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被莊子思想掩蓋的道家思想代表人物

2021-01-17 文化遊天下

楊朱,戰國時期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由於年代久遠,並未有著作流傳於世上。學說觀點散見於《孟子》、《莊子》、《史記》等著作中。生活的年代是孟子之前,孟子說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則歸墨」,可見楊朱思想的流行。

《呂氏春秋》認為「陽生貴己」,孟子說他:「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不利天下也」。後世認為楊朱有貴己思想,即處此戰國亂世中,自己一般不會傷害自己,然社會打亂時其他人其他事情很容易傷害自我。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躲避。說文雅一點,就是隱居。

這一點在莊子思想中多有體現。比如,莊子曾和惠子辯論有用還是無用,充分展現了莊子貴己的思想,那就是自己的這種有用,是自己為自己之用,不能夠為他人所用。

楊朱,還有貴生之說。認為我們要好好的對待自己的生命。《呂氏春秋》認為:「聖人深慮天下,莫貴於生"。主張耳目鼻口等"四官"之欲,"利於生者則為","害於生則止";亦即"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這時楊朱思想的發揮,楊朱認為,尊重生命需要節慾,這樣才能長久的享受欲望。需要注意的是,節慾不是無欲。

莊子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的發揮,認為楊朱的思想層次還不夠高,他認為人無論如何躲避,生命總會終結,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如追求「至人」的生活,達到「死生無變於己,而況利害之端乎?」的水平。

