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江澤民的音樂藝術表達

2020-12-11 黨史頻道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摘要]作為政治家,江澤民對音樂藝術有著深厚的素養。他善於藉助音樂的表現力與感染力,來表達對祖國的赤子之情,對師友的懷念之情,對親人的眷戀之情。在一些國際場合上,他還善於用音樂來增加互信,促進友誼。他對音樂這門藝術的一生摯愛與嫻熟運用,不僅反映了他個人的藝術修養和生活趣味,而且表達了他的人生情懷和品格追求,更展現了他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如何加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充滿了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關鍵詞]江澤民;音樂藝術;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江澤民自幼喜好音樂,對音樂有著深厚的素養。在不同時代,江澤民善於藉助音樂這門藝術的表現力與感染力,來詮釋、抒發他對祖國、對師友、對親人的誠摯情感。在國際場合上,他還經常通過音樂來溝通情感,增進友誼,展現出大國領袖的魅力風採。

用音樂來表達對祖國的赤子之情。在學生時代,江澤民就學會了拉二胡、吹笛子,此外還一直喜愛京劇、越劇、崑曲等民族曲藝。在革命年代,他經常藉助自己的文藝特長進行革命宣傳。當同學們演出宣傳共產主義思想的小品劇時,他就拉二胡伴奏;當召開班會時,他就指揮大家唱革命歌曲。這些歌曲讓他時刻迸發革命的激情,也抒發他希望拯救國家於危難的愛國情懷。

新中國成立後,江澤民經常在工作之餘,組織單位的青年人唱歌。在上海益民食品廠工作時,他教大家唱《解放區的天》、《南泥灣》、《團結就是力量》等歌曲,不僅豐富了大家的業餘文化生活,而且表達了工人階級對新中國的熱愛,對黨和人民光輝事業的由衷讚美。1958年任長春一汽動力分廠廠長後,江澤民還經常指揮大家唱《我的祖國》、《歌唱二郎山》、《志願軍戰歌》,此時的他風華正茂,渾身充滿幹勁,時刻保持著作為新中國建設者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那一支支催人奮進的歌曲,鼓舞著他和像他一樣的青年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用音樂來表達對師友的懷念之情。錢學森是江澤民在上海交通大學的老學長,2001年12月11日,江澤民第三次到錢學森家裡看望。錢學森的夫人蔣英是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是我國著名的聲樂教育家。這天,她的學生祝愛蘭也在場。江澤民興致很高,即興唱了一首自己當年小學放學時常唱的、也是交大校友李叔同所寫的歌謠:「……課畢放學歸。……老師講的話,可曾有違背?父母盼兒歸,我們一路莫徘徊。將來治國平天下,全靠吾輩。大家努力啊,同學們,明天再會。」(上海交通大學編著《江澤民和他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頁。)可以說,年幼時與同學一起求學的情景在江澤民的記憶裡清晰如昨,學生時所受的教育和薰陶,樹立的理想,深深影響了江澤民的一生。

師生情誼是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江澤民對老師顧毓琇的尊重與關懷堪稱一段佳話。顧毓琇是江澤民在上海交通大學的老師,既是享譽國際的電機工程專家、自動控制學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卓有建樹的戲劇家和詩人。中美正式建交之後,移居美國多年的顧毓琇與江澤民開始有機會重續舊緣。顧毓琇每次回國,江澤民都要親自會見。江澤民每次出訪美國,也總會拜望顧毓琇及其家人。2001年12月18日晚,一場特殊的音樂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小禮堂舉行,這是顧毓琇教授作品音樂會,演出的曲目都是由顧毓琇作詞作曲或打譜的。江澤民出席了這場音樂會,專心聆聽,頻頻鼓掌。他用這種方式慶賀老師百歲壽辰,表達對老師的美好祝願和由衷敬意。

用音樂來表達對親人的眷戀之情。江澤民與夫人王冶坪自結婚以來,相濡以沫,互敬互愛。在他們金婚紀念日那天,江澤民用義大利語高歌一曲《我的太陽》,「聲音雄渾華麗,頗見功力」。之後,他又拉起了二胡,唱了一段韻味十足的京劇。緊接著,他和王慧炯、張安銘等友人一起合唱起那些百聽不厭的老歌。江澤民用音樂來表達對親人的真摯情感,以此來紀念與夫人50年相攜相守的幸福人生。臨別之時,客人們才知道那天是主人的金婚紀念日,大家頗為感動。江澤民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有著普通人的至情至性,他身邊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真誠友善、平易近人。

