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蓮的詩】斟一杯青梅酒,與黃昏對飲

2021-02-19 南湖詩刊
【編者按】志蓮是我的老鄉,也是我的老師。一天,群主在邵陽詩人群內發了數首詩,志蓮一眼就認出了有一首詩是我寫的。開始,我還暗自高笑,認為自己的詩有了個人的辨識度了。沒想到是志蓮認出了我寫的一個錯別字,因為我以前的詩出現過,所以,志蓮就這樣成了我的「一字師」。也因為此,我就記住了這個從未見過面的美女詩人。後來,在群裡,陸續地讀過一些她的詩,感覺詩藝圓潤,就約了。不久,志蓮發來了這些詩,讀了,果然很對胃口,對於好詩,我不敢私藏,分享與大家。(芷村驤人)

 

作者簡介:陳莫,本名陳志蓮,80後,湖南邵東人,現居上海。上海市金山區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詩歌學會會員。詩歌散見於《湖南文學》、《華星詩談》、《邵陽晚報》、《新金山報》、《山東詩歌》等各報刊。

刊名題字:謝冕。福建福州人,1932年生,文藝評論家、詩人、作家,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詩探索》雜誌主編。

我遠來是為了這一園花

我遠來是為的這一湖水

如果南湖

正好是你喜歡的那一園花

或者那一湖水

那你就按一按,關注她吧

讚賞說明:

1.《南湖詩刊》平臺所刊發原創文章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文責自負,保證原創)

