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教材
教材是連接教師與學生的橋梁,因此我會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我所說課的內容選自人民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第4課,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繼上節課《認識抽象畫》之後,進一步引導學生用點、甩、滴、灑等手段創作抽象畫作品。通過本節課學習,讓學生認識到不一樣的藝術創作方法,體驗創作抽象畫帶來的奔放、自由、歡樂的藝術創作過程,學會用線條粗細、緩急,色彩的組合疊加等形式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情緒。
二、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已有的思維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我授課的重要依據。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造型能力,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大膽地、自由地表現他們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經過上節課《認識抽象畫》之後,學生初步了解了抽象畫,但是動手能力比較欠缺。所以我會將看看、畫畫、做做、玩玩融為一體,強調體驗和遊戲性,豐富學生的感受。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新課標的理念,我確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感知抽象形式語言和創作方法,理解抽象藝術作品內涵,並嘗試運用各種表現方法創作抽象繪畫作品。
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抽象畫,並進行實驗性的繪畫,運用甩、吹、灑、點等方法進行創作,增強觀察及表現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悟抽象畫的美,領悟不同藝術形式作品的魅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本課的現有知識,我的教學重難點確立如下:
重點:正確認識抽象畫的藝術形式,理解抽象形式語言,能用點、線、色彩組織畫面,結合多種表現方法創作一幅抽象畫作品。
難點:能用抽象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創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畫。
五、說教法、學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踐行新課標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我將採用演示法、討論法和示範教學法,從而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的準備:多媒體課件、基本的繪畫工具等。
七、說教學過程
皮亞傑曾說:「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所以針對學生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環節一:遊戲互動,導入新課
課堂伊始,我會引導學生在A4紙上任選顏色隨意地將顏色潑、滴、甩、灑在紙面上,並提問學生通過不同方式表現出來的每種顏色看上去有什麼感覺?學生觀察不難得出,滴流的紅色有爆炸和恐怖的感覺、黑色的點有緊張的感覺;流動的藍色線條看上去很優美。從而導入課題《學畫抽象畫》。
通過這種演示互動提問的導入方式,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理並引起他們的探索欲望。
環節二:觀察畫作,總結方法
我將出示波洛克《藍棒NO.11》的繪畫作品,並提問學生看到了什麼內容?作品帶來了怎樣的直觀感受?學生在觀察後回答,我將進行總結這幅畫主要內容是由點、線、面、色的組合疊加構成,給人的感覺是震撼、爆炸、驚訝、煙火、動感。線條眼花繚亂,色彩飽滿明快,相互交織輝映,畫面充滿了無拘無束的活力和舞動的美感。
隨後繼續引導學生猜測作者的創作技法,通過學生們的猜測,我將進行補充並總結:畫面運用了滴、甩、灑的方式,也用了畫筆或木棒蘸顏料進行印製或繪製。
然後我會出示幾幅抽象畫作品的局部,並讓學生觀察這些點、線有著什麼樣的變化?由於此環節學生難以理解,所以我將設置小組討論的方式,在討論過程中我會加以巡視指導。學生經過對比分析觀察後,我會進行總結:畫面上的點、線是用甩、吹、灑、點等方法進行創作,配合畫筆等進行表現,在一幅畫面中,線條是有粗細變化的,不同的顏色畫面質感也不同,造成了變化的美。
緊接著組織學生模仿這些點、線繪製的方法,體驗一下點、線的遊戲。
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來掌握繪畫的方法,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使學生的思維之間發生碰撞,激發更多的探究性思考,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環節三:示範抽象畫,學生實踐
我將示範抽象畫方法及步驟,演示如何用甩、吹、灑、點等方法進行創作,然後根據自己的想像添畫成各種形象。
接下來便請學生大膽創新,引導參考課中的點、線組合圖例,用甩、吹、灑、點等方法創作一幅富有動感的抽象畫。
這一過程體現了美術課程重視對學生個性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並且能夠提高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在此期間我會巡視指導,引導學生注意表現方式多樣,點、線組合富有美感。
環節四:作品展覽,交流評議
我會請學生將作品展示出來,組成作品展,並請他們介紹自己的作品,同時請其他學生從畫面內容、色彩、技法等角度欣賞交流,並和學生一起拍照留念。
這一環節體現了新課標中教學評價對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的方式能夠檢驗本節課的教學成果;激發學生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幫助我總結反思,改進教學。
環節五:課堂總結,開放作業
課程最後,我會請學生主動匯報本堂課的收穫和體會,總結本課知識框架並進行情感升華,讓學生理解不同風格的藝術,提高審美能力和藝術感知能力。
總結本節課收穫之後,我會趁熱打鐵請學生課下搜集著名的抽象畫作品,下節課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分享。
這一環節請學生主動分享收穫,從學生的角度檢驗本堂課的教學設置和教學效果,真正踐行「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時刻以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反饋為標準來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探究更貼合學生學段的教學方法。最後的搜集資料的作業是為了讓學生以課堂為中心進行知識的延伸拓展,使美術課堂與課外,美術知識與其他知識形成溝通,進一步體會美術和生活的緊密聯繫。
八、說板書設計
為充分體現課程內容,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我的板書清晰、直觀、明了,重難點突出: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