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公然壓制選民,黑人猶太人華人就能一起出手翻藍

2021-01-10 騰訊網

1月5日,民主黨贏了喬治亞州兩個參議院席位,奪回參議院。當我意識到夢想成真時,思緒禁不住回到了去年的11月5日,2020大選日11月3日後的第三天。雖然選舉前的預測給人很大希望,那時,我們已經接受了民主黨沒能拿下參議院這個現實。

受計票速度影響,直到那一天才發現,喬治亞州兩個參議員席位都沒有候選人獲得50%以上的選票,按照喬治亞州的選舉法,必須在1月再次對決。

民主黨候選人之一拉斐爾·沃諾克。

這個消息給民主黨的支持者帶來了希望。從那一刻起,雙方再次動員起來,在短短兩個月,進行了一場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財力的投入都史無前例的博弈。結果,兩個民主黨候選人在1月的決戰中雙雙勝出。

民主黨候選人之一拉斐爾·沃諾克(Raphael Warnock)是黑人。他通過對決勝選,不得不說是一件挺諷刺的事情,因為喬治亞州的這個對決法案就是為了阻止黑人當選而制定的。

一:喬治亞州從來就是壓制選民最嚴重的地方,對決法案是方法之一

喬治亞州在壓制選民方面做得是既全面又深入,其嚴重程度幾乎是無出其右。很多內容早就廣為人知,比如撤銷投票點,讓少數族裔集中地方的選民不得不排幾個小時的隊才能投票,和實行非常嚴苛不切實際的證件要求等,包括在2012和2018年間將140萬登記選民從選民冊中清除。

選舉法專家表示,這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剝奪公民權事件。後來負責此事的州務卿辦公室被認為違法,因為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合格、合法的當地選民。而這些選民大多直到去投票是才知道自己被清除了,但對那一次選舉為時已晚,失去了投票的機會。

喬治亞州比較不為人知的一個壓制選舉的方法就是這個得票不到投票的50%就必須再次對決的法案,其背後壓制黑人候選人的動機更是不那麼一目了然。

話說1958年競選州議員的丹麥·格羅弗(Denmark Groover)把自己的敗選歸罪於黑人選票集中於一個候選人,而白人選票被分散。他1962年終於當選為州議員後,於1963年成功地推出了對決法案。

該法案使用範圍特別廣,不僅包括所有級別的競選,而且把初選和普選都包括在內。因為白人選票還是佔絕大多數,所以,如果最後是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對決的話,在那時的南方,黑人就很難出線了。這個法案往往能夠在初選時就把黑人候選人淘汰掉。

後來的數據也證明,這樣的選舉法的確極大地壓制了黑人當選的機會。而格羅弗本人在十多年後更是大言不慚地承認自己的動機:「如果你想確定我是否種族歧視,我就是。如果你想確定我的某些政治活動是出於種族動機,是的。」

所以,該法案在南方州很流行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二:選出第一個黑人和猶太人參議員是幾代人長期奮鬥的成果

作為紅州的喬治亞能夠幫助拜登勝選,然後又以兩個關鍵席位把參議院多數交到民主黨手中,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人意料是因為佐州自1992年後就沒選出過民主黨總統,而參議員也已經與民主黨絕緣至少20年了。但是,2018年黑人史黛西·艾布拉姆斯(Stacey Abrams)競選州長,僅以5萬多票的敗選,讓人看見了希望。所以2020和2021的成功也在情理之中。

以黑人史黛西·艾布拉姆斯為模型的宣傳畫。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2018年沒有拿下州長的艾布拉姆斯是這次巨大成功的幕後英雄。首先,艾布拉姆斯十多年如一日地與壓制選民的惡法鬥,在法庭上,更在第一線。

據報導,直接可以聯繫到她所建立的機構的新選民登記數字就有幾十萬,間接就無法計數了。另外,據《紐約時報》報導,艾布拉姆斯2018年的敗選又激發了大量的新選民註冊,對2020年的選舉推動很大。

艾布拉姆斯在談到自己註冊選民的經驗時,特別強調她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單一群體上:「我希望表示得非常明白,這需要多個社區的投資和支持。這是一個多族裔,多民族,多代人的聯盟。

當一個群體的被關注是建立在排斥另一個群體之上時,我就會感覺不對頭。」難怪這次當選的另一個民主黨候選人喬恩·奧索夫(Jon Ossoff)居然是一個沒有絲毫南方口音的猶太人,又一個佐州第一次!