2.所有讚賞10元以下不返還。10元以上 (不含10元)20%留平臺運作,80%返還原作者。

3.投稿郵箱2335505885@qq.com,芷村驤人

4.稿費在稿件刊發7日後領取。

5.稿費由《南湖詩刊》編輯加作者微信發還原創作者。

主      編:李    軍

執行主編:艾華林

選稿編委:李   松、師立新、王凌虹 毛理想

主辦:《南湖詩刊》

主管:蒙自市作家協會



或多或少,感恩您的讚賞鼓勵

相關焦點

  • 飲一杯酒以敬鄉愁
    冬天沐浴在朝陽下的小村莊此刻我想飲一杯酒來敬鄉愁。因為這濃鬱的鄉愁讓我知道了我對故鄉是那麼的的留戀,曾經我怨她山高路險,曾經我嘲笑她車馬難行,曾經我也鄙視過她貧困潦倒。我想飲盡這杯酒忘卻這鄉愁,卻發現舉杯消愁愁更愁。鄉愁剪不斷理還亂,它讓你時刻知道你不是離群的大雁而是帶線的紙鳶,無論你走得多遠是千裡還是萬裡你都能感受得到它。看到一輪明月高懸,你會立刻想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他鄉看到老鄉你會想起:.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當你在他鄉孤身一人深夜無眠時你會想起: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 冬意漸濃,我有大邑青梅酒,諸君能飲一杯無?
    在寒意漸濃的冬日約上三兩四方好友知己大家圍坐一起品嘗一杯溫熱的大邑青梅酒頗有幾分閒適和浪漫近日,新一季宣傳大邑縣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䢺江青梅酒」專題欄目《解碼中華地標-青梅酒香》播出。該片從䢺江青梅酒悠久的「煮酒論英雄」歷史文化底蘊、考究的古方釀造工藝、傳統與時尚結合的新消費時尚等方面進行了宣傳介紹。大邑西北部,依山而建的䢺江鎮,素有「紅梅之鄉」的美譽,而在千百年的傳承中,青梅酒的釀造工藝代代相傳,酒香四溢淡而香甜,舌尖留香之際,胃裡早已感受到了陣陣暖意。
  • 酒逢知己飲,詩向貴人吟,千杯仍覺少
    白酒,啤酒,甜酒,飲料,杯杯斟滿。山珍,海鮮,雞鴨魚肉,盤盤爭豔。同幹一杯酒,君子言語,出口不凡。同幹兩杯酒,豪情壯語,驚地動天。同幹三杯酒,胡言亂語,嘈雜一片。聚會現在已經細分為更多層次,比如小學同學聚會、中學同學聚會。大學同學聚會、朋友聚會、戰友聚會、同事聚會、家庭聚會、同鄉聚會等。總而言之,聚會氣氛熱鬧、喝得開心為主要目的。
  • 善飲不如善醉,一曲新詞酒一杯
    宋代詞人晏殊寫過一首《浣溪沙》其中有一句:「一曲新詞酒一杯」,飲酒賦詩,飲酒填詞,是古代士大夫的習慣,歡宴之中,填詞唱曲,更是文人雅事。所以唐詩宋詞裡面,處處聞得著酒香。宋詞中有豪放派和婉約派,無論豪放,還是婉約,都愛說飲酒之事,酒裡的人生。蘇東坡是愛喝酒的,我們最熟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來一杯好喝的江小白 輕斟淺酌解壓去憂 你不愛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來一杯好喝的江小白 輕斟淺酌解壓去憂 你不愛嗎?陪伴著炎黃兒女走過了上下幾千年的酒,早已成為中華文化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酒可以去乏,酒可以解憂,封侯拜相之榮耀,亦不如酒熟之時,邀三兩知己,舉杯問月、或猜拳行令,或輕斟淺酌,或採菊東籬,共話光陰,酒之魅力,可   原標題:來一杯好喝的江小白 輕斟淺酌解壓去憂 你不愛嗎?
  • 詩酒|詩酒趁年華,杯中寄煙霞。我國古代文人的詩酒文化
    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文學家陶淵明創作的一組五言詩《飲酒二十首》,體現了詩人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以酒寄意,詩酒結合,使詩人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層的本然狀態,體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境界和詩酒文化。
  • 宋詞背後的酒文化,一曲新詞酒一杯
    大唐的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狂賀知章、詩魔白居易都留下了不少和酒有關的佳句:離別之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徵戰之酒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相逢之酒有「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唐朝飲中八仙大唐的風氣使然,唐詩像是一部部電影,風格是浪漫且跳躍的
  • 一杯梅見青梅酒 開啟飯桌上的萬千種佐餐可能性
    沒有夏天逃得開青梅酒的支配。人們獨酌時喝它,小憩時喝它,相聚時喝它,不但如此,餐前開胃與飯後消食都少不了青梅酒的陪伴,一整天的忙碌過後,在喧譁熱鬧的居酒屋裡,梅酒加冰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然而,當從中國走向日本的青梅酒回到家鄉,卻出現了「水土不服」的狀況。原來因為日式料理滋味清淡,中式美食調味複雜,因此日本偏愛的梅酒也更濃鬱甜膩,與滋味複雜的中式菜餚相遇,非但沒有錦上添花,反倒有火上澆油的效果。
  • 三餐四季,適時而飲,原來白居易才是最懂酒的文人
