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肺復甦?

2020-12-19 鄭玉巧美媽錦囊

什麼是心肺復甦?人體心搏驟停一旦發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時地搶救復甦,4~6min後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搏驟停後的心肺復甦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如果自家孩子突發意外情況,需要做心肺復甦,家長不會做怎麼辦?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如何做心肺復甦吧!

呼吸心跳驟停是指循環、呼吸功能突然停止,主要表現為心跳消失,大動脈搏動消失,突然昏迷或抽搐,並伴有呼吸停止,瞳孔散大,是兒科最危重的急症。及時發現寶寶臉色發紺、呼吸心跳停止而採取的急救措施稱心肺復甦。 此時應立刻送醫院診治。心肺復甦的目的是重建呼吸、循環,減少腦細胞功能的損害,不留神經後遺症。

急救前先求助兒童心肺復甦開始同成人一樣先判定意識是否消失。如果證實寶寶已經意識消失,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立即向周圍人求助或撥打急救電話,然後再進行急救。保持呼吸道通暢將寶寶仰臥放置在堅硬平面上, 如木板床或地面上。確保移動時要將 其頭部、頸部、肩膊及背部一併移動。

未施行人工呼吸時,保持呼吸道通暢, 頭側位,解開衣服,清除口腔內分泌物 和異物,防止誤吸入呼吸道。人工呼吸觀察寶寶的胸部3~5秒,看他的胸 部有無起伏,判斷有無呼吸(見左圖), 若無呼吸,即用口對口(或口對口鼻) 進行人工呼吸12次。具體操作為:先吸一口氣,然後一手捏寶寶鼻孔,另一 手扶其下頜,對口或口鼻內吹氣,以使上腹部及胸部稍升起為度,然後放開鼻。

看完別忘記點讚和收藏啊,可以動動您的小手指來轉發,讓更多的準媽媽知道這方面的信息。感謝您的分享與理解!最後祝好孕!

