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哈佛女學霸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件事:一名哈佛的女生Sienna Santer在網上發布了自己的日常,原本她只是想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沒想到卻引來了近900萬次的觀看量。
Sienna Santer看來,自己只是單純分享生活而已,可在別人的眼中,這個女孩卻是向外界展現了一名哈佛學霸的「養成日記」,短短一年,她的粉絲量就達到了33萬。
2018年,這名女生以2280分的SAT成績(滿分2400)考入哈佛大學,至此閃耀在這所學校之中,她的經歷讓人無法置信:
進入哈佛後,加入了國際女性聯誼會,成為該組織的副會長;
當其他學生苦惱於主修和輔修科目時,抽出時間學習第二門外語,掌握了三種不同國家的語言。
在第一個學年結束時,因為全方位能力突出而被選為大一學生代表。
無論是學習、社交,還是做自媒體兼職,這個22歲的女孩都遠超同校的學生,讓人為之驚嘆。
須知能考進哈佛大學的學生,無一不是人們眼中的「學霸」,而Sienna Santer能在這些人中脫穎而出,屹立在金字塔頂端,著實難以想像。
最初人們出於不熟悉,認為Sienna Santer之所以如此優秀,是因為家庭條件優渥,接受過非常好的私人教育,但後來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她住的地方是common room,也就是公共休息室,比起普通哈佛學生的宿舍還要再低一個檔次,那是經濟條件困難的學生居住的地方。
家庭條件一般、哈佛學霸,多方面能手等諸多看似無法聯繫在一起的標籤,全部貼在這個22歲的女孩身上,顯得矛盾而又和諧。
看到如此出色的孩子,很多人都不禁在網上問她:「你的成功秘訣到底是什麼?」
天才的秘訣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在Sienna Santer所發布的視頻中早有答案。
事實上,這個22歲的女孩在初入哈佛大學的時候,也和其他學生一樣感到迷茫和精神狀態不佳,為了消除這種現象,她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時間規劃表。
每天早上7點,伴隨著鬧鐘的響聲,Sienna Santer睜開雙眼,這時候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拿起手機,但她沒有這樣做,而是「賴床」一小會,放空自己,讓大腦清醒後她才拿手機看消息,避免沉迷於手機而忘記時間。
起床之後洗漱,鋪開瑜伽墊冥想10分鐘,順便做一下運動,在舒緩心情的同時也讓慵懶的身體活躍起來,然後化妝,在化妝的同時她會打開電臺,聽一些節目。
做好這一切後,Sienna Santer出發上課了,根據前一天晚上睡前所做的計劃表格去安排自己今天的大致行程,是她獨一無二的風格。
在學習上,這個女孩喜歡用「番茄學習法」,學習25分鐘,休息5分鐘,看看風景或者吃點零食,給自己的大腦一點的休息時間。
晚上,當同學都沉迷於遊戲和玩樂時,Sienna Santer悄然翻開書本,開始閱讀,並在12點左右休息,在此之前,她已經做好了明天的規劃表。
在不少人的認知中,那些考上哈佛的人,都是些智商超群,一目十行的「怪物」,但在Sienna Santer的視頻中,人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如何逆襲為哈佛學霸的過程。
有時候她也會和朋友出去逛街遊玩,也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健身、打遊戲都有,可一旦到了學習的時間,這個女孩會立馬放下手頭的手機,進入狀態。
在視頻中,Sienna Santer說: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智商出眾,我只是一個普通女孩,如果說有什麼比別人做得更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執行力和自制力了。」
一句話,戳穿了學霸教育和普通人教育的殘酷差別:
一個沒有執行力和自制力的人,不管想得再多,準備得再好,終究是空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再精細的時間規劃表誰都可以做出來,但真正能把它完成並堅持下去的又有多少人。
「奇蹟」的留守女孩
今年高考中火遍全網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曾被問到學習的秘訣。
鍾芳蓉坦言自己喜歡看小說,也喜歡打遊戲,同齡人喜歡的東西基本上她都喜歡,但這種喜歡和學習之間,有著一條深深的界限。
該做作業的時候,她會放下遊戲開始寫作業;該看書的時候,她會拒絕同學出去玩的邀請,該上課的時候,絕不會去看小說。
在父母外出打工,無人看管的情況下,也正是憑藉著這種能力,鍾芳蓉的成績一直無比優秀。
當鍾芳蓉考上北大的那一刻,在外界的人看來無疑是一種奇蹟,一個落後村子裡的留守兒童,居然能考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績?
在讀初中時,鍾芳蓉的老師認定她必然有出息,甚至說出了「在這個學校讀下去會埋沒她的未來」這句話,讓鍾芳蓉的父母給她轉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教育經驗的老師,什麼聰明的孩子沒見過,但她偏偏就認定了鍾芳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名老師看到女孩身上那種強大的執行力和自制力。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學霸和普通人的最大差距
網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這句話儘管有開玩笑的成分,但何嘗不是一種真實寫照?
對於不少學生而言,「拖延症」已經成了最大的問題。
說好的看會電視就去寫作業,看著看著天就黑了;強制去學習,結果卻在房間發呆,口水流了一地。
學霸並非一出生就是學霸,頭腦聰明不一定就能成功,平凡的人也可能脫穎而出,究其背後的原因,執行力和制止力始終無法忽視。
作為萬千平凡家庭一員的我們,也許選擇優渥的家庭條件和強大的人脈關係,但我們卻可以一步步走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培養自身的自制力和執行力,這是我們人生旅途上並不可少的事情。
不可否認,家庭的經濟和背景對一個人的未來有著一定的影響,但真正決定人生的還是我們自己,「爛泥扶不上牆」這句話眾所周知,如果自身本就不行,給再多的東西又有什麼用。
擁有自制力和執行力,遠比物質上的享受來得重要,金錢易得,品質難求。
真正的失敗,不是努力後的一敗塗地,而是因為自身的慵懶和拖延,讓原本手握一副好牌的自己打得稀巴爛。
一個有著強大自制力和執行力的人,未來再怎麼差都不會差到哪去,而一個只知道物質金錢的人就算站得再高,終有一天也會如大樓傾塌般崩潰。
所謂的學霸和普通人最大的差距,不是智商,也不是物質,而在於自制力和執行力。
三流的點子加一流的執行力,永遠比一流的點子加三流的執行力更好。
聽說點讚、轉發和關注的人更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