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性脊柱裂中有「隱性」二字,讓許多人摸不著頭腦,「隱性」是不是隱藏性的,不需要注意呢?現在大家都越來越重視體檢,很多成年人和兒童在體檢過程中都發現了「隱性脊柱裂」,尤其是很多小朋友,家長比較擔心,「這是什麼疾病?要不要治療?」那麼今天空軍軍醫大學神經外科脊柱組李維新主任就來跟大家講講隱性脊柱裂的相關問題。
隱性脊柱裂十分常見,絕大多數沒有症狀!
其實,隱性脊柱裂在門診是非常常見的,隱性脊柱裂是一種相當多見的先天性脊柱畸形。
脊柱裂是由於胚胎時期胚葉發育不全所產生的脊柱畸形,最常發生於腰骶部。脊柱裂分為隱性脊柱裂和顯性脊柱裂兩大類。隱性脊柱裂是隱性椎管閉合不全中最為多見的一種,多見於腰骶部,有一個或數個椎骨的椎板未全閉合,而椎管內容物並無膨出現象,絕大多數的隱性脊柱裂終身不產生症狀或沒有任何外部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我們再檢查一個磁共振,圓錐的位置並沒有變低,沒有脊髓的拴系,同時外面的脂肪也沒有擠到椎管裡去,那麼這時候這種隱性脊柱裂在生理上是一個健康的狀態,不用去處理它。
十幾歲還尿床,查出隱性脊柱裂,該怎麼辦?
在門診時遇見許多小孩,家長說都已經十幾歲了還尿床,一查是隱性脊柱裂,這種情況需不需要手術?
李維新主任建議:這種情況,一般來說只要沒有脊髓拴系,沒有脂肪沉積,我們是不需要手術的,讓孩子做泌尿動能的一些訓練,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什麼情況下的隱性脊柱裂,必須要手術了?
如果隱性脊柱裂病人出現下肢乏力、麻木、肌肉萎縮、遺尿、大便乾燥等症狀,往往意味著疾病有所加重。病人症狀進一步加重還可出現馬蹄內翻足畸形、尿失禁、尿瀦留、下肢癱瘓、感覺消失、下肢發涼、骶部潰爛,個別患者上肢也有症狀。這些情況就說明患者症狀較重,需要積極治療。
一般情況下,顯性脊柱裂幾乎均須手術治療,而隱性脊柱裂患者有以下情況者,應積極考慮手術治療:
(1)由此引起的大小便和下肢功能障礙者;
(2)伴有脊髓拴系、椎管內脂肪瘤或明顯粘連等病變考慮將來可能引起神經症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