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時間表流出,孩子與學霸的差距,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2020-12-10 夏安媽媽

文夏安媽媽

作為家長的我們經常會為孩子的時間管理問題困擾: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磨磨蹭蹭,拿作業本、擺文具,5分鐘過去了; 剛寫了兩分鐘寫作業,開始削鉛筆;中間喝口水,吃點零食,上個廁所,等作業寫完,一看已經11點了…

畫畫的時候選鉛筆顏色,糾結n分鐘; 塗顏色像繡花一樣,繡了三分鐘;中途削鉛筆,又削了兩分鐘,不滿意的地方,用橡皮擦了n分鐘……

為此,家長沒少和孩子雞飛狗跳。孩子牴觸不說,親子關係也是時松時緊。

家長常常責怪孩子磨蹭、拖拉、懶惰。明明有這麼多的事情,因為孩子的各種磨蹭,真正利用起來的時間卻少之又少。又不知道從哪裡入手,幫孩子改善時間管理。

我們大人會因為外界壓力和自身的理性思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逼著自己完成任務,可這種方式,對於孩子來說很難。

我們來看一份網上流傳的學霸時間表。

我們驚訝於這份時間表對時間的利用率如此之高,也驚嘆於這個孩子自身涉獵之廣,學習、興趣、運動、社交、公益皆有所及,豐富異常。

她本人也是榮獲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而且還是桌球隊、排球隊的隊長,擔任學生會主席的職位,

各方面都非常出色。

再想想我們的學生時代,班裡總會有一名學習生活上都很遊刃有餘的好學生。

十幾年前我還在上高中,一次偶然的考試成績讓我進到了實驗班。班級的學習氛圍異常緊張,節奏極快。

那時的我覺得時間好少,全都用來學習,還覺得不夠用,也從來沒有想過有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當時班裡有一位女同學,過得跟我們大多數人都不一樣。

她喜歡打籃球,曾在學校的籃球隊裡參加過比賽,笑起來很暖,每天早晨6:00晨跑總會準時出現在班級前列;上課從來不會打瞌睡,作業從來都會準時完成,甚至自己的練習冊也全部都能做完。後來她很輕鬆地考入了985高校,本碩連讀。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和大人們認為的一樣,像她這樣的孩子,一定是因為太聰明,才能把這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條。

直到我自己進入工作,甚至做了媽媽以後,總因為時間安排得不太合理,影響了事情進度,才慢慢發現能在工作上、學習上,都遊刃有餘的人,絕對不會僅僅是因為聰明。

後來有一次去學校探望老師,跟老師聊起了她,我問老師:「她是不是因為太聰明才能做到現在的這個成就?」

老師搖頭,說:「在我們眼裡,這是一個自律的孩子,每天把時間安排地非常好。

在你們眯著眼睛跑早操的時候,她已經把晨讀完成了;

在你們抄板書的時候,她已經把這節課的框架列完了;

在你們還在為先寫哪一門作業發愁的時候,她已經安排好了作業順序,並且開始做了。

她總能先你們一步,所以省出了很多時間看其他的書。

最關鍵的是只要她現在能做的事情,都會立刻著手去做,絕對不會往後拖。

聽到這裡就覺得,人和人之間的一些差距,果然不是靠智商就能決定的。

那些懂得時間安排的孩子,連老天都不忍心辜負,結果肯定不會太差。

時間管理能力優秀的孩子,往往會有很多優點:會有很好的自律性;他們愛好興趣廣泛,人緣極佳;分得清輕重緩急,處理事情穩重得體……

我相信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優越的時間管理能力。

那我們怎麼樣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呢?

第1:幫孩子建立時間概念

建立時間概念的第一步是教孩子認識時間。

這裡的認識時間並不是說讓孩子知道,6點,5分鐘這樣的抽象概念,而是讓孩子能明白5分鐘有多長,指的是體感時間。

我們拿寫作業舉例子,可以定5分鐘的鬧鐘時間,鬧鐘停了之後,我們可以幫孩子來數一下他寫了多少個字,那以後他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可以拿幾個字來幫他理解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這就是體感時間。

其他的事情我們以此為例,長久下來,就可以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概念。

第2:教孩子學會運用時間管理工具管理時間

我們可以抽一天時間,試著讓孩子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可以幫他做一個任務清單空白表格,也可以四象限管理法的四象限空白表格,讓孩子決定幾點起床?幾點睡覺?白天做些什麼?

