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興老街兩處修繕好的「過塘行」一處精緻一處大氣

2020-12-22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8月20日訊 杭州濱江區的西興鎮,在你眼中也許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平凡小鎮,可是你知道麼,在古代,這個錢塘江南岸的小鎮卻是名噪一時的交通樞紐,更是商賈聚集的富庶之地。

  如今,西興老街的一處處歷史建築通過歷史建築保護修繕工程,正逐步恢復昔日的建築風貌。日前,經杭州市、區兩級歷保部門的共同努力,街內的楊宅、俞任元過塘行兩處建築保護修繕項目正式完工。

  踏著腳下的青石板,走進兩幢獨具江南水鄉韻味的老宅,被周圍高樓大廈圍繞的老街仿若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遺世而瀟灑地存在著。

  兩處過塘行老宅

  一處精緻一處大氣

  西興老街,以官河為界,分為上大街和下大街。被老房子夾在中間的老街,為上大街。官河對岸的(也即現在的官河路),叫下大街。

  位於上大街上的楊宅,為兩進式磚木結構的傳統民居。走進老宅,踏上院落裡的青石板,環顧四周,江南韻味的精緻撲面而來。院落至今保持得很完整,前院與後院以一道磚牆分隔,牆基、石門框、地面均以石板鋪砌。老宅子南北各有一扇大門,南門規模較大,北門兩扇大木門上還保存著原配的門鬥。老宅的精緻體現在許多細節上——屋內的木門上有精緻的人物浮雕,分別刻有「漁、樵、耕、讀」的故事,人物造型、動作栩栩如生。抬頭一看,還能看見保存完整雕刻著精美花紋的牛腿和門龍。

  「前些年還經常有人上門來收呢,我們捨不得。」91歲的湯子梅和98歲的老伴,1948年搬進這幢老宅,一開始是租,後來就買下了。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的老人說,這房子具體有多少年歲,自己也說不上來,約摸算一算,起碼也有200多年了。

  從楊宅的北門出來,跨過官河,沿著官河路走,斜對岸就是俞任元過塘行老宅。

  和楊宅的小而精緻相比,俞任元過塘行老宅就要大氣許多,不過,因為經過多次翻修,在建築細節的保留就沒有楊宅那麼完整,現在看起來,房子在清代的風格中還混雜著不少民國風。

  俞任元過塘行始建於清末,從一扇雙開的木門進去,院落分為平屋、正房,院內石板鋪地,開闊平整,青瓦蓋頂,屏風山牆。沿官河路的立面的窗戶很有特色,外面的窗戶是西式門套,窗楣上凸雕,青石板窗臺,窗臺下有西式圖案。

  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西興老街,這兩處老宅都保存較為完整,也頗具有代表性,楊宅更為精緻,而俞任元過塘行則更為大氣。這次的保護修繕,整修了建築外部雜亂管線、檢修加固了牆面屋面與木結構,同時更新改造了水電管線、增設了消防設施,並實行了白蟻防治等一系列工作,在較好地恢復原建築風貌的前提下,提升了房屋安全性。

  俞任元過塘行

  以前口碑極佳

  兩處老宅各有韻味,不過它們卻有一處共通之處,老底子,它們都被統一稱呼為「過塘行」。

  什麼是「過塘行」?這是古時一種特殊行業,一般開設於水陸碼頭、交通要道,門面不大,一兩層門面,主要起到貨物中轉的作用,放到現在,用時髦的話講就是「物流中心」。

  既然「過塘行」都是開在交通要道處,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古時的西興鎮。在那個沒有飛機火車的年代,水路就是高速公路,作為浙東運河起點的西興,自然是水陸要衝。南北的客商、東西的貨物在這裡集中中轉,通過水路,富裕的蕭紹平原上的物產,得以源源不斷北上。俞任元過塘行大門外的官河岸邊,至今還保存著當年小船靠岸的埠頭。

  「現在的古塘路其實就是舊時的海塘,以前,古塘路以北就是錢塘江。老底子咱們鎮上最繁華的時候,這老街上一排門面過半都是過塘行,據說最多的時候有70多家。」71歲的俞嶽軍還住在俞任元過塘行老宅裡。作為俞任元的第九代後人,俞嶽軍說,佔地近1畝的俞任元過塘行在當年也算是大戶人家了。俞任元過塘行就是當年祖宗的家業,一直到俞嶽軍的父輩,還經營著過塘行的生意。過塘行的故事,就是聽父輩們口口相傳下來的。

