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方法 | 論文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正確銜接方式

2021-02-19 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

提示點擊上方"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免費關注哦

徵稿:二語寫作

不同作者的素質、認知、理解和看法等存在一定差異,期刊來稿的表述格式不可能完全一致。從文學角度來看,保留各個作者不同的寫作風格和表達習慣,能夠使期刊看起來形式多樣,不會那麼呆板;但是從學術論文和期刊規範化角度來看,卻要求表達格式統一規範。因此,國家對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或編寫規則、期刊的編排規範等制定了統一標準,編輯出版人員需要根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對稿件進行審訂和修改。

在編輯加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稿件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不拘一格,而現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均未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任何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規範化編輯加工?如果需要,那麼依據又是什麼?縱觀現有文獻資料,只有涉及表格和插圖的設計製作[1]、編輯加工[2]、編排規範[3]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尚未見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銜接方式方面的報導。鑑於此,本文以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為例進行探討,以期為廣大編輯出版人員、論文作者和標準制定者提供參考。

1 來稿中常見的表述方式

在期刊來稿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多種多樣,可歸納以下幾種類型。

1.1 在句子末尾

(1) 不加括號。時常可見在句子末尾處以不加括號的方式來表述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關係,表達方式如:

1) 如表1所示、如圖1所示;

2) 見表1所示、見圖1所示;

3) 如表1、如圖1;

4) 見表1、見圖1;

5) 詳見表1、詳見圖1;

6) 詳見表1所示、詳見圖1所示。

(2) 加括號。時常可見在句子末尾處以加括號的方式來表述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關係,表達方式如:

1) (如表1所示)、(如圖1所示);

2) (見表1所示)、(見圖1所示);3)(如表1)、(如圖1);

4)(見表1)、(見圖1);

5) (詳見表1)、(詳見圖1);

6) (詳見表1所示)、(詳見圖1所示);

7)(表1)、(圖1)。

1.2 在句子中間

時常可見在句子中間以加括號的方式來表述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關係,表達方式如:

1) (如表1所示)、(如圖1所示);

2) (見表1所示)、(見圖1所示);

3)(如表1)、(如圖1);

4)(見表1)、(見圖1);

5)(詳見表1)、(詳見圖1);

6)(詳見表1所示)、(詳見圖1所示);

7)(表1)、(圖1)。


1.3 在句子開頭

時常可見在句子開頭處以不加括號的方式來表述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關係,表達方式如:

1) 如表1所示是(或為、系等)、如圖1所示是(或為、系等);

2) 表1所示的是(或為、系等)、圖1所示是(或為、系等);

3) 如表1是(或為、系等)、如圖1是(或為、系等);

4) 表1是(或為、系等)、圖1是(或為、系等);

5) 從表1可以看出、從圖1可以看出;

6) 根據表1所示的、根據圖1所示的;

7) 根據表1提供的、根據圖1提供的。


1.4 在句子末尾出現、在下句開頭重複

時常可見在句子末尾出現、在下句開頭以重複的方式來表述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關係,其表達方式如:

1) 「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

2) 「見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見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

3)「如表1。從表1可以看出」、「如圖1。從圖1可以看出」;

4)「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

5)「詳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詳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

6)「詳見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詳見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

7)「(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

8)「(見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見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

9)「(如表1)。從表1可以看出」、「(如圖1)。從圖1可以看出」;

10)「(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

11)「(詳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詳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

12)「(詳見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詳見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

13)「(表1)。從表1可以看出」、「(圖1)。從圖1可以看出」。

 

2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相關規定

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如此之多,到底哪種表述方式更科學、更規範?這就首先需要了解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相關規範中對文中插圖、表格製作以及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都有哪些規定。

通過查閱國家標準GB 7713—87《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4]、GB/T 7713.3—2009《科技報告編寫規則》[5]、GB/T 7713.1—2006《學位論文編寫規則》[6]、行業標準LY/T 2019—2012《林業科技期刊編排規範》[7]、《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範》[8]、《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範》[9]對文章圖表所做的規定發現,其僅對正文中圖表的設計、內容、序號、題名、說明及其編排位置等進行了規定,未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規定。此外,《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10]也未對文中的插圖、表格提出任何規定。