孩子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哪怕他想先看動畫片再寫作業也沒有關係,讓他自己寫下來。孩子自己做出的任務清單,他自己會非常有動力的去完成,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養成時間管理的習慣了。

時間是無始無終的,而每個人的生命卻是有限的,我們可能做不到像有些人那樣,把每一分鐘的時間都利用到極致,但是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明白時間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帶著孩子一起在大千世界中把握好每一寸光陰,找到真正的生命美好。

關注夏安媽媽,育兒更從容。

相關焦點

  • 清華學霸日程表曝光,孩子和學霸的差距,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作為家長的我們經常會為孩子的時間管理問題困擾:經常責怪孩子磨蹭、拖拉、懶惰,明明有很多的事情,但因為孩子的磨蹭真正利用起來的時間少之又少,又不知道從何入手,才能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對於我們大人來說,會因為一些外界的壓力或者自身理性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逼著自己完成認為,但是這招對於孩子來說就很難。給大家看一份網上曝光的清華學霸日程表,這份日程表對時間的利用率竟然如此之高,同時也驚嘆這個孩子自身涉獵之廣,學習、興趣、運動、社交、公益皆有所及,全都異常豐富。
  • 學霸和普通學生的差距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拒絕孩子假努力
    很多孩子看上去一天到晚都在學習,但是學習效率低,沒有管理好時間,導致需要更多的時間填充知識,落下的知識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產生的差距也就越來越大。這種表現就可以稱之為假努力。對於學霸來說,更看重學習效率,學習效率的基礎就是時間管理。
  • 清華教授: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說到底,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還得從孩子的學習方法上進行改善,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很多家長家長以為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主要在於智力,其實不然,清華大學教授指出,智商在孩子學習上和成長過程中只佔20%的影響,家長不能將智商作為影響孩子的成績的重要因素,更不能將智商作為衡量孩子的能力的唯一標準。
  • 中等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差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些重要原因
    有很多家長都會有類似的問題,說自家孩子笨吧,還不是特別的笨,但是要說聰明,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中等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差的並不是智商,而是因為這些關鍵原因。中等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是因為這幾個方面1.
  • 學渣和學霸的差距不是智商
    有時候,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態度。一位班主任說道: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班上第一,但是卻不知道怎麼培養一個學霸出來,在我看來,學霸和學渣的差距,就在這四個習慣上。一、規劃時間的習慣總有家長抱怨,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一個小時的作業能拖三個小時,假期更是喜歡拖延,不到最後一天不動筆。有的孩子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整天都忙著學習,可是成績卻不見起色。這都是對時間缺少規劃的表現。
  • 學霸和普娃最大的差別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拒絕孩子假努力
    學生A,一天到晚在家,看似是處於學習狀態,不是在寫作業就是在看書,但是學習成績就是不咋地。學生B,該玩玩,該學學,學不耽誤,玩也照樣不耽誤,但是學習成績就是名列前茅。為什麼?因為B的學習效率要高得多。看似B一天到晚在學習,但是因為學習效率低,不會管理時間,這種假努力終究會體現在學習成果上。
  • 工科學霸收穫7所名校offer:3個時間管理法則,讓學渣也能成學霸
    曾經火爆全網的清華大學學霸雙胞胎姐妹花馬冬晗、馬冬昕,她們的時間表排得滿滿的。學霸都是時間管理大師。當學渣們叫喚著時間不夠用的時候,而學霸們卻每分每秒都不會浪費。某種程度來講,學霸們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 差生與學霸之間的差距,不是智商!大數據表明3點,都與父母有關
    也許有人會認為普通孩子與學霸之間的差距是因為智商,因為讀書是個腦力活,智商越高悟性越高,學習更容易得法;或者父母學歷,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影響非常大;還或者家庭條件,近年來人們都相信「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確實不假,無論好的學位還是優質教育資源,都與家庭的社會地位息息相關。
  • 班主任: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智商,家長別不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用學霸和學渣來形容了,一些家長還會認為,誰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是因為基因好,智商高,而那些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則是因為智商沒有別的孩子高而導致的。但是作為學校的班主任,卻發現,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智商,而是在於其它方面,家長看完可別不信。
