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裡找靈感?搞化學的都會做菜?他可入選了化學元素代言人!我...

2020-12-15 廈門大學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

沒錯!

就是那個化學元素周期表!

還記得你能背到第幾個嗎?

重點來啦!

今年是由聯合國確立的「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

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化學組織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成立100周年。

IUPAC與國際青年化學家網絡(IYCN)在世界範圍內發起了徵集,徵選118位傑出的青年化學家,參照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製作了一張「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

這個「表」可不簡單!入選的青年科學家們不僅為造福全人類而「戰鬥」在科研前線,還代表著國際化學學科在下一個百年的發展方向!

在這張周期表中,出現了九位中國青年化學家的名字。

我校侯旭教授成功入選,代言第100號元素「鐨」!

人物名片

侯旭,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和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雙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他的研究涉及界面科學、高分子材料、仿生智能孔道系統等領域,相關論文多次發表在《自然》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不僅如此,侯旭曾入選美國化學會SciFinder化學領域未來領袖;還曾獲哈佛大學的博士後事業發展獎和美國國家博士後旅行獎,以及全國盧嘉錫優秀研究生獎、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榮譽。

為什麼是「鐨」?

侯旭說,「鐨」是為了紀念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費米而命名的,恰好是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第100號元素。在IUPAC成立100周年之際,代言第100號化學元素,不僅圓滿,且是激勵,更是在世界的舞臺上,為廈大、為中國贏來認可和榮譽。

同期,中國化學會也遴選了一張「中國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侯旭還是第33號元素砷的代言人。

圖:侯旭收到的IUPAC獎狀

從川大走向哈佛

侯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四川大學「創新人才班」,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三的時候,侯旭便帶領五個大二同學組成一個研究團隊,獲得學校科研項目支持,發表了學術論文,從此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2002年

他順利地被保送到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攻讀博士學位。那期間,他擔任研究生學術委員會委員,並主創辦了中心研究生通訊《博學之路》。

2006年

他作為中國大陸科研機構唯一的代表赴美國的奧蘭多參加國際化學生物防禦科學技術大會,並作獲獎邀請報告。

2010年

也正是這一趟旅程讓侯旭選擇去哈佛大學從事為期三年半的博士後研究。

2012年

科研是靠興趣和專注「玩」出來的

侯旭說:「作為一名科研人員,不能將科研僅僅視為一份工作。」

要熱愛,要有激情,要持之以恆!

從學生到科研工作者這一路走來,侯旭的眼裡始終閃爍著光。

在哈佛的求學生活裡,他遇到了很多優秀的同事和朋友,在歡樂的氛圍中,他和朋友們一起靠興趣和專注「玩」起了科研。

圖:中國青年化學家侯旭在IUPAC官網上的介紹

科幻電影是他的靈感之源

比如,「門」的概念在人們腦海中一直是固體的形態存在著。然而美國的科幻電影《星際之門》中,外星科技利用流動態星際之門扭曲時間和空間的蟲洞,實現物質在瞬間光年傳送。雖然是科幻影視作品,但這個概念卻讓他對門的形態有了更為廣義的理解。

在一次偶然的分離實驗中發現,他偶然發現氣體會在超過某一個臨界壓強值時從液體中穿過,而低於這個壓強時無法穿過。這一現象讓侯旭有了靈感:是否液體也可以成為「門」?於是就有了他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關於液體門控的研究論述

年輕教授變身超級「奶爸」

結束了在哈佛的博士後研究,侯旭放棄了哈佛大學醫學院提供的職位,毅然回國,於2016年入職廈門大學,組建實驗室團隊,引進了不少博士後人才。至此,紮根廈大,潛心研究

在廈大工作的日子依舊忙碌。每天早晨七點,侯旭在急促的鬧鈴聲中開始了新的一天,每每入睡已是凌晨,除了早晚接送小孩,陪伴孩子的時間屈指可數。科研需要勤奮和取捨,但是對生活的熱愛卻不能削減!

休息的日子裡,侯旭脫下了一身白大褂,換上花襯衣、戴起墨鏡,變身「潮範」奶爸。他說「搞化學的應該都喜歡做菜吧」。於是涼拌兔丁、辣子雞、蔥姜蝦都成了這個川娃子的拿手好菜。

除了自己的「小家」,侯旭還有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目前,侯旭的課題組裡大部分是85後、90後,甚至00後英才計劃的高中生,是個「年輕」的團隊,因此,侯旭就成了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在他的帶領下,成員們經常能發揮各自所長,提出創新的點子和思路。

