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學長三賀母校 以交通之名立浩然天地

2021-02-18 長安街知事


領導人的母校情結,總是讓人動容。

今天是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日,交大官微發布江澤民致建校120周年賀信。賀信稱,值此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謹向全校師生、醫務員工和海內外所有校友,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

交大學子親切地稱江澤民為學長。在公開報導中,交大官方如是披露:多年來,江澤民學長始終心繫母校,情真意切。從擔任上海市市長算起,他先後十餘次蒞臨交大校園,看望母校師生,鼓勵莘莘學子,支持母校的發展和改革。在建校100周年之際,江澤民主席寄語母校:「繼往開來,勇攀高峰,把交通大學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這也成為上海交大人在新的百年徵程中堅定不移的奮鬥目標。在建校110周年之際,江澤民學長滿含深情地題寫了「思源致遠」,凝練了交大人共同的精神文化動力,成為母校發展進步的力量源泉。在建校120周年之際,江澤民學長再次為母校發來賀信。

6年前,上海市舉行《日出江花––青年江澤民在上海》出版座談會。交大黨委書記馬德秀接受採訪時介紹說,這本書展現了江澤民學長青年時代在上海的創業實踐、成長軌跡、精神風貌和品格修養,對激勵年輕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引導青年學子明確人生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同江澤民一樣,中共的高級領導人多畢業於北大、清華、交大這樣的知名高校,學生時代就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無論是身處廟堂之高,還是退隱江湖之遠,他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校園情結。

2013年12月28日上午10時許,胡錦濤回到了闊別53年的母校泰州中學。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泰州中學迎春路老校區1959屆高三(4)班的教室裡,胡錦濤的座位依然保持原樣,黑板上有當時老師的板書,教室後面的黑板報也復原了當時的情形,胡錦濤激動地在自己當年坐過的座位上留影。他深情回憶,"當年我們搞勤工儉學,買了個理髮推子,給老師理髮,給同學理髮,都不要錢。」


胡錦濤在泰州

2011年是清華百年華誕,4月20日,胡錦濤專程來到母校。在參觀校史館時,他收到了校方準備的特別禮物——上學時的學籍卡。他在見到老同學時感慨地說:「回想當年,我們在清華園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度過了難忘時光,結下了深厚情誼。」隨後,大家一起高唱系歌《水利建設者之歌》:「從那黃河走到長江,我們一生走遍四方,遼闊的祖國、萬裡山河都是我們的家鄉……」


2012年6月19、20日,習近平回清華視察,與應屆畢業生們一起聊天。在聽取同學們的匯報後,習近平滿懷深情地說:「同學們好,見到大家非常高興!」在場的同學們倍感親切,齊聲高呼:「學長好!」

數學系的齊振民提到自己是延安人,習近平遂問:「你是延安哪裡的?」「我是延安吳起縣的。」習近平笑著說:「那咱們都是『一達裡的』!(延安方言:我們都是一個地方的!)」 隨後習近平向同學們講述了一些人生經驗:今後的工作中大家都會遇到各種困難,不要只想著一路上鮮花鋪路。當我們取得成績的時候,不要驕傲自滿,要謙虛謹慎;當我們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要越挫越奮、不斷努力、自強不息,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磨礪意志、增長才幹,在報效祖國的過程中成長成才。


