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餅
喜餅,中國民間婚姻禮儀用品,是男方收到女方嫁妝後,回贈女方的禮品;也作聘禮送女方。現今亦應用於其他喜事場合,人生五喜:結婚、誕生、升學、喬遷、祝壽。可作為回禮贈予親友,有「傳播喜訊、分享喜氣」之意。三國時期第一次出現了「喜餅」的概念。喜餅現在分為中式喜餅和西式喜餅。口味以甜為主喜餅的由來商周時代,餐飲文化中的糕點,禮儀文化中的喜蛋,都能看到「喜餅」最初的模樣。屈原在《楚辭·招魂》中記錄了最初的甜食,「粔籹蜜餌,有餭些」是指餐桌上的小甜點。西周時代《詩·大雅·公劉》 :乃裹餱糧,於橐於囊。「餱糧」是一種便於攜帶且可久存的乾糧,亦是我國最早的古老秦式糕點的雛形。在三國時期第一次有了「喜餅」的概念。諸葛亮為劉備出謀獻策,「借」得了荊州。孫權為了討回荊州,假意稱願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劉備為妻。諸葛亮得知此信後,立即決定來個假戲真做。於是讓糖食點心的老師傅做了一萬枚龍鳳喜餅,派送到南徐城裡的各家各戶,並編出「劉備東吳來成親,龍鳳喜餅是媒證。」的歌謠。不到幾天功夫,城裡老幼都知道劉備到東吳成親的事了。
原料:麵粉、白糖、酵母、雞蛋、溫水、玉米油。
做法步驟:
第1步、麵粉、白糖、酵母粉混勻。
第2步、加4個雞蛋、60g玉米油、30g溫水和勻。
第3步、和成麵團發酵至2倍大。
第4步、面揉勻排氣,分成小劑子。
第5步、擀成牛舌狀。
第6步、兩邊疊上再次擀成長條反覆3-5次,使麵團上勁兒,餅更好吃。
第7步、揉成圓劑子。
第8步、再擀厚約5毫米的圓餅。
第9步、鍋中不放油,放入餅,小火煎。
第10步、煎至兩面都這樣。
第11步、用的餅鐺是上下兩面煎的。
第12步、煎好了。
第13步、好香。
小貼士:
水量可按雞蛋大小做增減。
來自 美食天下 金鳳棲梧 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