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吳詠詩老校長

2020-12-20 今晚報
  2016年4月23日,天津大學敬愛的吳詠詩老校長走了。雖然知道他最近身體狀況不佳,但仍感覺他的離世太過突然。作為吳校長當年破格提拔培養起來的一批年輕教師中的一員,我為我們失去這樣一位德高望重、有著改革魄力又極具人格魅力的老校長感到深深的悲痛。

  1988年碩士畢業留校工作後,我又繼續攻讀博士學位。這期間,他正擔任天津大學的校長。我的碩士和博士畢業證書上都有吳校長的印章。還記得在博士畢業典禮上,是吳校長給我撥的流蘇。

  當時,因為「文革」的影響,學校的教師隊伍青黃不接。為了鼓勵年輕教師發展,吳校長打破常規,對優秀的青年教師在職稱上實行破格晉升制度,在住房分配上實行「博士畢業給兩室一廳」的優先分配政策。1992年時,我不到三十歲就晉升為副教授,到1994年當上教授,而且分到了房子。這樣的改革在全國都是極為轟動的。

  和我一樣,當時學校每年都會有十名左右的青年教師破格晉升為教授。這對年輕人的成長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後來這批人都成為全國各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很多已經是知名的科學家了。比如和我幾乎同期獲得晉升的王成山教授,是電氣工程領域的專家、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973」首席科學家。還有化工催化領域的專家李永丹教授,也是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我們都是三十歲出頭就破格晉升教授的。

  當時,真的覺得自己整個人都不一樣了,因為那麼多雙眼睛看著你呢!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對自身的要求、對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投入都要加強再加強,這樣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吳校長生前講過,辦大學就是辦氛圍。他這種改革的魄力,就是要創造一種「到了年輕人該起來的時代了」的氛圍,逼著年輕人快速成長。

  「相信教師、依靠教師、尊重教師」是吳校長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他是全國人大代表,每年去開人代會前他都要和博士生以及青年教師開正式的座談會,他甚至能叫出每一位在座人的名字,這份尊重與關愛讓年輕人沒有理由不努力。

  他還特別關心派出教師,而且這種關心非常深入細緻。留學人員出國前,他幾乎都要找他們談一次話,了解他們的留學計劃、研究方向、家裡有什麼困難等等。他不僅要為留學回國的教師召開歡迎會,而且每年都要開一次留學回國人員茶話會,每次他都親自參加。為了讓海外學子了解母校情況,吳校長還創辦了《天津大學留學通訊》。這份校辦刊物與母校給海外學子的新年賀信、賀卡一起寄到在國外留學人員的手中,使他們感到母校的深深情意和對他們的召喚。而對於留學人員的國內家屬,吳校長也囑咐學校工作人員多關心他們。

  轉眼二十多年過去,吳校長關愛過的這批年輕人都已成長為國家棟梁。從吳校長身上,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關愛,更是他敢為天下先的改革魄力,為教育事業兢兢業業的奉獻精神。吳校長不僅是我們的先輩,更是我們的榜樣,是我們天津大學的驕傲。