3 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銜接方式的思考

期刊來稿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多種多樣。在編輯加工稿件時,自然而然就會遇到一個問題:是否需要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規範化處理?要以哪種形式為準進行處理?由於沒有統一的標準格式可供參考,只能憑編輯人員自己的認知來處理這個問題,所以在已發表文獻中,還不時可見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多種多樣。為了使科學技術文獻的表達格式能夠達到簡潔、科學、規範、統一,有必要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探討。

3.1 使用「如」比使用「見」更貼切

綜觀「見」的意思,在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銜接方式中的「見」,其意思最可能的是「(文字、數據等)出現在某處,可參考」。這樣,表達方式「見表(或圖)×」、「詳見表(或圖)×」、「見表(或圖)×所示」、「詳見表(或圖)×所示」即為「可參考表(或圖)×」、「詳細可參考表(或圖)×」、「可參考表(或圖)×所示」、「詳細可參考表(或圖)×所示」。即,相關的文字、數據等製作成圖表,可以參考某圖表。如果確實想用「見」,也必須刪去後面的「所示」,只能用「見表(或圖)×」。

綜觀「如」的意思,在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銜接方式中的「如」,其意思最可能的是「像、相似、同什麼一樣」。這樣,表達方式「如表(或圖)×」、「詳如表(或圖)×」、「如表(或圖)×所示」、「詳如表(或圖)×所示」即為「同表(或圖)×一樣」、「詳同表(或圖)×一樣」、「同表(或圖)×所示一樣」、「詳細同表(或圖)×所示一樣」。即,試驗設計、測定數據、計算結果等具體的詳細情況,就像某圖表那樣。

不管是反映試驗研究的設計或結構的圖表,還是反映調查測定統計的數據結果或動態結構的圖表,都應該是學術論文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無、僅供參考的內容。所以,使用「如」比使用「見」更貼切。

3.2 加上「詳」字猶如畫蛇添足

在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銜接方式中「詳見」或「詳如」中「詳」的釋義為「詳細」。比如研究方法的文字敘述,沒有給出正交試驗設計中各種肥料施用量、間伐強度的具體數值,只交待是採用正交試驗設計,而3種不同肥料施用量、3種不同間伐強度的具體設計值被列在表格中,所以文字敘述為「為了研究肥料施用量、間伐強度及其交互作用而採用正交表進行試驗設計,小區隨機排列,3次重複,試驗設計的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如果加上「詳」字(試驗設計的具體情況詳如表×所示),讓人感覺很彆扭,所以這個「詳」字就是多餘的,加上它猶如畫蛇添足。

3.3 括號內加「如」「見」「所示」實為多此一舉

科學論文寫作應該是結構科學、措辭準確、表達精煉,所以,在用簡單、精煉的措辭結構就能夠表述清楚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必要用多詞彙的複雜結構。例如,「多因素交互作用方差分析結果(表×)表明:」或「多因素交互作用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施肥量間具有顯著差異,其中施用複合肥1.50 kg/株與不施肥對照間的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表×)」。方差分析結果全部列在表格中,文字敘述中沒有重複表達方差分析的具體數值。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使用「(如表×)」或「(見表×)」,還是使用「(如表×所示)」或「(見表×所示)」,都不如使用「(表×)」精煉簡潔。

3.4 使用「從圖(或表)×中可以看出」造成本末倒置

「從圖(或表)×中可以看出」是對圖(或表)進行詳細解釋的表達方式,適用於工業設計、工程設計等圖(或表)補充說明的表達。學術論文是記錄以科學數據、文獻資料等為論據對論點進行論證的過程。學術論文的論證過程與設計圖表的解釋說明,表達方式最顯著的差異在於:學術論文需要用圖(或表)等作為論據來證明某觀點正確,圖(或表)雖然是論證的重要論據材料,也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其依然不是論文最核心的內容,僅是論證的論據,不能把圖(或表)作為某段落的核心並對其進行詳細的解釋說明。可見,採用「從圖(或表)×中可以看出,」的表達方式,就是把圖(或表)作為某段落的核心並對其進行詳細的解釋說明。這樣就喧賓奪主本末倒置了。

「從圖(或表)×中可以看出」確實是專家學者在進行學術報告時表達能夠證明某觀點正確的主要證據來源常用口頭語,因為在進行口述報告時不能把書面語中的(圖×或表×)念成「括號、表×或圖×、反括號」,更為重要的是要把聽眾的注意力及時地引導到相關的圖(或表)上去。而期刊來稿必須完全使用書面語來表達,也不宜使用口頭語來表達。

