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

2020-09-10 劉大叔有話說

什麼是學習能力呢?它並不是指學到了什麼東西,而是指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是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經驗。學習能力是人的能力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決定了我們在進行學習活動時的成效,決定了學習活動的成功機率。

學習能力包括三大核心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和思維力。

這三大能力的關係是:注意力是一切知識攝入的基礎,記憶是對知識的儲存,思維力則是知識的輸出。

一、學習能力中的第一大能力—注意力

在心理學上注意力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像看電視這種不需要努力就能長時間保持注意集中的是無意注意。但要做一件相對枯燥的事情時,需要控制力和堅持力才能保持一定時間的是有意注意。我們常說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指的就是有意注意。例如,上課時老師教授一個知識點,孩子仔細地聽,這是有意注意。一年級的孩子剛剛進入小學學習,全新的學習環境和小學生活對孩子們來說很新奇有趣這讓孩子對學校、對環境、對老師、對同學、對課堂都充滿了新鮮感。這時候的孩子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一般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在6-7歲左右,每次注意穩定的時間約為15分鐘。那在40分鐘的小學課堂上,孩子的注意力又如何保證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有以下特點:

(1)一年級的孩子注意範圍狹窄,不善於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如果要求他們同時注意幾件事情。往往做不到。

(2)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還不穩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干的事物吸引和分散注意力。

作為父母又該如何幫助孩子聽懂老師的話、增強課堂注意力呢?

1、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某一事物發生了興趣,就會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

2、跟小朋友來個小比賽

課堂上,我們常常用「我們來比比、看誰坐得正」的小比賽來加強小朋友的注意力訓練,坐得正的小朋友可以獲得獎勵。家長平時也可以給小朋友準備一些注意力訓練的小比賽。

3、避免家庭環境因素幹擾

在小朋友認真學習的時候,家長應該儘量避免環境因素幹擾(例如孩子在做作業,家長在旁邊打麻將或大聲談笑),不要分散小朋友的注意力。

二、學習能力中的第二大能力—記憶力

一年級的孩子善於機械記憶,因為他們不會考慮事物本身的意義,只靠反覆背誦來記憶,也就是所謂的死記硬背。這一階段的孩子的記憶任務主要在於培養意義記憶,也就是理解記憶,而不只是滿足於死記硬背。不過,理解記憶也只有伴隨孩子思維的發展和知識的積累才能逐步實現。

通過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我們可以知道遺忘的特點:遺忘的速度是先快後慢的。因此,學到的知識要及時「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切忌在學習之後很久才去複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於又要重新學習。

如果加上一些記憶方法,孩子就能做到快速記憶、輕鬆記憶、不容易忘記的效果,這樣孩子對學習也會更加的自信。

以下是幾個適合一年級孩子的記憶方法:

1.協同記憶法:是把視覺、聽覺、動作等結合起來,同時記憶某些內容。

2.形象記憶法:根據一年級孩子的直觀表象性特點,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幫助孩子記憶。

3.歸納記憶法:如果把記憶比喻為知識的倉庫,那麼只有把知識歸類,倉庫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儲存能力。

除了剛剛介紹的三種記憶法,還有歌訣記憶法、諧音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字頭記憶法等等。運用好記憶法,會使孩子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將會事半功倍。

父母如何在生活中幫助孩子提高記憶能力呢?

1.教孩子要有明確的記憶目標。

記憶具有意識性、指向性。要想記住什麼東西,目的必須十分明確。在學習中,要記憶辨音、一個公式、一首詩等,都要先給自己定個目的,以「必須記住」為目標來要求自己。因為無所謂的態度、應付差事的態度是不利於記憶的。

2.提高孩子記憶的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記憶之前,先有畏難情緒,擔心記不住,對自己沒有信心。這樣,就在心理上產生了牴觸記憶力的情緒,造成精神不集中,總是記不住。因此,必須鼓勵孩子,提高他們的自信。當孩子有了自信心:精神集中,頭腦敏銳,記憶就快了。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形成良性循環。

3.教育孩子注意理解,及時複習

理解了的東西,容易記住。除了必須死記的材料,如地名、人名、年代等之外,凡有具體含義的材料都應先理解再記憶。記憶之後要及時反覆複習,最大限度減少遺忘。

三、學習能力的第三大能力—思維力

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幫助。同時他們還很難掌握較抽象的概念。因此,促使他們由形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始終是小學一年級兒童思維發展的任務。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想像力,空間想像力的形成依賴於實際經驗在腦海中的儲存。有的中學生學立體幾何困難,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從小缺乏對思維影像的積累,缺乏對空間想像能力的刺激。空間想像能力除了通過看和聽得來,更多的是建立在有意識的動手操作經驗上。比如:1、拼圖;2、摺紙和剪紙;3、擺積木塊;4畫圖形;5、聽故事做動作;6、圖形推理。

除了空間想像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孩子進行邏輯思維訓練,首先要讓孩子見識各種各樣的思維模式,以刺激大腦積累各種思維經驗,常見的思維訓練有:

