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客GAKER
我在抑鬱症期間,經常就有人對我這麼說:「你抑鬱什麼呀,你就是閒的,找點事情做不就好了嗎?」
當我聽到這話的時候我就特別生氣,我就回懟說這些話的人,我說:「我患上抑鬱症之前,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難道我沒幹事兒嗎?難道我比你還閒嗎?」
關於「抑鬱症是閒出來的」這一觀點,其實是一個對抑鬱症非常片面化的認識。
因為站在旁觀者的視角來觀察的時候,一個抑鬱患者的生活狀態,就是整天呆在家裡,什麼都不做。除此之外好像沒有什麼不同,所以他們認為抑鬱症就是閒的。
也是因為這樣片面化的認識,很多人也產生了一個錯誤的想法,就是認為解決抑鬱的方法就是找一些事情做。只要不閒著,抑鬱症就會自愈。
但是旁觀者根本就不知道,抑鬱症患者為什麼會呆在家裡什麼都不做,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真正的原因有這樣3點。
第一點就是因為嚴重的心境障礙,抑鬱症患者會無根據地自我否定。
不是他們不想做一些事情,即便很想做也,也會覺得自己做不了。
我當時就是這樣一個狀態,很想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就是不敢輕易去行動,甚至不敢去嘗試,因為我總覺得我做不了,這是一種嚴重的心境障礙。
第二點就是因為出現一些行為障礙,所以很多事情是沒辦法做的,所以才什麼都幹不。
比如我自己,出現嚴重的行為障礙,刷牙洗臉這些個簡單的事情對我來講都特別難,我都很難完成,難道我還能做其他的事情嗎?我當然做不了……我不閒著能怎麼辦?
第三點就是抑鬱症患者有意識的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當一個人的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無根據否定自己的時候,他會有意識的選擇不去做一些事情。因為做這些事情,會讓讓備受打擊,會再一次受害到他。
別說是抑鬱症患者,正常人也是如此。
如果讓你去做一些你沒有把握的事情,你肯定不願意,因為你做不好會感覺很丟人,所以你會和很多人一樣不願意去嘗試,這樣才能避免受到傷害。
當然是有幫助的,而且幫助很大。
因為通過做一些事情可以幫助抑鬱症患者重新建立自信,肯定自我。
但是找點事做也是有條件的。
如果抑鬱症患者出現行為障礙,你讓他找點事做,這就是非常不合理的。
如果抑鬱症患者想要找點事做,需要滿足這3個條件。
第一個條件,就是患者本身具備行動的能力。
第二個條件,就是必須要有人鼓勵,不讓讓他一個人去面對,沒人鼓勵他自己很快就會放棄。
第三個條件,要做一些可以提升自信的事,目標最好近在眼前,並且做的事情是自己熟悉的、容易操作和完成的。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講,這兩類事情不要去做。
第一類就是挑戰比較大的,比較有難度的事情不要去做。
我們會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就是認為做難度大的、具有挑戰性的事情,能夠快速鍛鍊我們的心智,提升我們的自信。
但是我們要知道,抑鬱症患者的自信是被嚴重損毀的,他們長期處於自我否定的狀態。我們的目的在於通過做一些事情來重新建立自信,肯定自我。
如果去做這些難度較高,挑戰性較強的事情,失敗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一旦失敗了,就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和自我否定感,讓自己備受打擊。
比如我那時候決定要抗拒抑鬱,肯定自我,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徒步。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是走完1000公裡。
我第一天走了不到300米就退回去,退回去之後我更加確定自己沒有能力走完1000公裡。
後來我的目標改為走完1公裡,這就很容易完成了。最終我用3個多月走完了1000公裡。
所以,從簡單的事情開始做,不要一下子做太難的事情。
第二類就是容易接受到情緒刺激的事情不要做。
很多人經常說:「不就是抑鬱症,去嗨一下,好好開心一下,把不好的事情忘掉,把不好的情緒發洩出來就沒事了。」
於是就去K歌,蹦迪,去遊樂場玩兒那些刺激的遊戲等等,其實這是很危險的。
這樣做不僅緩解不了抑鬱情緒,而且會加重抑鬱症患者的焦慮感和恐懼感。
抑鬱症患者不開心的原因是因為內驅力不足,快感喪失和情緒障礙,不是因為沒去嗨,不是因為沒有快樂的刺激。
我在抑鬱症期間就被好事者強行拉去K歌,結果我到哪裡之後,噪雜的環境讓我感覺到非常不舒服,非常驚恐,我真的受不了那樣的刺激。
總結一下,就是抑鬱症真的不是閒出來的,做一些事情真的可以幫助抑鬱症患者恢復,但是一定要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去做一些容易操作,可以完成,並且可以提升自信的事情;挑戰較大、難度較高的事情和容易讓人接受到情緒刺激的事情最好不要去做!
我曾經是一名抑鬱症患者,現在是一名抗擊抑鬱症的戰士。如果你也被抑鬱症困擾,你可以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加油,幫助更多的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戰勝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