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生成哈佛學霸,自曝「養成日記」:智商從來不是差距

2021-01-14 百城書

22歲的哈佛女學霸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看到這樣一件事:一名哈佛的女生Sienna Santer在網上發布了自己的日常,原本她只是想分享自己的生活,但沒想到卻引來了近900萬次的觀看量。

Sienna Santer看來,自己只是單純分享生活而已,可在別人的眼中,這個女孩卻是向外界展現了一名哈佛學霸的「養成日記」,短短一年,她的粉絲量就達到了33萬。

2018年,這名女生以2280分的SAT成績(滿分2400)考入哈佛大學,至此閃耀在這所學校之中,她的經歷讓人無法置信:

進入哈佛後,加入了國際女性聯誼會,成為該組織的副會長;

當其他學生苦惱於主修和輔修科目時,抽出時間學習第二門外語,掌握了三種不同國家的語言。

在第一個學年結束時,因為全方位能力突出而被選為大一學生代表。

無論是學習、社交,還是做自媒體兼職,這個22歲的女孩都遠超同校的學生,讓人為之驚嘆。

須知能考進哈佛大學的學生,無一不是人們眼中的「學霸」,而Sienna Santer能在這些人中脫穎而出,屹立在金字塔頂端,著實難以想像。

最初人們出於不熟悉,認為Sienna Santer之所以如此優秀,是因為家庭條件優渥,接受過非常好的私人教育,但後來有眼尖的網友發現,她住的地方是common room,也就是公共休息室,比起普通哈佛學生的宿舍還要再低一個檔次,那是經濟條件困難的學生居住的地方。

家庭條件一般、哈佛學霸,多方面能手等諸多看似無法聯繫在一起的標籤,全部貼在這個22歲的女孩身上,顯得矛盾而又和諧。

看到如此出色的孩子,很多人都不禁在網上問她:「你的成功秘訣到底是什麼?」

天才的秘訣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在Sienna Santer所發布的視頻中早有答案。

事實上,這個22歲的女孩在初入哈佛大學的時候,也和其他學生一樣感到迷茫和精神狀態不佳,為了消除這種現象,她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時間規劃表。

每天早上7點,伴隨著鬧鐘的響聲,Sienna Santer睜開雙眼,這時候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拿起手機,但她沒有這樣做,而是「賴床」一小會,放空自己,讓大腦清醒後她才拿手機看消息,避免沉迷於手機而忘記時間。

起床之後洗漱,鋪開瑜伽墊冥想10分鐘,順便做一下運動,在舒緩心情的同時也讓慵懶的身體活躍起來,然後化妝,在化妝的同時她會打開電臺,聽一些節目。

做好這一切後,Sienna Santer出發上課了,根據前一天晚上睡前所做的計劃表格去安排自己今天的大致行程,是她獨一無二的風格。

在學習上,這個女孩喜歡用「番茄學習法」,學習25分鐘,休息5分鐘,看看風景或者吃點零食,給自己的大腦一點的休息時間。

晚上,當同學都沉迷於遊戲和玩樂時,Sienna Santer悄然翻開書本,開始閱讀,並在12點左右休息,在此之前,她已經做好了明天的規劃表。

在不少人的認知中,那些考上哈佛的人,都是些智商超群,一目十行的「怪物」,但在Sienna Santer的視頻中,人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如何逆襲為哈佛學霸的過程。

有時候她也會和朋友出去逛街遊玩,也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健身、打遊戲都有,可一旦到了學習的時間,這個女孩會立馬放下手頭的手機,進入狀態。

在視頻中,Sienna Santer說: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智商出眾,我只是一個普通女孩,如果說有什麼比別人做得更好的地方,大概就是執行力和自制力了。」

一句話,戳穿了學霸教育和普通人教育的殘酷差別:

一個沒有執行力和自制力的人,不管想得再多,準備得再好,終究是空談,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再精細的時間規劃表誰都可以做出來,但真正能把它完成並堅持下去的又有多少人。

「奇蹟」的留守女孩

今年高考中火遍全網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曾被問到學習的秘訣。

鍾芳蓉坦言自己喜歡看小說,也喜歡打遊戲,同齡人喜歡的東西基本上她都喜歡,但這種喜歡和學習之間,有著一條深深的界限。

該做作業的時候,她會放下遊戲開始寫作業;該看書的時候,她會拒絕同學出去玩的邀請,該上課的時候,絕不會去看小說。

在父母外出打工,無人看管的情況下,也正是憑藉著這種能力,鍾芳蓉的成績一直無比優秀。

當鍾芳蓉考上北大的那一刻,在外界的人看來無疑是一種奇蹟,一個落後村子裡的留守兒童,居然能考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績?

在讀初中時,鍾芳蓉的老師認定她必然有出息,甚至說出了「在這個學校讀下去會埋沒她的未來」這句話,讓鍾芳蓉的父母給她轉校,接受更好的教育資源。

作為一名有著多年教育經驗的老師,什麼聰明的孩子沒見過,但她偏偏就認定了鍾芳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名老師看到女孩身上那種強大的執行力和自制力。

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學霸和普通人的最大差距

網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這句話儘管有開玩笑的成分,但何嘗不是一種真實寫照?

