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越能「忍」這4件事,養出的孩子越自信,長大更優秀

2020-08-27 櫻桃麻麻育兒日記


都說養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是靠父母一點一滴的用心教育。

而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媽媽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態,不要用力過猛。因為「收」要比「放」更重要。

要參透這個收放自如的育兒過程,成為「完美」媽媽,可能要踩很多坑,經歷很長的時間,爆發很多矛盾,其中這4件事,請你一定要忍住!

圖源:網絡

1)忍住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過度保護的尺度到底在哪裡?

尺度的關鍵在於接收孩子的信號,比如他說「我可以做,我來做」時,媽媽們就不要再說「讓我來,這不是你的事」。當你習慣於幫孩子做他本可以自己做的決定,雙方都會感到很累。

再舉個例子,比如在使用餐具的問題上,1歲左右的孩子通常會對獨立進食表現出興趣,家長就應該提供這樣的機會給他們,讓他們學著自己進食,而不是害怕他把食物弄的到處都是,繼續餵食。

孩子的世界有孩子自己的遊戲規則,孩子需要自己去學會如何處理所遇到的事情。

聰明的媽媽,應學會放手,在五光十色的人生中,我們不是居高臨下,俯身教誨,而是站在孩子身邊,與他肩並肩,陪伴他們走過精彩的一程,因為人生的主人是孩子自己。

圖源:網絡

2)忍住一點就著的脾氣

碰上愛發脾氣的父母,孩子會發現自己做什麼錯什麼,總是被兇。

比如之前綜藝《一起出發吧》播出後,楊爍的教育方式火速上了熱搜。對親生兒子那副狠厲的樣子,不知道以為兩人有多大仇一樣。評論裡也是一片質疑「這到底是什麼教育方式?這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嗎?」

其實一味的斥責,懷疑的嚴厲並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就像楊爍的教育,讓兒子接收到的信息只有,自己是不被愛的,不被看重的,不被信任的,需要聽話順從的。

完美的媽媽,往往能夠控制住。

你的平和情緒是孩子心靈的自由天空。當媽媽發脾氣時,孩子的神經往往是繃緊的,更加聽不進大道理。

圖源:網絡

3)忍住「拔苗助長」的行為

這是一個焦慮的時代,媽媽的焦慮也會傳染給孩子。

很多媽媽盲目地追崇「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成名要趁早」等教育理念。似乎「成績好」「智商高」就代表成功。這種高壓到近乎「病態」的理念催著大人去逼迫孩子。

而要想孩子成才,家長絕不能越俎代庖,要順其自然,讓孩子自己走自己的路,水到自然渠成。過度的「催化」有可能會適得其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請把天真快樂還給孩子,保存和豐富孩子的感受能力。

圖源:網絡

4)忍住「為你好」的控制

每一位父母都愛孩子,但愛的方式卻常常被誤解。「我是為你好」只不過是父母的擋箭牌罷了,因為你不管做得對不對,只要拋出這句話,似乎都應當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為你好」這種帶有「控制欲」的愛,有時讓人窒息。

作為一個成人,不能夠擔負自己的選擇,張口為了孩子,讓孩子擔負你的選擇,和責任,讓孩子從心裡覺得虧欠了你,這對孩子來說根本不公平。

孩子,我愛你,我願意傾盡全力,但是這絕不是為了你。因為「我愛你」,主語是我,不是你。

圖源:網絡

【櫻桃麻麻有話說】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雖然因父母而來,但是卻不因父母而存在。

作家李玲曾說,最好的教育是幫助每一個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起嘮一嘮】

成為「完美」媽媽,你認為還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我是2歲櫻桃的麻麻,也是一位不停學習的寶媽。關注帶娃的方方面面,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打怪!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哦~


