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背後是「潮玩」的中國式機會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楊婷婷 電商在線

文|楊婷婷

編輯|斯問

今年最火的消費新秀,泡泡瑪特算一個。

毛利超60%,復購堪比醫美,坪效高於海底撈。IPO後,市值超過1000億港幣,85後創始人王寧身價超500億港元。

泡泡瑪特在商業上的獨特成功,讓屬於亞文化的潮玩第一次闖入大眾的視野裡,引起了廣泛的討論。59元一個的盲盒,不算太高的價格,也將潮玩帶到了普通年輕人的生活中。

但如果將泡泡瑪特放在更龐大的潮玩市場,他的品牌定位更像是平價品牌優衣庫,靠著符合大眾審美、低客單價、高SKU,迅速打開大眾的市場。

潮玩,是潮流玩具的簡稱,也被稱為藝術玩具或設計師玩具,最早萌芽於90年代的日本以及香港,隨後風靡於歐美等地區。潮玩類型主要分為藝術玩具、盲盒公仔、手辦模型和 BJD娃娃。

泡泡瑪特成功上市,像是一根引線。資本的火焰從此一路燃燒蔓延,照亮了一個五光十色的潮玩世界。孤單的成年人在其中自得其樂、抱團取暖:萌妹抱著BJD娃娃、直男愛手辦、大孩子抽開一個又一個的盲盒。

放眼整個潮玩賽道,市場仍處於高速增長階段,招商證券研報中預計,2022年中國潮玩市場規模達550億元。安信證券研報預期,2024年將達人民幣763億元。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數據,頭部玩家泡泡瑪特在中國的潮玩市場中也就佔據了8.5%的份額。

剩下的91.5%潮玩市場,更像是湖面下的龐大冰山,靜默地隱藏在大眾看不見的角落。

大孩子買出來的產業

成年人對潮玩的瘋狂,由來已久。

1999年,加拿大設計師KAWS和日本潮流品牌Bounty-Hunter合作推出潮玩「同伴Companion」,限量發售1500個,迅速脫銷。這款「XX」形雙眼小人兒玩偶在二手市場上的競拍價一度達到兩千美元,從此潮玩熱開始向全球蔓延。

這些小小的潮流玩具徵服了眾多追逐時尚的明星網紅。林俊傑在臺北的豪宅裡堆滿了各類限量版手辦,總價值加起來就超過千萬。權志龍、黃子韜、黃宗澤、陳冠希等明星也對其愛不惜手。

手辦圈裡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宅男一面牆,北京一套房,反映的就是手辦價格高昂得讓人咋舌。

在淘寶上以有名的「積木熊」和「HotToy鋼鐵俠」作為關鍵詞搜索,可以看到「積木熊」的價格主要在200~300元之間,而HotToy的正版手辦主流價格在2000~6000元。另外,售賣這些手辦主要是一些小的私人商家,且貨源有限,經常斷貨。

正版手辦的供不應求,商家處於強勢的地位。一位出售該手辦的淘寶賣家告訴「電商在線」,經典的手辦根本不愁賣,被認為是一種收藏品。

但客單價如此高昂的手辦,購買的過程卻十分隨意,發出之後不退不換,如果產品在運輸途中有明顯的磕碰,買家也只能默認。「這在行業裡是算是一條潛規則,大家會把收到有細微瑕疵的手辦稱為『中獎』了。」該淘寶賣家表示。

面對如此強勢的賣家,漫威手辦收藏者小王認為這很正常,自己之所以願意購買價格如此高昂的手辦是因為:「一分錢一分貨,hot toy的手辦不僅面部製作精美,關節精巧,還有很多可玩的空間。」

線下的潮玩圈同樣瀰漫著瘋狂的氣息。今年11月召開的上海潮玩展迎來了一大批為了率先入場而徹底等待的愛好者,展會門票也在黃牛市場裡炒出高價。這種成人們紛紛為玩具而來的場景,在日本WF展等國際知名玩具展上早已有之。

在這些狂熱粉絲的追捧下,潮玩巨頭們正在不斷湧現。

海外的潮玩市場起步較早,目前已經發展出兩條十分成熟的分級路線:高端設計以及大眾消費。日本潮玩公司Dreams走的是中端路線,擅長產品製造和營銷,而不會在角色內涵、IP人物的世界上過多投入。它旗下的小天使男孩Sonny Angel從2005年問世以來,以可愛親和的形象紅遍亞洲,至今經久不衰。

同為日本老牌公司的Medicom Toy則走的是精品+限量路線。設計能力強,IP主要由國際知名潮流設計師設計,在國內收穫較多收藏粉絲,BE@RBRICK 系列設計師限量版玩偶拍賣最高成交價達 120 萬。美國Funko公司旗下擁有1000多項形象授權,主要為DC、漫威做衍生手辦,近年來利潤逐漸上升。2019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該公司的淨利潤從760萬美元增至1550萬美元。