1.多角度分類的訓練

2.排序的訓練

3.比較的訓練

4.因果關係的訓練

5.類比思維的訓練

在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過程中,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1.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年齡小的孩子遇到疑難問題,總希望家長給他答案,有些家長就真的把答案告訴孩子。這樣做

在當時可能解決了問題,但從長遠來說,對發展孩子智力沒有好處。因為家長經常這樣做,孩子

必然依賴家長的答案,而不會自己去尋找答案,不可能讓陳獨立思考的習慣。

2.跟孩子一起收集動腦筋的故事和材料。

動腦筋的故事和材料很多,有的是真人真事,有的是語言故事,有的是科普性讀物。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收集這樣的故事和材料,整理好放在書櫃一角。空閒時間,大家一起翻閱這些資料,互相討論感興趣的問題。

3.讓孩子經常處在問題情景之中。

問題是思維的引子,經常面對問題,大腦就活動積極。當孩子愛提各種各樣問題的時候,家長的積極主動對孩子影響很大。特別是家長也弄不懂的問題,通過請教他人、查閱資料、反覆思考獲得圓滿答案,這個過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

4.進行家庭智力競賽。

家裡可以利用節假日進行智力競賽,由家長和孩子輪流做主持人,誰主持誰準備競賽題目,並且設立小獎品或其他獎勵措施。為了增強氣氛,可以請親友或其他小夥伴參加。準備過程和競賽過程都是訓練腦力的過程。

以上分享僅供參考,如果覺得有用可以收藏,有更好的建議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或者私信交流。