不要以為美國政壇不缺猶太人,這算不上什麼奇蹟。喬治亞州不是紐約,更不是華爾街。美國至今還沒有過一個猶太人總統絕對是有原因的。

猶太人現在看起來似乎地位不低,但他們曾經是,很可能依然是一個被歧視的團體。可以說猶太人的歷史就是被歧視的歷史,他們二戰期間的遭遇更是慘絕人寰。而這樣慘痛的經歷讓他們懂得了,弱勢群體的人必須相互幫助,相互扶持。60年代黑人爭取平權時有不少白人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其中絕大部分就是猶太人。

有意思的是,這一次,不僅沃諾克主要是靠黑人選票推上去的,連猶太人奧索夫也是。2020年11月的選舉中,他們兩個看上去都很危險。《紐約時報》根據已經公布的數據的分析,他們倆這次能夠超出,主要是靠推動更多的黑人選民出來投票。

一般對決選舉投票率都相對較低,而共和黨人在對決選舉中會遠高於民主黨人的投票率。這一次居然反過來了。今年1月的選舉,拜登贏的選區的投票率達到2020大選的92%,而川普贏的選區只有88%。或者用另一個指標,看黑人比較集中的選區和白人工人階層比較集中的選區,前者的投票率是2020年的93%,後者只有87%。

這裡我們看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循環:當年猶太人幫助黑人爭取平權,今天,黑人用爭取來的選票把猶太人推上了參議員的席位。

這兩天,在我談及這個現象,以及佐州壓制黑人的選舉法案這次卻促成了黑人參議員的當選,更為民主黨提供了那些參議院的機會等事情,總是有人這樣說話: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許是吧。但我更願意理解成是社會進步的結果。也許下一步的目標應該是去掉那些不合理的法律,創造一個真正平等自由的選舉環境。

三:為喬治亞州參議員助選,華人也沒有缺席

在美國,華人曾長期以來普遍被認為不關心政治,更不要說參與了。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最近幾年華人的政治熱情明顯提升。又由於亞裔人口數量的快速增長,亞裔選民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非常令人欣慰的是,華人不僅已經開始積極投票,而且還加入了催票和捐款的行列。這一次為喬治亞州參議員助選,華人也沒有缺席。

本人因為不喜好加入組織,雖然也力所能及地參加了一些助選活動,對華人參與的整體情況不是很了解。但就我知道的來看已經成績斐然。比如,一個拜登華裔助選團CAFB,就開展了電話、簡訊和手寫明信片等多種拜票方式。同時CAFB及其它組織也組成了各種團隊,及時推出有中文字幕的政治廣告,維持中文媒體等。

Lin的微信朋友圈截屏。

在喬治亞州參議員對決選舉的前一天,我看見朋友Lin在微信朋友圈報告自己的「成績」,不禁為她所做的付出深深感動。

其實我認識Lin也是因為共同參與了助選活動,但我不知道她的「網」撒得那麼大,直接參加的就有六七家組織,比如MoveOn,Resistance Labs和Black Voters Matter等。我和她做了簡短交談,聽她說MoveOn的平臺用起來特別舒服,便於大量發簡訊,而Resistance Labs的平臺打電話接通率特別高,等等等等,簡直是如數家珍。