非常可惜的是,由於莊子有著作傳世,也由於文筆優美,後人更多記住了莊子,楊朱其人和他的思想,都被莊子掩蓋了,楊朱也很少人知道了。

相關焦點

  • 戰國前期思想家和文學家,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
    生活在東周威烈王(前425—前402)時期,鄭國圃田(古城在今中牟縣白沙鎮西古城村與蘆醫廟鄉蔣衝村之間)人,戰國前期思想家和寓言文學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列子終生致力於道德學問,曾師從關尹子、壺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修道9年之後,據說能御風而行。
  • 楊朱這個人很有意思
    老子之後,道家思想大致沿著兩個方向展開:稷下學派的一批人物以社會政治為中心,欲將老子的思想與老子管子的思想予以貫通,從而使道家由形上追求轉至形下操作,形成一套治國之道;而後者以莊周、楊子為代表,關切的是自我、自由與本真。屬內在精神生命追求。這裡所講的是先秦道家哲學於後者發展的第一階段。先秦道家哲學追求內在精神的發展,一共有三個主要階段。
  • 東方思想:莊子·道家哲學
    ·道家哲學 | 中國哲學史筆記 導言 提到莊子,時下火爆的手遊《王者榮耀》中也有一位遊戲人物——莊周,是一個騎在魚鯤上的男子。 老子之後,道家思想大體沿兩個方向展開:一是以個人生命為中心,關切的是自我、自由與本真(楊朱、莊周);一是以社會政治為中心,最終落實到為君人南面之術(稷下學派)。
  • 楊朱學派的人權思想
    楊朱主張「貴己」 、「重生」、 「人人不損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在戰國時期,有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現象,可見其學說影響之大。個人主義楊朱的學說是個人主義,他在先秦時期佔有重要的地位,正因為他敢提出這個「為我」的觀念。他說:有生之最靈者,人也。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衛,肌膚不足以自捍禦,趨走不足以逃利害,無毛羽以禦寒暑,必將資物以為養,性任智而不恃力。
  • 《禪宗與道家》 ▏道家與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論
    可是這種高深的修養,得其好的成果,便有如老子所說神妙的境界,如果流弊偏向,便會走到楊朱為己,趨向個人自私主義,所以後來論者,以墨子、楊朱,都出於道家的一脈,也是很有道理的事;楊朱為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便是老子儉、窗之教的偏向;墨翟摩頂放踵以利天下,便是老子仁慈之教精神的發揮。儒家重視師道,崇尚教化,也可謂等同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的作風。兵家陰謀奇計,源出於黃、老用柔、用弱的原理。
  • 道教的「四大真人」和《四子真經》|道家|莊子|亢倉子|南華真經...
    50:41 來源: 講好中國故事 舉報    道教的「四大真人」,指的是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家代表人物莊子
  • 先秦「諸子百家」中的十二大流派代表人物與主要思想簡述
    因此在思想意識領域中,就出現了光輝燦爛的「諸子百家」和「百家爭鳴」盛況。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管子、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的代表家。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別的總稱。關於對諸子百家的論述,在戰國時期的《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都已經有記載。
  • 你以為道家都是清靜無為的,其實他們本身也是講究入世的
    說到我國古代的道家,大家就一定會想到老子和莊子這兩個非常顯眼的代表人物;而關於道家提出來的一些思想,大家也一定會覺得,道家人都是一些大閒人,他們不提倡人們進入世道、為國奉獻,而是講究無為,即沒有作為就是最大的作為。
  • 事業單位備考之百家爭鳴時期各學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繼續學習在百家爭鳴時期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人物思想:孔子——」仁「、」為政以德「、「有教無類」孟子——「仁政」、「民貴君輕」、性善論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惡論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莊子
  • 「內聖外王」的說法出自《莊子》,為何會成為儒家的核心思想?
    在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裡,儒家思想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其核心就是關於理想人格的塑造,簡而言之,即所謂的「內聖外王」四個字,這是中國古代修身為政的最高標準,也是儒家的基本命題。「內聖」是指在內在精神修養方面達到聖人的精神境界,「外王」則是在現實社會中建功立業,實現儒家「天下大治」的社會理想。然而,「內聖外王」的說法卻來自道家的莊子。
  • 老子莊子思想中的心理學光芒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 1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後期楚國人,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做過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老子學識淵博,據說孔子曾問禮於老子,並向他請教過很多問題。
  • 中國古代思想家之--老子孔子等大盤點及其代表思想介紹
    中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其中以子結尾的就有好幾位,那他們的名字及思想是什麼?1.老子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3.莊子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
  • 他是道家中繼老子之後影響很大人物,也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莊子是道家中繼老子之後的又一位有很大影響的人物,但從他對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淵較為推崇和「願服而見王」,並被荀子斥為「鄙儒」等情況看,他很可能出自顏氏之儒,而後才歸本於老子的學說。
  • 為何老子和莊子,要排斥儒家的仁義思想?關鍵有三個原因?
    只是,有一個學派始終憤憤不滿,那就是道家學派。道家學派的始創者是老子,他繼承者、發展者是莊子,這兩人就如孔子和孟子畢生的仇人,是以抵制 儒家學派的仁義禮智當成自己的責任。事實上,這倒不是道家代表人物對儒家學派的孔孟兩位大師有何看法,原來,外傳老子還曾經教誨了孔子。這兩人思想異同,重點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 道家和道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都有哪些區別呢?
    道家——哲學派道家創始人是老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先秦的老莊道家,秦漢黃老道家。道家講究的是什麼,修身養息、無為而治,結果才有了「文景之治」,為將來漢武帝打匈奴、穩定邊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道教是以道家思想為基礎,尊奉道家創始人老子為道教祖師,奉《道德經》和《莊子》為道教典籍。二者的區別有什麼?
  • 中國最早的人權思想家:楊朱
    楊朱:中國最早的人權思想家,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在戰國時期,有「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的現象 」。
  • 莊子與孟子的失之交臂之謎
    雖然孟子(約前371年—前289年)可能年齡略長於莊子,但莊、孟二人終歸是屬於同一歷史時代的名人,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  其次,莊、孟分別是道家和儒家的思想領袖,這二位眼裡都揉不下沙子,他們都好「罵人」,也就是抨擊各自心目中的異端。
  • 道家四書:《老子》《莊子》《淮南子》和《列子》
    過去的寓言只有故事的梗概,《莊子》的寓言則有人物,有動作,有言論,有肖像描寫,甚至頗近於小說,文學性很強,《盜蹠》《秋水》《說劍》為其中尤為著名者。 魯迅先生說,莊子的文章「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莊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思想界兩千年,不得意的士人憤世嫉俗,不與統治者合作,悲觀消極,自解自嘲,自得其樂,往往來自莊子的思想營養。
  • 兩大思想的空前對決,孔孟思想為什麼要一直反對儒家的思想
    不過,有一個學派一向憤憤不平,這就是道家學派。道家學派的始創者是老子,他的繼承者、集大成者是莊子,這兩人就如孔子和孟子一輩子的敵人,以不贊同儒家學說的仁義禮智當成自己的任務。確實,這都不是道家學派對儒家學說的孔子和孟子兩位思想家有什麼觀點,實際,相傳老子以前諄諄教導了孔子。這兩人思想觀念不同,關鍵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 老莊思想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老莊思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      莊子,姓庒,名周,戰國時期,蒙人,是不是宋國的還有待考證,今安微一帶。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繼老子之後繼承道家思想學術學派之一。       老莊哲學是在中國的哲學思想中唯一能與儒家和後來的佛家學說分庭抗禮的古代最偉大的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