相關焦點

  • 校長之師吳詠詩
    「辦大學就是辦氛圍」的精煉闡述言猶在耳,4月23日清晨,天津大學原校長、電子學家與教育家吳詠詩在天津與世長辭,享年89歲。    天大現任校長李家俊此前一日剛去探視過老校長。二人當時只能在病房裡緊握雙手,無法再有言語的交流。
  • 老驥伏櫪志常在——追憶賈國卿老校長的教育情懷
    拜讀了謝華平老師的《教育成泰鬥,辦學稱專家——追憶高安中學老校長賈國卿的非凡人生》長文,再次回顧了賈國卿老校長為辦好高安中學教育而殫精竭慮、開拓創新的艱辛人生,被這位深耕厚植高安中學教育、教學、管理、文化的長者無私付出而深深感動,由衷欽佩他艱苦奮鬥、追求卓越、睿智銳進的胸襟和情懷。
  • 追憶天堂裡的一中老校長
    還有幾位熟識的老校長、老同事,也不在了。有的早已不在了,有的不久。但是,所有消逝的建築、大門、古樹、老井、美食,更有故人,同事,在我的記憶深處永遠鮮活,栩栩如生,觸手可及。孫校長,安丘石埠子鄉樓子村人。1952年—1966年任副校長、校長。
  • 「追憶都安高中校長莫振高」系列報導
    「追憶都安高中校長莫振高作品標題 「追憶都安高中校長莫振高
  • 教師節的緬懷:懷念老校長劉迪璽
    (1984-1997),德高望重的老教育家,久負盛名的書法家、畫家、生物學家,一生知行合一,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深受廣大學生愛戴。見到豐盈的麥浪見到奔騰的黃河見到藍天白雲我們鞠個躬吧一生樸素的老校長惟見長江天際流作品後記:2020年8月31日晚上,在即將開學的前夜,那個一直把學生當作寶石的老校長劉迪璽走了
  • 【深切緬懷寧津生院士】楊震澎:仁者為師——追憶老校長津生院士的幾件小事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寧津生院士是我國測繪地理信息領域傑出的科學家和教育家,長期從事物理大地測量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是該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同時,他更為我國測繪高等教育傾注了畢生心血,對我國測繪教育事業影響重大,成就深遠。寧津生院士的一生,是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利益無限忠誠的一生,是為我國測繪事業發展嘔心瀝血的一生。
  • 中醫專家追憶王正宇 誓作好醫生
    來自全省的中醫專家們追憶王正宇,誓作好醫生。 據陝西省中醫藥學會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辛智科教授介紹,王正宇,陝西岐山人,生於1909年,卒於1982年。著名中醫教育家和中醫臨床學家。王正宇幼年喪父,備受艱辛,6歲上私塾,20歲考入大學,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回家,先後當過教師和小學校長。
  • 武大老校長近日仙逝,追憶我那珞珈櫻園時光
    只可惜,當年太年輕,網絡不發達(上網得去圖書館),不像現在智慧型手機能如此方便快捷地了解信息,在武大讀書數年,到畢業時才居然才確切地知道校長叫「侯傑昌」。今天想起來,真有點臉紅,才知道他竟是我國著名的空間物理學家。驚聞老校長去世,一下勾起了我對武大讀書歲月的回想。老校長,你肯定不知道,2000年進入武大新聞系讀書時,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該多麼興奮。
  • 追憶嵇文甫校長的魅力課堂
    現在學校的面貌已今非昔比,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序列和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嵇老校長斯人亦遠逝多年,但當年聽他講課引人入勝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其聲仍縈繞於耳。值此學校慶祝辦學92周年暨合校20年之際,特將我聽過和知道的他講課的情況,略述一二,以寄託對這位老校長的深切懷念。
  • 圖說老晉江 | 光影追憶流年 圖覽金井教育
    本版「圖說老晉江」收集了幾組珍貴的金井校園資料老照片,較為全面地展示金井教育的發展軌跡及僑資助學的傑出成就。校徽裡的青春,是「一寸光陰一寸金」的奮發,這一枚枚金井學校的校徽,是否能讓您追憶徜徉在象牙塔中的難忘時光