在一些國際場合上,江澤民還善於用音樂來增加互信,促進友誼。音樂無國界,能夠很好地搭起人與人、國與國進行友好溝通的橋梁。1987年6月受邀訪問美國期間,江澤民在一次宴會上,邀請舊金山市市長法因斯坦共同演唱美國經典歌曲「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增進了雙方的感情。

1999年3月,江澤民在訪問奧地利期間,參觀了莫扎特故居,他興致勃勃地欣賞了鋼琴家在莫扎特使用過的鋼琴上演奏的莫扎特名曲,還用這架鋼琴即興演奏了一首中國樂曲,贏得了滿堂喝彩。江澤民說,今天,我在莫扎特曾經彈過的鋼琴上演奏,是為了留下一位萬裡之外的中國音樂愛好者對莫扎特的崇敬,也是為了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中奧兩國人民的友誼。參觀結束後,應主人之邀,江澤民在貴賓留言簿上留言。他想起剛剛聽到的鋼琴家演奏的莫扎特音樂作品,欣然寫道:「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參見鍾之成:《為了世界更美好:江澤民出訪紀實》,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349頁。)

1997年10月,江澤民訪問美國,第一站是夏威夷。夏威夷州長設家宴,活動設在自家花園裡。州長夫人的妹妹彈鋼琴,夫人唱歌,江澤民演奏從國內帶去的夏威夷吉他。當時,花園外聚集了一批美國人和華人,其中有幾個「藏獨」分子正在鼓譟幹擾。當美國朋友一聽江澤民要用夏威夷吉他演奏樂曲時,熱烈的掌聲一下子把「藏獨」分子的鼓譟給壓了下去。江澤民巧妙地藉助音樂壓制了於我不利的幹擾,爭取了支持,鼓舞了士氣。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有其獨特的價值和魅力。江澤民對音樂的摯愛與嫻熟運用,不僅反映了他個人的藝術修養和生活趣味,而且表達了他的人生情懷和品格追求,更展現了他作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如何加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充滿了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作者李友剛,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北京100017〕

