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風味的滿族龍舟賽 群「龍」競渡一水同舟

2020-12-19 海外網

「龍舟飛渡,激起千層浪」。龍舟競賽又稱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北京市懷柔區湯河口鎮是北京地區重要的滿族聚集地,至今已有360多年歷史,一年一度的滿族「湯河龍舟大賽」在這裡盛大舉行。按照古老的滿族傳統,比賽前會有畫龍點睛、祈福扔粽等形式,參賽隊伍們氣勢磅礴、奮勇爭先。看視頻,一起欣賞別具特色的滿族龍舟賽。(來源:央視新聞移動網矩陣號 懷柔融媒)

責編:張青津

31571240,.別有風味的滿族龍舟賽 群「龍」競渡一水同舟,.2019-06-08 16:03:17,.204428,.張青津

相關焦點

  • 2018端午節龍舟賽舉辦城市地點 8大最熱鬧龍舟賽推薦
    端午節賽龍舟是中國傳統習俗,那麼端午節去哪裡看傳統龍舟賽呢?小編為你推薦八大賽龍舟勝地。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 端午期間江門將有兩場大型龍舟競渡
    古勞水鄉龍舟賽有「三夾騰龍」俗稱,已有300多年歷史   文/圖 羊城派記者 陳卓棟 通訊員 譚耀廣  端午節將至,水網密布的江門地區將迎來龍舟競渡的好日子!記者從江門各區、市了解到,接下來的周末及端午節假期,江門各地都將舉辦龍舟賽事,其中規模較大的是6月15日在新會區大澤鎮舉行的廣東省第三屆傳統龍舟爭霸賽,以及6月16日、17日舉行的古勞水鄉龍舟賽。  大澤龍舟賽 猛龍齊過江  俗話說「不是猛龍不過江」,江門地區龍舟傳統盛行,敢來江門比賽的外地龍舟,自然是實力超群。
  • 美麗集美:集美龍舟賽記憶
    今年龍舟賽上「雲」端今年是庚子年,是個閏年,有兩個四月,五月初五端午節,來得比常年晚,在陽曆6月25日。不管來得早來得晚,按常例,端午前後集美一定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龍舟賽。儘管全國疫情防控大勢見好,復工復產復學正有序地進行,但像龍舟賽這樣人群密集的大型活動還是不能貿然舉行。然而,就像過年不能沒有春節晚會一樣,集美的端午不能沒有龍舟。疫情防控期間,很多活動都到「雲」上舉行了。龍舟賽上雲端,好像還沒聽說。我們編輯部的老壽星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想出一招,在《集美校友》來個《集美龍舟記憶》,把過去的亮點搬出來,再過一遍,溫故而賞新,也是一種快事。
  • 垃圾上的龍舟賽贊爆全網!
    端午節,就要來一場身臨其境的龍舟賽!端午節龍舟賽其實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除了掛艾草、包粽子等文化習俗之外,端午賽龍舟更是一項流傳了上千年的競技文化活動。遠在仇英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在宮苑部分看到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皇家龍舟的競渡活動,一顯古都東京汴河的壯闊風採。在張澤瑞的《金明池爭標圖》和《龍舟奪標圖卷》中,都可以看到宋朝古都東京汴梁龍舟競渡的盛大場面。
  • 夏日美麗鄉村遊丨廣東花樣龍舟賽,這個端午讓你不一般!
    今年的石岐龍舟賽,吸引了來自粵港澳三地龍舟愛好者報名參加,目前已接受12支長龍隊伍、20支男子國際龍、8支女子國際龍報名,參賽隊伍、賽事規模均創下歷年之最。本次龍舟文化節特別準備「美食匯」活動,各具特色的美食小吃和遊樂互動項目參展,為市民和遊客呈現一場岐味十足的美食盛宴,讓你感受「舌尖上的石岐」。
  • 全英中華端午龍舟賽在英國舉行(圖)
    人民網曼徹斯特6月1日電(記者 黃培昭)粽葉飄香,龍舟競渡。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2014全英中華端午龍舟賽6月1日在曼徹斯特索爾福德市索爾福德港9號碼頭舉行。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潘雲東先生和夫人朱宇穎領事、領事吳曉敏先生、曼徹斯特新華聯誼會會長許言忠博士、英國達興有限公司總裁李雪冰女士等嘉賓出席龍舟賽開幕式,並饒有興致地觀看了比賽。
  • 龍舟競渡松花江協力奮楫勇爭先
    □本報記者薛婧李愛民 粽子飄香,龍舟競渡。5月30日清晨,由哈爾濱市總工會主辦的第24屆哈爾濱市端午節龍舟賽在松花江上舉行,15支來自哈爾濱市企業的龍舟代表隊參加了比賽。比賽起點設在老頭灣報業大廈江面,終點至青年宮江面,全程2000米,沿岸近百萬市民和遊客觀看了比賽。
  • 創意民俗「鬧」端午:粽葉飄香 千舟競渡
