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詞法——動詞活用

2020-12-15 小刀語文

動詞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行為以及變化的詞。根據動詞後面能否帶賓語,可分為兩類:

①及物動詞,又叫」他動詞」、「外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常常影響到發出動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如「被堅執銳」的「被」和「執」。

②不及物動詞,也叫「自動詞」、「內動詞」,它所表示的動作僅限於動作者自身,不以動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為對象。如「生」、「死」等。

1.動詞活用為名詞的規律

從句法關係看,動詞在句中常出現在主語、狀語之後作謂語,所以,如果在謂語動詞前或後出現了動詞,且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時,即可判斷動詞活用成了名詞。

這一名詞一般出現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有時前邊有「其」字。如「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捕蛇者說》)中的「出」、「入"(「生產出來的糧食」和「家裡的收入」)。

再如「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遊褒禪山記》)中的「至」(到達的人)。

2.動詞的使動用法規律

動詞一般處於消語的位置,及物動詞和現代漢語一樣,可以帶賓語:而不及物動詞在文言中有時能帶賓語,如若帶了賓語,這個動詞就一般活用為使動和為動。

如「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中的「活」(使…活了下來)。

再如「曹軍方連船艦,可燒而走(之)也」(く赤壁之戰》)中的「走」(使……逃跑)。

為動用法,如「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中的「死」,不能譯為「死了國家」而應活用為為動,即「為…而死」

3.動詞的意動用法規律

動詞一般沒有意動用法,只是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有時存在意動用法。

如「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廉相如列傳》)的「差」(以之為差辱)。

4.動詞的為動用法規律

為動用法也是詞類活用的一種。為動用法是指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行為是為了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而發生的,這個動詞是「為動詞」,為動詞對賓語含有「為誰怎樣」的意思。

如「吾非悲別也,悲夫寶玉題之以石」(《和氏》)中的兩個「悲」,均作「為……悲傷"解。為動用法不限於動詞,有時名詞、形容詞也具有此用法。

不過,名詞、形容詞的為動用法所不同的是這個名詞或形容詞,必須首先轉化為動詞,然後再有為動用法;那麼,這個名詞或形容詞既視為有「名詞用作動詞」"或「形容詞用作動詞」的特點,又具有「為動用法」的特點。

如「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指南錄)後序》)中的「序」,原為名詞,現作動詞「寫序」,又有「為……寫序」之義。

