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用詞法——名詞的使動、意動用法

2020-12-11 文言清流
學會文言 知識,有助於更好的理解經典

名詞的使動用法。文言中名詞的使動用法,是名詞活用的另一種現象。名詞用作一般性動詞(即名詞化用法)的情況常見,用作使動的卻不多。

《項羽本紀》中「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即使江東父老兄弟擁戴而使我為王,我有什麼臉面見他們呢?)句中名詞「王」,用作使動,「王我」,意思是「使我為王」,或「讓我做王」。《中山狼傳》中「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先生的恩德,就如同使死者復生使白骨長肉。)句中的「生死」與「白骨」為對用,是並列的。但「肉骨」不是並列結構,而是動賓結構,「肉」是名詞用作使動,「骨」是它的賓語,「肉骨」可譯為「使白骨長(生)肉」。《鹽鐵論.非鞅》中「扁鵲不能肉白骨。」(扁鵲不能使白骨長肉或者扁鵲不能使死者復生。)句中名詞「肉」用作使動。道理與《中山狼傳》中肉骨一樣。

做好先生,再教學生

從上述例句可知,所謂名詞的使動用法,從意義上說是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名詞所表示的性質、狀態;或者說,這個名詞表示著主語使賓語「怎麼樣」(使之如何)的意思。如果從結構上說,就是用動賓結構表達了兼語式的內容。

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是名詞活用的又一種現象,它在文言中也是較少見的。名詞的意動用法,是把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為(或「認為是」、「當作是」)這個名詞表示的人或事物。

《馮諼客孟嘗君》中「孟嘗君客我。」(孟嘗君把我當作客人。)句中的名詞「客」,用作意動,代詞「我」是它的賓語。「客我」,就是「以我為客」,即「認為我是客人或把我當作客人」。《史記.魏公子列傳》中「今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為公子不取也。」(現在您竟自己驕傲起來,把竊符救趙當作功勞,我私下認為您不應採取這樣態度。)句中「功」是名詞意動用法,「之」是代詞,指前文「竊符救趙」一事。「功之」是「以之為功」,譯為把這件事當作功勞。《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中「今我在也,而人皆籍吾弟;令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現在我還活著,別人都作踐我的兄弟了;假如我死了之後,別人就一定把我的兄弟當作魚肉來宰割了。)句中「魚肉」是意動用法,「之」是代詞,指王太后的弟弟田蚡。「魚肉之」,意思是「以之(田蚡)為魚肉」,或譯為「把我的兄弟當作魚肉(任人宰割)」。從上述例句可知,名詞的意動用法實際上是人們主觀意念上的活動,相當於現代語中的「以……為……」、「把……當作……」、「把以之為功……看作……」的句子形式。

本文主要針對名詞的使動用法和名詞的意動用法進行闡述,因以上兩種用法在文言文中佔的比重較少,只要懂得歷史背景和文章所言典故,根據上下文理解,也就可以掌握以上兩種用法。

