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乾貨|這要做,你的書才不會白讀

2020-12-20 午睡時節

搬家的時候,整理了好多書出來。隊友說,你看了這麼多書,能記得住書裡講了什麼嗎?經他提醒,我才發現,自己就像掰玉米的狗熊,看著掰了不少玉米,卻沒什麼收穫。除了幾部小說讓我印象深刻外,大部分書的內容都記不清了。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開始嘗試著在讀完書後畫思維導圖。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對於了解書的內容框架尤其有幫助。畫完一幅思維導圖,整本書的結構就清楚了。比如,讀完《影響力》之後,我畫了一張思維導圖,只要花5分鐘重溫一下圖,就可以回憶起書中的主要內容。

但是,對我來說,畫思維導圖,也有為難的時候——書中的知識點特別多、特別碎的時候。比如,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讀的時候很多地方讓我覺得豁然開朗,然而讀完沒多久,對書的印象就模糊了。於是某個周末,我又花了半天時間,把書重新看了一遍,仍然沒什麼效果。這讓我意識到,自己需要更好的讀書方法。

前幾天,讀了《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日]奧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發現裡面有些方法非常實用,有些觀點也很有啟發,我一邊讀,一邊就用書裡的方法,做完了這本書的讀書筆記。現在就來分享一下書裡的方法吧。

1.筆記本一元化——把讀書相關信息記入同一本筆記

筆記本一元化,要遵循3個原則:一元化(所有內容記錄在一本筆記本中)、時序化(僅按照時間排序)、索引化(記錄完後用標籤、製作目錄等方法提供分類索引,以便查找)。

作者認為,無論是購書清單、日常隨筆、簡報、讀書筆記還是一閃而過的想法和靈感,統統記在一個本子裡就好。這樣做看似「雜亂無章」,其實反而便於我們記錄與查找自己所需的資料。

關於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以前我會在微信收藏或者印象筆記裡收藏一些自己喜歡的文章,又會在訊飛語記裡記一些自己忽然有感觸的內容。微課的筆記,則用了專門的筆記本來記。看到想買的書,則直接加入噹噹購物車(遇到缺貨的時候,這本書往往就被拋之腦後了)。偶爾冒出的想法,常常順手記在手邊隨便一本本子上。

結果呢,當我想查找某個內容時,往往要想半天可能記錄的位置,還不一定能翻到(翻起來也格外花時間花力氣)。把所有內容都記錄在一個本子裡的好處,就是查找時「只要在這裡找,就一定能找到;在這裡找不到的話,那就是沒有。」

按時間對內容進行排序,以及製作索引這兩點,則保證了我們在查找內容時會比較容易。作者建議,可以使用電腦製作讀書筆記的索引資料。

例如:[1] 171025/讀書筆記/《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奧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讀書筆記】【書評】【閱讀技巧】。[1]代表這是第一本筆記本,後面的信息則依次為「閱讀日期」、「筆記類型」、「書名」、「作者」、「出版社」和這本書的關鍵詞。有了這樣的電子版索引,即使資料裡有再多的內容,只要使用相關的搜索詞進行搜索,都可以立馬找到需要的內容。

2.蔥鮪火鍋式筆記

「蔥鮪火鍋式筆記」的主題包含兩個部分:

(1)記錄書中(文章中/他人演講內容中)對自己而言重要的內容(摘抄,前面標上○);

(2)寫出自己對這篇文章(或者這段話/這本書)的感想(評論,前面標上☆);在做筆記時交替寫出摘抄和評論即可。在主體前面寫上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在寫完筆記後畫一道分割線表示結束,一篇讀書筆記就完成了。

我嘗試了一下這樣的筆記方法,感覺有幾個好處:

首先,為了「精選」出值得摘抄的內容,看書時會更主動地去理解作者的話,在摘抄時,因為重讀過這些內容,並且抄寫了一遍,對於這些內容會記得更牢。

其次,如果之後需要用到這些話,直接翻筆記本就可以了,會方便很多。

第三,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是很難用文字清楚明白地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所想,摘抄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習作者表達方式的一個過程,通過摘抄,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

除了「蔥鮪火鍋式筆記」外,作者還推薦了一種「剪報式讀書筆記」,即把「與書相關的東西」(比如書評、書腰等等)收集起來粘貼在筆記本上,並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想。這種方式讓我想起中學時代做的剪報,一本筆記本裡都是自己心愛的文章,翻看起來幸福感滿滿。這種方法跟蔥鮪火鍋式筆記搭配使用,應該會大大提高筆記的「顏值」和可讀性吧。

3.重讀筆記

在我用「蔥鮪火鍋式筆記」的方式寫了幾次筆記之後,腦海裡不知怎麼冒出個想法:應該經常翻看下這些筆記呢!沒想到,在這本書的中間章節,作者專門講述了如何通過重讀筆記來提高自我。能跟作者不約而同地想到這一點,就好像跟一個很投機的朋友聊天,這種感覺很美好。