相關焦點

  • 這6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信,長大更優秀
    而對這兩個本質上「一個比一個壞」的消息,媽媽也沒有深究,直接牽孩子回家了。不少網友看後感慨:「家長和孩子心態都很好,身心健康最重要。」而以下6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據倫敦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多限制行為、幹涉隱私的人,長大後獨立性較差,依賴性較強,幸福指數更低。那些沒有界限「為你好」的行為,只會慢慢削弱孩子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使孩子失去自我,失去邊界意識,難以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 這3件事情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信,長大後更優秀
    那些強勢兇悍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可能會膽小懦弱。那些寬容溫柔的父母,叫出來的孩子可能會陽光積極。所以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面對以下3件事,只要父母越能&34;,養出的孩子也就越自信。據倫敦大學一項研究顯示:兒童時期被父母過多限制行為、幹涉隱私的人,長大後獨立性較差,依賴性較強,幸福指數更低。那些沒有界限感的父母,打著為了孩子著想的幌子,卻一點一點入侵孩子的私人空間,霸佔掉孩子自由思考的能力,使孩子失去對真實內在自我的想法,也失去了自己的邊界意識,這樣的被霸佔掉空間的孩子在長大後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人,因為在他們成長的路途中並沒有自己獨立的空間。
  • 這4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優秀
    而對這兩個本質上「一個比一個壞」的消息,媽媽也沒有深究,直接牽孩子回家了。不少網友看後感慨:「家長和孩子心態都很好,身心健康最重要。」「這個媽媽脾氣太好了吧,難怪孩子這麼陽光!」的確如此,換做其他家長,知道孩子又考這麼差,早就一巴掌甩上去了,哪裡還會笑得這麼溫柔?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
    導讀: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聰明,長大更容易成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教出的孩子越自律,長大後越有出息
    這3件事上,父母越能「忍」,孩子長大會更自律,更優秀。孩子晚睡了,就讓他自己去感受第二天的困意;作業磨蹭完不成,就讓孩子自己去承受老師的批評;出門磨蹭遲到了,就讓孩子自己受罰...只有孩子真正為自己的事用心,而不是父母外在力量推動時,孩子才會真正煥發出內在的動力。當孩子真正用心去做自己的事,自然而然會更有時間觀念,從而培養好習慣,也會變的更自律。
  • 這3件事,父母越能忍,教出的孩子越自律,長大後越有出息!
    這3件事上,父母越能「忍」,孩子長大會更自律,更優秀。生活中,有些孩子,總是顯得慢慢吞吞,磨磨蹭蹭。比如:孩子早上賴床,家長每次都要費半天勁,才能把孩子叫起來;晚上寫作業,本來晚上八點就可以寫完的,結果磨磨蹭蹭,拖到10點;有媽媽曾說:「每到晚上寫作業的時候,我就要跟孩子展開一場耐心大戰。
  • 媽媽在這3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律,將來更容易成才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父母都想教育好孩子,對自家孩子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也經常會批評、指責孩子。但是過於關心孩子,有時也會對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一直跟在孩子身邊嘮叨也不能幫他學會自律,甚至影響親子關係。所以媽媽要學會在這3件事上「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 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父母與孩子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李嘉誠說:父母事業再大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子女教育上的失敗。教出一個優秀的孩子,絕對是我們這一生最值得驕傲的事。作為父母,最可貴的就是時常反思,不以錯誤的方式埋沒了孩子的成長成才。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不同心態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天差地別。
  • 媽媽在這4件事上越「懶」,養出的孩子越優秀,可別太勤快
    不少父母都覺得自己什麼樣,教出來的孩子就什麼樣,所以平時在家裡面都表現得很勤快,希望孩子以後也能夠像自己一樣勤快,但是現實往往很殘酷,你越是勤快孩子越是懶,而相反你越懶孩子則越勤快。,基本上都是姐夫在做飯,有時候做家務都懶得做,但是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懶媽媽能夠養出一個勤快的孩子呢?
  • 父母在這4件事上越能忍,孩子長大後越有出息 「悅寶園分享」
    我們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優秀 但也要知道的是,但凡那些孩子成才的父母,一般都有一顆很大很大的心,他們很多時候都很能「忍」。對孩子真正的愛,不是過度幹預,而是適時放手。一隻風箏能不能飛向高處,全看放風箏的人願不願意松線。事實也證明,父母在下面這4個方面越能忍,孩子長大越優秀。