    就算白居易再會給自己找樂,可是獨酒喝多了,也容易感到悽涼。「耳根得聽琴初暢,心地忘機酒半酣。」詩歌詩歌,詩與歌本是一體,愛飲酒的詩人,作詩自然也忘不了聽樂,白居易亦是如此。在他的名篇《琵琶行》中,上一刻還在為「舉酒欲飲無管弦」而感到掃興,下一刻便「忽聞水上琵琶聲」。自古以來花酒、詩酒都不稀奇,少見的是琴酒。畢竟在古代精通樂理之人甚少,因此白居易的琴酒也更多了一份高雅在裡面。「看風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爐一碗茶。」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
    和孩子一起讀詩  2018/12/26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冬天悄然至,日暮詩已成。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每天一首詩詞,讓孩子的枕邊有更遼闊的世界~
  • 納帕谷赤霞珠、梅見青梅酒,吃不同的菜佐餐酒怎麼選?
    大家常說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進餐時小酌幾杯不僅可以提升口感、適情怡神,不同種類的酒還有其它的功效,或豐富營養、增進健康,或消除疲勞、促進睡眠,或化食健胃、消暑散熱……難怪越來越多人喜歡以酒佐餐,享受又健康,實為人生一大樂事。雖然說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來上幾杯,但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輔助飲食的佐餐酒當然也不盡相同。
  • 青梅煮酒論英雄的真相,原來是這樣……
    但鮮為人知的是,當時根本沒有青梅配酒,這個情節是演義作者虛構,那是宋朝才興起的時尚! 這種果子被蘇東坡,晏殊等許多知名文人喜愛,是風雅之士的象徵。演義作者把青梅「擺」上桌,是為了彰顯曹操的詩人氣與劉備的儒雅風範。
  • 芒種時節,青梅煮酒,這杯酒的好處你都知道嗎?
    比如今日是6月5日,恰逢芒種,而我們自從夏朝以來便有芒種煮青梅的習俗。初夏是青梅時節,正月花開的梅樹在這時剛好結出果子,但青梅鮮果酸澀,如果直接吃,梅子的酸味兒可能就讓很多人望而止步。於是,古人就發明了各種煮青梅的方法,芒種時直接動手做,既可一飽口福,又很有形式感。
  • 青梅酒,愛情酒
    還愛青梅。「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青梅竹馬本來就夠美了,如果還能一起攜手走進更深處的人生呢?此生值得,要在人間賴著不走!夏季是青梅的果期。一定會買鮮果回來。一部分用來煮水,什麼旁的都不加,只青梅的清氣就夠了。還一部分泡老酒。盛在經年的老罈子裡。毛筆蘸墨寫了「福」字粘上,封好。我是冬天的孩子。
  • 獨坐寒舍,斟杯薄酒,捧盆在手,放飛思緒
    明文徵明懷歸詩:此身無翼不能飛,相對鄉人漫說歸。薄有宦情經病減,強驅人事與心違。清樽細雨黃花瘦,短髮西風敗葉稀。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栽上一小簇極姬菖蒲,待深秋裡悽風冷雨的某一天,獨坐寒舍,斟杯薄酒,捧盆在手,邊賞玩刻繪蒲草,邊放飛思緒,跨越100年,可以看到石泉道人運刀如筆,腕走龍蛇。跨越500年,可以看到文徵明仕途不得意而歸隱,醉心於詩書畫,安享下半生。
  • 青梅酒,在庭下如積水空明的夏日夜晚,很美?
    一段清明和青梅酒的故事悄然而至到你的眼前:大學的某一年,我和好朋友一起回了她家的小山村過清明節,在她的家中我度過了最開心的清明節,還喝到了那個時候我認為我最好喝的青梅酒,鄉野山村的夜晚總是繁星漫天,每當夜晚的時候,我和她吃完晚飯後,總是會捧著一杯她們自家釀的青梅酒「對夜長吟」,輕輕地抿上一口青梅酒,把它放到月光之下,竟然有了一種清清淡淡的
  • 這首小詩,雖然只有20字,卻溫暖了一千多個寒冷的冬季
    很久之前,小赫赫就想為大家推送這一首非常符合自己性格,也符合現如今的冷冬時節的一首詩,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意境絕妙,天寒情濃,句句經典。可以說,只要一提起最具有意境的品酒詩,這首絕對可以排在大多數人腦海中的前三位。
  • 一顆青梅撬動佐餐酒新風口,梅見青梅酒和年輕人有多對味?
    若能夠在大眾心中,一款產品與某種回憶或某個場景建立聯繫,那它在市場上就能和同質品建立區分度。 在這個夏天,梅見跑遍中國普寧、大理、廣州還有日本福井,從原料、文化、風味和工藝四個維度打造了一組頗具紀錄片氣息的TVC,並邀請了四位在各自領域都頗具權威的人物擔任「梅鑑」代表人,跨越時間和空間,從四個維度品鑑青梅酒,引出對好梅酒的定義,重新勾勒青梅酒的形象。
  • 為什麼說詩酒不分家
    為什麼說詩酒不分家?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大體了解一下詩人寫酒的詩句:範仲淹的「濁酒一杯家萬裡」,「酒未到,先成淚」;張先的「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晏殊的「一曲新詞酒一杯」,「綠酒初嘗人易醉」,「一場愁夢酒醒時」;
  • 白鶴清酒、Cass啤酒、梅見青梅酒……怎麼選適合的佐餐酒?
    不知道你們注意過沒,雖然世界各地飲酒文化各異,但相同的是,都喜歡在吃飯的時候來上一杯。不同美食有不同特點,佐餐酒往往會根據美食的特點來搭配,讓美食與美酒的口感有最大程度的發揮。世界各地的美食如何挑選佐餐酒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