  • 追憶青春,暢想未來!臨沂這個座談會架起新老職工「連心橋」
    12月11日,山東省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院離退休科聯合實驗室共同舉辦「追憶青春,暢想未來」新老職工座談會,實驗室全體工作人員及實驗室離退休職工共計30餘人參加座談。老職工們一起參觀實驗室,觀看實驗室宣傳片。面對嶄新整潔的環境、高端精細的設備,規範標準的流程,離退休老同志們感慨萬千,紛紛回憶起當年在實驗室艱苦工作的場景,對今天實驗室寬敞乾淨的工作場所、朝氣蓬勃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各種現代化的大型設備連連稱讚,並對實驗室的快速發展表示了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 【隨筆】王淑麗:老校長
    那天下早自習後,我跟在父親的身後走進了老校長的辦公室。老校長坐在辦公桌前正在看書,左手按著書頁,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夾著自卷的煙在吞雲吐霧。老校長伸出被煙燻得發黃的手指在我的兩腮上輕輕按了按,張開露出長長黃牙的嘴和父親在微笑著輕言慢語。最終我臉腮上沒貼上夢寐以求的膏藥。
  • 羅衛東 | 紀念杭州大學老校長沈善洪先生
    按:時光荏苒,一轉眼,杭州大學老校長沈善洪教授離開我們已經七年多了。
  • 專家追憶袁寶華:96歲時仍思路清晰談發展,還親自出門送客
    2015年5月,《袁寶華文集》出版發行,該書由朱鎔基作序 圖據東方IC1、追憶人:河南大學基建處處長時瑞剛袁寶華曾稱從學生趕走校長一事中得到教育5月10日上午,得知袁寶華先生逝世2、追憶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利明袁寶華慈祥寬厚,對學校工作也很關心中國人民大學發微博悼念老校長袁寶華5月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利明
  • 彩蛋丨劉道玉先生88歲米壽生日,他們都跟老校長說了啥貼心話?
    自11月21日起,湖北劉道玉教育基金會聯合全球18家武大地方校友會發起的「老校長88歲米壽生日祝福接龍」活動刷屏全球武大校友圈。截止到生日會當日,活動收穫了近2萬的武大學子在線為老校長米壽生日點讚,以及數百份來自全球校友們真摯的祝福留言。一起來看看他們都對老校長說了些什麼貼心話。您的留言又會不會上榜呢?
  • 8家老字號中餐館,一同追憶老上海的味道
    今天為你推薦8家上海的老字號中餐館,一同追憶老上海的味道!創建於清光緒元年(即1875年)的上海老飯店,原名「榮順館」,之前位於豫園附近的舊校場路上。後來由於飯店歷史悠久,菜品味美可口,顧客們便以「老飯店」這一親切的稱呼代替了「榮順館」,直到1964年飯店搬至福佑路,飯店正式改名為「上海老飯店」。這家飯店的八寶鴨名氣最響!
  • 老華僑追憶僑鄉海南文昌文南老街鄉情風貌
    老華僑追憶僑鄉海南文昌文南老街鄉情風貌
  • 老校長的原則讓我振聾發聵
    這時候,他旁邊有個老人,原先是學校的校長,書記。他立刻,紅著臉,做直了,抬高了手說:你這個話說的,怎麼沒有一點點原則;明明通告裡面說了,涉及行賄受賄,你非要牽涉政治裡面。那位知名人士,原先做過這位老校長的部下,知道老校長的脾氣,向來耿直。連忙拱手說道:你別著急,我錯了,我錯了。並順勢開溜。
  • 深切緬懷老校長 王世傑
    深切緬懷老校長曾任學校工會主席、教育處主任、總務主任等,1983年12月任柴溝堡師範學校校長;1988年晉升為高級講師。1995年卸任柴溝堡師範校長退休。他是國家改革開放後任職時間較長的師範校長之一。王世傑老師長期從事美術教育、教育管理、鄉村複式教學與研究工作。
  • 半個世紀後相聚建林村 老知青共同追憶青春歲月
    2014年7月,這群老知青在半個世紀後相聚故地,共同追憶屬於他們的青春歲月。雖然歲月改變了他們的容貌,但那段同甘共苦的情誼依然深刻,在回憶中被娓娓道來。故地重遊,老知青王月明現場作詩一首:風雨沐浴五十載,重回故地情滿懷,青春獻黨永無悔,喜看新貌換舊顏。  「當年我才17歲,她18歲,另外幾個都是20多歲,我們感情特別好,總有說不完的話,像親姐妹親兄妹一樣。雖然年紀小,但也不覺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