相關焦點

  • 媒體:江澤民除愛好音樂還擅長書法 精通多門外語
    江澤民在序言中還表示,把中國優秀文化介紹給全世界,同時也要學習和了解外國的先進文化,這對促進我國與世界各民族之間交流和增進友誼具有重大意義。「政事兒」發現,音樂只是江澤民的愛好之一,江澤民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才藝,在書法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還擅長賦詩作詞,並且熟練掌握多門外語。
  • 李嵐清披露江澤民恢復世界名曲失傳歌詞經過
    託塞利的《小夜曲》也是一首世界名曲,它表達的卻是悽美的愛情主題,哀婉悲傷,百轉千回,感人至深。作曲家恩裡科·託塞利(Enrico Toselli),1883年3月13日出生於義大利藝術名城佛羅倫斯,1926年1月15日逝世,年僅43歲。作曲家出身於富足優越的家庭環境,自幼受到母親的藝術薰陶,音樂天賦得到很好的發展。
  • 盤點中國領導人興趣愛好:江澤民以音樂溝通外交
    江澤民 音樂、京劇、遊泳  美國投資銀行家庫恩撰寫的《江澤民傳》中記載,江澤民愛京劇、愛唱歌。他在很多場合,包括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都唱過《畢業歌》,還能用西班牙語唱《鴿子》、義大利語《我的太陽》。  音樂也是江澤民慣用的外交溝通工具。
  • 李嵐清回憶根據江澤民吟唱旋律恢復英文歌始末
    介紹一首六十多年前的校園流行歌曲——《月光和影子》李嵐清江澤民同志在青少年時代就是一位音樂愛好者。當時在學校中成立了許多文藝社團,其中不少是在我中共地下黨領導和影響下開展活動,一方面提高了師生的文化素養,同時也掩護和團結了進步師生,避免受當局的迫害,其中包括音樂社團。當時廣大師生們除歌唱從解放區傳來的革命歌曲和民歌外,還傳唱一些師生們喜愛的其他中外抒情歌曲、藝術歌曲和電影歌曲。可以說,當時吟唱那些校園歌曲在青年學子中蔚然成風。
  • 《〈江澤民文選〉成語典故》在瓊首發 許嘉璐作序
    首先,該書在研究《江澤民文選》語言藝術過程中,準確把握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髓,並給予精當、通俗生動的解釋,對普及和深入學習《江澤民文選》很有幫助,也是眼下各界學習十七大精神的重要參考。此外,該書的出版發行也彰顯了海南作家的學術貢獻,為推動我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了努力。
  • Roland 鋼琴教育漫談|引導孩子高效識記短琶音中的 「轉位」
    >●國考「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培訓」藝術學科高級講師●國家級人民音樂出版社美國菲伯爾國際課程(全國)優秀高級講師●上海市「藝術學科雙語教學」優秀骨幹教師●上海市「青年藝術教學基本功大賽綜合全能獎」優秀獲得者●上海市「新苗杯藝術學科綜合一等獎」獲得者●上海市「青年崗位能手」優秀藝術教學獎項獲得者
  • 江澤民的老師──顧毓琇
    世紀老人顧毓琇先生的美國費城寓所裡,懸掛著這幅江澤民主席親筆題贈於他的詩。他是五十三年前江澤民在上海交通大學就讀時的老師。一九九七年十月,江澤民訪美期間,於百忙之中分身,登門拜訪了顧毓琇先生。這次拜會原計劃20分鐘,孰料濃得化不開的師生情誼使約定時間一延再續,達50分鐘之久。師生共品香茗話家常,同看相冊憶往事,其樂融融,斯景感人。
  • 江澤民最常託哪位老常委辦事?
    這首歌是江澤民當年上大學期間經常吟唱的歌曲,但此後其英文歌詞失傳。「這樣一首曾為人們廣為傳唱的名曲,其英文歌詞的失傳無疑是件憾事。所幸江澤民同志至今還能用英語基本完整地吟唱這首歌曲。」李嵐清撰文這樣表述,於是,江澤民默寫出了英文歌詞。
  • 江澤民與汪道涵
    當時身為一機部外事局主要負責人的江澤民全身心投入到職工的生活安置工作中。而他本人卻沒搭地震棚,就借住到汪道涵的家裡。江澤民和汪道涵是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友, 汪道涵比江澤民年長11歲。江澤民的養父江上青在抗日戰爭歲月裡和張愛萍並肩戰鬥過, 後不幸壯烈犧牲。汪道涵在張愛萍領導下的華東地區工作, 非常崇敬江上青烈士的英雄事跡。
  • 江澤民《我的太陽》令全場轟動 again之聲不絕於耳
    江澤民《我的太陽》令全場轟動 again之聲不絕於耳 2002年7月2日12:41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本報綜合報導 香港特區政府前晚在禮賓府宴請國家主席江澤民,江澤民在席間高歌一曲義大利民歌
  • 江澤民請李嵐清編《世界著名歌曲45首》並作序
    由此想到,中國的藝術家越來越多地登上國際舞臺,到國外推廣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同時,如果他們在適當的場合,能演繹一下對方的文化藝術,不僅體現對別國文化的尊重,也會使我國的藝術家更加受到對方的尊重,從而會進一步提高文化交流的效果。不僅文化交流時如此,其他交流時,可能也會起到類似的效果。
  • 成年人鋼琴學習漫談|聽中年人聊聊學鋼琴的感受
