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投資的Beyond Meat帶火了人造肉市場,泰森和雀巢宣布入局

2020-12-20 界面新聞

記者|楊立贇

比爾·蓋茨投資的人造肉明星公司Beyond Meat在美國上市後,泰森食品(Tyson Foods)和雀巢也宣布了在人造肉方面的新布局。

其實,泰森和Beyond Meat之間淵源深厚,2016年至2017年期間,泰森食品總共向Beyond Meat投資了3400萬美元。2018年11月,當後者首次申請公開募股時,泰森就已持有其6.5%的股權。然而就在Beyond Meat上市前一周,泰森出人意料地拋售了它持有前者的全部股份。

日前,泰森食品CEO Noel White在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會議上揭開了「謎底」:之所以退出Beyond Meat,是因為泰森將推出自己的人造肉品牌。預計新品將於今年夏天限量推出,10月之後全面上市。

如果泰森能夠開發消費者可信賴的人造肉產品,並且在全美零售渠道鋪貨,那麼在Beyond Meat上市前賣掉它的股份,不失為明智之舉。 不難理解,隨著消費者日益傾向於更加環保的選擇,泰森想要尋求長期發展的機會。

雀巢在歐洲推出的人造肉Incredible Burger

無獨有偶,雀巢也宣布計劃於今年秋季在美國推出Awesome Burger純素漢堡,產品計劃通過零售門店、快餐店和食品服務運營商銷售。 雀巢CEO Mark Schneider對CNBC說:「我們對植物食品領域非常感興趣,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上個月,雀巢的人造肉漢堡Incredible Burger已經在8個歐洲國家的1500個終端上市,不僅如此,它還被納入了麥當勞的配料單。

大公司紛紛入局、Beyond Meat的成功上市,都讓人造肉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

5月2日,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BYND」,掛牌首日股價暴漲163%,公司市值達39億美元,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日表現最佳的美國公司。按照該公司2018年營收8790萬美元來計算,這一市值意味著該公司股票的市銷率達到44倍。

實際上,在Beyond Meat上市之前,市場數據就已經顯示了人造肉可期的未來。來自歐睿的數據顯示,全球人造肉市場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增長了18%和22%。2016至2017年,全球素食主義者增加量的前十國家數據顯示,東南亞、歐洲是最主要的增長區域。

國盛證券關於人造肉的最新研報顯示,在健康以及環保的內生需求催動下,素食消費傾向也在持續提升。有責任意識的消費在經濟發達地區的基礎較為深厚,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中高產消費者也支持這種消費趨勢。

在健康、環保等需求的推動下,預計未來幾年肉類替代品的市場規模將穩健增長。

根據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數據,預計到2023年,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規模將達到64.3億美元,2018-2023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為6.8%,其中亞太地區的肉類替代品市場規模增速最快,預計複合年均增長率可達8%以上。

豬肉漲價,對人造肉市場的增長也是利好。

中國市場上,自非洲豬瘟疫情爆發以來,能繁母豬存欄量、生豬存欄量加速下行。2019年3月產能加速淘汰,能繁母豬存欄連續4個月低於3000萬頭,同比減少21.0%;生豬存欄量同比減少18.8%。預計2019年5月份豬肉消費需求轉暖後,豬價開啟加速上行,至四季度達到較高位置。

中國肉類消費結構中豬肉佔比超過60%,對豬肉依賴性較強。2018年國內豬肉消費量約為5540萬噸,如果豬肉供給量減少20%,將會產生1108萬噸肉類消費量缺口,即使全球豬肉可供貿易量都進口到中國,也無法滿足國內豬肉供給缺口。而這部分豬肉供給缺口將分攤其他肉類,包括禽肉、牛羊肉以及人造肉。

「人造肉」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組織蛋白,中國內地食品加工企業已經將大豆組織蛋白添加到肉丸、餃子及肉腸等食品中,與動物蛋白配合食用,提高肉製品的口感。比較知名的素食廠家包括蘇州鴻昶素食、寧波素蓮食品、深圳齊善素食等。

國盛證券認為,人造肉在一二線城市將有較大發展空間。這一概念興起後,將帶動的投資機會也不僅是人造肉的食品加工企業,還包括產業鏈中遊的豆類深加工企業等等。

如同蝴蝶效應,Beyond Meat在美上市,帶動中國的人造肉概念股逆市走強,5月8日「人造肉」板塊領漲兩市,掀起漲停潮。豐樂種業(000713.SZ)、雙塔食品(002481.SZ)、哈高科(600095.SH)、維維股份(600300.SH)等多隻個股漲停。

