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阻攔索多久換一次?四道阻攔索為啥勾住第一道會挨罵

2020-12-20 大國將令視頻

現如今,對於世界各國而言,是否擁有航母是一個可以證明其綜合國力的標準,因為航母在每一個研製階段中,都有著較高的難度,這就導致,在世界範圍內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航母,即便是不少經濟、軍事實力出眾的強國,在研製技術上也還有所欠缺,這就導致他們始終無法成功生產出航母。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並不是航母的研製技術,而是航母的阻攔索,這一裝置在航母上雖然並不起眼,但是它卻可以給艦載機提供降落阻力,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若是阻攔索出現了問題,戰鬥機就很有可能無法在規定的降落範圍內停下來,這就要求航空母艦上的阻攔索必須擁有足夠大的阻力,而這一裝置,不但生產起來十分困難,用過一段時間以後就必須進行更換。

事實上,阻攔索的使用壽命,並不是像大家所以為的那樣以時間來計算的,它的使用壽命是以使用次數來計算的,並且不同的阻攔索其使用壽命也有較大的差距,就比如說,據了解美國的阻攔索可以使用100次之後再進行更換,但是俄羅斯的阻攔索就做不到,當然,它的具體使用次數還需要依實際情況來決定,當使用的環境發生變化時,就會影響它的使用壽命,並且很多國家此前都經歷過阻攔索的斷裂,而這種情況不僅有可能損毀戰機,說不定還會造成人員傷亡。

通常情況下,一艘航母都會設置四道阻攔索,中間兩個鉤索的位置是比較好的,戰機降落時勾中它們基本上都可以順利停下來,若是勾到了第四道阻攔索,就有點危險了,要是在降落過程中一道阻攔索都沒有勾住的話,飛行員就需要立刻停止降落操作,並讓戰機再次起飛。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不勾第一道阻攔索,若是飛行員真的駕駛著戰機勾住了第一道阻攔索,會出現什麼情況就不太好說了,由於第一道阻攔索距離船頭的位置實在是太近了,降落不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在實際操作中通常是不讓飛行員勾第一道阻攔索的,要是勾住的話,飛行員怕是會挨罵。

相信看到這裡,大家已經知道阻攔索的重要性了吧,並且在研製阻攔索時,對於原材料的選擇也有著極高的標準,所以,要想保證航母的性能不受影響,一定得建造好阻攔索,否則的話,航母上的艦載機就沒有辦法降落了,若是在航母附近有沒有合適的降落點的話,說不定等待著艦載機就墜海這一個結局了。

