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本性隨和,大混混李金鰲也講究敬重鄰裡

2020-12-10 10點一頁書

天津人講究的是「外面兒」,往平常點兒說就是講究個「場面」,互相給個面子,多一份兒尊重。

相聲《糾紛》裡王德成但凡客氣一句,丁文元語氣軟和一點,倆人就蹲不了派出所;可是一旦成了盟兄弟,雙方面子都圓了過來,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郭德綱在相聲評書中總提到天津衛曾有個大混混李金鰲,做自己的汽車回家一定要在遠處下車,就為了不打擾鄰居。這雖然是給混混兒臉上貼金,可是這個事情確有其事。

那是上世紀20至30年代,天津西沽進入全面成熟期。鹽店街也成為當時商人首選的居住地。裕興銀行掌柜、真記土膏店東家及大商人孫家、孟家等,紛紛在鹽店街落戶,使這裡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商人一條街。  

當時天津市數一數二的國營大銀行官銀號,其董事吳老爺的家就住在西沽小道子。他有包車、洋車,但從來不坐,即使偶爾有銀行的小汽車把他送回家,他也要在臨近西沽街口時,就下車自己走,還邊走邊與街坊鄰居們打招呼,無論窮富,都親切交談。

這就是天津人在街坊鄰居講究面子,也是天津人的「隨和」。

清末民初,天津遺老遺少、新貴豪商雲集,可本地的「高臺階」大多「隨和」。

「隨和」,是指天津人熱情、周到、包容、善於化解矛盾。

被譽為中國莎士比亞的曹禺就遇到過被八大家為難的時候。曹禺是地道的天津人,1935年寫出著名話劇《日出》,話劇在全國火了,裡面的反面人物——大亨潘月亭和另一個未出場的黑社會頭目金八也火了。

恰好當時天津新八大家有兩位當家主事,一位是金桂山,一位叫潘月庭。一天天津衛的金八爺,接到稟報:「金八爺,《日出》裡面人人痛恨的那個角色,怎麼叫金八呢?是不是暗指您?」事有湊巧,和金八爺一起做生意的,有一個人叫潘耀庭,在天津話裡,潘耀庭和潘月亭差不多。

能被稱為天津「新八大家」,那就不是做買賣那麼簡單。如金八爺開辦了瑞源祥紗布莊、瑞源永銀號,潘耀庭開辦了誠明、益豐、耀遠等銀號。潘還投資金誠、大生銀行,擔任天津商會會長、日租界董事會董事——是真正的有錢有權。

這樣兩位大人物,偏偏在同一舞臺上以令人不堪的形象出現,兩人不禁大為惱火,而且認定是曹禺有意對他們進行明目張胆的惡毒中傷,即刻聘請律師,對曹禺提起訴訟,當時轟動津門。

在舊社會,這兩個有錢有勢的頭面人物扼殺一個初出茅廬的小老師、小編劇曹禺,簡直易如反掌。

好在火頭上的兩個人也去看了《日出》,看完以後樂了,認為名字雷同純屬巧合,並且還出人意料地認為這是一個好劇本。律師問:「是否讓曹禺登報導歉,並且給劇中人物改名?」這二人認為,「別影響人家的戲」。