我知道,比Lin成績更為璀璨的還大有人在。積土成山,聚沙成塔,喬治亞州就是這樣翻藍的。真心為華人也出了一份力而驕傲。

沃諾克當選後,網上流傳的一幅Mike Luckovich的卡通圖片讓人淚目:獲得2017年勇氣獎(Profile in Courage Award)的平權運動泰鬥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用自己的軀體架起一座橋梁,讓黑人能夠跨過溝塹去投票。這幅畫一點也不誇張,我們八九十年代後才來美國的人,在平權方面搭了順風車,很可能不體會選票的來之不易,不了解《平權法案》給弱勢群體帶來的巨大改變。

記得在美國大學讀研時,看見不少專業絕大部分是中國學生。如果沒有《平權法案》,沒有一個寬泛的環境,怎麼可能給華人留學生這樣的機會,世界上有幾個國家會有這樣的風景。

現在,我們這批來留學的都過上了很不錯的生活。也許,該是我們對社會多做些擔當的時候了。就好像猶太人和黑人的互助,弱勢群體的人一定要繼續努力,不僅僅為自己,也要為所有弱勢群體爭取平等權利,爭取良好的大環境。只要有一個族裔還被歧視,所有的族裔就都可能被歧視。

(加美財經)

#喬治亞州#、#美國#、#翻藍#

作者:溪邊愚人

責編:小浣熊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美國,華人比黑人還受歧視?主要是這三個原因
    如今在美國的猶太后裔比以色列的猶太人還多,愛爾蘭後裔也比愛爾蘭本土的還要多,黑人的數量也比大多數非洲國家要多。而美國文化的多樣性也少不了華人的文化,華人在美國的數量也很多。二戰前許多華人移居美國,多數是為了賺錢。1851年,加利福尼亞已經有約25000名華人,1870年的時候,全美一共有約63000名華人。
  • 在美國的600萬猶太人(全世界只有1400萬猶太人)
    猶太人只有600多萬人在美國,和合法的華商差不多,如果算上非法移民,美國華人的數目就會遠遠超過猶太人。華人在全世界有十幾億,猶太人在全世界只有1400萬,將近一半都在美國。美國猶太人的故事太多了,如果從猶太人的起源開始講,就沒完沒了了。遷徙、顛沛流離、大屠殺等,大家查資料也都能查到。
  • 在以色列境內生活的黑人是猶太人嗎?猶太人到底有多少種?
    在以色列境內生活的黑人是猶太人嗎?是猶太人,因為猶太人不是一個血緣上的民族,而是一個文化上的民族,所以其內部其實也是什麼人種都有的。到公元2世紀時,猶太人不斷發動起義,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但這些起義均告失敗,最終在公元137年,最後一次猶太人起義被鎮壓,幾十萬猶太人被羅馬軍團屠殺,剩餘的猶太人開始向羅馬帝國境內外四處逃散。而在近代,這些四處逃散的猶太人主要依據其居住地的不同分成了三類,即阿什肯納茲猶太人、塞法迪猶太人和米茲拉西猶太人。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那個時代,美國西部就是無法無天的時代,這一點通過西部片就能看出來。而且美國內戰的時候,加州還通過一個法律,規定華人不能起訴白人。這意味著白人可以隨意傷害華人,而華人無法用法律保護自己,白人因此就可以赤裸裸地欺壓和壓榨華人。當時,洛杉磯華人之間也分為了兩個幫派,我們暫且命名為A幫派和B幫派。
  • 華人商店被砸,留學生遭槍擊:在美華人如何自衛?
    這場美國「20世紀以來最為嚴重的暴亂」中,黑人、拉丁裔等暴徒趁機搶劫和縱火。位於洛杉磯的韓國城,成為黑人重點攻擊的目標。原因有三:其一,韓國人聚集的韓國城毗鄰黑人聚集區,近水樓臺先得月,黑人下手比較方便。
  • 美國鄙視鏈,黑人華人地位誰高?
    華人在美國同樣是不怎麼受待見的尷尬地位。如果被壓在膝下的不是黑人,是中國人。事情會怎樣發展?美國的鄙視鏈中,華人又到底處於什麼位置?一、為什麼對黑人有天生的敵意?但歧視黑人這件不正確的事,能從古至今都存在,背後的邏輯值得深思。二、黑人在美國地位,真的很低?如果白人對黑人是歧視,那麼對華人更多的就是無視。