相關焦點

  •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狀語
    分享是一種快樂,你得到就是對我的回報,文言用詞法中的動詞篇章。>文言文中有時遇到這樣一種現象,用表示性質、動作、特徵的詞,來表示具有那種性質、動作、特徵額人或事物。句中動詞「交」用作名詞,作動詞「棄」的賓語,作「朋友」講。動詞用作名詞,是古人以動作代人,以性質、特點代事物所致。這是文言中特有的,並不多見,大都是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這種現象不難理解,只要把動詞看作是一種名稱,譯為與之相關聯的名詞就可以了。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的使動、意動和兩者的辨析
    文言中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跟它的使動用法不同。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形容詞充當的謂語「認為賓語怎麼樣」或「把賓語看成什麼」、「把賓語當作什麼」的意思,也就是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如《孟子.盡心上》中「孔子登東山而小魯」,「小」是形容詞,意動用法做謂語,「魯」是名詞,作「小」的賓語。「小魯」是「以魯為小」,認為魯國小了,這跟平時人登上高處,俯視下邊的東西覺得都小了,道理是一樣的。
  • 高考文言語法講析(05)|意動用法(第320期)
    意動用法是指某些詞用作動詞充當謂語時其動作屬於主觀上的感覺、看待或評價。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一、知識梳理1.名詞的意動用法(1)襟三江而帶五湖。(2)中「美」是「以……為美」之意,翻譯為「認為……美麗」。(3)中「羞」是「以……為羞」之意,翻譯為「覺得……讓人感到羞恥」。3.意動與使動用法的區別(1)活用的詞類不同。名詞、形容詞既可以活用為使動,也可以活用為意動。動詞只能活用為使動,沒有意動用法。
  • 文言用詞法——文言語法的特點
    一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少者有一二種,多者達二十左右種。不了解這些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文言文就顯得特別難。實際上,我們不可能把六七百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都掌握。首先,當務之急要掌握五十多個古人最常用的虛詞。如之、者、以、與、則、而、於、何、孰、是、所、耳、夫、諸等等;然後在逐步掌握一百左右個常用的虛詞,逐步更多一些,循序漸進,以求實效。
  • ​文言知識講座:意動用法
    歡迎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文言知識: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屬於詞類活用的一種特殊現象。
  • 文言意動、使動、為動用法介紹
    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1.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賓客:本為名詞,這裡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構,意為「以其父為賓客」。  例2:父利其然也。
  • 文言文意動、使動用法總結
    文言文意動、使動用法總結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歷來是各地區的熱點,涉及的題型有單選和閱讀填空,但詞類活用的作用遠不止此。掌握詞類活用對於理解文言文本,甚至未來在教師崗位上關於文言文的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簡單來談一談文言文本中常見的一種詞類活用現象——意動用法。
  • 文言用詞法——形容詞用作名詞和一般動詞
    你努力的樣子,只有自己知道 文言用詞法——動詞用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用作狀語 形容詞用作名詞 文言中形容詞用作名詞的現象是不少見的,通常情況下是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實現的。
  • 文言文詞法——名詞活用
    實詞一般分成名詞、動詞、形容詞及數詞等類;虛詞分成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及助詞等類。某個詞屬於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語句中充當什麼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這就是所謂的「詞有定類,類有定職」。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經常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 文言文中意動用法、使動用法和為動用法
    意動用法  所謂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以之為何」的意思,即認為賓語怎樣或把賓語當作怎樣。一般可譯為「認為.」「以.為.」等。  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1.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賓客:本為名詞,這裡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構,意為「以其父為賓客」。  例2:父利其然也。
  • 意動和使動用法介紹
    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1.名詞的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賓客:本為名詞,這裡活用為意動詞。「賓客其父」是動賓結構,意為「以其父為賓客」。  例2:父利其然也。
  • 文言用詞法——基數的表示法
    基數的表示法在文言中的對比學習。基數的表示法,數詞的用法跟其它詞類一樣,自先秦到現在的幾千年歷史發展變化著的。現代語中數詞用法是古代漢語中數詞用法的繼承和發展。二者有同有異。文言中的基數詞是用來表示確鑿數目字的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億……,其中「一」至「九」稱作個數;十、百、萬、千、億等稱作位數。文言中基數的稱數法有三點:一、個數和位數的結合。
  • 文言文中的意動用法總結
    收錄於話題 #文言知識系列
  • 文言知識——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區別
    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是學習文言文時遇到到的重要概念,這兩個概念的實質是特殊的動賓關係,是上升到句子層面的語法概念,單純的字義理解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 文言文中意動用法、使動用法和為動用法(扣課文舉例)
    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1.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意動,是把它後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奇:原為形容詞,這裡用作意動詞。「奇之」,即「以之為奇」(認為他才能非凡)上述這些詞類活用現象,還不能概括所有情況。比如數詞或者數量詞優勢也可活用為動詞甚至是使動詞。
  • 文言文詞法——動詞活用
    1.動詞活用為名詞的規律從句法關係看,動詞在句中常出現在主語、狀語之後作謂語,所以,如果在謂語動詞前或後出現了動詞,且具有明顯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義時,即可判斷動詞活用成了名詞。這一名詞一般出現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有時前邊有「其」字。
  • 意動用法還是使動用法?
    這裡的「鄙」,是名詞活用作動詞,這個理解沒有問題,分歧在於它是意動用法還是使動用法。有些人根據注釋裡的「把……當做……」和譯文中的「把……作為……」,將「鄙」理解為意動用法。四格格認為這樣理解是不妥的。我們知道,意動用法和使動用法都是特殊的動賓關係。
  • 高中文言文教學探微:詞類活用之意動用法
    在這種情況下,從文言詞類活用角度,出現了兩種可能性,要麼是使動用法,要麼是意動用法。今天我們重點來學習意動用法。概念:「意動」中的「意」,就是「主觀認為」,就是「主觀上把某個事物當作」的意思。這種意動用法只限於形容詞和名詞的活用,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
  • 初中文言整理(五)——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滿井遊記》)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①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賈誼《過秦論》)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例如: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 意動用法有哪些情況?
    意動用法是指某些詞用作動詞以充當謂語,其動作屬於主觀上的感覺、看待或評價。這種謂語與賓語的關係是:主語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有謂語自身所代表的性狀;或者,把賓語當作謂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評價。意動用法是古漢語重要的語法現象之一;其中,包括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和名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主要是形容詞和名詞如動詞般的活用,大部分動詞本身沒有意動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