這也是天津人的的隨和。

相關焦點

  • 北京老炮兒,山東響馬、關中刀客、東北鬍子、天津衛的混混,各混各...
    無論乞丐鍋夥,腳行苦力,站街的巡捕,還是開逛的混混,大老遠就躲得遠遠的,生怕擋著老太爺的路。 後來日本人給老太爺配了汽車,那就更威風了,說句難聽的,撞死人都不帶停車的。有一次老太爺陪著軍閥褚玉璞去聽戲,幾個不知好歹的混混兒在臺下攪局兒。 老太爺二話不說,走上前去,噼裡啪啦幾個大耳光,嚇得這幫混星子你瞅我我瞅你,不知如何是好。
  • 天津人眼中的「美味兒」?
    在不斷追求生活質量提高的前提下,吃一直都是人們最講究的事情之一。尤其是中國人!西方人追求「至簡」所以愛吃麵包、漢堡或者一些調製的食品。而中國人不同,中國人的食物很豐富,醃、炒、拌,辣、鹹、麻等等。無論烹飪方法還是食物的味道都很多樣。
  • 你永遠「窮」不過一個天津人
    圖片來源:掌上天津&百度圖片狗不理包子的風光時刻是在2000年的春晚上,馮鞏郭冬臨用相聲表演讓全國人民認識了狗不理包子:薄皮兒、大餡兒、十八個褶兒!它不比借錢還得吃的海貨,讓天津人吃不到還饞!它有些「不值」,對於這個「津字招牌」天津人提起它反而有些「恨鐵不成剛」的感覺。圖片來源:百度圖片所以面對又貴又不太好吃的狗不理,天津人只能裝窮。你啊,永遠窮不過一個對吃有執念的天津人。
  • 「不冒黑話不叫流氓」,見識一下舊社會天津混混兒口中的江湖術語
    自古道「不冒黑話不叫流氓」,文人有文人的酸文儒語,武人有武人的豪言壯語,下裡巴人有下裡巴人的鄉間俚語,流氓混混更有流氓混混的切口暗語。咱今日不說山東響馬,也不說東北鬍子,更不說關中悍匪,那上海青幫、京城頑主也不再咱今日說的行列之中。
  • 天津「大耍兒」最初沒有混混兒含義,單指市井奇人的絕技表演
    很多人對於清末民初時的天津有個誤解,以為天津的混混兒是市井奇人,只是因緣際會不得不「委身為賊」,其實市井奇人在天津有個稱呼,叫「耍兒」。「耍兒」是天津獨有的詞語,「耍兒」與「混混兒」有很大的不同。郭德綱愛講的李金鰲,就是大耍兒級別的混混兒。據說當時有家醬肉攤切雜樣的師傅最出名,他切雜樣站在高臺上,腰裡繫著圍裙,他前面是張桌子,盤子裡擺著醬肉、豬耳朵、小肚兒、腸子、口條……他的「耍兒」是切雜樣耍刀。好看極了,如有人買兩角錢的雜樣,他能給你切一刻鐘。
  • 祝福| 咱天津人過生日,就是這麼講究!
    祝福 | 咱天津人過生日,就是這麼講究!再過兩天也就是12月23日天津將迎來自己616歲的生日當晚鼓樓燈光秀將如期上演不過今年天津的生日有點不一樣下面這些講究
  • 天津人的春天,都是茶缸子裡!
    1花瓷壺、搪瓷茶缸,飄的總是茉莉香圖片來自:《海河人家》劇照@天津北方演藝集團上世紀80年代,生活還不像現在這麼富足發達,普通家庭的生活幾乎都是一個樣,二八自行車,平房或板樓、火單公用的「大廚房」,鄰裡之間和諧又熱鬧,煙火氣十足、市井氣也濃鬱。
  • 假期8天隨了9份禮,天津人結婚竟然有這麼多講究!
    天津也迎來一年當中婚禮最高峰根據市婚慶服務行業協會的統計8天的假期裡,全市有1萬多對新人舉辦婚禮佔9月、10月婚禮總量的40%為了體現紅火的氣氛和傳承中華文化超過半數的新人選擇了中式婚禮甭管西式還是中式咱天津人結婚的例兒還是要遵循的
  • 天津人,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天津人的生活,在外人看來節奏是很慢的,充滿了閒情雅致,講究吃喝,更講究怎麼把生活過得「有勁」。遛鳥兒、玩蟈蟈兒、盤手串、釣魚、下棋……這些那都是基本操作。要說釣魚一釣釣個百八十條的,那是在相聲裡。現實裡的天津人,確實喜歡釣魚,雖說釣不上來這麼多,可是坐那一天,也能釣上來幾條,回家貼餑餑熬小魚,美滋滋。
  • 天津話,藏著天津人的規矩,出門做客注意五個詞就能被誇有家教
    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好多的「媽媽例兒」都不太講究了,對於年輕人來說,老規矩漸漸消失,但是老天津話裡還保留了一些「遺蹟」。您天津人張口閉口都愛說個「您了」、「您」。您是天津人特有的語言,是一種敬語。聽到「您了」的稱呼,立馬就覺得心裡熱乎、親切、舒坦,感到受到尊重了,有尊嚴了,有面子了。
  • 天津人最喜歡的數字,原來是它……
    人們送禮講究送四樣,圖個「四平八穩」;做生意講究個「四通八達」;說一個人走南闖北幹大事叫「縱橫四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