不過這一波漲停顯得有點「烏龍」,多家上市公司已經發公告澄清,目前並不涉及人造肉業務。

5月8日,海欣食品發布了「關於公司未生產人造肉產品的說明公告」,公司在部分產品中少量添加大豆拉絲蛋白和大豆組織蛋白,作為一種輔助性原材料,主要起到改善產品營養結構、提高營養價值和蛋白質含量的作用,在產品配方中佔比不高;公司僅使用少量大豆蛋白類原材料,不生產「人造肉」產品。

維維股份、哈高科均發布公告,公司目前不種植大豆。 天寶食品表示暫無植物蛋白肉產品。

受「人造肉」概念炒作影響已三連板的來伊份則表示,公司大豆蛋白產品有五香味蛋白素肉、香辣味蛋白素肉等,上述產品主要原料為大豆拉絲蛋白、大豆蛋白,該類產品佔公司在公司銷售收入中佔比很小,公司目前不種植大豆,也沒有生產基地,公司蛋白素肉產品系委託加工。

相關焦點

  • 人造肉市場持續火爆 Beyond Meat進駐美國Costco門店
    人造肉生產商Beyond Meat周四表示,其「人造肉」漢堡將在美國連鎖超市Costco Wholesale的一些門店進行出售。 據新浪財經,該公司表示,其受歡迎的「Beyond Burgers」將在包括德克薩斯州、佛羅裡達州和紐約州在內的Costco門店出售,八塊裝的每包價格為14.99美元。
  • 人造肉風潮不減,新對手Tattooed Chef(TTCF.US)動了Beyond meat...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人造肉生產商如Beyond meat(BYND.US)和Impossible Foods的消費者爭奪戰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如今Tattooed Chef(TTCF.US)進入這一領域,上個月,該公司宣布了新產品:植物性香腸。
  • 雀巢推出嘉植餚進軍人造肉市場 食品巨頭們掀起在華爭奪戰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侯雋)12月9日,雀巢宣布位於天津的亞洲第一條植物基生產線完工並投產,將推出素麻辣香鍋、素紅燒獅子頭、素紅燒肉等在內的六款嘉植餚植物基產品,售價每盒29元到39元,銷售渠道為天貓官方旗艦店和部分盒馬門店。
  • 比爾·蓋茨站臺,人造肉席捲市場,潮流還是假象?
    比爾·蓋茨。圖/視覺中國其實,比爾·蓋茨並不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如此評價人造肉,他投資了一家名為「Beyond Meat」的人造肉企業,與他一起投資的還有影星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以及麥當勞前任CEO唐·湯普森等多位名人。Beyond Meat今年5月剛剛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被稱為「人造肉第一股」。
  • 新冠疫情引發動物肉消費擔憂,人造肉迎來自己的「高光...
    「更健康安全」的人造肉2013年,比爾·蓋茨在吃了一口Beyond Meat 生產的人造雞肉卷後,便成為了「人造肉」的頭號鼓吹者,不僅身體力行投資「人造肉」企業,還積極向世界宣傳「人造肉」這一概念。而近年來,全球素食主義者數量不斷增加,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人造肉恰恰滿足了這種需求。
  • 中外資爭搶國內植物肉市場:雀巢入場、巨頭火拼
    中國植物肉市場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食品巨頭的重視。12月9日,雀巢推出多款面向C端消費者和B端專業餐飲渠道的植物肉產品。雀巢旗下植物基品牌嘉植餚也正式入華。據了解,植物基產品包括植物奶、植物肉以及植物蛋等品類。
  • 雀巢亞洲首條植物基生產線投產 中國「人造肉」市場迎來中外混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雀巢亞洲首條植物基生產線投產 中國「人造肉」市場迎來中外混戰經過為期半年的準備,雀巢今天宣布旗下亞洲首條植物基生產線在天津正式完工並投入生產運營。接下來,雀巢將優先為餐飲行業提供植物基產品解決方案。
  • 中外資爭搶國內植物肉市場:雀巢入場、巨頭火拼,本土企業規模及...
    中國植物肉市場越來越受到國內外食品巨頭的重視。 12月9日,雀巢推出多款面向C端消費者和B端專業餐飲渠道的植物肉產品。雀巢旗下植物基品牌嘉植餚也正式入華。 據了解,植物基產品包括植物奶、植物肉以及植物蛋等品類。 此前,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營養品和農產品製造商嘉吉在中國推出了植物基食品品牌「植啟」、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都在中國進行了布局,並準備在華建設工廠。除此之外、達能、可口可樂也都在植物基相關產品領域進行布局。
  • 星巴克、肯德基之後,雀巢也入局,食品巨頭為何都要投資人造肉?
    據媒體報導,雀巢公司表示將增資總體規模超過1億瑞郎(約合人民幣7.3億元)以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置其在亞洲的首家植物性食品工廠,並將於今年年底推出人造肉產品。人造肉這一名詞,近兩年越來越被人們所熟知。
  • Beyond Meat在中國推出人造豬肉餡產品|全球快訊