中國的潮流市場在蓬勃發展中,行業集中度小,泡泡瑪特之外,52TOYSS主攻男性市場,生產了一大批ACG硬核手辦;十二棟則以萌萌的毛絨玩具俘獲了女性市場,旗下的長草糰子等IP已成為網絡表情包。

今年剛上市的名創優品也在近日推出品牌TOPTOY,進軍潮玩市場。29.9元—39.9元一個的盲盒,高性價比的打法進行了延續,全球超4000門店,也是渠道的優勢。

聚集了大量二次元愛好者的b站,兩年前就開始在潮玩上的探索,還在平臺開闢了會員購的頻道,B站用戶可以直接進行手辦、玩偶、周邊的預訂和購買。

高利潤、高想像空間,極具誘惑力的前景還吸引了騰訊等玩家入局。

潮玩這筆生意

目前的潮流玩具已經發展出四個派別,包括藝術玩具、盲盒公仔、手辦模型和BJD玩具。

藝術玩具注重藝術表達,IP通常來自知名藝術家原創,單價也較高,通常在百元至上萬。手辦模型的IP都來自於電影動漫的衍生,在歐美地區,潮玩本身從一些動漫作品和電影人物演變過來,如漫威、DC、迪士尼等。在日本,潮玩IP主要來自於動畫。而盲盒公仔是其中的大眾消費品,價格較低,控制在幾十至幾百之間,代表IP有Molly、SonnyAngel等。

但無論是盲盒,還是手辦,這些成年人玩具的背後都有一個統一的共性:「潮流」是其靈魂,「玩具」只是物質載體,只有滿足了消費者更深層次的情感需求,才能轉化為超強的購買力。

根據調研顯示,超過45%的潮流玩具消費者每年在潮流玩具花費超過500元,其中19.8%的人在2019年購買潮流玩具超過五次。

高復購率的背後是潮玩的社交價值。「物品+情感」的連接使得潮玩往往會形成一個穩定的社群,大家在不斷地分享、交換、交易中,提高著對潮玩的認同感。為了打造潮玩社交,在2016年6月,泡泡瑪特上線葩趣APP,是國內首個潮玩社區平臺。

稀缺感也成了潮玩區別於普通玩具的重要特徵,限量已經漸漸成為潮玩品牌的重要戰略。2020年China Joy潮玩娛樂展區內陳列著價值近百萬的限量版潮玩單品。限量版手辦也讓全球的年輕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一起搶購自己喜歡的潮玩。

稀缺甚至促進了商品在二級市場的再一次定價。閒魚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潮玩和二次元商品交易的二級市場,用戶突破2億,日活超過2000萬。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二手市場裡的社交屬性非常吸引我們,我們相信這裡面會產生更大的商業品牌價值。」

背後商業價值有待挖掘

泡泡瑪特的走紅重新定義了中國潮玩的新玩法,這個行業原先的玩家主要是樂高、萬代、漫威這些具備深厚IP資源的跨國企業。但盲盒的玩法在國內的盛行,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原先玩潮玩的主要是男性,但泡泡瑪特的用戶70%是女性,是盲盒,把女生帶入了潮玩市場。對於泡泡瑪特來講,最重要的產品就是它的IP,截至上半年,泡泡擁有93個IP,其中12個是自有的,比如Molly,25個是獨家的,比如PUCKY,55個是非獨家的,比如米奇和小黃人。

光聽名字,潮流玩具似乎是一個需要不斷創新的行業。但現實的情況是,潮玩IP是可以具備漫長生命周期的,兩個經典的潮玩IP:Bearbrick(積木熊)、和Kaws companion,距今都有超過20年的歷史了。潮玩當然需要創新,但這種創新是基於原先形象的再創造,比如積木熊,發展至今已經出了40代。

IP可以說是潮玩的「靈魂」。從商業價值鏈角度看,品牌運營能力是一直以來都是玩具行業的核心競爭力,IP 與玩具有機的結合是玩具企業保持競爭力的秘訣。

泡泡瑪特也深知IP之重要,以最火爆的MOLLY系列為例,從2016年量產至2020年2月,共推出超75個系列,超552個玩具單品,然而Molly系列的銷量依舊在連年下滑,背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設計師原創的IP比DC、漫威等IP的壽命會短暫許多。如果沒有足夠的故事內核,設計師玩偶可能最終就淪為了換裝芭比。