相關焦點

  • 航母阻攔索可以用多久?為什麼勾住第一道會挨罵?
    但事實是航母阻攔索的重要性遠超我們的想像, 畢竟航空母艦的戰鬥力基本完全是靠戰鬥機形成的, 而戰鬥機的降落可以說完全依靠阻攔索, 如果阻攔索的質量不合格, 很有可能造成機毀人亡的重大事故。 並且阻攔索還是消耗品, 是有著非常嚴格的壽命限制的。
  • 航母上的4根阻攔索勾住第1根要挨批,為何不拆掉?
    相信不少人會回答"當然是艦載戰鬥機,沒有它們,航母就是一塊漂泊在海上的萬噸廢鐵"。其實不然,最關鍵的恰恰是那些看上去並不酷,並不起眼的裝備,那就是阻攔索。畢竟,沒有阻攔索,縱使艦載戰鬥機成功飛出去執行任務,那麼也無法安全降落到航母上,航母依舊是廢鐵一坨。
  • 航母阻攔索能用多久?我國全靠這一企業研製,壽命高居世界第一
    所謂航母阻攔索,也就是指航母上安裝的攔截裝置系統,在戰機降落在甲板上的時候,阻攔索通過與尾鉤的咬合,以達到讓戰機停下來的目的,也許很多人會覺得攔截索就是一根繩子一樣的作用,研製水平並不高,其實並非如此,阻攔索的設計需要包含機械、液壓等高新技術,通過多項技術的融合才能建成一根合格的阻攔索。
  • 中國曾被嘲造不好航母阻攔索 結果讓俄專家折服
    第一道阻攔索一般設在距飛行甲板尾端36米至51米處,每道阻攔索之間的間隔約為12米至18米,攔機網設在最後一道阻攔索前面,平時並不設置,一旦著艦需要,甲板人員在兩分鐘內即可支起防衝網。一般情況下,飛機降落是用不到防衝網的。當飛機即將在航母上降落時,首先減速接近,放下起落架和襟翼,放下尾鉤,向甲板尾部俯衝。這樣,當飛機高度足夠低,其尾鉤就可能鉤住間隔布置在甲板上的多根阻攔索中的一根。
  • 航母阻攔索 中國自己造的
    媒體稱俄羅斯拒售我航母設備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否認 表示——針對國外媒體關於俄羅斯拒絕對中國出售航母阻攔索裝置的報導,國防部發言人進行否認。航母阻攔索 中國自己造在昨天下午舉行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中國航母平臺的主要系統裝備,包括阻攔索在內,都是自主研發和改裝的。
  • 航母上有4根阻攔索,為何飛行員勾中第1根要受處分?答案很簡單
    航母作為現代海上最重要的戰略武器,被譽為海上霸主,其本身是沒有戰鬥力的,之所以能造成如此的大的威懾力,最大的因素還是在艦載機上。沒有艦載機的存在,航母其實作用並不是很大,所以在打造航母的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忽略,但是在艦載機飛行和降落的流程上要按照最高的規格對待。
  • 能造航母的國家不少,但能造阻攔索的只有兩個半!其中就有咱們
    現如今,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弱,很大一部分能夠通過海軍來體現出來,而海軍實力的強弱則又能通過此國航母擁有量來體現出來,所以說世界上很多大國都擁有製造航母的能力,比如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英國等等,這幾個國家無一不是世界級的大國。
  • 航母阻攔索突然斷裂,8名地勤人員雙腿受重創!給我們提了個醒
    航母的重要性我們都知道,但是,航母想要正常運行,僅僅靠它自身與搭載的艦載機是完全不可能的。除了這些大件,航母上還有很多不起眼的裝備。這些裝備雖然沒有航母本身與艦載機關注度高,但是它們的重要程度絲毫不比艦載機低。例如,航母上的飛機牽引車。
  • 艦載機的「生命線」,一條阻攔索價值150萬美金,僅三個國家能建造
    但航母上的艦載機想要成功降落到航母上,沒有阻力是完全不可能呢。因此阻攔鎖就這樣被研發了出來,阻攔鎖它被稱為艦載機的"生命線",能夠讓艦載機安全著艦。目前世界上能夠建造出來阻攔索的國家卻只有三個,也就是美國、俄羅斯、中國。美國不用多說什麼,而俄羅斯能夠建造出來阻攔索,完全是因為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家底。
  • 遼寧號航母所用阻攔索是國產的嗎?這根鋼繩的作用都多大?
    標題:沒它遼寧艦將無戰鬥力,阻攔索對航母來說有多重要?殲-15降落以「尼米茲」級航母為例,其著艦飛行甲板為225.55米(國產航母長度短一些),設置有4道阻攔索,布置寬度約為18米,20多噸艦載機以15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進場,在艦載尾鉤鉤住阻攔索之後速度會在
  • 俄對華技術封鎖:造航母阻攔索的鋼材都不能給 中國硬靠自己搞定
    航母上的阻攔索看似不起眼,但它卻是保證艦載機安全著艦的關鍵設備。如果沒有阻攔索,那麼再先進的常規起降固定翼艦載機也難以在航母上使用。阻攔索在技術上也不是普通人想像的在航母斜角甲板後部安上幾道鋼絲繩那麼簡單,而是涉及機械、電氣、液壓等諸多高新技術,是碩大而龐雜的大工程,準確地應該稱為航母阻攔系統,包括甲板上外露的阻攔索和支撐機構,甲板下的阻攔索系統、滑輪緩衝系統、阻攔機系統(包括主液壓缸、定長衝跑控制系統、蓄能器、膨脹氣瓶、定滑輪組)、阻攔索末端緩衝系統、復位系統、油液冷卻系統等組成。