    水草 2020-11-18 18:00 導語 創頭條編譯  周二(11月17日),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創頭條編譯  周二(11月17日),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BYND.O)在中國推出了基於植物的豬肉餡產品Beyond Pork。該公司表示,最初將在上海五家受歡迎的餐廳推出這款新產品。
  • 「人造肉」食品太誘人!漢堡王、肯德基、賽百味等大牌爭相入局
    基於此,漢堡王於8月8日在全面範圍內推廣該款漢堡;   7月份,肯德基中國首款素漢堡——芝士厚菇素尊堡上市;   近日,賽百味又宣布與人造肉製造商Beyond Meat合作測試植物肉三明治「Beyond MeatballMarinara」,並於今年9月份開始在美國和加拿大的685家餐廳試銷。   大牌爭相入局背後,是以新品奪眼球,還是「人造肉」趨勢不可擋?
  • 比爾·蓋茨和李嘉誠追捧的人造肉 真有那麼神嗎?
    來源:中國經營報文/荀詩林人造肉可能是今年最火的一個詞,仿佛一夜之間就火了起來。而人造肉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誕生的,就連比爾·蓋茨和李嘉誠也接連大手筆投資相關企業。那麼,人造肉真的有那麼神嗎?人造肉「入侵」世界2019年人造肉的熱潮始於Beyond Meat(超肉)。
  • 雙語新聞丨人造肉概念席捲北美 巨大商機推動新業態
    波斯特的人造牛肉是由從牛肌肉中提取的幹細胞培育而成,培育過程採用了培養人體組織和器官的醫療技術,售價高達32萬美元。 此後,人造肉概念開始獲得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但當時還尚未實現其商業化。
  • 美國人造肉巨頭Beyond Meat在中國建生產設施!
    其競爭對手也紛紛尋求打進廣闊的中國市場。Ethan Brown, chief executive and founder of Beyond Meat, said China was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markets for animal-based meat products, and potentially for plant-based meat」.
  • 觀察|「人造肉」走上餐桌成新風口,全球快餐巨頭搶奪千億美元大蛋糕!
    從人造肉的優勢、商業化的障礙、生產研發與投資、銷售之迅猛,我們將一窺這個食品行業最火的風口。一起來看看吧!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是素肉(Plant-based meat),一種是培育肉(Lab grown meat)。除了科學家們在實驗室培育的肉類產品,另外一種人造肉又稱大豆蛋白肉,人造肉主要靠大豆蛋白製成,因為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所以人造肉是一種健康的食品。
  • 從人造肉到燕麥奶,Oatly能成為下一個Beyond Meat嗎?
    前一陣,「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欣然宣布,其人造肉速凍肉餅將在上海盒馬鮮生門店首發,8月起在杭州、北京等地的盒馬門店陸續上架,且售價低於海外。此前,Beyond Meat的產品其實已經通過星巴克的門店,在中國市場鋪開銷售。無獨有偶,今年4月份的時候,星巴克中國同步宣布攜手的還有Oatly,表示將在中國內地所有門店引入Oatly的燕麥奶作為基底。
  • Beyond Meat牽手盒馬鮮生!眾多品牌擠入賽道,人造肉能否「真香」?
    食品巨頭雀巢公司也表示,將斥資1億瑞士法郎擴大其在中國的製造業務,包括一家新的植物性食品工廠。今年4月,星巴克宣布在中國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產品主要由Beyond Meat生產。此外,肯德基宣布在中國公測「植培黃金雞塊」,網紅茶飲品牌喜茶推出了植物肉產品「未來肉芝士堡」,天貓也聯合一批新銳品牌首次推出人造肉粽子。
  • 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股價月漲近6倍
    美東時間6月10日周一,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繼續大幅上漲,盤中一度漲幅高達34%,觸及186.43美元的高點,刷新歷史新高。截至收盤,該股當日漲幅高達21.85%,報168.10美元,最新總市值為98億美元。
  • 李嘉誠、淡馬錫加碼投資人造肉,Beyond Meat「死對頭」再融3億美元
    還不知道人造肉是什麼?從比爾蓋茨到李嘉誠,資本大佬都在跑步入場。 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入股的「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 14日公布,最新一輪融資籌得3億美元。 這已經是Impossible Foods進行的第五輪投資。
  • 食品行業重大變革 —— 人造肉:探尋Beyond Meat的崛起之路
    該公司所售產品包括人造肉製成的漢堡、香腸、絞細牛肉和肉碎,還有之前被下架重新開發的產品「超凡雞肉」(Beyond Chicken)。這些產品已經銷往全世界——該公司於2018年5月宣布,將把業務拓展到六大洲的50多個國家。 食品行業正在經歷重大變革,Beyond Meat正是這場變革的參與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