類似的表達方式還有「圖(或表)×表明」、「圖(或表)×說明」、「從圖(或表)×看出」等。


4 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銜接方式的建議

基於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銜接方式的討論結果,提出以下2個建議。

4.1 在完整句子中使用「(圖×)或(表×)」

依據簡潔、精練、科學、準確原則,建議在完整句子中使用「(圖×)或(表×)」。

在文字敘述中首次引用表中數據的句末處使用「(表×)」來表達,在緊接著也引用表中數據的其他句子不再一一標註「(表×)」。例如,不同肥料的Fa=0.005<F0.01=0.555(表×),說明不同肥料對杉木胸徑生長的影響具有極顯著差異;不同間伐強度的Fb=0.004<F0.05=0.505,說明不同間伐強度對杉木胸徑生長的影響具有顯著差異。

在文字敘述中首次出現能夠體現表格內容處使用「(表×)」來表達,在之後緊接著的敘述中即使引用表中數據,均不再一一標註「(表×)」。例如,方差分析結果(表×)表明:不同肥料的Fa=0.005<F0.01=0.555,說明不同肥料對杉木胸徑生長的影響具有極顯著差異;不同間伐強度的Fb=0.004<F0.05=0.505,說明不同間伐強度對杉木胸徑生長的影響具有顯著差異。再如,根據林業局的調查統計資料(表×),農戶貸款造林意願差異極大,具有高中文化的年輕人意願最為強烈,初中文化年輕人次之,小學文化老年人基本上沒有這方面意願。

在文字敘述中首次出現能夠體現插圖內容處使用「(圖×)」來表達,在之後緊接著的敘述中即使引用圖中的變化趨勢或特徵規律,均不再一一標註「(圖×)」。例如,根據中國知網提供的年度引證報告相關數據(圖×),近10年來《林業科學》的網絡下載量呈現出直線上升發展趨勢,被引頻次雖然有所波動,但總的還是呈直線上升發展趨勢,影響因子逐年穩步提升。

4.2 在不完整句子中使用「如圖×所示」或「如表×所示」

具體的詳細情況都在圖表中,文字敘述沒有重複表達表格或插圖中的內容,僅簡單地點到圖或表的名稱,而且需要在句末加上「如圖×所示」或「如表×所示」句子才能夠完整。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如圖×所示」或「如表×所示」較為合適。例如,多因素交互作用的正交試驗設計如表×所示、生態文明評價指標體系如表×所示、交互循環作用機制如圖×所示、方差分析結果如表×所示。


5 結束語

銜接是文章的有形網絡,體現於文章的表層結構上。表達是將思維成果用語言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表達方式則是由表達目的所決定的使用語言文字的手段。本文以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為例進行探討,提出在完整句中使用「(表×)」、「(表×)」、「(圖×)」、「(圖×)」,在不完整句中使用「如表×所示」、「如圖×所示」的建議,旨在使科學技術文獻的表達方式能夠達到簡潔、科學、規範、統一,為廣大編輯出版人員、論文作者和標準制定者提供參考。 

⚪本文原載於《學報編輯論叢 》2020年第0期,原文題為《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

⚪作者:石紅青,中國林學會《林業科學》編輯部。

⚪引用格式:石紅青.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J].學報編輯論叢,2020(00):214-219.

⚪本文為節選,為閱讀及排版便利,本文刪去了注釋與參考文獻等內容,敬請有需要的讀者參考原文。

⚪轉載自:社科學術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

 《二語寫作》正在徵稿,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廣大外語教師及研究者掃碼入群賜稿!(詳情見最後一條推送)

