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首優美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滿滿詩情畫意!

2020-12-19 古典文學與詩詞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作的評價。

有的詩如畫一般,當你品讀它時,腦中似有一幅畫,緩緩展開,讓人陶醉不已。

今天,詩詞君要介紹50首優美的詩詞,每一首都如畫般優美。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竹裡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田園樂》

唐·王維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積雨輞川莊作》

唐·王維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絕句二首》

唐·杜甫

其一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其二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春怨》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江南春》

唐·杜牧

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遺愛寺》

唐·白居易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

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江行無題》

唐·錢珝

萬木已清霜,江邊村事忙。

故溪黃稻熟,一夜夢中香。

《牧童》

唐·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江村即事》

唐·司空曙

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春行寄興》

唐·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逕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送靈澈上人》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苕溪舟次》

宋·釋斯植

扁舟煙重冷漁蓑,兩岸人家浸小河。

芳草自生春自老,落花隨雨晚風多。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鹹陽值雨》

唐·溫庭筠

鹹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濛隔釣船。

還似洞庭春水色,曉雲將入嶽陽天。

《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小池》

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裡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桑茶坑道中》

宋·楊萬裡

晴明風日雨幹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行香子·樹繞村莊》

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

倚東風、豪興徜徉。

小園幾許,收盡春光。

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牆,隱隱茅堂。

颺青旗、流水橋旁。

偶然乘興、步過東岡。

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絕句》

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天淨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還有哪些如詩如畫的優美詩詞呢?

留言區告訴詩詞君吧!