    Roland 羅蘭成人鋼琴教育漫談02.譬如:我喜歡音樂,我真的很喜歡我最中意的那首樂曲,當我學會演奏它時我感到更開心。在我開始學習一段樂曲之前,我已經知道我想要它怎麼表達,然後我會把和弦和旋律放在一起,然後彈奏。這是典型的成人式基於項目的學習過程。這與從學習識譜開始,到學習音樂理論,再到練習音階有所不同。
  • 音樂漫談4 | 中世紀末期的音樂與三和弦的誕生
    本篇內容涉及到一些樂理知識,筆者儘量用淺顯的語言表達出來,對於本文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在文章末尾留言。從1200年的佩羅坦到1350年的馬肖,作曲家們已經發現了多音和聲所產生的共鳴帶來的震撼效果。它們之間的區別是整個西方音樂的分界點。加入這些三度的和聲,可以讓音樂更飽滿、微妙,也更加動人。除此之外,三度音進入音樂,還產生了一個重要的副產品——三和弦。還是以上面鋼琴鍵圖為參照,由最左邊的C開始,往上找到大三度的音E,然後由E繼續往上找到小三度的音G。
  • 京華時報:從《世界著名歌曲45首》了解歌唱藝術
    在這篇僅有500字的短文中,序言作者、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表示,編纂此書的初衷是推動中國與國際社會之間的文化交流,還特別提到了帕瓦羅蒂等「三大男高音」訪華時演唱中文歌曲的故事,並認為中國的藝術家在走出國門時也要演繹對方的文藝作品,這樣將使得文化交流的效果事半功倍,他因此請國務院原副總理,也是著名的古典音樂愛好者李嵐清組織挑選了這45首世界著名歌曲,編成了這本書。
  • 江澤民到底會幾門外語? 能夠用英語和俄語寫作
    江澤民到底能講幾門外語呢?說法不一。這引起很多人的興趣。  比較一致的是,江澤民精通英語和俄語,有人說他能夠用流利、嫻熟的英語與外賓直接對話,能夠用英語和俄語寫作。總之,江澤民是一位精通外語,開放型、世界型的領導人。  江澤民的書確實不少。古今中外,經史文哲,少說也有二三千冊吧。工作人員為他做了好幾個書櫥,原以為足夠他放的了,結果還是堆砌得滿滿的。在上海工作時,市委大院裡,藏書最多者,首推嗜書若渴的汪道涵,其次,便是江澤民了。
  • 《漫談藝術評論的翻譯文章》
    漫談藝術評論Informal Discussion about Art Criticism現在當代藝術還處在剛起步的時候,我們要看到社會仍處於農耕文化剛剛結束的階段。我們心底裡是以農耕文化的眼光在觀察周邊所有的東西。一件作品代表著那個時代,代表著那位作者,反映著那個社會的面貌。我們在多元文化中怎樣進行文化評判,怎樣進行藝術評論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漫談藝術評論的翻譯文章
    漫談藝術評論Informal Discussion about Art Criticism在中國文化多元發展的基礎上,怎樣去思考現在的藝術現象,已經困擾了我們許多人。現在當代藝術還處在剛起步的時候,我們要看到社會仍處於農耕文化剛剛結束的階段。我們心底裡是以農耕文化的眼光在觀察周邊所有的東西。一件作品代表著那個時代,代表著那位作者,反映著那個社會的面貌。我們在多元文化中怎樣進行文化評判,怎樣進行藝術評論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3小時57分鐘,88個回合——邁克·華萊士採訪江澤民的故事
    他甚至會打斷江澤民的回答,不客氣地提醒:記得我們之前的約定,請簡短作答。始終面帶微笑的江澤民回敬:是你先壞了規矩;我的回答大致跟你的問題一樣長。當華萊士直呼江澤民「獨裁者」的時候,江澤民收起笑容,直接回敬道:「你們對中國事務的描述像天方夜譚一樣荒謬。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中共中央委員會,裡面有一個政治局,政治局中還有一個常務委員會,我就是其中之一。
  • 禪畫、禪樂與藝術上的不表達哲學
    但還沒有出現過徹底「不表達」的音樂。歷史上可作軼聞來說一說的「無聲音樂」的實踐,最著名者莫過於東晉陶淵明之撫無弦琴的趣事了,[梁]蕭統《陶淵明傳》:「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這位歸隱詩人體道悟禪的結果,是這樣一種近乎誑俗示巧的表演,詩人慾寄於琴上的「意」或許很多,但卻「不表達」,而這不表達卻正是一種表達,據說這是充滿禪意的。
  • 江澤民用英語演講獲好評
    中新網紐約九月八日消息: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今天中午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等組織聯合舉行的午餐會上用英語發表演說,博得了廣泛的好評。  據中通社消息,剛剛卸任的前美國駐北京大使尚慕傑在演說後表示,江澤民今天對美國民眾的演說,從某種程度上緩和了中美關係過去一年多經歷的波折,尤其是美軍轟炸北京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等事情所導致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