對於不少學生而言,「拖延症」已經成了最大的問題。

說好的看會電視就去寫作業,看著看著天就黑了;強制去學習,結果卻在房間發呆,口水流了一地。

學霸並非一出生就是學霸,頭腦聰明不一定就能成功,平凡的人也可能脫穎而出,究其背後的原因,執行力和制止力始終無法忽視。

作為萬千平凡家庭一員的我們,也許選擇優渥的家庭條件和強大的人脈關係,但我們卻可以一步步走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培養自身的自制力和執行力,這是我們人生旅途上並不可少的事情。

不可否認,家庭的經濟和背景對一個人的未來有著一定的影響,但真正決定人生的還是我們自己,「爛泥扶不上牆」這句話眾所周知,如果自身本就不行,給再多的東西又有什麼用。

擁有自制力和執行力,遠比物質上的享受來得重要,金錢易得,品質難求。

真正的失敗,不是努力後的一敗塗地,而是因為自身的慵懶和拖延,讓原本手握一副好牌的自己打得稀巴爛。

一個有著強大自制力和執行力的人,未來再怎麼差都不會差到哪去,而一個只知道物質金錢的人就算站得再高,終有一天也會如大樓傾塌般崩潰。

所謂的學霸和普通人最大的差距,不是智商,也不是物質,而在於自制力和執行力。

三流的點子加一流的執行力,永遠比一流的點子加三流的執行力更好。

聽說點讚、轉發和關注的人更帥哦!

