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工作,孩子要上學,為何如此下狠手!」
「加班時我們全力以赴,裁員時請真情相待。」
甲骨文裁員,首批確認900餘員工丟了飯碗,被裁的老員工拉出橫幅抗議。
很多網友說:以N+6作為補償方案,已經算是業界良心了,還有什麼不滿?
也有人說:甲骨文的高薪、高福利、低壓力的工作,讓很多人活成了那隻被溫水裡煮的青蛙,被裁之後也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除了這波,以及最近爆出的「車市」員工優化浪潮……
作為經濟規律的正常體現,只要合理賠償不違法,裁員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沒準下個公司會更好。而可怕的是缺少職脈支撐的你,能否遇見下一個稱心如意的公司?
01
穩定不是常態,淘汰才是
面對優勝劣汰、末位淘汰的職場叢林法則,我們不得不去換位思考:企業裁員時,專才or全才,誰更容易失業?
「專才」,指精通某一學科或某項技藝的專門人才;
「全才」,指才能全面發展、精通多項技能的人才。
這個話題也引起了脈脈職友們熱烈的討論:
02
有優勢,才有取勝的資本
全才與專才真的「水火不容」嗎?
時代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機遇與挑戰並存。對於企業的持續發展,專才與全才都是必不可少的。
他們都在企業中有著不同的分工,專才一直都是各行業支撐的中堅力量,全才更是推動企業高效運轉的強大助力。
在各自的領域中,他們都發揮著獨特的優勢。但想要不被行業的動蕩影響,為自己贏得更多籌碼,還需要……
專才——打造個人品牌,建立核心職脈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崛起,專業人才只挖掘和開發自己精通領域,或是不斷豐富和深化已專業知識經不能成為立足的資本。
想要擁有專屬的優勢,想要獲得更大的競爭力,不僅僅要投入更多的能力和精力對自己有更加高的要求,還要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學會營銷,用自身的優勢來獲取更多強大職業能力與更好的職業成長。
打造以自己為核心的職脈,通過信息、技能與經驗的交流,使得自己的個人特長和知識價值可以被更多的人認可和需要,甚至可以多渠道變現,那麼你就掌握了自己職業發展的主動權,獲得更多面臨裁員等問題的降落傘。
全才——多元化成長,將優勢擴大化
全才雖不需要對每個行業都精通,但需要對整個行業和市場擁有大局觀,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平臺和新行業,結合自身的特長,將優勢擴大化。
全才要不斷通過尋找渠道去置換信息、技能、及經驗,全方位多元化的獲得成長。
還要增加自身對社會和行業的敏感度和適應能力,通過信息的交流讓自己擁有對各個行業的掌控力,去能應對變化,通過高效地連接互動,催生商業機會與職場機遇。
21世紀的職場生存法則就是建立自己的職業品牌。多重技能發展,全面的知識結構,能讓人更加理性和獨立。
樹立專屬的IP,可以增加自己的存活率,讓你的全才被更多人看到,讓自己擁有更多的發言權,才能在多變的行業中如魚得水。