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小刀的供稿,小刀在遊戲行業工作,
這是他的微博。
看到一篇帖子,
說的是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被老師的流水化教育方式改造,漸漸失去很多寶貴品質,很痛心。為此,我從自己的角度對教育行業做了一個思考,思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1、 它是跨平臺的,多端合一的
陳先生在出差的時候收到一條遊戲推送信息,原來是他的孩子在平板上玩一個闖關遊戲,闖了好幾次都沒過關,只好發送求助信息給陳先生,讓爸爸幫自己過關。OK,陳先生剛好覺得應該放鬆一下,也應該抓住這個在孩子面前表現的機會,於是接受了這個求助,服務端直接把孩子的遊戲數據讀取給陳先生,讓陳先生在自己的手機上直接與孩子處於同一水平開始闖關。這只是遊戲裡面的一個求助功能設想,在智能機普及的今天,這種多平臺,多客戶端互通互聯的趨勢將不可阻擋,實現上述的隨時隨地平行遊戲、平行溝通的情景不是難事。
2、 它是虛擬實境平行遊戲
是的,它已經突破了虛擬的限制,相當一部分的遊戲內容都是在現實中進行。吳老師登陸遊戲,發布了一個任務,要求他的學生周末到養老院慰問老人一次,完成任務的標準就是一張與養老院老人的籤名合影照。學生把照片提交後經老師的審核通過就算完成了任務。老師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質量分別給他們相應獎勵,這些獎勵將帶給孩子相應屬性的成長。遊戲規則可以完全交給老師制定,如果老師覺得麻煩或者沒有靈感的話,也可以採用遊戲設計者提供的任務模板。順帶說一下,遊戲設計者可以設計出特有意思的任務模板作為增值服務賣給老師。在裡面,所有的任務都必須讓現實參與進來,當然,也不能完全是在現實中進行,是虛擬和現實既有平行又有交錯的靈活展現。它致力於讓孩子脫離虛擬遊戲的吸引,回到現實中尋找現實中的樂趣,從根本上改善孩子的遊戲行為,並給社會帶來積極的推動。
3、 它是集創新、學習、娛樂於一體的平臺
在裡面,孩子們可以隨意而為,可以隨便塗鴉,將自己的作品分享給好友,讓他們評分。也可以建造出一個生態城市作為作業交給老師,還可以讀世界名著,如果讀到高興處還可以為它畫幅插圖,寫上批註,與好友共享,沒準還可以出版。說到學習,基礎知識的傳授必須在課堂上進行,在遊戲裡面,孩子們就學習到的內容找到擴展性知識,如有不解,可以隨時請教老師、同學或者家長。其他同學幫助你回答問題還會得到相應的虛擬報酬或者是稱號。如果對正兒八經的學習覺得累了,就想簡單的玩玩遊戲放鬆一下,那就在裡面隨便找找,什麼敏捷類、益智類、動作類遊戲都應有盡有,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叫上同學一起玩。不過,玩的時間過長的話會被家長和老師發現哦。
4、 它有著完美的內部激勵機制
老師在裡面充當著NPC角色,每個老師每學期都會領到一筆固定的榮譽點資源,然後用這些榮譽點獎勵給完成了任務的學生們。學生呢,用得到的榮譽點去消費一些增值服務;家長呢,如果見到學校管理不錯,某些教師的教育理念深合己意,可以選擇購買榮譽點捐贈給學校,再由學校分配給教師,家長自己也可以用這些榮譽點來發布遊戲任務讓孩子完成。學校可以通過自己掌握的榮譽點的分配來獎勵給傑出教師,也可以直接用來發布任務號召師生們攻克它,如此形成一個完美的內部循環。
5、 它是封閉、真實的教育社區
在裡面,所有的玩家都來自於當地的學校,來自於當地的家庭,他們可以在現實中迅速結識。這裡沒有外來的人,這是一個封閉的社區,每個玩家的帳號都通過學校統一分配。這是一個真實的社區,在裡面,誰是誰的學生,誰在讀幾年級,誰的家長又是誰都一目了然。這是一個教育社區,大家圍繞著教育的主題展開社交,展開遊戲。
6、 它是綠色活動的倡導基地
李先生管理者一個愛心組織,他希望與學校配合搞一次衣服書籍捐贈活動。為此,他組織團隊開發出一個捐助頁面可以內接入教育遊戲平臺。然後學生們選擇自己幫助的對象進行捐贈,捐贈了誰以及的物品在頁面上均實時反映。學校可以進行一次配合,對捐贈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榮譽點獎勵。看起來怎麼樣,活動的環節透明、公開,還充滿互動!因為該平臺是一個封閉真實的校園社區,所以它會對一些綠色宣傳活動具有特別的吸引力,比如倡導環保,比如愛護動物,這些組織可能設計一些遊戲任務讓學生去做,讓活動的目的在遊戲中達成,活動各方都喜聞樂見。
7、 它是全新教育模式的嘗試
基於遊戲機制的健全,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已有的資源,設計出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任務讓學生執行,並實時跟蹤學生的進展,同時家長也能對學生的狀態有一個直觀的了解,比較放心的讓孩子接受其教育。遊戲設計師遇到可行的教育方案也可以內置進系統中加以普及。如此,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很容易脫穎而出,在這裡,讓應試教育漸行漸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