    中新社發 陳曉東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記者王林成、楊雲貴州碧江報導,「沒有其他運動像龍舟賽這樣,需要這麼多人動作整齊劃一進行比賽。互相配合,同舟共濟是關鍵。」赴貴州碧江參加2017「大明邊城杯」中國龍舟公開賽的匈牙利選手Balazs Kaplar一語道出中國龍舟賽的魅力。
  • 花蓮舉辦龍舟競渡嘉年華等活動 鯉魚潭熱鬧登場
    據報導,每年龍舟競渡除了緬懷愛國詩人屈原及展現團隊精神外,民眾更可於競渡過程中欣賞花蓮的好山好水。今年總計有60支隊伍參與競技,分成競技組及體驗組,競賽隊伍包含傳統龍舟28隊、小型龍舟32隊。    全家大小看龍舟賽   活動除了鑼鼓震天、扣人心弦的龍舟競賽外,更有熱情洋溢青春舞蹈,及原住民舞蹈展演等表演。
  • 端午節與龍舟競渡起源 傳統文化轉型成競技比賽
    後時代演變,遂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的習俗。南朝•梁宗慎《荊楚歲時》和《隋書、地理志》都稱端午節龍舟競渡與紀念屈原相關,而目前主流的文化群體均認同紀念屈原說。  起源之二:紀念午子胥說  南方一帶的人們一直傳說吃粽子、划龍舟是紀念午子胥。午子胥原是楚國人,後因奸臣誣陷,父兄被殺,午子胥一夜白頭,投奔吳國,幫助吳王夫差奠定戰國霸主地位。
  • 中國歷史故事:端午龍舟競渡的由來
    龍舟競渡產生於原始時代。在古代佔卜中,午日是個惡日,是不吉利的日子,五月初五就意味著雙重不吉利。原始人遇到這種不吉利的日子,往往去求「神」保佑。古代的吳越民族是一個以「龍」為保護神的民族,他們為了表示自己是「龍」的子孫,自己身上刺著花紋。日常生活用品也刻有「龍」的圖形。
  • 欣賞賽龍舟人物的魅力;體會震撼人心的龍舟賽氛圍闡述生活的美好
    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我們都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習俗,那麼龍舟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賽龍舟是「競渡」還是「竟渡」 奧體中心五環廣場地上有錯別字?
    「浮雕石刻上的古人在划龍舟,應該有競渡之意,為何叫竟渡呢?」12月15日,在劉先生指引下,上遊新聞記者來到位於九龍坡區袁家崗的奧體中心五環廣場看到,廣場兩側地面上各有14幅石刻畫,分別以圖文形式介紹了28種從古至今不同類型的體育運動。
  • 「民俗風情」端午競渡
    「龍舟競渡」賽事,海外華僑聚居的城市,也大都組織同樣的活動。舲船實際上就是當時競渡所用的狹長而輕便的小船。乘這種船,船槳齊劃順沅水而上,早晨乘船從枉渚出發,晚上就可住宿辰陽。朝發而夕至,正是這種輕快小船的特長和競渡風俗的寫照。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份,不僅有斷髮文身的習俗,而且在每年五月初五這天,還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
  • 龍舟競渡南澳月亮灣 美食飄香客聚海港頭
    通訊員 劉亞莎 徐偉婷 5月27日,南澳月亮灣,來自大鵬新區南澳辦事處本土、珠三角和港澳地區的18支「蛟龍」海上競渡,角逐第十七屆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龍舟邀請賽冠軍頭銜。首屆南澳「旅遊·美食節」同時啟動,從即日起至5月30日,南澳辦事處海港路雲集了地道美食和特色手工藝,還將有精彩紛呈的中外表演,讓遊客們大飽口福之餘更大飽眼福。
  • 龍舟競渡起源於長江中遊楚人劃龍鳳舟引魂升天習俗
    龍舟競渡起源於長江中遊楚人劃龍鳳舟引魂升天習俗。1973 年於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的《人物御龍圖》,繪有巫師乘龍舟升天的情景:畫面正中是一位有鬍鬚的巫師人物,側身直立,寬袍高冠,腰佩長劍,手執韁繩,神情瀟灑地駕馭一龍形船,迎風飛升。
  • 龍舟賽組織龍舟賽策划龍舟賽承辦龍舟培訓龍舟訓練需要注意什麼?
    近幾年龍舟賽很熱很火爆,一下子激活了整個龍舟產業。體育文化公司、傳媒公司、策劃公司、廣告公司一擁而上,靠著持有的各種關係在爭取做龍舟賽。2一定要找到專業的裁判,能確保比賽順利進行,能確保公平性,能確保不出現仲裁問題,出現問題能馬上解決,沒做過龍舟賽總裁判長的人是不具備這些能力的!專業的裁判負責人一個頂十個業餘的。曾經幫朋友做過一場70支隊伍規模的龍舟賽,第一天見面開會的時候,對方幾個大老闆一看wo年紀輕輕,毛頭小孩,不怎麼搭理。
  • 舌尖上的回憶:滿族美食
    滿族人長期的種植蓄養、漁獵養蜂等生產方式,形成了滿族喜愛粘食、甜食及肉類等飲食習俗,同時這一習俗還通過祭祀活動的祭品被沿襲下來。清軍入主中原後,由於受漢族影響,滿族飲食在保持傳統的同時,內容形式不斷更新豐富,從民間的風味小吃到清宮御點、再到滿漢全席,構成了滿族飲食豐富的種類和龐大的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