相關焦點

  • 論文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正確銜接方式
    在編輯加工過程中,往往會遇到稿件中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不拘一格,而現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均未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任何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對文字敘述與引用圖表的銜接方式進行規範化編輯加工?如果需要,那麼依據又是什麼?
  • 科研論文配圖與圖表製作技能學習班
    但是如何製作論文圖表有一定講究,一份好的圖表可以為論文增色,有時候甚至決定了一篇論文能否被錄用。而發表過sci科研工作者都知道,想要做成一張高質量的圖表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三維班課程背景】每一篇科研論文都凝聚著我們科研人的辛勤汗水,我們對論文中的每一個字都認真推敲,每一個結論都反覆論證,但現如今單純的文字描述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對科研論文的要求,而「配圖」以一種簡單明了,直觀可視的新形式應用到論文之中,讓我們僅僅用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全了解一篇幾千字的科研內容。
  • 論文圖表製作技巧詳解
    1、圖表的重要性在科研論文中,圖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論文中,如果你把圖表畫得像是陸家嘴商業精英下一秒就要去收購阿里巴巴的酷炫大氣風格,一定會被教授們說避重就輕、華而不實,不關注科研成果本身卻搞一些歪門斜道,落下一個弄巧成拙的惡劣印象。比如這樣的圖表看著很熱鬧,但在科研界一定會被認為是異端的存在。
  • 科研論文插圖、數據處理和圖表製作培訓班
    在醫學生物科研一線崗位10餘年,發表SCI論文18篇,總影響因子92.14分。承擔和參與了國家、省部級多項科研項目。熟練掌握醫學生物科研相關的各項軟體;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數據圖形的繪製、生物統計的適用、科研圖片處理、醫學文獻的管理等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兼任雜誌的美術審編,對作者的圖表錯誤之處非常的熟悉。多次受邀在中國科學院系統及各大學醫學院做「插圖和圖表處理」講座。
  • 論文配圖與論文圖表製作技能學習班
    科研數據處理與高質量論文圖表製作技能學習班2017年4月 14-16日  北京現場贈送U盤和高清視頻供課後複習使用科研論文配圖與三維圖像建模及渲染學習班2017年4月 14-16日  北京現場贈送U盤和高清視頻供課後複習使用
  • 乾貨| 護理科研論文的寫作
    護理論文要求內容新穎、目的明確、資料真實、數據準確、統計分析正確;論文中涉及的專業術語要規範化,在全文中前後一致。研究論文一般由信息點(文題、作者情況、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主體(前言、材料和方法、結果、討論、小結)和補充(致謝、圖表、照片、作者附言)三部分組成。
  • sci論文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嗎
    論文引用參考文獻中,有英文的,有中文的,還有其他語言的。這讓擬投sci期刊論文的作者,對於是否引用中文參考文獻,拿不定主意,害怕貿然選擇了,會導致論文不符合發表要求,不被接受。那麼,sci論文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嗎?
  • 論文圖表
    圖表也是信息的一種承載形式,一幅好圖勝過千言。有些大牛看論文是通過圖表來了解內容的,因為論文的主要結果都表述為圖表。做好圖表無論是呈現自己的學術成果還是傳播學術成果(讓更多人引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表格論文中最常見的表就是三線表——只有三條線,上下粗,中間細。雖然是叫三線表,但是偶爾也可以添加一些輔助線(輔助線一般都是短橫線)。
  • 一圖勝千字:科研論文插圖/數據處理和圖表製作線上班 5月16日開始
    如何修繕圖像瑕疵、汙點如何運用摳圖技術以滿足論文及幻燈片需求照片、條帶、圖表的的排版電泳條帶胖瘦不一或者歪斜圖片該如何處理條帶的灰度分析和測量IOD值多圖像的排版圖表製作中存在的問題圖表的修改和排布圖表上標註線的繪製AI軟體來對各種軟體生成的線條圖的進行後期處理
  • 一圖勝千字:科研論文插圖/數據處理和圖表 製作線上班 5月16日開始