  • 二戰戰俘營中的鄙視鏈,不僅猶太人遭到屠殺,黑人的下場也很悽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奉行種族主義,他們認為雅利安人是高貴的種族,於是就有了屠殺猶太人的種族清洗,二戰中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有近600萬猶太人死於這場種族清洗。不過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的種族主義罪行遠不止於此,他們有著「科學而縝密細緻」的標準,在發現猶太人之外的其他有色人種,也會採取嚴酷的滅絕政策。對於黑人和混血人種的歧視比猶太人更加嚴重,戰爭中盟軍一旦發現有色人種戰俘,採取的殺戮會更加殘酷。而這些對非洲黑人戰俘的屠殺,有很深的種族思想,很多是私人行為,上級並不知道。
  • 美國維吉尼亞州議會選舉開始 華人選民投票熱情高
    由於今年兩地都有華人參選,再加上2016年大選以來的動員,華盛頓地區華人社區參政熱情持續升溫。選舉日之前,就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轉發投票和招募義工的信息。維吉尼亞州北部的費郡歷來多有華人聚居,註冊選民共計超過74萬人。儘管今年的實際投票率可能不如2020大選年,但據費郡選舉辦公室預計,全郡範圍的實際投票率有望超過48%。
  • 大馬政要:華人青年對政治冷感 僅13%登記為選民
    中國僑網2月13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馬來西亞國會反對黨領袖旺阿茲莎表示,當地華人青年已經從幾年前的政治狂熱轉變成政治冷感,這讓反對黨措手不及,因為這可能影響下屆大選選情。  旺阿茲莎也是公正黨主席。她在《星洲日報》昨天(12日)刊出的專訪中表示,據她觀察,華人青年或因厭倦馬國政治生態和敗壞風氣而不關心政治。
  • 美國科技企業華人專訪:不管大選什麼結果 我都跑路了
    「加州不再能包容不同聲音,我要離開」受訪者:Lordhong,矽谷某小型創業公司員工,川普和共和黨選民Q:對於今年大選令你最有希望和最失望的是什麼周二晚上睡覺的時候真的感覺世界末日要到了……好在後來發現威斯康辛和密西根州翻藍,心情算是穩定了下來。現在在愉快地看賓夕法尼亞和喬治亞州,希望也能翻藍——那種感覺就像在看 Windows 磁碟整理……
  • 受助、自助、助人的挑戰:美國黑人運動
    我們海外華人在美國無權無勢,自己打拼出了那麼多成功企業家、教授、醫生、工程師和律師,你們政治聲音這麼大,怎麼生活還不如華人?我想從我了解的情況,簡單講講美國黑人運動的過去、現實,特別是支撐當下行為的想法和邏輯。我之前也不太了解美國人在歷史中沉澱下了什麼記憶,就像很多美國人也不了解同時期中國沉澱下的抗戰記憶。而這些記憶很重要,它不僅影響現在的體制和文化,而且容易讓人有真實的感情共振。
  • 法拉盛又出大事了:華人鬥華人 華人首都的繁榮懸了
    當然,不是說其他族裔當選就不好,如果夠優秀,如果有公心,華人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但是,同樣根據紐約市法拉盛競選歷史經驗來看,其他族裔當選,以老人中心為例,只有當選的那個族裔的老人中心才能拿到更多、甚至是幾乎全部財政資源。你懂的,政治正確是不正確的,哈哈。其次,根據筆者的走訪,譚夕婁作為一個年輕的高學歷華裔,其競選手段實在有過於自私和犧牲華人商業之嫌。