他經常對學生們說,從事科學研究,一定要仔細問問自己的內心是否真正熱愛科研,因為這將會成為你一輩子為之奮鬥的事業。不要害怕失敗,要堅毅和果敢,要有強烈的求知慾

圖:侯旭課題組大合影

侯旭說,未來的路還很長。

他希望將來能更多把基礎研究實實在在轉化成應用,

爭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在能源等領域的應用方面起到引領的作用。

「我們有信心,也有實力做好!」

相關焦點

  • 118種化學元素全球徵集青年代言人!8位中國科學家入選
    為此,IUPAC與國際青年化學家網絡(IYCN)在世界範圍內發起了「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的徵集提名,入選者將代表化學學科在下一個百年的發展方向。近日,在法國巴黎召開的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成立100周年紀念大會上,最後一批入選「元素代言人」的青年科學家名單公布。至此,118種化學元素都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值得高興的是,這張周期表中,出現了八位中國青年化學家的名字。
  • 他入選全球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為「鐨」代言
    在全球範圍內徵選了118名優秀的化學科學家,分別給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學元素代言……他們都是「元素代言人」。頗為驕傲的是,這118名科學家中,有一名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名叫侯旭!「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矽磷……」,以前學的老知識即便好久不用,突然背出來還是朗朗上口。
  • 期末評語——化學元素周期表 老師:提前預習化學知識
    ­  陳鵬是教科學的,他告訴記者,此次將學生當作化學元素來寫評語,出於兩個目的:「一是想把評語寫得有個性,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讓他們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二是下學期科學課要學到化學元素周期表,學生看了自己的評語後,肯定會去查閱和了解相關內容,等於主動預習了一遍。」­  從圖中看,他連自己都沒放過,對應的是元素「硼」,取了名字的諧音。
  • 葉永烈:我的科幻電影夢
    科幻電影最近熱了起來,使我憶及曾經的科幻電影夢。這要從我的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改編電影說起。  《小靈通漫遊未來》在1978年出版,印了300萬冊,風行全國。我的老朋友、資深電影人王雲縵從北京出差上海時找我,以為《小靈通漫遊未來》是改編電影的極佳原著,商議改編之事。我答應了。
  • 動漫插圖欣賞:來自太空科幻電影的靈感的情節再創作
    但是我認為它的設計很棒,科雷利亞外交巡洋艦,大概是在故事開始的幾年前在某個黑暗星球上失蹤。AT-AT,但是它的身材看上去更強壯,這個步行者比他的哥哥AT-AT大得多,身高大約兩倍。我認為這次看似神來之筆的墜落是許多優秀科幻小說的創作源泉,也許還成就了很多「科幻小說之父」,這張也許就是幾乎被忘記的一張現場舊照片。
  • 杭州高二男生入選2020年化學奧賽國家隊 已被保送北大 最大的特點...
    都市快報訊 前天,杭州第二中學官微發布信息:高二男生李樂天入選2020年化學奧賽國家隊,將代表中國參加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之前,他已經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從小喜歡化學,自學能力超強這兩天,李樂天在學校,一邊準備化學競賽,一邊加強對數學、語文、英語、物理等科目的學習,把之前因參加競賽落下的課程補一補。聯繫上李樂天的媽媽汪女士,她爽朗的笑聲從電話裡傳來:「李樂天一直很喜歡化學,這次算是實現他的願望了。」
  • 他是近代化學的啟蒙者,首創一套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稱法,影響至今
    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元素周期表。那麼,你知道是誰最早把一個個化學元素符號翻譯成漢字的?今天,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然而,翻譯化學著作時,如何將元素符號譯成漢字,徐壽卻犯了難。他召集大家一起討論。有人建議直接音譯,例如把Mn(錳)譯成「孟葛尼斯」;有人提議將英文字母譯成漢字,如把Li(鋰)翻譯為「梨」;還有人直接把H(氫)譯成「輕」等等,眾說紛紜,很難達成一致。有一天,徐壽閒來無事,來到一家書館。
  • 七十九歲那年,他把化學元素周期表「變」到電腦裡
    來源:科技日報七十九歲那年,他把化學元素周期表「變」到電腦裡——追記我國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申泮文院士9月7日,我國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申泮文院士誕辰104周年。他的一生有70餘載站在講臺上,創造了「中國執教時間最長的化學教師」的紀錄,並在我國化學教育研究領域創下了多項第一:編寫出我國化學界第一部中文教材;研製出我國第一代鎳氫電池;第一個在化學教學中應用計算機技術;主持完成我國第一部多媒體化學教科書軟體;最早開展金屬氫化物化學研究等等。提到申泮文主持完成的我國第一部多媒體化學教科書軟體,還要從1995年說起。