  與其他過塘行一樣,這裡既開店販賣貨物,也兼顧倉儲貨運。俞任元過塘行最初多是運山貨,蕭山、諸暨的茶葉、山核桃、黃紙搭上小船走浙東運河運到西興的過塘行,在這裡中轉後再換大船運往北方。等到俞嶽軍父親這一輩,主要運送的貨物變成了食鹽。「那時候已經有浙贛鐵路,江西缺鹽,紹興的食鹽到西興中轉,再通過鐵路運到江西。」俞嶽軍說,運送貨物難免會有損耗,那時候俞家的過塘行損耗率很低,口碑就傳開了:「找父親來運鹽的越來越多。」

  「西興街、桐油地」

  當年富得地磚上刷桐油

  64歲的曹雪榮是土生土長的西興人。他說,直到現在西興鎮還流傳這樣一句口頭禪:「西興街桐油地」。說的是當年西興鎮的富裕繁華,桐油都塗到地磚上去了,地變得十分光亮,富足程度可見一斑。

  據《西興鎮志》載:自清末至民國時期,西興共有過塘行72爿(量詞,音同「盤」)半,挑夫、船夫、轎夫、牛車夫等從業人員達千人,成為名震江南的貨物集散中心。西興碼頭上,各路船隻排起的隊伍長達千餘尺,首尾相接,起航靠埠,上客卸貨,晝夜不歇,一派繁忙景象。運河裡舟來纖往,吆喝聲此起彼落,儼然一卷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當年的西興鎮上雖然有幾十家過塘行,可各自經營的貨物卻各不相同,有運送酒類的、有運送魚苗的、有運送乾貨的等等。」俞嶽軍說,之所以這麼分類也是有講究的,因為過塘行不僅提供運輸,還有倉儲,各地運來的貨物不少要在過塘行裡放上幾天再轉運,這樣如果既運乾貨又運海鮮,就容易串味,導致貨物受損變質。當然,要是某家過塘行給客商服務得好,客商還會介紹同行給這家過塘行。久而久之各家都有了自己專營的貨物,這樣操作還能避免同行之間的惡意競爭。

  那時的西興,過塘行遍布。因為往來的客商繁多,為客商提供住宿飲食的旅館、飯店同樣比比皆是,可謂舟車輻輳,萬商雲集。

  「要說富裕絕對是西興富,可要說出狀元當官的,那還是隔壁的長河多呀。那時的西興找工作太方便了。」俞嶽軍打趣,也就因為這樣,去上學念書的人特別少,只要有力氣,在鎮上就能找到活幹。

  「記得小時候一大早,我還躺在被窩裡呢,就聽到窗外挑夫們在划拳了。那時候他們按照划拳的輸贏來排順序接活,這樣就避免了爭搶。」俞嶽軍說,隨著江沙堆積,錢塘江岸線不停在變。像老早以前,濱江區政府一帶都是錢塘江,但後來沙子堆積,逐漸就變成了陸地。從西興鎮的過塘行再挑貨物到江邊的大船上還是得走好一段路的。所以,當年做挑夫很吃香。

  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公路、鐵路逐漸發展起來,貨物運輸更多的依賴於更快更方便的公路鐵路運輸,曾經作為交通樞紐的西興鎮日漸沒落,來往的船隻越來越少。