相關焦點

  • 【健康科普】什麼是心肺復甦?什麼時候需要心肺復甦?
    【健康科普】什麼是心肺復甦?什麼時候需要心肺復甦?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原標題:《【健康科普】什麼是心肺復甦
  • 立體心肺復甦——一個關乎心肺復甦的新認知
    因為CPR拯救的個體生命存在於時間、空間、世間多維度中,走進「天地人」合一共存生的心肺復甦「厚命」之路時不我待。王立祥教授於南京醫科大學主講《立體心肺復甦》現代心肺復甦始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Kouwenhoven、Safar和Jude發明的胸外按壓、人工呼吸和電擊除顫技術,開啟了心肺復甦新裡程。
  • 借鑑美國心肺復甦指南 踐行中國心肺復甦共識
    1974年,AHA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首次發布了全球第一版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此後隨著復甦科學的進步和更多循證醫學證據的出現,《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與心血管急救指南》(簡稱《指南》)歷經多次更新、優化並全球性發布,逐漸成為全球從事心肺復甦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者的「聖經」。
  • 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心肺復甦急救操作步驟
    心肺復甦一般是遇到緊急情況對患者做的緊急救治工作,如果心肺復甦做的好可能會幫助病人及時的搶救,所以心肺復甦操作流程是很重要的,心肺復甦做的好會給病人增加搶救時間。洗嘜按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心肺復甦急救操作步驟吧!心肺復甦遇到緊急情況需要按照正確的流暢來做的,雖然我們不一定會經常用得到心肺復甦,但是我們都應該了解心肺復甦怎麼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急救。
  • 中國心肺復甦周2020 | 少年強則國強,心肺復甦成「救」健康
    「中國心肺復甦周」倡議心肺復甦(以下簡稱CPR)培訓需全民普及,提議將每年6月1日-7日設為「中國心肺復甦周」,希望通過心肺復甦周的設立,培養民眾急救意識,培訓更多「第一目擊人」,提高院外心臟驟停存活率,吸引更多社會資源投入,改善我國心源性猝死現狀。
  • 有人暈倒就心肺復甦?醫生說:心肺復甦不能亂用
    視頻中,一位老大爺暈倒在影院門前的地上,一名大伯不顧大爺還在用力張口呼吸,熱心地為他做心肺復甦。該視頻下方,有許多網友點讚,但也有細心網友指出這位大伯的心肺復甦手法有誤,而且似乎沒用對地方,恐怕會好心辦壞事。為此,記者特地採訪了溫州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內二科主治醫生、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師資徐郭。究竟什麼情況下才能用心肺復甦術呢?
  • CPR ≠心肺復甦 那它應該叫什麼呢?
    絕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心肺復甦」。那麼 CPR 的準確含義真的是心肺復甦嗎?其實不然。CPR 是 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 的縮寫,取其首字母。雖然其字面的意思是「心肺復甦」,但它的準確含義與中文的「心肺復甦」有所不同。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孩子從小掌握心肺復甦術,很有必要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走進課堂,成為中小學生學習內容。毫無疑問,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重中小學的學業負擔。但是,這是必要的補課,必須支持。心肺復甦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採取的救命技術,目的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
  • 鑄造中國心肺復甦生存環
    生存是人類社會面臨的重要任務,貫穿於「生老病死」整個生命周期,而與死亡抗爭的主角心肺復甦術(CPR),就成為與死神博弈的利器。半個世紀以來,作為搶救心搏驟停(CA)起死回生的CPR,以美國心臟協會頒布的指南為其代表,形成了以患者CA後依據不同時段採用以救求生的救治鏈條——生存鏈。
  • 詳解心肺復甦操作步驟 心肺復甦關鍵的4分鐘
    對於心臟驟停的患者,4分鐘內進行復甦者可能有半數患者被救活,又稱「黃金4分鐘」。  2013年11月,一位70多歲的老人突然昏倒在北京路邊,心跳驟停,意識喪失,危急之刻,一個過路的小夥子及時為他做了心肺復甦,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 渭南市第二醫院胸痛中心舉辦「心肺復甦 成『救』你我」心肺復甦周...
    在心血管健康聯盟、中國胸痛中心的組織下,渭南市第二醫院胸痛中心積極響應,在門診樓前舉辦了「心肺復甦 成『救』你我」心肺復甦周2020主題活動。由心血管內科、急診科、眼科、腫瘤胸外科、骨外科、消化內科、普外科等科主任及骨幹醫師組成的專家義診團隊剛一落座就被熱情的群眾包圍,專家們耐心解答每一位患者及群眾提出的健康問題,並就胸痛、心梗等基本的自我防治知識進行宣教。
  • 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必要
    來源:2020年9月2日教師報,作者:何勇,原標題:《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必要!》心肺復甦術簡稱CPR,是針對驟停的心臟和呼吸採取的救命技術,目的是為了恢復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環。當病人出現昏迷、心臟驟停時,及時正確開展心肺復甦急救,可以大大減少死亡率,有效挽救生命。
  • 蘭州:心肺復甦急救法走進小學課堂
    什麼是心肺復甦,該如何操作?6月9日下午,蘭州大學附屬學校一年級的同學們上了一堂精彩實用的現場救護課,蘭大一院和蘭州市疾控中心的醫護人員受學校之邀走進課堂,為孩子們普及現場救護的知識,講解心肺復甦操作技能。同學們對這堂「心肺復甦」知識科普講座充滿好奇,一個個全神貫注。
  • 心肺復甦術(CPR)
    最近被拼多多的負面新聞刷屏其中有一條讓人特別惋惜一名23歲拼多多女員工凌晨加班意外猝死看到她才1998年出生跟裡致也是同一年不禁心有戚戚而中國每年有近55萬人死於心臟驟停但是有關猝死的搶救方法和具體步驟卻不能一一詳述這篇文搬運心肺復甦常識
  • 心肺復甦ABC變CAB
    開放氣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e)—胸外按壓(Circulation),ABC本來是傳統的心肺復甦的正常順序。但如今,這個順序應該調整一下了,《2010心肺復甦指南》最關鍵的一項變化,就是把胸外按壓放在了開放氣道前面,作為心肺復甦的首要步驟,ABC變成了CAB。
  • 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心肺復甦既是急救醫學專業用語,也是現場救護的重要內容。目前,無論在醫院外事發現場,還是醫院內,對心跳和呼吸停止的傷病員,心肺復甦是最早實施支持生命的技術,搶救了成千上萬傷病員的生命!有意識,則進一步詢問、檢查,做相應處理,無需心肺復甦。
  • 心肺復甦術(CPR)教學
    「安全生產月掌上微課堂」系列欄目今天給大家帶來第四期,這期是由元翔福州空港社區醫院編寫的《心肺復甦術
  • 家庭是普及心肺復甦技能的第一現場
    心肺復甦是恢復心臟規律舒縮和泵血功能的主要搶救方法,及時有效的心肺復甦可以顯著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存概率。然而,目前我國只有不足1%的人掌握心肺復甦的操作,醫院外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亦不足1%,而了解心臟呼吸驟停預防知識的人群更是少之又少。  如何在黃金搶救時限5分鐘內及時進行心肺復甦,直接關係到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命。
  • 最新心肺復甦方法(CPR)
    2,我學過心肺復甦,我立刻開始復甦。其實這兩個人都有一個更好的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呼叫。這是最重要的方法,既可以為搶救爭取時間,也可以保護自己。第二步也很簡單,就是兩個步驟:打電話和心肺復甦。事實上,70%以上的猝死發生在院前,而絕大多數的人沒有得到及時的救助。如果心跳停止4分鐘內進行CPR-BLS,並於8分鐘內進行進一步生命支持(ALS),則病人的生存率43%, 4分鐘以後再進行心肺復甦,只有17%能救活。
  • 如何掌握心肺復甦技巧
    當我們身邊有人需要急救時,我們右必要掌握心肺復甦的方法,人的大腦在缺氧的情況下,最多只能堅持8分鐘,而救護車和醫護人員很難再8分鐘之內趕到,此時,患者身邊的人通過心肺復甦才能使患者的大腦繼續供血,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