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記者 王春
□法制網通訊員 甘露
「接下來進行下一個環節,請全體受訓學員起立!」
7月15日10時,浙江省杭州市人民警察學校禮堂,360多位來自杭州市公安局下屬各單位的輔警人員正襟危坐,他們用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重要一刻。
這是杭州市公安局警務輔助人員第一期培訓結業儀式現場。參訓人員是去年通過社會公開招聘和內部優化提升,過關斬將後「加盟」杭州公安輔警隊伍的6600名新人中的首批人員,也是杭州公安輔警隊伍專業化、常態化、規模化職業培訓的最先見證者。
這批經歷3個月集中培訓並順利通過考核的輔警學員,被稱為是杭州公安的「第二警隊」。本次警務輔助人員能力提升專題培訓,是推動這支隊伍提升戰力的系統工程之一。
為增強輔警歸屬感 立法保護明確身份
6月底,「杭州輔警」突然衝上熱搜,成為新聞話題。這事兒要從一份新近提交審議的草案說起。
6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了《杭州市警務輔助人員管理規定(草案)》。作為浙江省內首個圍繞公安輔警提交審議的地方法規,該草案對公安輔警的定義、崗位職責、招聘條件、聘用程序、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及相關權利義務保障作了細化明確。
隨著數字經濟的崛起,杭州已經步入新一輪發展周期,但實配警力1.26萬名,萬人警力配比僅8.75,餘杭區更是低至3.13,遠低於北京、上海、廣州的平均值(21.3),甚至不及全國平均水平(12.86)。
隨著城市高速發展和亞運安保任務日益加重,面對警力嚴重不足這一頑疾,杭州積極問診把脈,探索良方,奔走在建精建強「第二警隊」的道路上。
面對警力缺口大、增編難問題無法短期解決的現實困境,除了依託改革和科技做精做強民警隊伍外,輔警隊伍的多維挖潛成了另一突破方向。
「2017年以來,全市輔警隊伍協助公安機關破獲刑事案件8878起、治安案件14874起,協助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36220名,為城市平安建設貢獻了重要力量。」杭州市公安局幹部處負責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但身份認同、職業發展、保障機制相對欠缺,造成輔警隊伍的穩定性較低,而歸屬感缺失是核心根源。
據了解,因輔警的勞動合同均與勞務派遣公司籤訂,「輔警是不是警」「說不定公安局哪天就不要我了」的擔憂在輔警群體中普遍存在。
「我們這次立法就是找準問題關鍵,通過立法途徑,讓法律賦予輔警群體明確的身份、明確的職責、明確的保障。」杭州市公安局幹部處負責人說。
通過翻閱草案,《法制日報》記者發現第三條第一款明確了輔警「由市、縣(市、區)公安機關招錄,並與其籤訂勞動合同,輔警為公安機關日常運轉和警務活動提供輔助支持的非人民警察身份人員。」此外,草案第二十八、二十九條規定,「妨礙輔警依法履職或者對依法履職中的輔警實施不法侵害的,依法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輔警協助人民警察依法履職的行為產生的法律後果,由其所在的公安機關承擔。」
通過法律條文形式,賦予輔警合法身份地位,對其依法履職給予了法律保護,很好地解決了輔警群體身份認同和歸屬感問題。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為增強輔警人員的職業認同感,杭州公安於近日專門制定下發了《關於杭州市公安機關警務輔助人員警號規範管理的通知》,對新近招錄或經過優化提升,且培訓考核合格的輔警授予警號,這次結業儀式也是杭州公安歷史上首次輔警授銜儀式。
「杭州輔警警號由6位數字組成,其中首二位編號『20』號段警號僅授予本次首期考核合格、順利結業的190名輔警人員,專號專用,履職期間終身固定,不因單位轉移、崗位調整等因素變動。」杭州市公安局幹部處綜合科科長馮勇翔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據馮勇翔介紹,除了首二位編號「20」號段警號外,首二位編號「00」至「17」號段為各單位專用號段,輔警人員在單位內部崗位變動,警號可不作調整。如跨號段調動、轉移,原單位需收回警號,接收單位按照號段重新編號。
規範招錄層級管理 催生良性內生動力