  • 天津人:買對了就好吃
    天津人會吃好吃,天津的小吃也都是五花八門。但時間久了,總會有那麼一個奇怪的現象:很多在天津人嘴裡特別好吃的小吃,到了初到天津的人那就成了「坑人的」、「好難吃」。鮮天津的眾多小吃都講究一個「鮮」字。這種「鮮」中,包含了天津作為一個濱海城市的海鮮特色。更代表了眾多天津小吃都需要講究的「趁熱吃」。最負盛名的天津糕乾,被N多外地小夥伴吐槽「噎到翻白眼」。
  • 老天津衛特有的女混混兒,惹上她們,只能自認倒黴
    自古萬事分陰陽,混混也一樣。混混之中,不光是大老爺們兒,其中也有大老娘們兒,這便是所謂的女混混。 起因是法國人在海河邊三岔河口建造教堂,網羅地痞無賴、青皮混混為非作歹,無理強拆附近民房店鋪,致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津門百姓對這些法國大香蕉十分憎惡,但人家是洋人,又有官府撐腰,因而百姓敢怒而不敢言。
  • 天津人戀家十大理由?最後一個你鐵定猜不著
    >下班 起飛天津人那你知道天津人到底有多戀家嗎?👇戀家的天津人出了自己居住區的地方都叫遠在家門口就能上學、就醫、旅遊.....幹嘛跑遠了?咱天津人內心獨白:我只想在咱天津過好我的小日子!戀家的天津人咱天津閨女不外嫁在天津,要嘛有嘛天津人講究吃城市節奏不快不慢剛剛好再一個哪個天津小閨女不是爸爸媽媽的小棉襖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小寶貝啊
  • 儒雅隨和是什麼梗 儒雅隨和孫笑川是什麼意思
    鬥玩網(d.chinaz.com)報導:近日不少出現了不少新的網絡用語,其中有不少人常常看到有網友用儒雅隨和這個詞來形容他人,紛紛十分好奇儒雅隨和是什麼梗,一起來看看儒雅隨和是什麼梗 儒雅隨和孫笑川是什麼意思。儒雅隨和是什麼梗?儒雅隨和孫笑川是什麼意思?
  • 天津人吃撈麵,到底有多麻煩?天津人:再麻煩也想吃!
    有的天津人家裡來客人了,做一桌用撈麵做成的宴席,對於老天津人來說,這是高規格的接待標準。最早的時候天津人吃撈麵是為了填飽肚子,後來加上了滷子,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老冕堂而皇之地上了大席面兒,就算吃撈麵,這席面兒也一點兒都不含糊。四涼八熱擺滿一桌子。撈麵兒的菜碼,滷子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天津人喜歡吃海鮮,撈麵裡面的海鮮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隨著季節不同而不同!
  • 鄰裡間怎樣和睦相處的
    遠親不如近鄰,鄰裡和睦,對每個家庭都有好處。鄰裡之間經常打鬧、打架,既影響兩個家庭的生活,也影響其他鄰裡家庭的安定,那麼,怎樣才能處好鄰裡關係呢?   鄰裡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接觸十分頻繁,所以應當講究文明,禮貌相待,努力做到互敬、互信、互助、互讓,和睦相處。鄰裡之間,往往由於工作不同,家境不同,脾氣性格各異,興趣愛好不大一樣,容易產生分歧,但只要相互尊重、關心和諒解,是可以友好相處要互相幫助。
  • 天津人最愛的老牌糕點
    天津人對於美食的熱愛 也是天津的縮影 一家老字號店鋪 不只唇齒留香 心裡也留下了回憶 欣樂糕點
  • 當愛吃的天津人遇上懂吃的七鮮超市 鮮度爆表了!
    天津人對於吃格外講究,早年間在天津有句俗語叫「吃盡穿絕天津衛」。12月18日,京東旗下美食生鮮超市七鮮又一家門店將落地天津市濱海新區寶龍廣場,用新鮮的食材和豐富的美食,為天津再添舌尖上的享受。屆時,濱海新區的市民不僅可以到店品嘗美味,還可使用七鮮APP下單,最快30分鐘美味直送餐桌。
  • 天津人真的太太太「豆」了!
    康樂冷食廠建於1951年,而直到1981年,康樂冷食店才在濱江道上開業。天津人夏天必吃的東西。大粒的紅豆鬆軟無比,濃鬱的紅豆牛奶香在口中迴蕩,甜甜的也恰到好處。多倫道上的王中王刨冰,店裡寫著「25年不變的老味刨冰」,它家的紅豆都是自己熬製的,有時能看到剛熬好的熱氣騰騰的一大鍋紅豆端上來,豆香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