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孕期,孕媽的體重是不斷增長的,這是因為肚子裡的寶寶在不斷地長大。很多孕媽們都會疑惑,孕期體重增加,有的人長了30多斤,孩子生下來才6斤,那麼剩下的體重都跑哪去了呢?
孕期增長的體重,都到哪裡去了?
01 胎兒、胎盤及羊水
絕大多數的胎兒剛出生的體重在6-8斤之間,足月的胎盤的重量是新生兒體重的六分之一,也就是1-1.5斤之間。正常情況下,羊水的重量是2斤左右。這樣算下來,胎兒、胎盤以及羊水的重量加在一起差不多是12斤。
02 孕婦的體液
在懷孕以後,孕婦的血液和體液都會比之前要多,血液差不多增加3斤,體液大約是2斤,這樣總共加起來就是5斤。因為孕婦的血液增加了,但是鐵的含量沒有增加,所以很多孕婦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
03 孕婦的脂肪、蛋白質的儲存
除了上邊提到的幾項,其餘的那些體重就是長在孕婦身上了,其中包括脂肪、蛋白質、肌肉等等,比如孕媽的胸部也會在孕期變大。那麼剩下的,可能會長在孕媽的腰部、臀部等地方,變成脂肪堆積在孕媽的身上了。
整個孕期,標準體重是多少?
其實孕期長多少斤才算正常,這因人而異。雖說每位孕婦的體重都會增長,但也是有標準的。最理想的體重增長是在:
孕早期(懷孕3個月以內)增加2公斤;
中期(懷孕3-6個月)以及末期(懷孕7-9個月)各增加5公斤,前後共12公斤。
這樣算下來孕婦整個孕期的體重增長在12公斤左右為宜。當然了,具體的還要參考孕婦孕前的體重,有一個指標是BMI,就是用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這樣一算,孕媽媽心裡就清楚那些體重都長到哪裡了。
影響胎兒生長發育的因素
01 胎兒因素
常見的就是雙胞胎或者多胞胎,寶寶的體重會明顯低於單胎寶寶,只要寶寶發育健康,偏小一些是正常的。另外,胎寶寶基因或染色體異常、先天發育異常時,由於自身無法良好的吸收營養,也常常會偏小一些。
且研究證實,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瘦素等調節胎寶寶生長的物質在臍血中降低,也可能會影響胎寶寶內分泌和代謝。
02 胎盤、臍帶因素
胎盤介於胎寶寶和母體之間,是維持胎寶寶宮內生長發育的重要器官。因此,如果胎盤功能不好或者病變,都可能導致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血供不足。
03 孕婦因素
營養因素方面,孕媽偏食、劇烈孕吐,以及攝入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不足,都對胎寶寶有一定影響。
如果孕媽攝入的營養充分,那麼就能為胎兒打下堅實的身體基礎,出生後自然身體倍兒棒,少生病也長得快。如果孕媽攝入營養過少,反倒會導致胎兒發育後續乏力。
最後,提醒各位孕媽媽:
在懷孕之後變胖是非常常見的事情,但是體重增長也有一個度,孕媽媽不要一味的大補而放任自己的體重。在孕期飲食這一方面要有所節制,以清淡均衡營養為主。
適量的做一些運動,有助於胎兒的發育和控制體重,最主要的是也有利於分娩。但是千萬不要盲目的追求運動量,大一些劇烈的運動很容易會傷害到肚子裡的小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