  • 爭取黑人選民 川普承諾將美國奴隸制結束的紀念日設為聯邦假日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25日,為爭取黑人選民的支持,美國總統川普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競選活動中做出了一系列承諾,包括將紀念美國奴隸制結束的日子(6月19日)設為聯邦假日。
  • 討好華人選民撿了大便宜,他順利當選美國州長
    今年中秋節,當來自中國的詩樂舞劇赴明州巡演時,Walz先生受邀擔任特約主持,他曾在中國當過中學教師,在現場他追憶起自己與中國的情緣,說道:「30年前,我在廣東佛山第一次過中秋節,中秋在中國文化中是闔家團圓的好日子,很高興今天能與大家一起欣賞這場精彩的演出。中美兩國有著文化交流的好傳統,希望兩國能友好相處。」
  • 華人,你為什麼不對歧視說不?
    一個具體表現就是,華裔雖然遭受歧視遠比黑人更普遍,但他們很少反擊,絕大多數華裔都不會控訴,不會舉報,即便是被人拍到證據的各種歧視華人案例,警方也不會有所作為,因為如果受害人本人都懶得追究,又怎麼能指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警方或第三方替他們出頭呢。
  • 美國猶太人光鮮背後藏辛酸:反猶情緒,在美國悄悄抬頭
    左派主流媒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責支持共和黨的媒體在分裂美國,製造人們對猶太人的仇恨,把美國社會出現的問題歸到猶太人身上。而右派媒體福克斯新聞頻道指名道姓攻擊「金融大鱷」、猶太人索羅斯資助南美大篷車難民「入侵美國」,大談「陰謀論」。近日在白宮舉行的青年黑人領袖峰會上,川普也和一些保守派人士喊出「把索羅斯關起來」。
  • ...報】為什麼華人不在乎「政治正確」:華人的種族觀念與族群認同
    我們坐在車裡就此隨意議論,從華人說到墨西哥人、猶太人、韓國人、黑人、白人、印度人,等等。忽然,我表妹那還是小學生的兒子(他完全能聽懂中文)插嘴說:「你們怎麼這麼種族主義?」(「Why are you guys so racist?」)我聽了一驚,心想我們大人不過是「實事求是」地議論了一下各個族群在日常生活中的偏好和特徵,並無褒貶之意,怎麼在你這個小孩聽來就成「種族主義」了?這帽子也太大了。
  • 猶太人天生高智商?這是最大的誤解
    圖/豆瓣這樣的觀點乍看確實不無道理,猶太人重視教育也是事實。義大利猶太裔作家普裡莫·萊維(1919-1987)的祖母對猶太教的傳統禮儀已不太了解,但「仍然像猶太人一樣重視教育」——19世紀末的義大利大部分人口都屬於文盲,但多數義大利猶太人卻能識文斷字。
  • 偏見的本質:為什麼猶太人成了替罪羊?
    某個特定的黑人身上的白人血統可能比有色人種血統多——然而種族是一個「社會假定」,所以他被隨意地包括在「黑人」範疇裡。有時,這個過程是反過來的。納粹統治時期的維也納市長希望給一位傑出的猶太人一些特權。針對那些因為他的受益人來自一個猶太家庭而反對這個決定的意見,他回應道:「他是不是猶太人由我決定。」納粹需要把某些受優待的猶太人變成「名譽雅利安人」這個事實,表明了使受迫害的少數民族保持鐵板一塊的重要性。
  • 《排華法案》下美國華人悲情史—2020美國黑人被殺案引發的思考
    事實上,不只是黑人,眾多有色人種在號稱包容的美國從來就沒有得到過真正的尊重,包括華人在內,其中最悲情的要數《排華法案》,這一法律直接導致無數華人生離死別,譜寫了一首首家破人亡的人生悲歌。關鍵是,這幾個中國人剛開始時還表面上答應保密並始終和你們組織站在一起的。半個月後,你發現你被解僱了。你能不排這幾個中國人嗎?你估計都得揍他們,這無關種族,這難道不是一個正常人的反應嗎?對於工賊,即使你是老實人,你也有打人的衝動!——於是,當工人運動高漲,勞動力階層政治勢力強大時,出現了大量反對工賊的排華聲音。這便是排華的真實起點和最初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