  隨著歲月的流逝,西興老街的繁華,漸漸只存於老人「深深的腦海裡」。

相關焦點

  • 陳於曉:雨一落,西興老街遠了
    流水小橋,枕水人家,白牆黛瓦,槳聲欸乃,這是經典水鄉的寫照,自然,西興老街也不例外。但舊時西興老街的模樣,如今也許只有想像了。現存的西興老街保護區,長約1000米,百分之八十是清末民初的建築。老街近年來已經進行過保護和修繕,看上去非常地整潔美觀。但在老街上穿行,已經聽不到鼎沸的人聲了。據說,住在這些老房子裡的,有不少是外來打工者。但因為有人居住著,老街便依然有著勃勃的生機。
  • 杭州西興老街 在保護中尋求發展之路
    晚清長河先賢來又山的詩《西興夜航船》,對此有惟妙惟肖的描繪:上船下船西陵渡,前纖後纖官道路;子夜人家寂靜時,大叫一聲靠塘去。丁思鍇 供圖因為晚上也有很多貨物要在「過塘行」卸貨,燈籠必不可少。時間一長,便發展成了著名的西興燈籠。
  • 重修西興老街 古鎮煙火依舊
    以前我們家,在西興老街排第三,很多人在這塊牌匾下面,喝過茶、談過事,我們祖輩在這裡,住了100多年了。」  孫勝強現在住的房子,叫「孫宅」,前後兩進房,門口還矗立著一塊有杭州市人民政府落款的石碑,表示10年前市政府就認定,這幢房子系「杭州市歷史建築」。  這樣有年份、有價值的建築,在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西興老街很常見——幾乎移步之間,就可以觸摸到被歲月打磨過的古蹟。
  • 濱江:重修西興老街 古鎮煙火依舊
    以前我們家,在西興老街排第三,很多人在這塊牌匾下面,喝過茶、談過事,我們祖輩在這裡,住了100多年了。」  孫勝強現在住的房子,叫「孫宅」,前後兩進房,門口還矗立著一塊有杭州市人民政府落款的石碑,表示10年前市政府就認定,這幢房子系「杭州市歷史建築」。  這樣有年份、有價值的建築,在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西興老街很常見——幾乎移步之間,就可以觸摸到被歲月打磨過的古蹟。
  • 西興燈籠
    西陵古渡邊的這一出君臣別離,比起荊軻刺秦前的易水之別,還多了幾分悲壯高亢。西興水陸交通便利,設渡置驛後,成了商旅重鎮。據說西興鼎盛時期,商販雲集,坊肆櫛比,不過二裡長的老街,就有七十二爿半過塘行。塘是堤岸,過塘行是建在水陸碼頭附近承辦貨物過塘的商行。晚清來又山詩曰:"上船下船西陵渡,前纖後纖官道路。子夜人家寂靜時,大叫一聲'靠塘去'!"可見當時西興過塘行是日夜營業的。
  • 杭州這條小眾老街,「達康書記」跟他有點關係……
    小蓮聽說,有這麼一個地方既小眾休閒,又能感受千年古韻,同時還是一條清廉文化教育專線,它就是——位於杭州市濱江區的西興老街。很少有人知道,在高新企業林立的錢塘江南岸,還有一個保存完整的古鎮和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 西興老街:浙東唐詩之路起點
    西興老街:浙東唐詩之路起點。西興老街一、吳越爭霸西陵渡 西施梳妝古莊亭「煙波盡處一點白,應是西陵古驛臺。知在臺邊望不見,暮潮空送渡船回。」越國和吳國交戰,越國為了抗擊吳國,在西興老街附近的白馬湖、湘湖訓練水陸兩軍。後來,越國戰敗,選取了美女進吳宮,相傳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曾經在西興的一個亭子裡梳妝打扮。這個亭子名叫莊亭,上面有一副對聯。「黃金只合鑄西施,若論破吳功第一」。
  • 隱藏在城市中的西興老街,這裡是京杭古運河的源頭
    ——《天堂電影院》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600,閱讀約4分鐘近年來,發掘、保護老街歷史文化,寫好老街改造提升的文章,已經成為一種愈演愈烈的發展趨勢,如在西塘、烏鎮、安昌等地,老街的水鄉文化已經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旅遊景點
  • 打卡遊戲歡樂多,「花城濱·河湖趣味徒步賽」在濱江西興老街舉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王海韜 朱瑾 朱樂陶11月初的杭州一掃前幾日的涼意,晴空萬裡。今日(11月2日)的西興古鎮歷史街區也一改往日的寧靜,顯得生機勃勃。古韻街區趣味徒步,打卡遊戲歡樂多本屆徒步賽也本著「古」的風格,結合官河沿岸西興老街歷史街區的幾個重要節點——在過塘行碼頭專題陳列館、家訓館、屋子橋、莊亭等處設立打卡點,通過玩小遊戲和互動活動,蓋章打卡通過。
  • 黃桷埡老街開街在即 30餘處老建築古韻重現
