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推出雲書展,是中國願與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體現;廣泛邀約外國出版單位參展,是中國對世界人民友好的表示;全國出版單位積極籌備,是出版發展繁榮基礎上的具體行動
◆藉助「網際網路+雲平臺」,本屆BIBF雲書展提供全天候網上推介、貿易對接、在線洽談等服務,中外出版機構可足不出戶展示精品圖書、商談版權貿易
創辦34年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今年首次移師線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新挑戰和國際出版業發展新趨勢,中外出版人積極應對、主動作為,力求合力將本屆BIBF打造為集版權貿易、出版展示、文化交流、專業研討和閱讀推廣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國際文化「雲」上交流盛宴。
「隔空」對話搭建平臺
「疫情之下,展會調整為網上舉辦,而不是間斷,是中國願意和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積極態度的具體體現;廣泛邀約外國出版單位參展,是中國對世界人民友好的表示;全國出版單位積極主動籌備,也是出版發展繁榮基礎上的行動。」山西省委宣傳部出版處副處長姜鵬輝表示。
「本屆BIBF從線下搬到『雲』上,體現了出版業『從危機中尋新機』的精神。」五洲傳播出版社國際合作部主任姜珊介紹說,和往年線下書展相比,該社今年的總體參展思路沒有變,仍然堅持通過多種語言圖書講好中國故事,同時積極搭建版權貿易平臺,助力中國出版界的版權貿易和國際合作。
疫情阻斷了航班,但阻斷不了文化交流和友情交融。姜珊談道,五洲社的合作夥伴分布在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大家守望相助,始終沒有停止互相交流與合作。在五洲社的邀請下,20多個國家的40多家出版機構進駐本屆BIBF雲平臺,並紛紛為中國出版界的創新和用心點讚。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國際部主任沈利娜談道,BIBF是國際版權洽談盛會,該社將一如既往,以版權貿易為主,同時配合形式多樣的線上直播活動,將重點推介圖書向全球合作夥伴詳細介紹,尋求更多更優質的合作方。
相比往年面對面的近距離溝通,今年的BIBF更多以線上「隔空」對話的方式呈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國際合作與出版部主任助理張冰潔介紹說,面對5G移動互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該社將把握新機遇,積極整合作者資源、讀者資源、渠道資源、媒體資源等,大力開展學術交流、文化交流,把更多優質圖書通過線上平臺分享給國內外讀者,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編室仝星介紹說,三聯書店將充分利用BIBF平臺,拓寬版權貿易渠道,展現出版著作闡釋傳統文化、表達中國道路的主題思路。
溝通協調有條不紊
藉助「網際網路+雲平臺」,本屆BIBF雲書展提供全天候網上推介、貿易對接、在線洽談等服務,讓中外出版機構足不出戶展示精品圖書、商談版權貿易。此舉得到了國內外業者的高度認可。
「我非常期待體驗雲書展的在線版權貿易平臺,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將積極準備材料線上參展。」世界出版50強俄羅斯埃克斯摩出版集團(Eksmo)高級版權經理娜塔莉亞(Natalia Povela)談道。英國資深出版顧問安德魯·夏普(Andrew Sharp)表示:「我相信Rights Link版權平臺和雲書展將會取得成功!」
「首次體驗了BIBF的版權快訊服務,發現我們的圖書在半天內能迅速觸達大量中國專業版權人士,這真是太棒了!」英國版權代理Rights Solution經理艾比·曼(Aby Mann)表示。
沈利娜介紹說,中少總社積極籌備,重新製作重點版貿圖書書目進行上傳,同時由版權經理負責上傳重點圖書詳細信息。「在視頻形式的圖書展示方面,外方運用得比較成熟,我們可以學習並嘗試。此外,我們正積極地與外方註冊展商聯繫,並約他們進行視頻會議,介紹我社圖書產品。」
仝星介紹了三聯書店本屆BIBF的籌備情況:積極約見境外出版方,鞏固舊交、結識新友;充分利用平臺資源聚合、公開的優勢,加強與合作方的聯繫,並加強與新合作方的交流。做好社內宣傳工作,打通編輯在線找書、洽談的通道,並做好組織、協調、翻譯等服務工作。以本次書展為契機,使書展效應常態化,充分利用BIBF平臺信息發布、傳遞的功能,使其成為日常工作的交流平臺。
張冰潔談道,一方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積極籌劃,已舉辦了數次項目研討視頻會議,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和相關圖書的作者、譯者代表,就學術著作的翻譯與海外傳播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取得了豐碩成果。另一方面,該社積極策劃推介契合時事熱點、世界讀者感興趣的選題,並不斷拓展線上業務,利用在線營銷、線上活動等方式進行宣傳推廣。
五洲社策劃了一系列圖書分享會、詩歌朗誦、譯者對話等活動,通過BIBF直播間的形式和海內外讀者、同行互動。「我相信,永不落幕的BIBF將開啟新歷史、新篇章,時空的界限在這裡打破,文化交流的『雲』上新絲路在此築起。」姜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