相關焦點

  • 22歲哈佛學霸日常曝光,引900萬網友圍觀:差距從不在智商上
    哈佛大一新生Sienna Santer在網上發布了自己一天的生活,結果這條視頻的觀看量直接達到900萬。 Sienna小姐姐在2018年以2280的SAT成績(滿分2400)考入哈佛大學。她還加入了Alpha Phi國際女性聯誼會,成為聯誼會的副會長。
  • 「叛逆」女學霸:17歲放棄保送清華北大,22歲意外懷孕上哈佛
    有的人覺得學霸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人;有的人覺得學霸是學什麼都會、智商超群的人;有的人覺得學霸就是普通人,只不過更加努力而已……學霸學霸,確實並不是只有一種形象或特徵,不同的人會塑造出不同的學霸形象。
  • 學渣和學霸的差距不是智商
    有時候,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態度。一位班主任說道: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班上第一,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培養一個學霸出來,在我看來,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就在這四個習慣上。一、規劃時間的習慣總有家長抱怨,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一個小時的作業能拖三個小時,假期更是喜歡拖延,不到最後一天不動筆。有的孩子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整天都忙著學習,可是成績卻不見起色。這都是對時間缺少規劃的表現。
  • 17歲讀世界名校,22歲哈佛碩士畢業,一位真正的女學霸!
    她叫魯林希,人稱「哈佛女神」,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女學霸。長得漂亮,學歷驚人,口才出眾。她曾經參加過《一站到底》和《我是演說家》,給觀眾留下很深的印象。她不僅擁有高顏值、高情商、高智商,還非常的勤奮努力,一舉考上名校,又考上哈佛大學。
  • 哈佛大學教授有話說,「學霸」們取得的成功靠的不是智商
    哈佛大學工商學院的教授柯偉林說:「成為學霸的孩子靠的不是智商,靠的是學習力,只有學習力才能讓孩子提升學習效率,真正掌控學習。」作為一個母親,我對那種被稱為「學霸」的孩子是非常流口水的,無奈自己的孩子沒法成為真正的學霸,因此對於學霸孩子真的是天生的有好感,會想這些孩子怎麼這麼聰明呢,經常感嘆人家這個智商真的不一樣,都一樣的學一樣的老師教就是有差別。
  • 哈佛女校長:孩子之間的差距,根本不在於智商,而是這個東西
    孩子除了正常上課之外,還會給孩子報一些補習班或者興趣班,增加孩子的技能,縮小和其他優秀孩子之間的差距,讓自己孩子顯得更優秀,甚至還有家長覺得孩子所學的還不夠,會在孩子長大時給孩子調到市裡的學校,認為孩子智商不高差距過大,但是在好的學校,見識多了知道得多了,智商也就提上來了,差距也就縮小了。
  • 哈佛大學研究:能成為學霸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點,不僅僅是智商高
    在家長的觀念裡,所有的學霸、狀元都是因為有著超高的智商,學習才會那麼優秀,而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自然教不出高智商的孩子。哈佛大學柯偉林教授的研究表明,孩子們能夠變成學霸並不是因為高智商。教授明確表示,學霸擁有很多相同的習慣,如果家長能夠抓住正確的方法培養孩子,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學霸並非難事。
  • 哈佛教授透露:能成為學霸的孩子,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智商高
    作為家長,一聽說誰家出了個學霸孩子,內心就羨慕不已。認為能成為學霸的孩子,一定是高智商,沒那種腦子的爹媽,自然不敢奢望養出那樣的孩子。但成為學霸和智商之間真有必然關係嗎?哈佛商學院的柯偉林(W.C.Kirby)教授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這位哈佛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他拿學遊泳這件事進行舉例,他說普通學校是如何教學生遊泳的?
  • 學霸和普通學生的差距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拒絕孩子假努力
    上學期間,不管是哪個階段,身邊總有這樣的同學:每天該玩玩、該學學,有玩的機會是一點都不會落下,但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而有的同學不管什麼時候都在學習,不是在看書就是在寫作業,但學習成績卻是差強人意。實際上,哈佛大學曾對「智商對學習成績的影響」做過調查研究。100-115分屬於正常智商;智商高於130屬於智力超常;智商低於90屬於低智。然而在調查中顯示:智商高於130或低於90的學生,僅佔全部學生的2%。
  • 學霸孩子的共通點:不是智商高,而是這個能力強,你家娃有沒有?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出人頭地,而現在的社會,知識能夠創造財富,會讀書、讀書厲害的人比不會讀書、讀書差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所以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學霸。但是學霸是那麼容易養成的嗎?很多人認為學霸之所以那麼厲害,是因為他的智商高,那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17歲拒絕清北,20歲生子,22歲哈佛碩士畢業,人生比電視劇還精彩
    在中國,就有一位優秀,傑出的「別人家的孩子」,她叫魯林希,一個95後的「哈佛」學霸。她之所以成為「別人家的孩子」是因為她學習太過優秀,履歷太過精彩,她的人生比電視劇更吸引人,更引人入勝。22歲從哈佛大學碩士畢業,3年時間完成4年的課程,還因過高的顏值,被國人稱為「哈佛女神」。
  • 清華學霸時間表流出,孩子與學霸的差距,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我們來看一份網上流傳的學霸時間表。我們驚訝於這份時間表對時間的利用率如此之高,也驚嘆於這個孩子自身涉獵之廣,學習、興趣、運動、社交、公益皆有所及,豐富異常。那時的我覺得時間好少,全都用來學習,還覺得不夠用,也從來沒有想過有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當時班裡有一位女同學,過得跟我們大多數人都不一樣。
  • 學霸和學渣形成差距的真正原因,是「成長型思維」,並不是智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人說生娃就像開盲盒,生出一個學霸的概率就相當於從卡池中抽出ssr的概率,簡直低到不行。但父母會輕易認輸嗎?顯然並不是,所以在孩子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了。
  • 17歲拒絕清北,20歲生子,22歲哈佛碩士畢業,人生比電視劇還精彩
    」學霸。22歲從哈佛大學碩士畢業,3年時間完成4年的課程,還因過高的顏值,被國人稱為「哈佛女神」。22歲就碩士畢業?在國內,22歲才剛本科畢業啊。是的,她憑藉超強的學習力和意志力超前完成學業,提前畢業。
  • 22歲哈佛碩士畢業,美女學霸公開人生開掛秘訣
    來自哈佛女神學霸的高效學習法,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卡片,悄悄變聰明↓↓「上了名校才知道,人和人的差距竟然那麼大!」
  • 美女學霸3年修完雙學位,帶娃考研22歲哈佛碩士畢業
    來自哈佛女神學霸的高效學習法,訂閱網易公開課精品課程點擊下方卡片,悄悄變聰明↓↓普通人想逆襲,能靠什麼呢?
  • 好方法賦能成長,北大學霸現身說法,學霸可以從小養成
    但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的「竇燕山」並不多,大都空有美好的「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願望。自孩子出生後,做為父母,就盼著孩子健康成長,進入重點幼兒園、小學,考入名校,成為學霸,這樣自己臉上有光,孩子以後也能有出息,找份好工作,一生無憂……為此,許多爸媽絞盡腦汁,希望通過富養孩子,嚴厲教育孩子,逼著孩子學習等方式,使孩子成為一個「學霸」。
  • 22歲抱娃從哈佛碩士畢業,學霸美女魯林希,活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
    可是讓人嘆為觀止的是,這位年僅22歲就碩士畢業的女學霸,竟然是抱娃去的畢業典禮!她就是魯林希,一位被所有學渣羨慕的90後美女學霸。她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還是因為一檔綜藝節目——《我是演說家》。當時她一舉奪得第五季的亞軍,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她,知道了她的開掛人生。
  • 賭王小女兒何超欣,顏值高到像利智,22歲自曝從來沒戀愛
    賭王小女兒何超欣,顏值高到像利智,22歲從來沒人追。賭王有17個兒女,最小的女兒叫何超欣,是4太太梁安琪的第5個孩子,賭王老來得子,自然對她非常欣賞與喜愛。說來也巧,這個女兒長得確實在眾多兒女中最漂亮。她是1999年6月12日出生,到現在已經20多歲,自曝這些年一直沒戀愛。
  • 任正非小女、陳衝女兒均為哈佛學霸:讀不讀書,差了整個人生
    近日,各大公眾號傳得沸沸揚揚的文章其中不乏陳衝曬女兒哈佛大學畢業照一事。陳衝是美籍華人女星,憑藉出色的演技獲得不少影后殊榮。日前,她因為在微博上發表美國疫情日記,記錄疫情下在美國的真實體驗與見聞,引發大量網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