要養成重讀筆記的習慣,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圈中選擇一個「重讀筆記的時間」;讀一本新書時,也可以看看讀過的同類書的筆記;有感興趣的問題時,也應該馬上查找、翻閱筆記……總之要通過多種形式的重讀,加深對筆記的印象與理解,把書中的內容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實現思維升級。

除了以上內容外,作者還給出了讓讀書體驗更充實的19個技巧,比如,

針對雜誌比較大比較重攜帶不方便的問題,作者建議「邊撕邊讀」——既可以把想讀的那幾頁撕下來,裝在口袋裡帶出去讀,也可以把讀過的那幾頁直接撕下來丟掉,從而實現雜誌輕量化;

讀書時去掉書的外封,這樣更便於將書從包裡拿進拿出……

這些小技巧,會讓每個愛讀書常讀書的人會心一笑——大家的苦惱都差不多嘛,這些解決辦法好實用。

作者甚至還推薦了寫讀書筆記的實用文具,也只有真正的書痴才能做得這麼細緻了吧!

總之這本書讓我收穫滿滿,以後再讀書,要多用書中教的方法了。畢竟,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以前的書都白讀了
    至今為止,讀過那麼多書,基本都只有一個模糊的影響,大多數都忘記了,以前讀過的書對於現在的自己就好像沒有讀過一樣。如果有人問你最喜歡哪本書,你也許能回答對方一個書名,說「我還是學生的時候讀過這本書,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而當對方問起下面的問題:·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
  • 這本書告訴你,怎樣讓讀過的書不白讀
    看到群裡頻頻傳來的捷報,真的替師哥師姐們感到開心,但是,回過頭來看看自己,難免有些黯然神傷,同樣地在學校讀了十多年書,別人現在可以輕鬆上稿、讀書變現,自己不僅花錢讀書、甚至還讀了白讀。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書買過不少,也讀過不少,卻總感覺收穫寥寥?
  • 不會做筆記,書讀了也是白讀,更別說寫作了
    這就像給孩子放玩具的收納箱,所有的玩具都在這個大箱子裡。這會給你一種,除此之外不會在別的地方的安全感。第三,堅持下來容易。記錄時,你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記就怎麼記。不用講究什麼規範,不用考慮寫的多深刻。有則多無則少,只要記下來就好。要求少壓力就小,越簡單越容易去做。正因為簡單,所以才容易堅持。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教你通過讀書,改變人生
    然後楊老師就去把人性的弱點這本書買回家讀,每天晚上讀一點,並且按書中所教的方法。通過閱讀後,他原來在公司業績一般般,現在公司裡每次第一名的業績就都是他。楊老師說,他現在可以用很少的時間去工作,去做銷售,每次都能獲得很好的成績,公司裡沒人能超越他。他說,他所獲得的這一切的成果,都是因為通過讀書,才獲得。
  • 不會記筆記,你看的書都白看了
    自己列一個書單,標記書名、作者、出版社,之前我是從不看出版社,以為知道書名和作者就夠了,現在看完這本書才知道每個出版社的書是不一樣的,特別是外國名著中的翻譯,都有可能影響你看書的質量。讀書需要邊讀邊記筆記,才能進行整本書的知識總和。
  • 沒有白讀的書
    程先利我初中沒有畢業就輟學了,是我自己不想讀的,覺得讀不讀書都無所謂,再說真也讀不進去了,那些個方程式、三角、幾何,它們認得我,我不認識他們。就這樣,我踏進了我們縣當時最大的工廠——棉紡織廠的大門。
  • 孩子讀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做閱讀,還是不會寫作,應該怎麼辦呢
    專注語文教學,分享語文知識,快樂學習語文很多家長跟我說:孩子讀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做閱讀;孩子讀了很多書,還是不會寫作文。這是為什麼呢?有效閱讀要做到以下幾點:讀書要有選擇性我們不能什麼書都讀,感興趣也讀,不感興趣也讀,強行逼自己做一個閱讀「達人」。正確的閱讀首先應當是有選擇地去讀。選擇什麼樣的書去讀?選經典名著。經典名著是經過時間洗禮,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愛的。無論從思想性、藝術性、人文性和社會性等,都有其巨大的價值。
  • 應該怎麼讀書才是沒有白讀?
    時常看到朋友圈有人曬書單時說「我這一年讀了多少本書」。但事後,你有問過自己,看了這麼多書,書裡的知識你都吸收了嗎?你都運用了嗎?通過讀這些書,你是否真的比以前進步了? 比以前好多了?或者,只是要經過市場的閱讀?我們時常會抱怨說,為什麼我看了很多書,卻感覺合上書之後,我完全不記得這本書裡究竟講了哪些內容,有一種白看了的感覺!
  • 世界名校畢業當全職媽媽, 書是不是白讀了?
    她們辛辛苦苦考入了名校拿了學位,學到了淵博的知識,結果卻只能像普通婦女一樣在家看孩子,這書豈不是都白讀了?名校畢業最後幹的卻是保姆的活兒,這樣的結果,似乎是讀書無用的又一個證明。要知現在,何必當初!既然早晚都是在家帶孩子,辛辛苦苦去讀名校幹嘛!
  • 想要入門心理學應該讀哪些書(不做標題黨,內容純乾貨)
    只有在願意面對傷痛、回到童年療愈自己,在自己的人格相對完整之後才可以處理好兩性關係。一切的愛本質還是自愛,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人所謂的愛不過是向對方索取和控制,來彌補自己內心的缺失。相信這三本書一定可以帶給你啟發,引領你踏上探索自己內心和改變自己行為模式的道路,自然而然的,你的很多痛苦的根源也會得到解答。