  • 《DK化學元素》118種化學元素圖解,孩子不費勁學化學
    門捷列夫在繪製化學元素周期表時,極有先見之明地留下空白。他意識到某些元素是缺失的,並且準確預測了缺失元素的性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預言的11種元素一一被人找尋到。為了紀念他,原子序101號的合成化學元素,也依門捷列夫的名稱命名,中文名稱為鍆,是一個金屬性的錒系超鈾元素。
  • 期末評語最新款:化學元素周期表
    不得不承認,陳老師這招實在太狠了,該班同學知道自己對應的化學元素後,不僅自己心甘情願、歡天喜地地預習了一遍元素周期表,而且還捎帶上爸媽也興致勃勃地重溫了一遍化學知識。哪個同學對應哪種元素都是經過仔細思量的為啥大家輕而易舉就掉進陳老師的「坑」裡呢?因為哪位學生對應哪種化學元素,他全都仔細思量過,兩者間必須有某些相似之處,必須琢磨出自己對應的化學元素的特性,才能真正讀懂評語。
  • 七十九歲那年 他把化學元素周期表「變」到電腦裡
    他的一生有70餘載站在講臺上,創造了「中國執教時間最長的化學教師」的紀錄,並在我國化學教育研究領域創下了多項第一:編寫出我國化學界第一部中文教材;研製出我國第一代鎳氫電池;第一個在化學教學中應用計算機技術;主持完成我國第一部多媒體化學教科書軟體;最早開展金屬氫化物化學研究等等。提到申泮文主持完成的我國第一部多媒體化學教科書軟體,還要從1995年說起。
  • 既能做半導體材料,還和科幻大片有關?
    鎵是第一個先經理論預言,後在自然界中提取到的化學元素。它的發現對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起到了關鍵的證實作用,也把門捷列夫的聲望推到新的高度。鎵的化合物不僅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以鎵合金為代表的液態金屬還經常作為一種神奇元素出現在科幻創作中。
  • 推薦給科幻迷們十部經典科幻電影
    科幻電影是許多的人都喜歡的一類電影,因為它往往脫離了現實可能性,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而又不失嚴密的邏輯,以科技的魅力構造出了一個全新的幻想空間,接下來為大家帶來了十部科幻電影排名不分先後,喜歡的電影千千萬隻能簡單搜羅十部分享給大家,以後我會多分享一些我看過且感覺不錯的電影繼續分享給大家.
  • 你只想看電影,藝術家卻想從電影裡搞事情
    用大師繪畫給自己的電影美學增色,這樣的手法對於各個導演早已經不新鮮。許多藝術史中的經典作品都成為了電影的靈感來源以及色調及構圖的學習對象,例如:
  • 我在暑假看電影:科幻電影帶給少年們的想像力
    1 「硬核科幻少年」初長成「我比較喜歡科幻類的題材,雖然還不是一個硬核科幻迷,但是我非常喜歡讀科幻小說,比如劉慈欣的《三體》和艾薩克·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提到科幻題材作品,李城如數家珍。 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就像是為他打開了一道未知的大門,門裡的世界或是天馬行空,或是光怪陸離,但這一切卻並不都是「虛假」的。
  • 他在元素周期表上為硫代言 看這位教授對化學的新理解
    華東師範大學有那麼一位教授,他誓要通過自己的研究為「硫」除臭,讓它從「灰姑娘」變成「白雪公主」,他提出綠色硫化學理論已經在國際上引起反響。最近,他本人被世界上最權威的化學組織——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簡稱「IUPAC」)選為化學元素周期表上「硫」的代言人。
  • 杭二中男生獲國際化學奧賽金牌!高二就被保送北大,他從小就有的...
    當時,聯繫上李樂天的媽媽汪女士,她爽朗的笑聲從電話裡傳來:「李樂天一直很喜歡化學,這次算是實現他的願望了。」進入高中,李樂天上了化學競賽教練陳鈞的一節課,完全被迷住了。之後他加入化學競賽團隊,成績一次比一次好,去年12月入選國家集訓隊,被保送北京大學。
  • 化學元素周期表,這樣記一遍就OK!
    (鈧鈦釩鉻錳,鐵鈷鎳銅鋅)假者生喜羞,可入肆意搞。(鎵鍺砷硒溴,氪銣鍶釔鋯)你母得了癆,八音閣隱息。(鈮鉬鎝釕銠,鈀銀鎘銦錫)替弟點仙色,貝蘭是普女。(銻碲碘氙銫,鋇鑭鈰鋪釹)破杉誘扎特,弟火而丟意。(鉕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虜獲貪汙賴,我一併進攻。
  • 科幻電影,湊熱鬧不如打基礎
    傍晚,途經南京牛首山下的星巴克時,他特意要了一杯拿鐵咖啡,「醒一下腦」,立即埋頭於手機上的工作。這樣的忙碌狀態估計還要持續很久,只有春節可休息幾天。疫情並沒有澆滅人們對科幻的熱情。作為《流浪地球》的策劃、編劇,這一年,王紅衛收到了許多科幻劇本。但是,「大多質量堪憂」。以科幻電影的眼光看,它們沒有達到科幻的基準線。
  • 班主任用化學元素周期表寫期末評語:按每個孩子特徵對應元素
    從圖中看,他連自己都沒放過,對應的是元素「硼」,取了名字的諧音。   不得不承認,陳老師這招實在太狠了,該班同學知道自己對應的化學元素後,不僅自己心甘情願、歡天喜地地預習了一遍元素周期表,而且還捎帶上爸媽也興致勃勃地重溫了一遍化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