相關焦點

  • 以交通之名立浩然天地!聽姜斯憲書記的最後一堂畢業課
    畢業寄語——在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姜斯憲2018感謝你們贈予母校的禮物,這艘帆船既承載了你們在出發時對母校的眷念守望,也寄託了你們奔赴各方的壯志豪情,正如交大校歌裡唱到,「迎向那真理之光,揚起青春的風帆」,母校會妥為珍藏你們的一片心意,祝福你們在今後的人生中乘風破浪,揚帆起航!剛才,林校長為大家臨別寄語,語重心長、意蘊深刻,相信會讓你們終生受用。霍小紅博士和楊思琦同學的深情發言,道出了你們的心聲。
  • [120周年校慶]上海交通大學紀念建校120周年
    1947屆校友、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集體核心江澤民同志專程為母校發來賀信。江澤民學長在賀信中,向全校師生、醫務員工和海內外所有校友,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問候。江澤民指出,交通大學的發展歷史,見證了中國高等教育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奮鬥歷程,也是中國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奮鬥畫卷的一幅縮影。
  • 上海交大學報編輯回憶修改江澤民能源論文經歷
    來稿題目是《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作者是江澤民——1947年的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生,中國黨和國家的前主要領導人。   「鑑於這篇論文的分量和特殊性,我們決定趕在今年4月8日交大112周年校慶前把它發出來。」4月4日,龔漢忠向記者回憶說,「大家熬了很多個夜晚,對原稿前後進行了五六次修改。」
  • 何為浩然之氣?充斥於天地之間的至大至剛的道德集義!
    公孫丑:「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
  • 江澤民和上海交大校友故事:患難與共知音在(圖)
    今年4月8日是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10周年,在交大所培養的十多萬學子中,湧現出一大批救國、建國、治國的高端人才,江澤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江澤民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回顧了江澤民和上海交大的點點滴滴,展現了他對母校的深厚感情。本版選載的就是發生在江澤民同志和他的同學、校友之間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 解密江澤民學術論文 親自寫英文摘要修改超16稿
    原本黃色的封皮換成了紅色,多出了兩行燙金紅字「1896-2008 SJTU 慶祝上海交通大學建校112周年」。而第一篇論文,就是江澤民的《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  論文發表10天後——2008年4月8日,「『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學習座談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這一天,是上海交大112周年校慶。座談會被邀請的官員和專家,還將在次日上午到北京接受江澤民的會見。
  • 國家領導常回母校看看 中學高校的無形資產(圖)
    江澤民的另一所母校是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4月交大110周年校慶時,江澤民來到了閔行校區。和在任時指導工作不同,江澤民這一次在母校的講話,更像是一場師道宣講會。他饒有興趣地講述「教授」的「教」與「授」的關係。最後他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  這是江澤民第11次造訪母校。此前十次,他出席的場合有校慶、開學典禮,還有給老師祝壽。
  •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思源致遠 天地交通
    原標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思源致遠 天地交通 雖然一紙書信只是寥寥數語,卻飽含了一個普通交大人牽掛母校的赤子之心。我相信,千千萬萬的交大人都時時刻刻惦念著母校。今天,母校也盛裝一新,滿懷深情地歡迎各位校友和嘉賓,並向全球交大人致以節日問候!交大歡迎您!   120年來,交通大學因圖強而生、因改革而興、因人才而盛。
  • 有言如玉:交大百年校慶那年,他回過一次母校
    【今天(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迎來了120歲生日。為此,上海交通大學籌備了盛大的校慶活動。1947屆校友、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集體核心江澤民同志專程為母校發來賀信。多年來,江澤民學長始終心繫母校,情真意切。
  • 周本寬校長致謝學長力救母校歸屬教育部
    如果我是校長或書記,我一定會把這當是學校生死存亡的警鐘,把眾多高能級學長的電話號碼記下來,甚至親自去拜訪,從這些學長中請教辦學的精神,辦學的凝聚力,辦學的格局和方向、以及辦學的資源,善用整合這些學長的資源。如果這樣做了我們也就對得起這些學長的用心了。然而我不得不說,母校沒有從一種封閉麻木狀態擺脫出來,要不然我們就不會落選985學校。
  • 江澤民李鵬李瑞環為東南大學百年華誕題詞致賀
    樹木蒼翠、碧草茵茵的東大校園早早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四萬多名師生與海內外校友在久負盛名的大禮堂以及各分會場隆重集會,共慶母校百年華誕。  江澤民總書記為東南大學校慶的題詞是:「嚴謹求實,團結奮進,把東南大學建設成一流人才和創新成果的培育基地」。李鵬的題詞是:「傳承百年優良傳統,培育更多建國人才」;李瑞環的題詞是:「求是篤行,育才報國」。
  • 漫談江澤民的音樂藝術表達
    錢學森是江澤民在上海交通大學的老學長,2001年12月11日,江澤民第三次到錢學森家裡看望。錢學森的夫人蔣英是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是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這天,她的學生祝愛蘭也在場。江澤民興致很高,即興唱了一首自己當年小學放學時常唱的、也是交大校友李叔同所寫的歌謠:「……課畢放學歸。……老師講的話,可曾有違背?父母盼兒歸,我們一路莫徘徊。將來治國平天下,全靠吾輩。大家努力啊,同學們,明天再會。」
  • 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創業創投聯合會成立
    1月15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創業創投聯合會成立大會暨2016「創新·創業·創投」校友論壇在交大徐匯校區浩然科技大廈舉行。校黨委書記姜斯憲、校長張杰、黨委副書記朱健、副校長張安勝,來自創業界、創投界、企業界校友代表,學校校友會、基金會和相關部門、院系師生、校友們齊聚母校,共話創新創業,共商未來發展。會議由張安勝主持。
  • 百歲老學長宋平回到母校清華
    10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百歲老學長宋平回到母校清華。
  • 交通大學校友總會電唁錢學森學長逝世
    驚聞交通大學傑出校友錢學森學長逝世,交通大學校友總會電唁哀悼,全文如下: 錢學森學長治喪委員會並錢學森學長親屬:驚聞我校傑出校友錢學森學長於2009年10月31日8時不幸逝世,享年98歲。我們謹代表校友總會致以深切的哀悼。錢學森學長,1934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是交通大學最傑出的校友代表。
  • 我善養吾浩然之正氣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讀《孟子·公孫丑》(之三它不是人為創造的,而是人本來擁有的,對於本來就在你的身體裡待著的東西,應該「直養而勿害」,只需要培育它,不要侵害它,它就能長得至大至剛、塞於天地。一個人的浩然之氣充塞天地的狀態就是孟子說的「萬物皆備於我」。當我們很渺小的時候,會覺得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好像和這個世界沒有什麼關係。當你的浩然之氣充塞天地的時候,會覺得萬物都和你有關係,這就是博愛。這種博愛和集體主義式的博愛是不一樣的。
  • 中外出版界高度評價江澤民兩部著作英文版面世
    東方網10月15日消息:作為中國主賓國活動的重要內容,江澤民的兩部重要著作《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和《中國能源問題研究》英文版首發式今天在法蘭克福書展隆重舉行,引起各方的積極反響。
  • 孟子「浩然之氣」淺釋
    「孟子曰:『……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
  • 江澤民與汪道涵
    當時身為一機部外事局主要負責人的江澤民全身心投入到職工的生活安置工作中。而他本人卻沒搭地震棚,就借住到汪道涵的家裡。江澤民和汪道涵是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友, 汪道涵比江澤民年長11歲。江澤民的養父江上青在抗日戰爭歲月裡和張愛萍並肩戰鬥過, 後不幸壯烈犧牲。汪道涵在張愛萍領導下的華東地區工作, 非常崇敬江上青烈士的英雄事跡。
  • 養浩然正氣,邪不可幹也!
    這種浩然正氣正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的重要源泉。2400多年前的孟子對此有過精闢論述。有人問孟子:「先生,您擅長什麼?」孟子回答說:「我善養浩然之氣。」那麼,什麼是浩然之氣?孟子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