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每個家庭最重視的問題,如今幾乎每個孩子都會進行學前教育,就是為了能在上小學的時候,輕鬆地趕上老師的教學任務。既然大多數的孩子都接受了提前教育,小學一年級的老師應該是最輕鬆的,為何還會有老師說一年級難教呢?真相太扎心!
一部分原因是今年年初的特殊情況,耽誤了一些孩子的教育進程,再就是因為小學教材的改版,不僅僅令學生們一時無法適應,連老師都覺得有些苦不堪言。雖然說如今的小學教材據說是很多專家的心血,可是想學好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以前的教科書裡面,拼音的學習大概在四個月到五個月,可是如今的小學教科書當中,把整個拼音的學習縮短成為了一個月。這樣的前提之下,孩子不僅僅是要接受學前教育的問題了,而且還必須把學前教育學得紮實,才能真正跟上學校的學習進度。
一個班級當中,學生的基礎總是參差不齊,各班級根本不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在入學之前把拼音牢記,因此很多老師恨不得把拼音直接塞到學生的腦袋裡。畢竟這不僅僅是學得會學不會的事情,如果學生不能快速地掌握拼音的話,所有的課程都有可能進行不下去。
教學方面僅僅是拼音方面的難題的話,老師和學生克服一下也不算什麼,可是課本裡面的課文,也明顯加深了難度。有很多三年級的文章直接放入了一年級當中,並且這些文章都是大篇幅的。上課的時候需要學生不斷指讀還必須熟讀,這更愁壞了上課的老師。
對於那些一年級的小豆包,拼音和漢字都不認識幾個,加大學習強度的話,還容易讓孩子對於學習產生逆反心理,總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太難了,還有就是才小學一年級,就已經有了看圖寫話,這讓很多孩子只能望圖興嘆。
學習的難關還沒有過去,考試的難關便到來了,如果孩子拼音學不會,漢字識字量不夠的話。他們將要面對更尷尬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考試的時候可能連卷子都讀不懂,這下你能了解為啥一年級考試的時候,有那麼多的小學生崩潰地大哭。
記得曾經一個教材的主編說過這樣的話:將來的高考當中,語文考試當中可能會有近兩成的人做不完試卷。看來這一點是真的要實現了,如果孩子從小不注重閱讀的話,可能在小學的時候就會做不完捲紙了。如此的大形勢之下,家長們還會聽一些所謂專家的話,不讓孩子去參加學前教育嗎?不讓孩子參加幼小銜接,才是給孩子增加負擔。
那麼既然有些事情已成事實,沒有進行過學前教育的孩子,該如何應對小學的學習呢?有些家長可能會選擇讓孩子去補課,但是這並不能成為挽救孩子成績的救命稻草。重要的是家長也要參與到,對孩子學習的教育當中去。
比如說如何把拼音的學習,變成一個又一個有趣兒的遊戲,家長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學,增加孩子對拼音的感興趣程度。其次就是增加孩子的閱讀量,多陪伴孩子去讀一些課外書。有的時候無論是拼音還是漢字,讀著讀著孩子就學會了。
孩子越是成績不理想,家長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的話才能不打擊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慢慢的小步伐進步,孩子總有趕上大部隊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