    如何修繕圖像瑕疵、汙點如何運用摳圖技術以滿足論文及幻燈片需求照片、條帶、圖表的的排版電泳條帶胖瘦不一或者歪斜圖片該如何處理條帶的灰度分析和測量IOD值多圖像的排版圖表製作中存在的問題圖表的修改和排布圖表上標註線的繪製AI軟體來對各種軟體生成的線條圖的進行後期處理
  • 圖片引用虐我千百遍,我待論文如初戀!
    圖片,可謂是論文中的點睛之筆。無論是藝術建築專業,還是金融管理專業,都需要在論文寫作中加入圖片。或許是為了凸顯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許是為了展現對學術前沿的探索,或許是為了對文字敘述加以佐證,都無法離開圖片的存在。然而,你真的會正確的在論文中添加以及引用圖片嗎?那麼,榜樣君就和大家一起揭秘論文中圖片的引用之道。
  • 不懂科研數據圖形繪製?這個學習班你該來!科研論文插圖、數據處理和圖表製作學習班
    在醫學生物科研一線崗位10餘年,發表SCI論文18篇,總影響因子92.14分。承擔和參與了國家、省部級多項科研項目。熟練掌握醫學生物科研相關的各項軟體;對實驗數據的分析、數據圖形的繪製、生物統計的適用、科研圖片處理、醫學文獻的管理等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兼任雜誌的美術審編,對作者的圖表錯誤之處非常的熟悉。多次受邀在中國科學院系統及各大學醫學院做「插圖和圖表處理」講座。
  • 科研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科學化引用
    參考文獻的引用是否正確、規範、科學,對於判斷作者學術水平、評價學術論文創新性、評價學術期刊具有重要的作用。編譯認為,學術論文中參考文獻的科學化引用,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引用文獻儘量全面。不同學科引用的文獻類型有所側重,比如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者要更多地查閱簡短的科研報告和學術論文,因為與成熟自然科學相關的專著大多是在重寫歷史;而人文學科研究領域的學者要更多引用著作型和論文型參考文獻,其他類型的文獻在引用數量上相對縮減。因此,作者在研究中應當以引用期刊型文獻和專著型文獻為主,其他正規文獻予以補充。
  • 讓你的論文圖表 666~
    決定使用視覺要素後,根據要表達的信息,在表格和圖片之中挑選最有效的呈現方式。準備圖表,要從讀者的角度思考:這樣有助於製作出不言自明﹑正確的圖表。避免將實驗細節加入圖注,這部分的細節應該放在內文的研究方法章節。在圖片上所有的重要部分加上標註,包括原理圖與照片各部分﹑所有軸﹑曲線和圖與數據繪圖中的數據集。標明所有細節,例如圖像和地圖的比例尺﹑定量單位﹑地圖/原理圖的圖注和地圖經緯。如需將研究對象的照片加入論文,事前必須知會他們,並取得書面同意。
  • 學術論文圖表的正確使用
    表格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很多文章中的表格並不是用WORD中的表格功能來製作,而是用WORD中的手動劃線來做表框並且用空格功能來實現對齊,這樣,一旦修改表格中的內容,表格的對齊方式和框架就會改變。因此,一定要WORD中插入表格的功能來製作圖表。6. 圖、表格內容與文字重複。
  • 易智編譯:書寫科研論文的具體流程和技巧
    發表科研論文是展現科研成果的重要方式,本文中易智編譯著重討論了論文寫作的具體流程和技巧:包括論文寫作應該具備的中軸線原則,如何規劃結果和製作圖表,引言要有指向性,討論要圍繞結果這個核心,研究方法部分要體現研究設計,摘要要凝練,關鍵詞要恰當,題目要精準等。易智編譯提供科研論文一站式服務,全程協助發表,大大提高論文命中率。
  • 論文圖表注意事項
    俗話說,一張圖勝過一千字。在學術論文中, 我們常常看到圖文並茂的表達方式。很多有經驗的研究者第一眼只看圖表,以便快速了解文章的重點。一般來說,作者因想把文章的重點進行詳細表述,才會製成圖或表,而且較之文字,圖表更直觀易懂,能瞬間傳遞大量信息。
  • 科研論文插圖/數據處理和圖表製作視頻課程 (380元/套 售完即止)
    ●為什麼中文期刊中正態分布且方差齊的計量資料採用x±s表示?●為什麼中文期刊中非正態或方差不齊時採用M(P25,P75)表示?●如何轉換論文中的Mean±SD和中文期刊中常用的x±s的轉換?●EXCEL的批量錄入、讀取及其與SPSS統計軟體的數據交互?
  • 科研論文插圖、數據處理和圖表製作學習班 2019年4月19-21日 上海
    科研論文插圖、數據處理和圖表製作學習班2019
  • 發外刊論文
    1964年創刊,包括印刷版、光碟版和聯機板等80年代初,為了更好與國際科研接軌,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龔昌德率先引進了SCI作為科學評價體系,得到當時校長曲欽嶽等校領導的支持,他80年 代末提出晉升副教授需要1篇、晉升正教授需要2篇國外SCI論文,然後在國內科研院所推廣,成為衡量科研人員和機構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