    位於南岸南山的黃桷埡老街修繕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這條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文化街區儘管還沒正式開放,部分商業也尚不成熟,但一處處復原的老建築,一棟棟煥發新生的珍貴歷史遺蹟照樣吸引著市民爭相打卡。但原老街基礎設施落後、房屋年久失修,2016年,南岸區委區政府決定籌資對老街進行全面修繕修復,堅持大保護、不搞大拆建,充分尊重歷史文化、保護歷史文化、發掘歷史文 化、弘揚歷史文化。至2017年上半年,就完成了老街地下管網改造,實現了雨汙分流和地上管線下地。
  • 留存江南小鎮風味西興老街要保護成特色歷史街區
    錢江南岸離休博園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有名的老街,名為西興老街。在這裡休閒你可以體味一下清末民初江南水鄉小鎮特色。市規劃局昨天透露,市政府已正式批覆《杭州市西興老街歷史街區保護規劃》。  西興老街規劃範圍東起規劃西陵路,西至鐵陵關路,南起規劃青年路,北至古塘路(以道路中心線為界),面積為0.2422平方公裡。
  • 觀瀾老街再添一處公共停車場
    「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將得到進一步地解決,8月3日,觀瀾街道新瀾社區三棟屋公共停車場工程順利完工,這是繼2016年2月翠瀾居委會旁公共停車場投入使用後,觀瀾街道在老街片區修建的又一處惠民工程。&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觀瀾老街再添一處公共停車場&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龍華區觀瀾老街片區「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將得到進一步地解決,8月3日,觀瀾街道新瀾社區三棟屋公共停車場工程順利完工
  • 重慶黃桷埡老街國慶開街:一棟一景沿坡而上 夜景燈飾呈國畫意境
    國慶期間,這裡多處老屋內,設置了復古的書畫展和攝影展,其中,一些絕版而泛黃的重慶老報紙,將把你的思緒帶回從前。在老街的中心,你還會興奮的發現,塗山窯展也來到這裡。南山上的瓷器文化逐漸甦醒,塗山窯的存在是向人們證明,數百年前,這裡曾有一段精緻而優雅的光輝歲月。
  • 宋希濂公館多處牆體開裂 最快9月份進行修繕
    冷蓉琴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個項目離宋希濂公館只有3.8米,打地基時,把公館震成了「樓裂裂」,地基下沉,牆體多處開裂。「這樣的房子,住得讓人心慌,希望有關部門早點來修繕。」老人說。  昨天,南京市秦淮區老舊房屋出新辦公室主任陳磊介紹說,宋希濂公館的修繕方案剛獲得南京市住建委通過,預計最快9月份進行修繕。
  • 濟寧又一未來網紅打卡處招商!濟州老街招商會現場籤約多個項目
    6日,由山東鴻順控股集團舉辦的濟州老街招商會在濟寧太白湖新區濟州老街西廣場隆重啟幕,現場對濟州老街項目進行推介,並舉行了籤約儀式,這裡將打造成全國全省知名夜經濟特色示範街,成為「網紅打卡處,夜遊示範街、城市新地標、市民會客廳。
  • 百年海口騎樓老街,歲月中沉澱雅致,最古老一處有600年歷史
    一次說走就走的海南之行,其實最初和同學商量是去三亞玩幾天,直到網上看了飛三亞的機票沒有到海口的便宜,於是2個人又商量不如把機票買到落地海口的。而真正對海口的嚮往,有點模糊看什麼,印象中有個海口騎樓老街和馮小剛影視基地,總之去看看這2個地方就可以了。
  • 一處景牆,一處風景!看設計師是如果玩轉景牆設計的
    設計中景牆也起到重要的角色, 位置,應用素材,設計樣式, 都是景牆設計特點,駐足停留, 一處景牆,一處風景。
  • 黃桷埡老街建築修繕中的「工匠精神」
    時光深處,每一棟建築背後都承載著某位歷史人物往昔的風採圖|秦蒸為此南岸給黃桷埡老街的保護方案定下一個調子:堅持對歷史負責充分尊重歷史文化為了修復老街建築修繕團隊實地探訪拜訪老住戶圖|秦蒸這是一份努力保護老街文脈的初心與情懷這種情懷溫暖又綿長是一種對老街的懷念而這份初心與情懷也對修繕團隊提出了極大挑戰:
  • 蘇州這處鮮為人知的「寶藏」園林修繕一新,今後可以來這裡體驗古城蘇式生活
    而在蘇州姑蘇區道前街32號街坊就有一處「寶藏」園林,這座園林在修繕後煥發出勃勃生機。桃園桃園修繕一新正式通過竣工驗收10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道前街32號街坊,探訪桃園的嶄新容顏盛家浜是一條不算寬敞的小巷,東出遊馬坡巷,西出剪金橋巷,巷長158米,桃園就坐落在這裡。甫一轉入巷子口,就能看見不遠處的牆上寫著「古巷新韻」四個大字。走近前去,只見8號的門牌前立著一塊石碑,標明桃園文保單位的身份。步入園中,始覺天地洞開。左手邊有一方水塘,岸邊假山石上立著一處亭子,而幾扇拱門後隱藏著更為美妙的景觀。曲徑通幽,移步換景,草木蔥鬱,蟲鳴鳥啼聲不絕於耳,一派秋日的美好景色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