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位:病人仰臥於地上或木板上,頭上不墊枕頭及其他物品,這是心肺復甦術的正確體位,如果病人俯臥,應將其翻轉為仰臥位,手法要輕柔,特別要注意頭頸部,一定不能用力過大。如果病人躺在鬆軟的床上,背部要墊上木板。
判斷神志:呼叫無反應,手掐人中、合谷穴無反應、雙側瞳孔散大,可以斷定患者神志喪失。 輕拍傷病者肩部(或面部),並在其耳邊大聲呼喚:「餵!你怎麼啦?」以試其反應。
判斷神志:呼叫無反應,手掐人中、合谷穴無反應、雙側瞳孔散大,可以斷定患者神志喪失。 輕拍傷病者肩部(或面部),並在其耳邊大聲呼喚:「餵!你怎麼啦?」以試其反應。
開通氣道:仰頭舉頜(頦)法,先清理口腔異物(嘔吐物、血塊等)去掉假牙,一手食指、中指置於下頦處,抬起下頦,使頭後仰,一手託頸後,頭後仰的程度以下頜和耳垂的聯線與地面垂直為宜,後仰不要過度。
開通氣道:仰頭舉頜(頦)法,先清理口腔異物(嘔吐物、血塊等)去掉假牙,一手食指、中指置於下頦處,抬起下頦,使頭後仰,一手託頸後,頭後仰的程度以下頜和耳垂的聯線與地面垂直為宜,後仰不要過度。
開通氣道:仰頭舉頜(頦)法,先清理口腔異物(嘔吐物、血塊等)去掉假牙,一手食指、中指置於下頦處,抬起下頦,使頭後仰,一手託頸後,頭後仰的程度以下頜和耳垂的聯線與地面垂直為宜,後仰不要過度。
徒手心肺復甦術是一種搶救技術,它不是醫護人員的專利,它是廣大群眾應該熟悉和掌握的一種急救術。
徒手心肺復甦術不需要任何醫療器械。徒手心肺復甦術主要應用於猝死的病人。首先判定病人是不是猝死,包括突然神志喪失,頸動脈搏動消失,自主呼吸停止,雙側瞳孔散大等等。
判斷呼吸
一看:胸部或腹部有無起伏。二聽:口、鼻有無呼吸聲音。三感覺:口鼻有無氣流溢出。
高聲呼救
傷病者對輕拍、呼喚無反應,表明其已喪失意識,立即在原地高聲呼救。
若有他人,先撥打急救電話,後參與共同現場搶救。
現場要儘量組織好對傷病員的脫險救援工作,救護人員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
口對口人工呼吸
放在前額的手拇指和食指掐緊鼻孔,將口包住病人的口,先深呼吸一口,然後吹2次氣,吹氣時不要用力過猛。吹氣後,病人胸部有起伏說明人工呼吸有效。如頸動脈搏動消失,既可以認定心跳停止(頸動脈位置在喉結旁2-3釐米處)。
心外按壓
按壓部位:前胸正中,胸骨下1/2處。
按壓頻率:每分鐘60-100次。
按壓深度:3-5釐米。
按壓手法:一手掌放於胸骨下1/2處,手掌與胸骨平行,另一手重疊在手背上,兩手指交叉抬起,脫離胸壁,雙肩繃直,雙肩垂直在胸骨上方正中,以肩、臂力量向下按壓。
注意事項
心外按壓要不間斷進行;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擺動;向下按壓和放鬆時間均等;放鬆時手掌也不要離開胸壁。
如呼吸、心跳停止,人工呼吸、心外按壓時要同時進行。吹氣時,停止按壓。心外按壓時不要吹氣,兩者可輪換進行。
一人做:按15:2的比例進行,即先吹兩口氣,然後胸外心臟按壓15次。周而復始,直至有人接替為止。
二人做:按5:1的比例進行,即一人吹一口氣,一人心外按壓5次。吹氣的時候,停止按壓。心外按壓時不要吹氣,兩者可輪換進行。直至專業急救人員趕到為止。自救互救的同時急呼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