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師父選徒弟傳授本門武藝是要看其身子骨的,說直白點就是看其是不是練武的料,不像現在不那麼講究,有的老師傅是錢財到位就收徒。
當然真正懂得人也少。
看徒弟的身子骨條件是為本門負責,怕影響傳承;所以過去師父選徒弟除了看其人品、悟性外,還要看其身子骨條件。
一般人認為師父選徒弟主要看骨骼,不錯,但這只是基本條件,還不是主要條件。
功夫講究內外兼修,自然內外條件都有講究的名堂。
我小時候秉承家族武學練的是傳統戚家拳,對師父選徒弟的條件略知一二,後來遇到李道長才知曉其中的具體堂奧玄機。
先說骨骼,因為力生於骨,骨骼好的人自然力的本能要好些,這是練武的先天條件。
看骨骼首看手臂次看腳腿,一般手臂長手掌大的人會有好的臂展和抓力,在實戰對抗中具有優勢;練好了就像一把刀一樣所向披靡。
至於腿腳並非主要看其長短,而是師父讓徒弟走兩步看其「襠口」,「襠口」是行話,這方面好的人容易出功夫。
何謂「檔口」?就是走路不夾襠,有些人走路好像馬上要拉肚子似的是夾起屁眼走路的樣子,這類人是不適合練武的,尤其內家拳。
骨骼好的人是什麼樣子,比如李小龍就是典型的例子,還有徐浩峰為電影《師父》選的男主角廖凡也不錯,形意拳的高手薛巔都屬於這一類奇才。
看骨骼還要看胖瘦,胖子是絕對被淘汰的;為啥?理由很簡單,因為一般胖子的氣先天不足。所以,骨骼好的練武之人都顯得比較清瘦。
看上去似乎骨骼好、個子高挑的人佔有一定練武的優勢,難道骨骼不好或身材矮小的人就不是練武的料?
非也!
中國武術歷史上有名的「南北大俠」杜心五的師父徐矮子,還有形意拳大師尚雲祥等他們個子都不高,但卻是高高手。
為啥?
因為奇人必有異相,除了基本的骨骼之外在條件外,道家還有「異相格」的講究,過去操武行的稱之為「看內堂」。
異相格的人往往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往往具備了另一番特質,那就是內堂好適合內功修煉。
異相格的人具備內堂好的兩大條件,那就是印堂和眼睛生的有過人之處。
印堂是吸收陽氣的,眼睛是聚神氣的,這兩個條件比骨骼更重要。如果你具備了好的骨骼條件能練出高手,具備好的異相格條件能練出高高手,如果兩樣條件你都具備你就有可能練出絕世高手。
所以絕世高手的人幾乎百年才出一位,世上寥寥無幾。
有的人具備異相格卻沒有走上練武之路,在其他領域也會有高深的造詣;比如馬雲就是異相格之類的奇人,所以馬雲如果能遇上真正的高人指導是會練出功夫的。
具備異相格的人眼睛有「射人」的感覺,讓你不寒而慄;當然內功深厚的人也能從他的眼睛和印堂表現出來。
能具備兩樣條件的人不多,太極宗師楊露禪就是少有的一位,你看他的眼睛就知道是有內涵有功夫的人;已經逝去的功夫演員于承惠的內外條件都是不錯的。
功夫既然是內外雙修,必然內外條件都要講究。在現代看來,沒有好的骨骼和相格到也罷,關鍵要有好的品行與修養,這才是練武之人最重要的條件。
(本文作者:太極弟子 戚海軍 作者原創 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