「新招錄輔警嚴格實行三個一律原則,即一律參照人民警察招錄標準,一律參照公務員招考程序,一律要求大專以上學歷。」馮勇翔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據了解,為提升輔警隊伍的整體素質,杭州公安自入口環節開始,嚴把招錄關,通過公開招考和內部提升相結合模式,實現了外部人才引進和內部強化提升的同頻共振,將杭州市公安輔警隊伍從「舊模式」切換至「新狀態」。
2019年杭州公安機關對外公開招聘報名人數達到5224人,錄取1165人,通過率22.3%;內部輔警優化考試共8373人報名參加,錄取4810人,通過率57.45%。通過外部招錄和內部優化,新身份的輔警隊伍大專以上學歷達100%,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應聘者逐步遞增,隊伍呈現年輕化,結構更趨合理。
「招優納賢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過優化管理激發輔警職業熱情,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環境,形成比學趕幫的良好氛圍。」馮勇翔說,為做好輔警的規範管理工作,杭州公安草擬了《杭州市公安局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工作實施細則》《杭州市公安局警務輔助人員層級化管理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全力構建涵蓋考核、管理、訓練、獎懲、借調、晉升、退出的立體化層級管理體系,最大程度地激發了輔警幹事熱情。
《法制日報》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杭州公安對輔警實行層級化管理,輔警層級分為七級,同時設置隊長、副隊長職務,通過層級制賦予輔警升職及管理權限,催生了良性內生動力。
「要讓輔警隊伍在實戰中發揮最強戰力,良好的基礎素質、規範的日常管理是先決條件,更重要的是科學嚴謹的職業訓練。」杭州市公安局教育訓練處訓練科科長傅志鋒說。
今年4月,杭州公安開啟了7700人規模、為期3個月的輔警大練兵活動,70門共計255課時的教學課程中,基礎警務技能佔38%,專業崗位技能佔16.5%,通過3次集中訓練、2次崗位實訓交替進行的方式,實現了教學和實戰無縫銜接,得到了受訓輔警的好評。
「我在研究生畢業後就報考了下城公安,去年通過了內部優化提升考試,現在身邊高學歷的同事越來越多。這份工作既有壓力,也挺充實,給了我滿滿的幸福感。」下城分局指揮中心輔警餘馨怡說。
集體公寓編制轉換 施行暖政拴心留人
長期以來,輔警群體的相關保障缺位,具體表現為工資結構不合理、收入無固定增長機制、工作經費沒有保障、職業發展空間受限等,導致崗位流動性偏大,隊伍穩定性偏低。
「這次草案的特色之一,就是推出了一攬子的保障關愛輔警政策。其中,每年可從輔警中招錄一定數量的事業編制人員的激勵舉措就備受關注。」杭州市公安局幹部處負責人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經查閱,草案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可以根據考核結果,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每年安排一定數量崗位招聘優秀輔警。」據了解,杭州市公安局餘杭區分局從2014年起,對安心本職工作、表現優秀且服務2年以上的輔警,允許其參加定向招錄事業編制,突出貢獻的還有額外加分,努力破除輔警人員職業發展瓶頸,增強歸屬感。
除草案內容外,杭州部分縣(市、區)公安機關也相繼推出了個性化激勵保障輔警措施。如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為留住輔警中的特殊技能人才和業務骨幹,探索實行「年薪制」管理,突破了輔警薪資瓶頸。杭州市公安局拱墅區分局針對年輕困難輔警,推出集體公寓,為其安心工作解決後顧之憂。
「為了最大化惠及輔警,營造比學趕幫氛圍,市局每年常態化開展『優秀輔警』『輔警積極分子』評選活動,對獲評對象組織集體療休養,或給予物質獎勵,經費從關愛民警基金中開支。」杭州市公安局警務處秘書科副科長黃逸蕾說。
除通過工會、黨團組織對生活困難的輔警家庭開展救濟關愛外,杭州市公安局還對因工負傷需緊急救治的輔警,開通了醫療「綠色通道」,全力予以救治。對在公安機關工作2年以上、患重大疾病的輔警或其配偶、子女給予一次性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