另外,比起國外搶購潮玩的瘋狂,國內的大部分潮玩交易過於依賴代購、黃牛等渠道。國內玩具公司的崛起,正逐漸緩解這一狀況。2018至2020年間,歷年11 月的線上銷售額都貢獻潮玩盲盒行業全年20%以上的銷售,這正是泡泡瑪特等本土潮玩公司在線上發力的結果。

泡泡瑪特還鋪設了線下零售店、機器人商店、潮玩展會和批發等渠道,進一步完善國內潮玩交易市場。這股潮玩風的背後,是中國年輕人精神消費的蓬勃生長。泡泡瑪特的創始人王寧曾說過:「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後,更多年輕人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感,而不是純粹的剛需。」

那麼,潮玩的故事,可能還只寫到了開頭。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背後是「潮玩」的中國式機會》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潮玩第一股」IPO市值超千億,王寧:做世界的泡泡瑪特!
    12月11日,泡泡瑪特(9992.HK)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發行價38.5港元,開盤後股價一度漲超100%,飆升至81.75港元,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其妻子這對85後夫妻的身價也突破500億港元。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市值|弗若斯特沙利文|泡泡瑪特
    文 / 港股頻道出品 / 節點財經關於泡泡瑪特,被質疑最多的有幾個問題:第一個,真的有人玩嗎?第二個,這也值1000億?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募資50.25億港元。若完成超配權,泡泡瑪特則額外募資7.56億港元。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
  • 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
    四年前,泡泡瑪特籤下了Molly這一潮玩IP,並引入內地銷售,引爆了潮玩的狂歡,支撐起一家企業的營收。 如今,泡泡瑪特在眾人的歡呼與注視下,上市敲鐘。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登陸港交所,開盤漲100%報77.1港元,總市值達1065億港元。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募資50.25億港元。若完成超配權,泡泡瑪特則額外募資7.56億港元。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我們不妨看看對比。
  • 揭秘: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背後是怎樣的物流供應鏈?
    回歸的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38.5港元上漲100.26%,市值超千億港元。上市前,資本市場曾給出40億-50億美金的估值。認購階段356倍的超額認購,把泡泡瑪特的估值抬升至70億美元。這個數字有多了不起?2019年於新三板退市時,市值是20億元人民幣,上市前8個月的Pre-IPO輪融資時估值25億美元。
  • 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背後:一場中國大基金的集體失手
    在認購超356倍的火爆打新後,泡泡瑪特昨日(12月11日)上市,開盤市值即達1000億港幣——也就是說,距離25億美金的上輪融資不過一年時間,泡泡瑪特的估值已經漲了5倍。紅杉則是其第一大外部機構投資人。 一位泡泡瑪特的關鍵投資人向36氪感慨:「這是一場中國(大)基金的集體miss。」1.
  • 泡泡瑪特上市:市值超千億港元 王寧靠盲盒引領潮玩文化
    泡泡瑪特此次上市募資所得款項將預期用於公司消費者觸達渠道及海外市場擴展計劃、為潛在投資、收購本行業價值鏈上下遊公司及與該等公司建立戰略聯盟撥資、投資技術舉措,以增強公司的營銷及粉絲參與力度及提升業務的數位化程度及擴大公司的IP庫等。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
  • 泡泡瑪特市值逼近千億港元 核心能力卻不是「盲盒」?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泡泡瑪特股價大幅高開,開盤漲超100%,市值一度破千億元,最終報收於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29億港元。華興資本董事長、基金創始合伙人兼首席投資官包凡表示,泡泡瑪特成功的核心絕對不是因為盲盒,而是將設計、供應鏈,再到最後的零售終端形成了平臺化能力。」  潮玩經濟崛起  2010年,泡泡瑪特在北京成立。王寧在最初創立公司時,對標的是香港公司「LOG-ON」的銷售模式,定位「潮流生活小百貨」。
  • 年輕人的金融遊戲,泡泡瑪特憑什麼有千億市值?
    正文共3108字,預計閱讀時間 8 分鐘 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開盤一度暴漲超100%,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收盤價為69港元/股,市值達953億港元。
  • 泡泡瑪特上市成千億巨頭,瘋狂的盲盒生意開拓「潮玩」新賽道?
    文 | 何西窗泡泡瑪特成為今年第一個達到千億市值的潮玩公司,這一切顯然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自6月遞交申請書後,今天(12月11日)泡泡瑪特終于于香港正式掛牌上市,全球發售1.36億股,發售價為此前招股區間內的最高價位38.5港元/股。