相關焦點

  • 關於孩子學習英語的能力培養
    妻子從很早就開始重視女兒的英語能力培養。差不多從兩歲就開始了。我自己倒不覺得有多麼重要。我甚至開玩笑說,將來等中國越來越強大了,都是外國人到中國留學,要學習中文呢。妻子說拉倒吧,即便那樣,英語還是要學好。但不管怎樣,我還是尊重並支持她的。
  • 關於語文學習能力,這3個能力越早培養越好,等上學後培養就晚了
    但是關於語文學習能力,我想說家長們在入學前一定要提前培養3個學習能力,不要等上學了指望老師來培養和教學,到時候就會後悔和著急了。這個階段的小學生,只是應該培養閱讀的興趣,處在一個識字的啟蒙階段,他們對閱讀的行為除了模仿就是去習慣和體驗,保持對書本的興趣和好奇,這是培養閱讀能力的前提。而且越小越好培養,我們把孩子當成是一張白紙,讓他們自由發揮即可。家長如果有耐心和時間,可以引導孩子去多看書。繪本、簡單文字的故事書,都可以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
  •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前兩天吶喊和大家分享了應該培養孩子的哪些能力。其中就有自主學習能力屬於必須培養的。那麼今天吶喊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怎麼來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所謂自主學習能力通俗地說,就是不需要家長老師督促、緊盯、孩子能夠自己獨立的持續不斷地完成作業和其他事務。現在很多家長都頭疼孩子學習不認真,不及時完成作業,在家裡什麼多不做,就是打遊戲看電視,玩手機。其實這些的毛病的根源就是孩子缺乏自主能動性,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和心理。那麼怎麼改變呢?
  •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孩子的漫長學習生涯中,家長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監督孩子的學習,所以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呢?下面幾個方法來幫助你。>學習在很多學生眼中都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時間久了,大家都會對它產生厭倦感,所以,要讓孩子懂得學習是一件令人快樂的事情,比如,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學習的寓言故事,讓他們知道故事中的孩子是怎樣在學習中收穫快樂的。
  • 家長培養孩子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
    家長培養孩子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家長要想讓孩子擁有一顆智慧健康的大腦,家長應注重培養四種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能力、抗壓能力、運動能力。在孩子各種各樣的能力中,學習能力最為重要。
  • 如何培養好孩子的英語學習能力?
    作為中國人,學習英語並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為了以後能夠更高、更快地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現在很多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英語了,但是我發現身邊的許多本科生、研究生至今還是過不了英語四級。英語成為一大瘸腿學科,那麼如何在源頭處把自己的英語能力培養好呢?一、孩子剛開始接觸英語,培養興趣最關鍵。
  • 關於孩子10多年的語文學習,聰明父母都制定了這樣的能力培養規劃
    語文是基礎的基礎,有人說「得語文者得天下」,雖然有些誇張,但也強調了語文學習的重要性。隨著中高考的改革,語文越來越成為最能夠拉開學生檔次的一門學科。 眾所周知,語文這門學科不像數理化那樣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而是廣博的、龐雜的,因此關於語文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而是一個持續性、系統性的過程。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數學的思維能力(王老師談對孩子的教育19)原創:三丫講故事數學是我們身邊的一門科學,它離我們很近,幾乎沒有一天能離開數學。是嗎?我怎麼不知道?請看啊——吃飯了要不要放桌子?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呢?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數學呢?就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和老師必須面對的現實。思維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不斷發展成熟,不斷擴展延續,不斷發散出去,形成網狀,層層深入。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躁,要不斷引導,啟發,使孩子的思維與引導者的思維同步,形成一種精神默契!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篇)
    一、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英語?關於這個問題,有過很多爭議。舉國學習英語到底是否必要?孩子們花那麼長時間學習英語,是否影響孩子們對母語的學習?英語,作為西方主流世界的通用語言,會不會帶有文化殖民性質?但不管如何爭議,截止目前,中國仍然在推行全民學習英語。
  • 培養身心健康具有持續學習能力的孩子
    培養身心健康具有持續學習能力的孩子——答《南方工報》記者問訪談背景:2017年高考結束,澎湃新聞對全國高考狀元發出了一份「2017年高考狀元問卷調查」。調查顯示,40名高考狀元中僅6位來自農村,其餘均是城鎮戶口。
  • 學習不停步,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學習是義務,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個人驅使下的行為,老師教書育人,更需要教會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學習這件事一直都是現在進行時,而不是停留在課本上,停留在考試技巧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源自於學習。
  • 如何培養出學習有後勁的孩子?側重培養4種能力,孩子學習後勁足
    而這裡所說的蓄力不單單是指刷題、補課,而是要培養孩子的內在驅動力,這其中邏輯思維、學習習慣都有一定的比重。>時間管理的能力,生活及學習的規劃能力。這兩點需要對孩子從小進行培養。當孩子有了時間的管理能力和生活、學習的規劃能力,就不會在假期裡做不完作業,就不會在考試前不知道如何下手進行複習,也不會在有限的時間裡複習不完所有的考試內容。
  •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是培養的必要因素
    一種好的學習習慣,可能相伴永遠,受益終身;,而如果一旦形成一種不良的學習習慣,糾正起來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是培養一種好習慣的數倍。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顯得異常重要。學習習慣包括閱讀習慣、書寫習慣、作業習慣、思考習慣、鑽研習慣、預習習慣、溫習鞏固習慣等。
  • 我是這樣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的學習能力的
    每一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夙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鶴立雞群」、出人頭地。可對於孩子而言,從小養成運用所學知識形成創造性思維的學習能力最重要,才能有「別具匠心'、「別出心裁」的想法或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到與眾不同,才能在今後真正實現父母的心願,成就自己的夢想。
  •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做事與學習的能力
    飯後,坐下來,打開電腦,瀏覽公眾號後臺信息,正好看到有一讀者問我:閆老師,請問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家孩子四年級,幹事三分鐘熱度,學習沒有專注力,煩勞指點。  讀完這條留言,我抿嘴笑起來。看來我今天應該為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寫點文字了。  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培養他的專注力,可以用下面三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不破壞就是較好的培養。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數學篇)
    而且,華德福數學教育的教學次第安排得也非常合理,在孩子們的抽象能力沒有發展出來之前,他們會更重視讓孩子用身體學習數學,在美學中體驗數學,在不傷害孩子們學習的前提下培養對數的感覺,對運算的感覺,對數學之美的感覺,這樣的做法又非常契合中國文化重視感的特點,也符合兒童初期生命發展的規律特徵。
  • 關於教育,我想說更多,關於如何培養和提高孩子的英語能力
    小編在上上期的時候給大家說了關於英語小孩子英語能力的重要性,確實現在學習英語真的非常非常的重要,而作為家長又怎麼樣才能讓孩子的英語能力得到提高呢,家長們一定要遵循一些英語教育的原則,就是不能踩到雷區,注重孩子的興趣培養,而不是硬塞給孩子一些枯燥的知識。
  • gogokid沉浸式學習模式,培養孩子美式思維能力
    gogokid在線少兒英語憑藉自身優質的品牌實力贏得眾多家長的認可,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美式思維能力。gogokid純正美式英語環境,培養孩子的美式思維早在19世紀法國神經解剖學家布羅卡斯研究發現,大腦中有一專門負責語言的區域。
  • 培養孩子英語學習能力有哪些注意事項
    教孩子學少兒英語,老師之所以為老師,是因為老師有能力和經驗去教好孩子。有能力未必能教好,要切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比如性格,愛好,習慣。更重要的是通過孩子這些特性來了解孩子理解和認知的水平。通過簡單的測試,只是考核孩子之前的基礎,或面對新知識的認知和理解能力。
  • gogokid完善的英語學習體系,培養孩子美式思維能力
    而4歲是孩子英語能力開發的黃金時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更容易接受語言及其所「攜帶」的文化元素,這也意味著這個時期學習英語,不僅詞彙記憶快,孩子還能從小培養美式思維及對西方文化的初步認識。 目前,國內很多孩子的英語表達還是偏中式。隨著少兒英語學習的逐漸普及,越來越多的高知媽媽已經意識到,要想孩子能夠像母語一樣學英語,除了營造特定的語言環境,孩子美式思維能力的培養比語言學習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