  • 中國航母阻攔索曾發生斷裂:如同一根鋼鞭 抽打殲15的尾翼
    所以世界上任何一個擁有自主阻攔索技術的國家,都不會將阻攔索技術外流。如果直徑太細,又擔心強度不足。如果直徑太粗,雖然保證了強度,艦載機尾鉤又有可能會鉤不住阻攔索。並且由多達上百根鋼索編成,複雜而且加工工藝繁瑣。每次艦載機降落,重達十多噸的飛機以220公裡的時速,單靠一條阻攔索,將降落在航母上的艦載機「拉住」。並且在七八十次降落之後才能更換,其承受的拉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且還不能生鏽。
  • 西方頂禮膜拜:以為中國造不出航母阻攔索,結果讓俄專家驚嘆
    航母是一個國家海軍最具有影響力的武器之一,上面搭載的艦載機 能夠對任何目標進行打擊,艦載機著陸航母的速度 大都在200公裡-300公裡每小時 之間,如果沒有攔截的裝備,艦載機必須滑行1千米以上才能停下來。
  • 阻攔索壞了航母還怎麼收飛機?四條不太可能斷光,何況還有這東西
    事實上航母上的阻攔索足足有四條,不太可能全部斷掉,就算真的斷了還有阻攔網能用來回收飛機。哪怕是現在全世界最大的航母美國的福特級航母,它的甲板和一個機場相比較起來還是非常小的,短短三百多米的距離還要平分成起飛和降落甲板兩個部分,平均只有150米左右的長度可以用來起飛或者是降落,所以幾乎所有在航母甲板上降落的飛機都需要勾住阻攔索來進行降落,可以說阻攔索就是航母艦載機的生命線。
  • 世界上僅三國能製造阻攔索,一條就要150萬美元,難點到底在哪裡
    因此,固定翼艦載機要想在航母上安全停靠,只有藉助外力,那就是航母阻攔索。航母阻攔索對生產工藝和技術的要求很高,只有美國和俄羅斯能夠實現。但是自從遼寧號航母服役後,這個名單上就多了一個國家——中國。由此可見,該裝置的生產難度是特別高的。我們經常能看到的阻攔索裝置就是在一條鋼索。
  • 26噸戰機降落航母,意外拉斷阻攔索,一條巨型鋼鞭迎面掃中8人
    意外事故總是難以避免,儘管美國是世界第一大國也沒有例外。雖然美國在航母領域的成就斐然,但這並不代表著美航母就是完美無瑕的存在,即使是其相當有名的福特號航空母艦,在關鍵系統方面也有極大問題,更遑論此前建造的航母,而美航母發生的多起嚴重事故,其慘烈場面一度令人揪心不已。
  • 國防部:中國航母阻攔索自主研發 未從俄購買
    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的攔阻索準備配合蘇-25艦載教練機攔阻降落。環球網記者沈選報導:2011年12月28日,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上校就中國航母攔阻索、航母艦載機、殲-20試飛、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等事宜回答了記者提問。問:有報導說中國航母平臺20號出海進行第三次海試,請予以證實。有外媒稱俄羅斯拒絕對華出售阻攔索裝置,這將使中國艦載機試驗大大延後,也將推遲中國航母的列裝時間,請問如何評論?
  • 26噸預警機降落航母,突然拉斷阻攔索,8名美軍雙腿被抽斷
    導語:26噸預警機降落航母,突然拉斷阻攔索,8名美軍雙腿被抽斷要用得起航母,那麼一個國家必須擁有強大的實力,要有好的經濟基礎才能支撐龐大的費用。因為航母本身價值就很高,每年也會需要花費一大筆錢維護。以美國為例,航母「尼米茲」號有50年的全周期壽命,在這期間的費用就有120億美元。在2018年,美國的軍事開支達到了7000億美元。這也是美國為何會供得起11艘核動力航母的原因。雖然美國在軍事投入費用上一直都很捨得花錢,但實際上美國航母每年也會發生意外事故,比如說像航母著火之類的情況。
  • 中國航母阻攔索系自主研發
    國防部28日舉行本年度最後一次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楊宇軍就殲-20試飛、中國航母平臺第三次海試等答問。    關於中國航母阻攔索的報導是毫無根據的。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主創新的原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研製和生產。我航母平臺主要系統裝備,包括阻攔索在內,都是自主研發和改裝的。    對於外媒猜測的艦載機也參與了試驗,楊宇軍說,會根據工作需要,安排一些相應的試驗和訓練。
  • 航母阻攔索突然斷裂,一條「鋼鞭」橫掃甲板,8名地勤被抽斷雙腿
    為在全球範圍內推行自己的霸權主義,美國一直致力於藉助航母部署軍事力量,美國海軍現在得以一步步成熟多虧了歷史的經驗積累,而決定航母發揮戰鬥力的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艦載機。  30噸艦載機降落航母,阻攔索突然斷裂  在艦載機起降過程中,阻攔索起著重要作用,但由於地勤人員的失誤,美國海軍歷史上出現了一次嚴重的意外事故,直到今天依舊讓人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