)中國臺灣網12月27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辦公室日前宣布裁撤「新南向辦公室」,不料,蔡英文昨(26日)指出,為配合區域最新情勢發展,自明年元旦起,臺當局「國安會」將成立「新南向政策項目小組」,由「國安會」秘書長嚴德發擔任召集人,統籌「新南向」策略及規劃幕僚工作。
  • 蔡英文拋出「新南向外交」 活躍區域實踐與國際參與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22日公布「新南向外交政策」,同時承諾建立一個法律機制,使臺灣能參與國際社會協助難民的援助計劃。  蔡英文的「外交政策」主軸定位為「區域實踐與國際參與」。關於「新南向政策」,蔡英文稱,過去臺灣的南進政策主要是引導臺灣企業增加在東南亞的投資,未來在推動貿易多元化的同時,「強化對東協(臺灣稱東協為東協)和印度的整體關係,是我們理所當然的選擇」。她還稱,未來民進黨政府將推動成立國際NGO中心,讓臺灣成為亞太地區支持非政府組織工作的領航者。  《聯合晚報》稱,蔡英文同時針對南海爭議提出政策。
  • 改小學教材推東南亞母語歌 蔡英文變相紮根"新南向"遭批
    稱不論新住民子女還是本地學生,都能接觸到多元語言學習機會,對臺灣與「新南向」的東協國家接軌有更多利基。對於蔡英文上臺後力推的「新南向政策」,民進黨當局又想出文化「新南向」策略擬助一臂之力。在12日民進黨舉辦的「新力量發聲」東南亞語親子歌唱比賽總決賽上,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也表示,希望通過音樂交流,「讓我們的下一代有機會學習更多不同的母語」。
  • 蔡英文推「新南向」期待與日合作 日媒不買帳:白做
    據海外網報導,24日上午,蔡英文與所謂「臺日交流協會」理事長谷崎泰明見面時聲稱,感謝「日本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稱臺灣現在正推動「新南向政策」,期待和日本有更多合作。但日本輿論並不買帳,直接挖苦蔡英文內外交困,島內包括「新南向」在內的所有政策都竹籃打水,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