相關焦點

  • 八首王維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他的山水詩、邊塞詩,意境悠遠,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古代詩歌中的精品。《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詩詞賞析:這是一首寫山水的名詩,於詩情畫意中寄託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首聯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閒適,清新宜人。頷聯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於石上,清幽明淨的自然美景。
  •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詩被稱作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其實,在詩人中,不止王維的詩有這個特點
  • 絕美五言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很多詩人的詩作,寥寥數語,亦能「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今天分享十首五言絕句,看詩人們在簡短的語言中,怎麼寫出詩情畫意。《鹿柴》唐·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家依然是王維,這首小詩描寫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讀這首詩的時候,你腦海中有沒有浮現一個這樣的畫面:山中空曠寂靜看不見人,只聽得說話的人語聲響。夕陽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處的青苔上。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 王維晚年一首即事寫景之作,也是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晚年王維獨自在終南山隱居,這一時期他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心無旁騖,遠離了喧囂的塵世,日子很平淡,所以他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作,其中一些經典之作,更是美得猶如一幅畫。北宋時期的大文豪蘇軾對於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認為人的詩那就是一幅畫,達到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 16句絕美詩詞:一句詩,就是一幅畫,滿滿的詩情畫意
    大文豪蘇東坡曾這樣盛讚王維的詩與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古往今來,詩人一向是製造畫面感的高手。有些詩,就是一幅畫,寥寥數十字就讓我們好似穿越了時空,仿佛詩裡的境,就在眼前。今天,就跟著隱娘一起來欣賞詩詞中那些令人念念不忘的絕美畫面。1.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 王維最美的20句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蘇軾評論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每每讀到王維的詩作,猶如一幅美麗的畫作展現在眼前,令人沉醉。隱娘想分享王維16句「詩如畫卷」的句子,一起體會王維詩中的情意交融吧!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日落時湖光與落日餘暉融成一片耀眼的白色,碧波滾滾而來,整個天地又仿佛都染成了青色。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閒。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終南之秀鍾藍田,茁其英者為輞川。文學史上有名的輞川,位於藍田縣南十餘裡,青山逶迤,峰巒疊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瀑布溪流隨處可見,不僅是秦楚要衝、三輔屏障,而且是達官貴人、文人騷客心醉神馳的風景勝地。
  • 寥寥數語的五言詩,感受久違的詩情畫意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家依然是王維,這首小詩描寫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時分的幽靜景色。
  • 這10首江南詩詞,滿滿的詩情畫意,全是頂級名篇
    不知道為什麼,瑟瑟發抖的隱娘卻開始想念江南,那個溫暖如春、詩情畫意的所在。好吧,那隱娘來給大家推薦10首江南詩詞,都超美,滿滿的詩情畫意。我們不可能說去就能去,但,至少,在詩詞中,我們可以在腦中描繪那個美麗的江南,進入一場美麗的夢境。在你心裡,哪一首詩寫出了你心中如畫的江南呢?
  • 5首與天氣有關的詩詞,簡直是字字生蓮花,文採斑斕
    詩詞更是精華的濃縮,不僅形式優美,每句詩詞中營造的意境更是綿綿悠遠,餘味無窮。詩詞中溫和撫慰人心的力量穿越千年的時空依然亙古留存。 以下五首詩詞是與天氣相關的,或春風或西風或雲起或雨飛或落日天涯。據唐五代人記載,清平調組詩共三首。唐玄宗天寶年間春日,玄宗和楊貴妃在宮中沉香亭觀賞牡丹花時,召翰林待詔李白進宮寫新樂章。李白奉詔進宮,即在金箋上作了三首詩,這首是其中之一。 見到雲就聯想到她華豔的衣裳,見到花就聯想到她豔麗的容貌;春風吹拂欄杆,露珠潤澤花色更濃。
  • 「詩中有畫」 ——《使至塞上》活動課教學設計
    最後,與晚年隱居所作的詩稍作對比,了解王維創造的清幽絕俗,空明澄澈,物我兩忘的獨特詩境,引發學生探究更多詩詞的興趣。活動目標:1.詩詞吟誦,品味詩詞凝練、含蓄的語言美;2.詩中有畫,鑑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所描繪的意境美;3.興發感動,通過意象來把握作者的情思,體味詩中蘊含的豐富情感美。
  • 《全唐詩》中王維10首著名詩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1.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出自唐·王維《送沈子福歸江東》。這句話是說思念之情就像江南江北無處不在的春色一樣無處不在,表達的是對友人的深切留戀之情。
  • 6歲熟記詩詞800首,曾是《中國詩詞大會》最小選手,現在怎麼樣了?
    恰逢中秋與國慶雙節同至,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秋詩會》將優美詩詞與中秋民俗、國慶主題相結合,傳遞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磅礴力量,激蕩國人內心的家國情懷,營造出中秋國慶團圓喜慶的節日氛圍。此次《中秋詩會》將以滿滿的誠意和匠心,呈現四大"神仙"看點:
  • 為何說王維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在這首詩中,王維以有寫無,以動寫靜,特別講究色彩的搭配。前三聯寫景,首聯點明題目,王維首先總體地描寫了一下山間的秋景,從自己的角度來感受,寫出了山中秋天傍晚時分的寧靜、清新和幽美。頷聯具體寫山間晚來景色,他十分注重寫景的構圖與色彩,那通體透明的月光與山泉配上青松,很淡雅,也很靜美。
  • 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赤橙黃綠 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把大自然裝點得五彩繽紛,煥發出無窮魅力和生動氣韻。詩詞中的色彩讓語言文字充滿形象感,使抽象的情感具體化、物態化,表達著詩人的精神意念。「人面桃花相映紅」之「紅」令人遐想,「春風又綠江南岸」之「綠」令人神往,「黑雲壓城城欲摧」之「黑」令人恐怖。獨領風騷的毛澤東妙手著詩詞,神筆繪畫卷。
  • 王維的一首六言絕句,意境優美,不輸七絕、五絕
    王維寫過《田園樂》六言詩7首,尤以第6首最為著名。第6首《田園樂》,中於音律,意象優美,歷來廣為流傳。《田園樂·其六》原文如下: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王維隱居輞川別墅之後,便全身心的與大自然親近,《田園樂》六言詩七首,就表達了親近大自然的樂趣。第六首《田園樂》之中,為我們描繪了花、雨、鳥啼、眠等景象。這容易讓我們想起詩人孟浩然的那首著名《春曉》詩。《田園樂·其六》和《春曉》想比較,雖然內容上頗有相似之處,但是其意境上則有明顯的區別。
  • 八首色彩斑斕的詩詞,句句都好看,美到不可方物!
    蘇軾曾評價王維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歷史上最美的詩詞,句句都能讓畫面動起來,當真是美不勝收!
    而詩歌和繪畫、書法都有很密切的聯繫,詩歌能把景色描繪得美輪美奐,畫家能通過詩詞畫出立體的景色,寥寥數筆,就在我們眼前展現出一幅美麗的畫卷。歷史上有很多的詩人都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中國古詩寫景的最高境界。宋代著名的詩人戴復古,因一生浪跡天涯,人稱江湖詩人。
  • 讓詩詞照亮一生
    《給孩子們的大美古詩詞》精選適合孩子們誦讀的歷代優美古詩詞268首,涵蓋新版語文必背篇目,選取70餘幅與詩詞意境契合的歷代高清珍貴名畫為插圖,讓孩子們在詩與畫的浸潤中,提高發現美、感知美的能力。 一、加注拼音便於誦讀,簡潔注釋幫助理解從《詩經》的桃夭、蒹葭、採薇等名篇,到高鼎的《村居》,秋瑾的《對酒》,上起先秦下至近代,編者精心挑選了音韻皆美、意蘊深刻的歷代名作,並用點石成金的文字對每首詩詞加以解讀,幫助孩子理解詩詞背後的故事,將知識性與趣味性有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