  • 學霸和學渣形成差距的真正原因,是「成長型思維」,並不是智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人說生娃就像開盲盒,生出一個學霸的概率就相當於從卡池中抽出ssr的概率,簡直低到不行。但父母會輕易認輸嗎?顯然並不是,所以在孩子還在子宮裡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了。
  • 學霸與普通學生究竟差在了哪裡?不是智商,而是這三方面能力
    學霸與普通學生究竟差在了哪裡?不是智商,而是這三方面能力不論在任何的學習階段,總有學生在班裡是脫穎而出,成為了大家眼中的學霸級人物,那自然也有學習一般的普通學生,很多家長都認為這和先天的智商有關,其實這種說法是比較偏激的,學霸和普通學生之所以形成了很大的差距,智商只是很小的一個因素,重要的是學生在這三方面的能力,家長們要注意。
  • 清華大學雙胞胎美女學霸的計劃表寫的不是時間管理,而是保持清醒
    雙胞胎學霸兩人的時間計劃安排表被瘋傳,大家都想找找差距,學學經驗。不少人更想看看「神仙」的計劃表到底跟我等凡人的計劃表相比,有何過人之處。學霸計劃表這份計劃表也不負眾望,不光精確到分,還有各種復盤,總結和自我鼓勵。每一天的時間都被安排得清清楚楚,滿滿當當。
  • 清華學霸作息時間表曝光,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學渣自愧不如
    而實際上,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支潛力股,孩子未來能夠成為學霸,與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是分不開的。清華學霸作息時間表令學渣自愧不如清華大學是我國非常頂級的一所大學,能夠被清華大學錄取的都是各個省市的佼佼者,也是別人眼中的"學霸"。
  • 清華學霸姐妹花:學霸爸媽的助力,從孩子小學階段就開始了
    憑藉一張「最牛學習計劃表」,清華學霸姐妹花,馬冬晗、馬冬昕成為了學霸的代名詞。當年,她們的計劃表在人人網發布後,幾天的點擊量和轉發量過萬。這對姐妹花成為了莘莘學子眼中膜拜的對象,也是眾多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 學渣和學霸,拉開差距的就這5個關鍵詞,別再甩鍋給智商
    學霸不是一蹴而就,學渣和學霸的學習態度和習慣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都是智商的鍋?學渣和學霸的差距一般在這一年悄悄拉開。5個關鍵詞拉開差距,你家娃差在哪?學霸智商不一定高得出奇,智商出眾的孩子並非都能成為人上人,你家娃只和學霸差這5個關鍵詞,5個關鍵詞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成績差別急著甩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孩子最終會發現:做學霸並不難。
  • 22歲女生成哈佛學霸,自曝「養成日記」:智商從來不是差距
    須知能考進哈佛大學的學生,無一不是人們眼中的「學霸」,而Sienna Santer能在這些人中脫穎而出,屹立在金字塔頂端,著實難以想像。事實上,這個22歲的女孩在初入哈佛大學的時候,也和其他學生一樣感到迷茫和精神狀態不佳,為了消除這種現象,她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時間規劃表。每天早上7點,伴隨著鬧鐘的響聲,Sienna Santer睜開雙眼,這時候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拿起手機,但她沒有這樣做,而是「賴床」一小會,放空自己,讓大腦清醒後她才拿手機看消息,避免沉迷於手機而忘記時間。
  • 清華姐妹花,姐姐699分、妹妹704分,學霸經驗:假期是用來反超的
    大家身邊有沒有雙胞胎,我以前上中學的時候,也遇到過一對雙胞胎,是一對兄弟,哥哥學習非常好,但是弟弟的學習卻非常差,我們當時都開玩笑說,哥哥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把弟弟的營養都吃掉了,所以弟弟的智商不高。當然這種結論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雙胞胎成績都好的也是有的,比如清華中就有一對學霸姐妹花,她們考入清華的高考成績真是讓很多人仰望,姐姐焦宇晨699分,妹妹焦宇曉704分。
  • 704分和699分的雙胞胎學霸:成績的差距,不是靠"智商"拉開的
    焦宇晨、焦宇曉,高中就讀於東營一中,分別以理科704分和699分的好成績雙雙考進清華。雙胞胎姐妹學習都這麼好,很多人覺得這應該歸因於「遺傳」和「智商」,這兩姐妹應該就是「天生的學霸」。不同的學生在智力方面必然會有一定的差距,但這種差距實際上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大。
  • 智商高才能考上北大?北大學霸:考上北大,和智商沒半毛錢關係!
    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能考上北大,就是學習的最終目標,但是因為大多數的孩子都考不上北大,所以在家長來看,只有那些智商非常高的學生才能夠考上北大,但是能不能考上北大真的和智商有關係嗎
  • 「學渣」和「學霸」的真實差距,不在於智商,老師:家長別不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渣」和「學霸」這兩個詞成了我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而學霸作為尖子生的代名詞,自然是全身充滿了主角光環,但學渣作為差生的代名詞,難免會被作為負面教材,例如:你可別跟某家的學渣天天在一起玩,要多和學霸交朋友。在一些人的眼中,學渣不但會帶壞自家孩子,也根本不是學習這塊料,換句話說,他們認為學渣智商不如學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