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草書的人越來越多了,沒有一個特定的標準來衡量這一類人。但這一類人往往都是對書法有著一定研究的專業人士。
學習書法的目的是什麼?對於這一個問題其實很多專業的書法家都有對其做過解讀,就連劉洪彪狂草大師也同樣曾站在書法的角度解讀過自己的書法。
早在年初的時候劉洪彪和其他的幾位狂草大師在南京舉辦了當代狂草交流大會,劉洪彪的狂草寫得怎麼樣?每一個人的理解不同,但看過他狂草的人稱他是當代草書大神,其書法形成了關於他自己的一套獨特理念。
草書講究的是意與神,最不重要的就是在字形與字體結構上面。劉洪彪形容自己的草書有著雙重標準,他是如何來細分自己的書法作品呢?
劉洪彪形容人們對於書法的認識首先就是在於對結構的一種解讀,草書也是如此,狂草也是如此。首先大家需要了解的就是對於張條,對於字態與點畫的理解。這一種整個構成的線條感覺就是首先需要的。
但真正需要的就是大家對於書寫文字的一種深層次的第二層理解,包括對於這一個文字的分析與解讀,進入到另外一層文字的理解與審美,這也是最難的。
這一種審美是建立在傳統文化的詩文基礎之上,所謂的意境,別人看不到的你可以理解得到,你可以在自己的草書之中體現出來。別人看著疑似是亂寫,那是他理解不了你所理解的東西。
這一種關於狂草的雙重理解,又可以稱為雙重審美,中國書法家,無論到了哪一個時代,這一種審美的習慣不能忽略掉了。所以自己在作品之中用隨意的楷書,或者是行書把自己深層次的書法意境美表達出來,這就是自己書法與別人書法最大的不同。
劉洪彪解釋書法的雙重審美,而且著重提到了關於後者的深入理解性的解讀。很多專業的書法家為什麼稱讚劉洪彪的作品大氣又不失古人筆墨的氣息,最重要的恐怕就是他的書法作品之中有這樣子的審美構成。
當普通人看不懂這一類書法時,這一種狂草到底是好與不好,有沒有學習過的專業網友們來解讀一下呢?劉洪彪說的對嗎?他的理解到底算不算是一個對狂草的標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