再如「京師學者成怪其無徵」(《張衡傳》)中的「怪」,原為形容詞,現作動詞「感到奇怪」,又有「為感到奇怪」之義。

相關焦點

  • 文言用詞法——名詞作動詞
    很多家長都是負擔較重,工作和家庭不能兼顧,有時候關於文言的知識也不能系統的掌握。前面的文章中從文字的起源、形體演變,造字規律以及假借字、古今字、異體字和繁簡字等各方麵條分縷析,簡述了文字基礎知識,語言簡述了詞彙的內容,文言用詞法在文言中難度很大,名詞作狀語的已經進行分析和論述,下面針對文言用詞法中的名詞作動詞進行專項論述。
  •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狀語
    分享是一種快樂,你得到就是對我的回報,文言用詞法中的動詞篇章。>文言文中有時遇到這樣一種現象,用表示性質、動作、特徵的詞,來表示具有那種性質、動作、特徵額人或事物。動賓之間不是支配關係,而謂語(動詞)是說明賓語的。如《鴻門宴》中的「項伯殺人,臣活之」(臣指張良;之,代詞,指項伯),句中動詞「活」為使動用法,「臣活之」,不是「臣活」,而是「臣」使之「活」,賓語「之」施行謂語動詞「活」的動作。「臣活之」,意思是「張良使項伯活」,譯為「張良救了項伯」。動詞的使動用法,主要是不及物動詞表現出來的。
  • 文言文詞法——名詞活用
    實詞一般分成名詞、動詞、形容詞及數詞等類;虛詞分成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及助詞等類。某個詞屬於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語句中充當什麼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這就是所謂的「詞有定類,類有定職」。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經常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和一般動詞
    文言之路,追求坎坷,但意境深遠,值得我們一學。 你努力的樣子,只有自己知道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狀語 形容詞用作名詞
  • 文言用詞法——文言語法的特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當然也發生變化,它逐漸改進著、改善和改正自己的規則,用新的規則充實起來。但是,語法構造的基礎在很長的時期中都保留著,因為歷史證明,這些基礎能夠在許多時代中有效地為社會服務。語法特點第一、文言句子,差不多都帶上一個或幾個之、乎、者、也、矣、焉、哉之類的文言虛詞。
  • 文言文詞法——形容詞活用
    1.形容詞活用為名詞規律形容詞活用為名詞,一般是以這個形容詞替代跟它性質、狀態或特徵有關的人或物。翻澤時一般要補充中心詞(名詞)而以形容詞作定語。①形容詞作主語。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規律形容詞作動詞是由於形容詞在一定的語法結構中表示了動詞的意義,起了動詞的作用而引起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表示動詞的意義,形式有幾種①形容詞帶了賓語。如「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中的「善」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善」有「擅長」的意思,所帶賓語是「口技」。
  • 文言用詞法——基數的表示法
    基數的表示法在文言中的對比學習。基數的表示法,數詞的用法跟其它詞類一樣,自先秦到現在的幾千年歷史發展變化著的。現代語中數詞用法是古代漢語中數詞用法的繼承和發展。二者有同有異。文言中的基數詞是用來表示確鑿數目字的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其中「一」至「九」稱作個數;十、百、萬、千、億等稱作位數。文言中基數的稱數法有三點:一、個數和位數的結合。
  • 文言用詞法——名詞作狀語
    文言中名詞用作狀語,是名詞活用的一種現象。名詞用作狀語,這是從明細語法功能角度說的;如果從詞類的角度說,這一現象則稱名詞用如副詞。在現代漢語中,除了表示某些時間或處所的名詞外,用普通名詞作狀語,如歷史地分析問題,是。一般說來,普通名詞是不能做狀語的,只見於一些偏正關係的語詞或詞組裡。
  • 文言解詞有妙招,五種技法要記牢
    技巧一:直接搬運法又稱「課內遷移法」,即聯繫課內學過的有關課文中該詞的詞義推斷詞義。文言文考試,命題者實詞解釋這種題型常考這四類重點詞,一是通假字,二是古今異義詞,三是詞性活用,四是一詞多義,其中通假字和古今異義詞基本可以直接搬運。
  • 文言用詞法——名詞的使動、意動用法
    學會文言 知識,有助於更好的理解經典名詞的使動用法。文言中名詞的使動用法,是名詞活用的另一種現象。名詞用作一般性動詞(即名詞化用法)的情況常見,用作使動的卻不多。《項羽本紀》中「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即使江東父老兄弟擁戴而使我為王,我有什麼臉面見他們呢?)句中名詞「王」,用作使動,「王我」,意思是「使我為王」,或「讓我做王」。
  • 文言用此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和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
    文言中關於形容詞用作名詞和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的情況的闡述高瞻遠矚,文言感覺遙不可及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形容詞用作一般動詞(不包括使動,而文言中則不用趨向補語「起來」等詞,也不用近似於表示動詞形態的詞。如「著」、「了」之類的詞,而是直接以形容詞置於施事者的主語之下表示動態。《孟子.萬章下》中「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 高考文言文實詞百題訓練含答案(內部資料)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四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在文言文中,推敲常見的實詞的含義有幾種方法。
  • 文言文詞法——古今異義詞
    15以致:古,兩個詞,而招致,有動詞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今,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16山東:古,崤山以東,如「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今,山東省。
  • 初中語文,文言實詞四大考點歸納
    文言實詞,包括動詞、名詞和形容詞等。指的是文言文中具有實在的詞彙意義的詞語。積累並掌握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對解讀文言文題目有的重要作用。文言文的學法和英文差不多,積累和運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方法也不可忽略。
  • 高考文言文實詞題的推斷詞義:答對這7道例題,說明你語文很棒!
    高考文言實詞的考查一般以兩種形式出現,一是在文言閱讀後面的第道加點詞語的解釋題考査;二是在翻譯題中考査。實詞的來源有三個方面,一是《考試大綱》中規定的120個實詞;二是這120個實詞之外的出自課文的詞;三是這兩者之外的常見詞。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的使動、意動和兩者的辨析
    文化的底蘊,涵養的重要性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用法之一知識可以啟發你的奇思妙想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文言中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跟它的使動用法不同。,如何辨析,尤其是一個詞,既可用作使動,有可用作意動,如何區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
  • 初中文言整理(四)——名詞活用
    詞類活用是指一個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改變詞性而作另一類詞使用,隨著詞性的改變,這個詞又同時具有新的含義。初中生應該了解並學會推斷詞類活用詞的含義。【中考涉及的詞類活用有以下幾種】①名詞作狀語。②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③動詞活用為名詞。④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⑤動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 文言文實詞和古今詞義的異同
    點擊文言文 一鍵關注微信最權威文言文百科每有十位文言文愛好者——就有九位關注我們
  • 文言文翻譯法之一:用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來解釋古文中的單音節詞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第一個「文」字,為「紋」,修飾之意。「言」字,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文言」兩字,就是修飾過的語言,即書面語言,是相對於「口頭語言」而言,在中國古代長期佔據統治地位。
  • 教師招聘文言文複習指導:文言實詞詞義判別方法
    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見文言實詞的考查範圍包括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偏義複詞、通假字等。中公教育講師提醒廣大考生文言實詞一方面要注重積累,認真歸類整理;另一方面要從中找出規律,巧釋詞義。下面中公教育講師幫大家總結了文言實詞詞義判別的方法,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