  • 媽媽在這3件事上越「敗家」,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長大會感謝你
    文丨福林媽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現如今媽媽們的期望,並且希望能幫助孩子跑得更快更遠。因此,在這三件事情上媽媽就要「敗家」了,沒有投入哪有回報?雖然當父母從沒想著要孩子們的回報,都是一心希望孩子能過得越來越好,但是該投入的還是要投入的。
  • 父母越能「忍」,孩子越優秀
    大家都說,養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多的是父母一點一滴地用心雕琢。在這個漫長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態,切忌用力過猛。因為很多時候,「收」要比「放」更重要。,家長越能忍,越能給到孩子更好的成長助力!
  • 致家長:這4件事情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孩子的成長道路上,離不開父母的教育方式,其教育方式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其實,想要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父母應該要學會「忍」。做父母的只要「忍」住這四件事,孩子未來將會很優秀。負責任的父母,應該要學會放手,捨得用孩子,教會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讓孩子自己長出強健的翅膀,而不是事事包辦。美國作家鄧肯曾說:「我們給子女最好的遺產就是放手讓他自奔前程,完全依靠他自己的兩條腿走自己的路。」為了孩子好,父母要忍住不包辦,放手讓孩子獨立。
  • 班主任提醒:這4件事,父母越捨得,孩子就越優秀
    但是,物質上的投入,並不表示就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相反,不注重孩子心靈世界的滋養,再多的物質付出,也是事倍功半!俄國著名作家列夫·託爾斯泰曾說過:「愛孩子是老母雞都會做的事,關鍵是如何教育。」教育孩子,不僅要為他打造一座塔,更要為他繪製一條河,一條通向未來的大河。而父母,就是這條河的開鑿者。
  • 想讓孩子自律,這3件事父母要「忍」住,忍的時間越長孩子越優秀
    ,並且無論是心理還是生活都非常的獨立,而國內的孩子們卻非常的依賴父母,沒有獨立的能力,更缺少獨自生活的勇氣。其實在孩子的成長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而家長的教育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乃至下一代的發展,在很多時候,如果想讓孩子真真正正的成長,那麼父母就要先知道什麼是「忍」。
  • 媽媽越能「忍」3件事,養出的孩子越自律,長大後更容易成功
    在家裡,孩子的事情一般都是由父母負責的。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很樂於為孩子提供更好地生活環境,讓孩子輕鬆快樂的生活。但,父母畢竟不是孩子的保姆,不能事事都替孩子做。在這3件事情上,父母如果能忍得住,將會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 勤快媽媽難養優秀娃,有時候媽媽越「懶」,孩子長大越有出息
    最近在新聞上看到一隻狗媽媽,由於南方洪水原因不小心毀掉了她的家,家裡還有4隻可愛的狗寶寶。雖然洪水很危險,但這隻狗媽媽並沒有退縮,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獨自跳入洪水中,一隻一隻的將自己的寶寶救了出來。過程中有路人擔心太危險,曾試圖攔下狗媽媽,但最終狗媽媽還是義無反顧,成功救下了自己的寶寶。
  • 李玫瑾提醒: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
    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李玫瑾教授說,想要孩子將來更有出息,那麼下面這三件事上,父母要捨得不要一味的寵溺孩子,溫室當中肯定養不出大樹來李玫瑾:養兒的家庭,這3件事父母越「捨得」,兒子越有本事1、捨得給孩子花錢現在仍然有很多父母抱著「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理念,我覺得很沒有必要,現在的孩子如果過分的窮養,只會讓他們變得自卑,所以我對兒子從來不會窮養,該花錢的地方我一分都不會少
  • 媽媽在以下事情上越能忍,孩子將來越有出息,一家人跟著享福
    以前懷孕的時候,就買了很多育兒方面的書籍,就想著以後一定要學以致用,爭取做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好媽媽。可是有了孩子後,才發現可能看了再多的書,也養不好一個娃。因為每個孩子的體質,性格都是獨一無二的,而書上那些理論只能是理論,只能借鑑,不能生搬硬套。但不管什麼特質的孩子,有一句話都是很適用的,那就是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果媽媽沒有忍耐的功力,那麼就不利於孩子長遠發展。
  • 這4件事情父母越能「忍」,養出來的孩子越優秀
    想要把風箏放起來,放風箏的人就必須能做到把握「有風」的時機,更好的助力起飛,起飛後還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如此風箏才能飛得高飛得遠。拽得過緊,風箏就飛不起來,放得過松,風箏也飛不起來。3.過分注意孩子4.輕易滿足不合理要求5.允許孩子懶散6.對孩子央求7.包辦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