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月掌上微課堂」系列欄目今天給大家帶來第四期,這期是由元翔福州空港社區醫院編寫的《心肺復甦術(CPR)教學》,什麼是CPR,掌握CPR有何意義,CPR具體如何操作,讓我們仔細學習一下!
心臟驟停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突然停止跳動,心搏停止超過5分鐘常可造成大腦嚴重損傷或死亡,即使復跳也往往會遺留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因此,心臟驟停是臨床上最危重的急症,必須爭分奪秒積極搶救。
在國外發達國家,有近三分之二的成人掌握基礎急救技能,而在我國還不到10%,在美國,猝死院前存活率約為40%,而我國僅為1.4%。據衛生部統計,我國每年有54萬人因心臟驟停而死,並且呈逐年遞增趨勢,心臟驟停病例不斷增加的態勢與公眾急救知識技能匱乏的現狀之間的矛盾日漸凸顯,在我國推廣和普及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CPR操作流程
1、意識判斷
判斷意識輕拍傷病員兩邊肩膀,靠近兩邊耳朵高聲呼喊:「喂,你怎麼了!」。沒有意識,沒有呼吸或者僅有微弱的呼吸(喘息)即應開始CPR。
2、立即呼救
高聲呼救:「快來人呀,救命呀!快叫救護車!」或趕快呼叫周圍的急救人員。
3.救護體位
將傷病員翻成仰臥姿勢,放在堅硬的平面上。(注意:不可隨意移動疑似脊柱損傷病員)
4、心肺復甦(CPR)
A、打開氣道:
成人:用仰頭舉頦法打開氣道,使下頜角與耳垂連線垂直於地面(90°)。
B、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氣道通暢的前提下進行人工呼吸。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應捏緊患者鼻翼,口對口嚴密接觸形成封腔,平靜吸氣下,向患者口腔持續吹氣超過1秒以上,吹氣量以患者胸廓起伏為吹氣有效的標誌。
C、胸外按壓:
兩臂伸直,肘關節不得彎曲,雙肩正對患者胸骨上方,利用上體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壓胸骨,放鬆時,掌根不得離開胸壁。每分鐘至少按壓100次。
5、重新評估
五個周期吹氣/按壓後(約二分鐘後),再次檢查循環體徵。
心肺復甦術起效的特徵:
1. 昏迷變淺,出現各種反射
2. 身體出現無意識的掙扎動作
3. 自主呼吸逐漸恢復
4. 觸摸到規律的頸動脈搏動
5. 面色轉為紅潤
6. 雙側瞳孔縮小、對光反應恢復
如沒有循環徵象,則繼續按壓。
注意事項:
1、單人施救時,除新生兒外,所有患者按壓/通氣比均用30:2,嬰兒和兒童在雙人施救時,為15:2;
2、必須連續完成5個周期(一般2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