  • 純乾貨:如何提高英語聽力?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輔導>正文純乾貨:如何提高英語聽力?        看這篇文章的你,不管學了多少年英語,總之是繼續學英語的。說到學英語的步驟:聽—說—讀—寫。這麼排列必然是有原因的。先有高質量的聽力輸入,才有優質的口語輸出;先有高質量的閱讀輸入,才有優質的寫作輸出。
  • 我有可能讀了本假書——破解教師「白讀書」現象的攻略
    「讀書時覺得書中說得很有道理,還沒來得及用就忘得乾乾淨淨,怎麼改變這種現狀呢?」我自言自語。「多讀幾遍。」我女兒在一旁插嘴。這是寒假中的家裡對話的一幕。從元旦開始,我堅持得最好的事情,就是每日的閱讀。不過,我覺得我很有可能讀了假書,不然就是患上了失憶症。為什麼讀得多多,卻大腦空空呢?面對教師這種白讀書現象怎麼辦!?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正確的讀書方法,讓你心想事成
    人間九九八十一難,我們卻沒有七十二變,要如何應對呢?不如先靜下心看看《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社會也不會進步發展。人與動物最本質的區別是:人是有意識的,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具有觀察事物,分辨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能勞動,創造社會價值的。可見,人不僅僅是活著,而且要活的有價值。《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的主人公洪鎮洙,是一本書不讀,在一家公司混了5年的老員工,當一個策劃項目被打回,附上&34;的理由從企劃部打發他去銷售部。
  • 古今名言佳句總是勸人要讀書,讀了這四句,勝讀十年書
    知識改變人生命運,讀書改變你的人生。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快樂和幸福,只有讀書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樂、最持久的事情。古人有這樣勸告人們讀書的四句話,讀了你不得不去讀書。01、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鳥兒需要飛翔靠的翅膀,只有展翅才能夠高飛,這是很普通也很明白的道理。哪麼人呢?
  • 純乾貨:302頁弱電工程人員必備的系統知識,圖文解析標準全面
    純乾貨:302頁弱電工程人員必備的系統知識,圖文解析標準全面當你對妙趣橫生的電子世界發生興趣時;當你彷徨於就業的關口,想成為電子產業中的一名員工時;當你躍躍欲試,想成為一名工廠的技術革新能手時;當你面對「無所不能"的「單片機」,夢想成為一名自動化高手時;當你的頭腦裡冒出那麼多的奇思妙想
  • 為孩子讀段書才是要緊事
    親子共讀,字面意思一目了然,所包涵的意蘊卻一言難盡。怎樣的閱讀才是親子共讀?為什麼要親子共讀?在親子共讀中成長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大人能從親子共讀中收穫什麼?《為愛朗讀》中那個了不起的爸爸在該書序言中這樣寫道,「如果小時候有人為你讀過書的話,今後你也極有可能為自己的孩子讀書。樹立一個可以代代相傳的家族傳統吧」。如他所言,書中的女兒如今已長大成人,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童教育工作者,爸爸種在她心中的文化和親情的種子也將被她傳遞給更多孩子。  當她回憶起二十年前和爸爸共同完成的這個近乎「奇蹟」的閱讀計劃,將當時的往事、感慨訴諸筆端是水到渠成的。
  • 媽媽,我的書是不是白讀啦?
    所以說小編這麼多年書都白讀了嗎?!2015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新高:專科生工作落實率最高畢業生「年年人數創新高,一年更比一年高」。在201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又達到了一個新高度——749萬人,比2014年增加22萬人,應屆生就業再度面臨「寒冬」挑戰。
  • 這幾個人的書你一定要讀
    如何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你真的會讀書嗎?
    《書都不會讀 你還想成功》(韓)二志成推薦理由:對於讀書人而言,如何真正讀懂一本書永遠是最關心的內容之一。但其實這是一個樸素感人的故事,而且夾帶乾貨的書籍。讀起來一點都不會有生澀枯燥之感。而文章中的主人公洪鎮洙的讀書過程描寫地也很典型,甚至有一見如故之感,仿佛就是在看自己的經歷一樣,使讀者更加的欲罷不能。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逆襲之道就藏在這本書裡
    然而,他因為一個念想「不管怎樣,一定要上東大!」經過三年的不懈研究和努力,最後終於如願,進了理想的學府。要知道,日本東京大學就相當於國內的清華北大。他就是日本作家西岡一誠,立場進東大以後,他對東大的學生進行了一番研究,對自己的讀書方法作了徹頭徹尾的改變,進了東大後還擔任校刊編輯。他把這種改變他命運的讀書方法總結在《高分讀書法》這本書中,助力我們全面提升思考力和讀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