  • 盲盒撐起泡泡瑪特千億市值 潮玩行業「漲潮」
    (09992.HK)正式登陸港交所,並一度突破千億港元市值,小小盲盒創造了投資圈的奇蹟。   而在多年前還是很小眾的市場,如今已經成功支撐起來一家千億港元市值的上市公司。靠著盲盒生意,泡泡瑪特獲得了很強的吸金能力。
  • 對話王寧:把玩具賣給大人 泡泡瑪特為何值千億市值?
    來源:新浪財經文 / 徐苑蕾在超356倍的火爆認購後,泡泡瑪特在12月11日上市,市值突破千億港元。在這背後,無疑是今年最吸眼球、最具爭議、也最非典型的一個中國商業故事。泡泡瑪特至今成立已10年,但直至第7年公司才開始盈利,隨後迎來爆發式增長,毛利率高達60%。2019年從新三板摘牌時,公司市值只有20億元,而一年以後已翻超過40倍。還有上市之際,創始人兼CEO王寧夫婦仍持有56.33%股份,早期投資人則以地方性資本和小基金為主,這均與典型的IPO故事截然相反。
  • 市值突破千億,淨利潤兩年增加287倍,泡泡瑪特賣的到底是什麼?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工資是路人」,這是年輕的盲盒玩家共同的心聲,在一片質疑聲中,12月11日,泡泡瑪特成功上市,到晚間的時候,按照推算,市值突破千億,創始人王寧和妻子楊濤身價超500億。從一個「愛折騰」的窮學生,到成為千億市值上市公司的老闆,王寧用了12年,而泡泡瑪特如今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而創辦10年才爆火,離不開盛行的「賭桌文化」,它十分精準地猜中了年輕人的消費訴求。
  •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出口海外的潮玩盲盒能走多遠?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據悉,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 泡泡瑪特的躥紅,讓更多人看到了盲盒市場的廣闊藍海,故宮、星巴克等知名品牌紛紛入局。據CBNData發布的《2020跨境出口消費趨勢報告》報告顯示,盲盒線上消費呈爆發式增長,消費增速達400%以上。泡泡瑪特、52TOYS、尋找獨角獸、十二棟等新興潮玩手辦品牌,出口至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馬來西亞等超過120個國家,正在影響更多海外潮玩愛好者。然而,什麼是盲盒?
  • 盲盒「裝下」千億市值潮玩王國 泡泡瑪特暴利生意能火多久?
    不免引起疑問,泡泡瑪特是否能真的撐起 1000億的估值?首家「千億市值」玩具股在玩具領域,也不乏一些上市公司的存在,但能做到千億市值,泡泡瑪特尚屬第一例。十幾年前,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潮玩是個相當生僻的概念,直到Bearbrick,Kaws的「同伴」,以及今年大火的Molly出現,並融入盲盒玩法後,這種玩具開始不止於小圈子裡的所謂潮流人士玩轉,逐漸進入普通大眾消費圈。據了解,泡泡瑪特IPO定價為38.5港元/股,共募資52.25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4億元)。
  • 盲盒亂象引眾議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還能撐多久?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呂明俠種種問題纏身之下,泡泡瑪特會被新入局者彎道超車嗎?泡泡瑪特自12月11日登陸港交所,市值突破千億港元的消息曾一度刷屏,不過自22日觸碰96.45港元/股高點後,其股價便急速回落,截至12月29日收盤,股價報78.10港元/股,4個交易日驟降近20%。
  • 賭博還是潮玩?泡泡瑪特到底動了誰的蛋糕?
    上周五泡泡瑪特的上市,直接衝擊千億市值讓不少投資人大跌眼鏡。 如果看泡泡瑪特的業績成長,的確是如同坐上火箭般快速向上。 泡泡瑪特的盲盒到底是賭博還是潮玩,市場上眾說紛紜。
  • 創造潮流 傳遞美好 「中國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來了
    2020年12月11日,「中國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9992.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泡泡瑪特開盤77.1港元,開盤漲100.26%,市值達1065億港元。  泡泡瑪特是中國領先的潮流文化娛樂公司,發展近十年來,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旨在用「創造潮流,傳遞美好」的品牌文化構建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綜合運營平臺。
  • 「配角」張一鳴、巨頭「賣菜」夢碎和「盲潮」瑪特|極客一周
    泡泡瑪特線下門店|視覺中國 又「潮」又「盲」12 月 11 日,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開盤價 77.1 港元/股,漲幅超 100%。截至發稿,泡泡瑪特報 80.5 港元/股,市值突破千億港幣。
  • 盲盒「亂象」叢生 「上癮」、「棄坑」一念間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
    記者 | 劉傑  凌晨四、五點的北京寒風凜冽,資深買家們蹲守在泡泡瑪特的販賣機、零售店前等待新品發售;泡泡瑪特舉辦的潮玩會展上,大批消費者為之瘋狂,直呼「上癮」。  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