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不能吃雞蛋?這是謠言!雞蛋的營養價值全介紹
文/熊苗營養師
高血脂的人不敢吃雞蛋,是害怕雞蛋裡的蛋黃有膽固醇,吃了害怕升高。在這裡我們要告訴大家,我們身體的細胞膜就離不開膽固醇,一個人一天需要的膽固醇的量是300毫克,那麼每天吃一個雞蛋就正合適。不用擔心膽固醇高這個問題了,放心吃一個吧,雞蛋的營養非常多,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學習一下。
雞蛋曾被評為「世界上最營養的早餐」。這件事看似驚奇,但經過仔細推敲後,可以證明是有科學依據的。人體在一晚的新陳代謝以後,急需補充營養。這些營養既要全面,又要均衡,而小小的雞蛋就能滿足這樣的要求。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很高,而且易被人體吸收。 據分析,每100克雞蛋中含有蛋白質13.3克,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並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達98%,也極易被人體消化。
可以說,雞蛋是人類理想的天然食品。雞蛋中含有的兩種胺基酸——色氨酸與酪氨酸,可以幫助人體抗氧化。科學證明,人體抗氧化的能力越強,身體就越健康,生命也越長。對人類而言,雞蛋中含有的蛋白質品質僅次於母乳。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它擁有著豐富的磷、鋅、鐵、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D、維生素E……這些早被人們熟知的名稱背後,隱藏著雞蛋營養全面的秘密。雞蛋和維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搭配食用是不錯的選擇。
蛋白:
也稱雞子白,是殼下皮中半流動的膠狀物質,約佔全蛋體積的57%~58.5%。蛋白中約含蛋白質12%,主要是卵白蛋白。蛋白中還含有一定量的核黃素、尼克酸、生物素和鈣、磷、鐵等物質。蛋白又分為濃蛋白和稀蛋白。濃蛋白是靠近蛋黃的部分蛋白,濃度較高;稀蛋白是靠近蛋殼的部分蛋白,濃度較低。蛋黃多居於蛋白的中央,由系帶懸於兩極。蛋黃體積約佔全蛋的30%~32%,主要組成物質為卵黃磷蛋白,另外,脂肪含量為28.2%,脂肪多屬於磷脂類中的卵磷脂。在對人類的營養方面,蛋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且含有較高的鐵、磷、硫和鈣等礦物質。
蛋黃:
在蛋黃表面的一個白點,未受精的叫胚盤,受精的叫胚珠。受精蛋的胚珠直徑約3毫米,未受精蛋的胚盤更小。卵黃系帶由黃卵黃與白卵黃相間排列組成,中間有卵黃心,以卵黃心頸與胚盤相連,卵黃的兩端由濃稠的蛋白質組成卵黃系帶,它使卵細胞維持在蛋白中心,起著緩衝作用,防止卵的震蕩,有利於卵的孵化。角質層指蛋殼再表面的一層,類似皮膚角質層。卵黃膜是鳥類受精卵的一部分,緊貼在卵表面的一層膜。屬於初級卵膜,由受精卵的細胞膜發育而來,具有保護作用。蛋黃中的DHA和卵磷脂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